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2000字
2023-12-12 13:27:45.0 被讨厌的勇气 读后感2000字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2000字 349 浏览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2000字1
《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有点点奇怪的书,名字取得有点像打鸡血,但读完后,才知道是通过哲人和青年对话辩论的方式,介绍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巨头阿德勒的思想,探索解决人生的终极问题---如何获得幸福,书中分析人生种种烦恼的根源,还给出相应的对策,当然能否理解并运用还得看个人。
孩子眼中的世界美好简单。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世界便逐渐露出真面目。人们不得不接受“我只不过如此”之类的现实,原以为等候在生路上的一切“可能”都会变成“不可能”。
幸福的浪漫主义季节转瞬即逝,残酷的现实主义时代终将到来。世界的复杂让人人都充满了不安和猜忌,那么如何追求幸福和安宁呢?一个个的问题如何去面对和解答?
一、不幸来自哪里?
阿德勒认为:人生而不同是事实,但如果将今天所有的果归于昨日的果去解释,会陷入“决定论”,所以“应该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如果已为自己设定了种种的限制,那么身体的各种反应就会围绕“原因”进行安排,我们的行动也会基于自己的想法去进行。
谁也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父母、国家、时代,但改变生活是自己的责任。如果你对目前的自己和生活很不满意,责任在你,因为“即使人们又各种不满,但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所以“不断地下着不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决心”
人生取决于“当下”,现在就“摒弃现有的生活方式”,活在“此时此刻”,不为自己不做改变找任何借口。
从理论上,我认可这个乐观的理念,也同意改变的主张,但真的觉得对普通人而言,要求有点严厉,甚至苛求。在不同的时代,个人需要改变付出的努力是不一样的,有时候会轻松些,有时候无比非常艰难。出生对每个人影响是不言而喻。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篇帖子,作者来自农村,奋斗了二十年,终于可以和她的大学同学一起放松地喝咖啡。咖啡指一种圈层的生活方式。放松则指的是一种心态,从自卑到自信。有些人生下来就顺其自然拥有的东西,另一些人要靠自己奋斗很多年,付出非常多努力才能缩短这一杯咖啡的距离。
更何况,在井底的青蛙,日复一日,真的知道外面天高海阔吗?真的有一飞冲天的愿望吗?没有愿望,又谈何改变?
但我非常赞同积极往前看,不要频频回头。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过去,减少内耗,放下包袱往前走。
二、一切烦恼来自人际关系
阿德勒认为:社恐的真正原因是“你的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但真相是“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孤独来源于他人,也就说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感受到孤独,“想要体验孤独也需要他人的存在”。我认为这是一个更哲学的表达。
人人都有自卑感,但自卑感来自哪里呢?来自主观的自我价值判断,比如身高,矮的感觉来自于比较,是“矮的感觉”,有没有自卑感“在于我如何看待这种身高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价值”,来自于“主观性的解释”。但是否有人能脱离所谓“客观性的事实”,如此自信满满呢?没有。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人人都有,人为了摆脱又无力存在而“追求优越性”过程中,未达成理想时便产生了自卑感。而且不是坏事儿,反而可以成为促进努力和进步的契机。若不想改变,就会发展成骄傲自大,表现得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中,比如权势张扬。
阿德勒认为健全的自卑感应该来自于与“理想的自己”比较,“不断超越自我”。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去竞争,把他人当成竞争对手,将永远无法摆脱不幸。这种竞争会“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无法给予真心的祝福”,甚至“不知不觉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作敌人”。
阿德勒认为人际关系对于个体非常重要,人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人际关系归纳起来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统称人生课题。解决所有人生课题的动力都来自于改变的“勇气”,所以,阿德勒心理学时“勇气的心理学”,是“使用的心理学”,需要去寻求改变的“力量”。
的确,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伤害来自与他人的比较,与所谓社会流行价值标准的比较,不论这个标准是否扯淡。这就是自卑或者焦虑的来源。我们身处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各式各样的竞争深入骨髓,水涨船高,伴随终身,越卷越焦虑。
现代人对于完美主义的崇拜已经渗透到了社会中,导致每个人都以错误为中心,关注他人或自己做错的事情而不是做对的事情。许多家庭、学校、企业,甚至人际关系都是以错误为中心、对人们百般挑剔的。
最常见的就是中国式父母,就算是99分也会重点关注那丢掉的1分,即便是100分了,开心之余也依然会谆谆教诲,叮嘱孩子戒骄戒躁,持之以恒。
成为最好的自己,有时候显得像无可奈何的心灵鸡汤,但人们灰心丧气时,这时候似乎也是唯一的药方。但不再尝试,便意味着放弃了所有的可能性。毕竟生活中充满各种概率,小概率也是一种概率。所以,努力始终是必须的。但真的不要逼垮自己,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2000字2
《被讨厌的勇气》是日本作家岸见一郎用对话的方式解读阿德勒心理学的书。阿德勒是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学生,后来两人因观点不合分道扬镳。
有很多人向我推荐过《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最近终于买来看了,看完整本书,我感觉能量倍增,给我启发的内容很多,今天我给朋友们分享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两点:
1、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经历的意义
