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改作为方法读后感2000字

2023-07-25 15:08:07.0 把课改作为方法 读后感2000字 教育读后感2000字 543 浏览

  杜威说,“如果我们仍然以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我们就是在剥夺孩子的明天”。从2020年开始,教育教学改革掀起了新的浪潮,在其间领导的引领与指导,教师的探索与实践一时蔚然成风。时值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颁布,义务教育阶段的发展方向明确了,认真学习、领悟课标精神已然成为了一线教师的必修课。那么课程改革如何在实际中应用,去实施,去迎接巨大挑战,亦是我们当下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要解决问题,绕不开课改。提起课改,作为一线教师并不陌生,但何谓课改,众说纷纭,直到遇见褚清源主编的《把课改作为方法》这本书,其中“打牢课改的声音”这一辑的序言,一下子帮我解开了心中的困惑:教育的愿景与行动之间存在着方法,这个方法就是“课改”,而这个方法比起其他的论著,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则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褚清源先生说,把课改作为方法、课改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万恶的......从一篇篇的观察笔记中深深体现出一个教育媒体人对现实教育的前瞻性。的确,教育的困境每天都在,逃避问题会让一个教育者无力前行,课改不在于知,而在于行,一小步将是教育一大步。虽然课改没有终点,但是需要教者要有终点思维,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从起点就要有终点的设计......当我全面拜读完褚清源的观察笔记《把课改作为方法》,更加对课改有一个新的认识。
把课改作为方法
  书中经过抽丝剥茧地叙述,一个多维立体的课改新样态便映入我的眼帘。课改不是追求成绩的虚假繁华景象,它是通往理想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成就人、发展人,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育人才是目的。以一颗平等、真诚的“爱孩儿”之心去实践,让孩子在课堂、在校园过一种民主、快乐的学习生活,我们就已经行走在课改中。课改也决不是为了赢得掌声、名利而刻意装饰的美丽花环,它是基于教师的职业责任感、以“一切为了孩子”崇高信念进行的勇于探索。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营造出的教学环境对教学质量的保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忽视了学习气氛的营造,采取的多是机械式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在如此的课堂气氛下,虽然学生的注意力得到了提升,但是他们的思维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小学语文必须打破传统的僵化的教学模式,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们在充满活力的教学里进行思想碰撞,从而提升课堂的参与程度,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由于小学语文的知识内容比较复杂,如果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那么他们的记忆效率和学习效率都会非常低。因此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来说,营造活跃的教学气氛十分有必要,因为在一个充满活力的、氛围活跃的课堂中,学生会积极地参与,不但能够提高他们对知识点的记忆能力,还会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思考,使他们对语文文本的理解更加透彻,能够在增强他们的理解技能的基础上,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教学一直是不断进步的过程,学生也是发展中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做创新型教师。创新型教师要做点灯人,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线索,延伸学生的学习是以让他们精神灵魂丰满、思想独立,进而帮助学生发现生命和生活的意义。

  创新型教师必须要会教研,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风向标就是从碎片化的知识点教学走向基于大单元的教学设计,而大单元教学设计是以大概念大问题大任务为基础,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整体设计,不仅包括内容整合、课时整合,也包括学习方式整合。整体化学习不是知识的简单拼装,而是对知识的深加工的过程,是让知识从低结构走向高结构的建构过程,整体化学习就是让学生能站在高处俯瞰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和作用,让学生的知识学习更为丰富、全面和完整,从而洞见知识的全貌,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更容易学会迁移、转化和应用。

  曾经在一篇论文中看到这样一个案例:台湾赵镜中老师和大陆的一位老师曾经共同在内地执教《太阳》这篇课文。内地老师则以研究太阳的远、大、热特性,及与人的紧密联系为主要目的;赵先生的教学目的则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解释性的阅读技巧。赵先生在之后颇有感触地说道:语言教学不应教文本,而应以文本为指导,以文本为指导,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去学;不过,在内地,语言课程以讲授为主。他的一席话,不但点出了大陆与台湾在教育观念上的不同,更点出了中国华文课堂上,老师说得多,学生学得少,而老师说得多,学生学得少的根本原因。在现在的课堂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基础知识,理解文本的含义,教师们怀着各种各样的担心和不信任,绞尽脑汁地设计出教学设计,在课堂上进行生动的讲解,但是结果却是收效甚微,反而会事半功倍。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那就是要善于抓住重点。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习是一种没有人可以替代的自我建构活动。要想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最重要的不是老师的讲授,而是要靠学生自己去“读”、去“作”、去练习,要想获得语言技能,就必须通过积极的语言练习。因此,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进行培养,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非常重要。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自己的课堂有所改变,就要多学习,多反思,不断解放自己的思想,不断创新自己的思维,不断调整自己的做法。唯有如此,课堂才能永葆活力。

1 2

书籍简介

  • 把课改作为方法

    把课改作为方法

    褚清源教育 586人浏览

      课改走过二十年后,伴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开启。下一个十年,课改要注意什么,如何避免课改的“翻烧饼”现象,怎样处理课改的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  对此,资深教育媒体人褚清源的新作《把课改作为方法》中做了回答。  本书呈现的是《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