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1200字

2023-05-22 17:20:16.0 被讨厌的勇气 读书心得1200字 心理学书籍读书心得1200字 386 浏览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1200字1


  读完《被讨厌的勇气》之后,整个人感觉升华了。怎么说呢,这好像是我与作者岸见一郎灵魂的一次碰撞交流,他教会了我许多我在生活这片迷雾里学会不了的看不清楚的事情与道理。

  刚开始选择它是被书名所吸引,因为生活中的琐碎有时候会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想我需要一些可以找到自我认同的能量。当合上这本书时,我还不敢相信我就与它说告别了。我看完了它,却又好像没有完全看透它,大概这其中的深意需要更多的人生历练和生活锤炼才能理解吧。让我写读后感,却不知从何写起,我该写它的经典句子吗?或许得将书本全抄了来。或者该写文章的解读?我想我还不具备如此深奥的见地。

  依我浅薄的认识来说,它并不是想要鼓励我们去被讨厌,而是哪怕有被讨厌的可能,也要坚决的做自己,去绽放最美丽最独特的自己。就像书中的一句话,“纵使被说坏话,被讨厌,也没什么好在意的,因为对方如何看待你,那是对方的课题,擅自背负别人的课题,只会让自己感到痛苦。”我觉得这句话说得非常好,它揭示了一个道理——我们每一个人在别人眼中总会是与他自己不一样的“异类”,不管我们做出的任何行为,其背后的意义或者这个行为单纯的本身都会被赋予各式各样的解读。但是无论别人怎样看待我们,对于我们自身都是无法造成实质性伤害的,不是吗?某些时候,别人只会相信他们愿意看到的我们,只要那不是真的我,只要我是真的,又有什么关系呢?就像尼采所说的,“凡不能毁灭我的,都将使我强大。”与其去苦想别人眼中的我自己,不如成为更优秀更特别的我自己。

  “不必活在别人的期待中,表扬和批评是对人最大的控制。如果你会因为别人的表扬而高兴,必然也就会因为别人的指责而伤心。”很多时候,我们都被别人的想象所支配了,比如他想象中的我应该是什么样的,我应该做什么,我应该避免什么,这就造成了一种所谓的讨好型人格。这种人格会渐渐地丧失自己的意志,习惯性地掩藏自己的情绪,成为一个害怕自我认可,害怕与人起冲突,所以压抑自我需求。这种人格的出现,一方面时害怕被拒绝被讨厌,还有一方面则源于对失败的恐惧,这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但是我认为,在宇宙洪荒、生活洪流里面行走的人类,也就是我们自己,都应该去学着具备被讨厌的勇气,这种勇气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使我们能够有更多的尊严和自由,有更多的展示自我感受到的机会,而不是做一只鹌鹑,缩手缩脚只是为了不引起别人的关注,不被别人厌恶。

  “重要的不是发生什么事,而是你怎么看待发生的事情的态度。好和坏的意义都是我们赋予的。”我想,这种心态是否与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点相像呢?就如同塞翁失马一般,焉不知个中祸福,但却能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来思考问题。这正是处于快节奏生活中的我们遇到突如其来的挫折时所应该采取的措施与态度。既来之,则安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古人的话与其也有共通之处,说明这不仅仅是古人的智慧,也是道理哲理的通俗体现。当一件坏事发生,我们能努力地去探寻其中积极的地方,去更多地思考,又何尝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呢?
被讨厌的勇气
  这本书中我喜欢的句子太多了,但是对于它们,我的理解却显得单薄至极,因为它的哲理性太深了,我尚不能很好地把握。但是,我愿意始终手持此书,立在时代洪流中,站在生活尖端上,去透彻它,去反复地摸索它,去与它做到真正的灵魂共鸣。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1200字2


  第一次被这本书吸引,是源于它的书名《被讨厌的勇气》,心里想着应该很少有人会喜欢被人讨厌吧,勇气一说又从何而来呢。于是我抱着这样的想法去读完了整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来自日本的岸见一郎,书中引用的观点大多来自于被称为“自我启发之父”的阿德勒的哲学思想。阿德勒原名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曾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思想的追随者,但后来两人因为观点对立而分道扬德,阿德勒便自立学派创建了阿德勒心理学。

  书中通篇以一位青年和学者岸见一郎五个夜晚的促膝长谈为切入点,在一问一答中,在思维碰撞下,不断抛出各自对于人生、幸福等问题的观点和看法。探讨了诸如”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人生三大课题”,“幸福的本质“等哲学性问题。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课题分离”这个概念。

  书中岸见一郎以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学习”课题为例,提出“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课题的指手画脚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横加干涉”。而辨别这一课题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可以以“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这一标准来判定。