弗洛伊德认为过去所受的伤,是现在不幸的罪魁祸首,不管是我们的情绪,还是行为习惯,都可以从过去当中找到原因,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都由过去所决定,而过去无法改变。现在经历的所有事情都是过去赋予的。
而阿德勒认为,弗洛伊德倡导的精神创伤说是变相的决定论。如果过去决定一切而过去又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活在今天的我们对人生也将会束手无策。结果就可能会陷入对世界绝望、对人生厌弃的虚无主义或悲观主义之中。
阿德勒主张,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过去事件的意义。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如何诠释”。
例如:155厘米身高是一个低于平均数的客观测量数字,乍看之下也许会被认为低人一等,但是,问题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这种身高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价值。
我们对自己身高的感觉终究还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中产生的一种主观上的自卑感,如果不与他人比较,我们也就不会认为自己太矮。因此,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这使我想起来了ABC理论,ABC理论中,A是表示事件发生;B表示你对事件的解读;C表示你的情绪和压力状况。通常人们以为是A引起了C,但其实是你对A的B看法才是引起C的原因。
大多数人试图通过改变A来改变C,比如我孩子英语成绩不好,我压力巨大,到处找课外班,想提升孩子成绩,这是针对A来解决问题,但孩子对英语课外班不感兴趣,不愿意上课,我无法通过让孩子上课外班来提高英语成绩(A)来改变我的压力(C)。
然而,我发现有的孩子成绩不好,家长不难过没有压力,甚至有的家长不让孩子写作业,这是因为他们的B跟我的B不一样,他们认为孩子的成绩好不好不重要,身心健康和自信、勇敢才是最重要的;而我认为孩子的成绩不好会考不上好学校,找不到好工作,影响人生的幸福。
因此,已发生的事情通常改变不了---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要想改变情绪和压力,我们可以改变主观解释(也就是改变ABC中的B)。
金惟纯先生在樊登读书讲解《人生只有一件事》时说到,小时候他妈妈对顽劣的他非打即骂,他上大学读教育心理学时,发现妈妈教育方法大错特错,该犯的错全犯光了。等他走上自我修行的道路后,赋予了过去经历的意义是:母亲给了他世界上最好的教育---除了爱以外一无所有。
这点对我很有启发,如果一件事令我很难受、很挫败,我会思考一下:我的人生榜样们会怎么想,他/她会如何诠释这件事的意义?他/她的B是什么?我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我的B是什么?想着想着,也就想开了,这件事没有那么坏。
就如阿德勒所说的: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你自己赋予过去经历的意义。与朋友们共勉。
二、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区分开来,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课题分离以及在意别人的评价是因为未做好课题分离是我读《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获得的最大收获,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假设家长遇到孩子“学习”这个课题时,阿德勒心理学首先会建议考虑“这是谁的课题”。
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因此,把孩子包括学习在内的课题看成是自己的课题,只考虑孩子,失去了自我。但“学习”真的是家长的课题吗?
如果孩子选择“不学习”这个选项,那么由这种决定带来的后果——例如成绩不好、无法上好学校等——最终的承担者不是父母,而是孩子。也就是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
既然学习是孩子的课题,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而且即使父母再怎么背负孩子的课题,孩子依然是独立的个人,不会完全按照父母的想法去生活。孩子的学习、工作、结婚对象或者哪怕是日常行为举止都不会完全按照父母所想,而且干涉肯定就避免不了冲突。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回到自己身上,你太在意别人的视线和评价,所以才会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可。那么,人为什么会如此在意别人的评价呢?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因为你还不会进行课题分离,把原本应该是别人的课题看成是自己的课题。
“不想被人讨厌”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但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例如,无论上司怎么蛮不讲理地乱发脾气,那都不是“我”的课题。毫不讲理这件事情是上司自己应该处理的课题,既没必要去讨好,也没必要委曲求全,我应该做的就是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正确处理自己的课题。
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最终活在别人的人生中,舍弃了真正的自我。
课题分离跟张德芬的天下事分为三件事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天下事分为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和老天的事,全力以赴做好自己的事,接纳别人的事,臣服老天爷的事),之前也有接触过;但看到“在意别人的评价是因为未做好课题分离”这个观点真有恍然大悟、醍醐灌顶的感觉。
事实上,最近的我正有困惑:老板总认为我对外和对内要更强硬,看完《被讨厌的勇气》后,我释然了,这是他的课题。
因此,碰到一件事情时,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下一篇:雪国读后感2000字
相关文章
书籍简介
-
被讨厌的勇气
古贺史健哲学 682人浏览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是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日本作家古贺史健编著的哲学著作,于2013年12月首次出版。 该书采取了希腊哲学的古典手法“对话篇”,围绕“人是如何能够获得幸福”这一问题展开了简单却深刻的讨论。“哲人”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向“青年”解释如何改善人际关系,如何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