  仔细想想,确实如此,很多父母、家人、朋友、甚至同事都会打着“为你着想”,“为你好”的理由来干涉你的课题,但其实归根结底,这份”为你好”的背后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支配欲。实质上的“为你好”其实是“为我好”。

  所以,无论是在交友课题上,还是在工作课题上,亦或是在名为爱的课题上,明确课题本身的主体,并做好课题的分离,保持与人相处的尺度和分寸,才能真正地提升人生幸福感。

  其实我有想过,课题分离的另一面,会不会让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缺乏亲密感和信任感,但岸见一郎很快又给出了一个新的观点:“课题分离”只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而终点则是”共同体感觉”。所谓的”共同体感觉”,包括三个内容,分别是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在课题分离的基础上,接纳自己的优秀或是不足,在待人接物上,不惧背叛,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找寻自己对于他人的贡献或价值,这份贡献或价值并不一定是行为上的,有时候,你的存在本身,对某些人来说就已经是最大的价值了。

  为了获得共同体感觉,我需要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接纳是接受我无法改变的,拿出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信赖又与信用不同,信赖是无条件的相信,贡献感便是幸福。人生没有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意义是由自己赋予自己的。人生不是一条长线,它是一个个跳跃的点,我们不需要去看山顶,没必要和人对比竞争,只需要过好每一个刹那,活在当下,人生便有了意义。

  最后再回到书题,“被讨厌的勇气”,也是获得幸福的勇气。一旦拥有了这种勇气,幸福即在咫尺之遥。世界很简单,人生也是一样!读完这本书,我想你也会和书中那位年轻人一样,获得一份“被讨厌的勇气”,收获一份很简单、却很幸福的、属于自己的人生。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1200字3


  《被讨厌的勇气》初看时,感觉充满着奇怪的逻辑。后来细致理解作者的思维时对我的触动很大!

  01

  结果导致原因

  书中提到一个理论,比如,否定佛洛依德的原因论,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基于目的。是呀,常规的思维逻辑应该是先有因再有果,但阿德勒偏偏说,你的一切行为都是先有目的,才导致的行动。

  例如:有人把水倒在你身上了,你愤怒不是因为别人把水不小心倒在你身上,你制造出愤怒只是为了能让对方更好的屈服。这种论点不符合常规逻辑,但是细细思考,我却无比认同。

  因为当有人把水洒在你身上,解决的办法有很多种,你可以选择沟通,可以选择原谅,而愤怒的目的其实只是为了让对方屈服。当跟着阿德勒的思路慢慢深入这本书,你会发现如果按照他的原则,你会生活的简单快乐,轻易的获得幸福。

  02

  正确的自卑感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追求优越性的人应该是同一平面上,是自己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我一直以来认为,健全的性格里是应该有“自卑”这个字眼的,但是阿德勒却告诉我,我完全可以自卑!“自卑”是合理且正常的存在,但是有一点不同就是,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生活中我们其实不需要在意别人的认同,现在的自己就是最好的状态。就像阿德勒说的,我们完全可以自卑,只是要和理想的自己比较,我可以更好,而不是一定要比别人好。我被这句话治愈了好多好多。

  03

  聚光灯下的你

  如果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那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

  在《被讨厌的勇气》中哲人说,请你想象一下自己站在剧场舞台上的样子,此时,如果整个会场都开着灯,那就可以看到观众席的最里边,但是如果强烈的聚光灯打向自己,那就连最前排也看不见。

  是啊,就像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花期,大家开放的时间都不一样,所以没必要跟别人比。开好自己的花就够了。

  每一个过去都是由当下的此刻汇集而成的,每一段未来,也都有你当下的此刻决定的。所以不要再去后悔,我为什么昨天没有控制住自己吃了这么多!也不要再去过分担心以后的生活会怎样,会不会遇到心爱的人,会不会变得富有。人生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

  如果依然没有办法做到,那么就按照哲人所说,想象自己站在舞台中央,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抛开过去,专注当下,你就获得了未来。

  04

  学无止境

  其实,这本书里的内容远远不止这些,包括“分离课题”“被别人讨厌的勇气”等等这些观点,都是值得细细品味和实践的。

  一本书,有没有带来价值,我个人认为,是有没有让我产生思考和改变,哪怕是一句话。而这本书带给我的改变不是一点点。也值得经常翻开读一读。

  好啦,这本《被讨厌的勇气》送给没读过和读过的小伙伴

  希望每个小伙伴,都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勇敢做自己,自信到发光。

1 2

书籍简介

  • 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

    古贺史健哲学 677人浏览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是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日本作家古贺史健编著的哲学著作,于2013年12月首次出版。  该书采取了希腊哲学的古典手法“对话篇”,围绕“人是如何能够获得幸福”这一问题展开了简单却深刻的讨论。“哲人”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向“青年”解释如何改善人际关系,如何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