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800字
2023-04-15 16:27:57.0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读后感1800字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1800字 500 浏览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800字1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是我成年之后完整读完的第一本工作以外的书,要特别特别的感谢蒙翼读书会,为了保护我的阅读兴趣,从帮我选书开始,就慎之又慎,说怕伤了我这棵小苗苗,所以帮我选了这本成人书籍里的“绘本”,让我可以轻松的读完。
全书不长,一共199页,但内容却是非常的引人深思,每个人都可以对照检测自己。书中只有几个人物,蛤蟆先生和它的朋友河鼠、鼹鼠、獾,以及心理咨询师苍鹭。
蛤蟆先生一向爱笑爱闹,如今却一反常态地郁郁寡欢,他一个人躲在屋里,连起床梳洗的力气都没有。朋友们非常担心他,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在10次心理咨询中,咨询师苍鹭带领蛤蟆先生一层层地剖析他的内心。其中重要的方法就是检测自己处在什么状态,也就是一个个体存在的模式是什么。书中讲述了三种状态:“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以及“成人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就是只能表达人类最初的基本情感:快乐、愤怒、悲伤、恐惧,凡事凭本能,和孩子的状态一样,不存在思考与控制。
“父母自我状态”就是一直处在认为“我好,你不好”的思维状态中,从来不去认识,更不去思考自己的问题,相反总能揪住别人的各种问题,不停的对别人指责和挑剔,认为错全部在别人身上,特别像自以为是的父母。
“成人状态”就是能够理性客观的看待问题,能够发现问题,并且有能力解决问题,能够掌控自己,甚至能够掌控别人和当下局势。毫无疑问,“成人状态”是人生的最高版本。一个人拥有着怎样的人生,就看他更多的是处于哪一种状态之下,而处于何种状态,与年龄无关。
“儿童自我状态”是人成长过程中必经的状态,每个人从出生都是只带着本能的快乐、愤怒、悲伤、恐惧这四种情感来的,但为什么随着不断的长大,人与人之间慢慢的有了差别,各异化了呢?为什么有人开朗自信,有人内向自卑,有人天大的困难都压不倒,有人遇到挫折就站不起来呢?这些差别取决于每个人最初在“儿童自我状态”时期是如何度过的。这就像是红黄蓝三原色,最后变成了什么颜色,要看过程中经历了什么。因此每个人在儿童成长时期的经历尤为重要,这可能决定你的一生。
蛤蟆先生是个富二代,家里拥有一个特别大的蛤蟆庄园,父亲经营着一个酿酒厂,但经济上的优越似乎没有给蛤蟆先生的童年带来快乐。父亲非常严厉,对蛤蟆先生向来只有批评和责备,蛤蟆先生似乎永远达不到父亲的要求。而母亲又对父亲唯命是从,她想对蛤蟆先生笑一下都怕被丈夫看见,怕违背丈夫严格的育儿观。
儿时的蛤蟆先生还不具备辨别对错的能力,面对着父亲的严厉和挑剔,他无力反抗,因此,慢慢地蛤蟆先生认为,父亲永远是对的,而自己永远是错的,这样训斥就变得合理了。除了顺从,为了得到父亲的认可,蛤蟆先生还学会了取悦,无论是否做错事情,都会为了安抚父亲而先道歉,于是,儿时的蛤蟆先生就成为了适应型儿童。
也许,蛤蟆先生也只能选择成为适应型儿童。就像书里的咨询师苍鹭假设的场景,一个很小的星球住着三个人,其他两个人身高比你高一倍还多,你的衣食住行、情感需求等所有事情,都要靠他们两个来满足。他们通常对你很好,但他们会因为你做错事而生气,而他们生气让你害怕和不快,但他们高大有力,你不能反抗他们,又没法逃离他们,因此你不得不适应他们。想像这个场景不就是我们和父母的最初关系吗。如果面对挑剔苛责的父母,是不是就只能选择蛤蟆先生的模式。
在蛤蟆先生成人后,獾经常把蛤蟆先生从头骂到脚,骂到一无是处,而蛤蟆先生却依然延续着适应型儿童的模式,向獾道歉,并认同獾骂的是对的。于是,再后来蛤蟆先生也真的活成了一无是处的版本。
当然,了解了这三种状态之后,我们应该学会让自己经常处在“成人状态”,这样不仅能活出高版本的自己,也能正确的建设孩子的最初模式。
这个看上去很简单的故事,却并不是一本写给孩子看的书,而是一本写给成年人的非常有深度的心理疗愈读物。我们中的大部分人,童年时期都或多或少地受到父母养育方式的影响,形成了性格方面的缺陷,而成年后的我们如何能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并用良好积极的方式对待我们的孩子,让他们顺利度过儿童时期,最终成长为有真正“成人状态”的完整的人,是值得我们沉思的事。
终于读完了本年第一本书,有收获,有思考,很开心。再次感谢读书会的督促和鼓励,也感谢读书会小伙伴们的相互促进,有你们真好。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800字2
初次接触这本书,是在实习杨妹妹实习期满之时,这是一个很有心的妹妹,专门问了办公室其他老师我的喜好,离开之时赠予我这样一本心理相关书籍。
作业批完之后,有时在办公室、在教室就翻翻这本书,一翻就被它深深吸引。
书中提到“父母是那么固执地认定是非对错,又远比孩子强大得多,孩子们是怎么在这场战斗中活下来的?”是啊,在父母眼里的对错,有时候并不真的就是对与错。父母过于严苛,孩子得承受多大的压力?难以想象孩子会如何应对这样的压力。平心而论,作为父母,究竟花了多少时间学习做父母,又花了多少时间要求孩子?父母也许生活压力很大,也许精神压力很大,但父母毕竟是父母,孩子毕竟是孩子。孩子可以知道父母的压力,但不一定能理解体会父母的压力,这需要时间,在某一刻,孩子会突然长大,会自然长大。
“那两个人的身高比你高一倍还多,所有的事你都得完完全全依赖他们,不光是吃喝,你的情感需求都得靠他们来满足。他们通常都对你很好,你也用爱来回应他们。但有些时候,他们会对你生气,这让你感到害怕和不快。他们那么高大有力,你感到很无助。”“因为无处可逃,我们唯一可做的就是适应他们的每一次喜怒无常。”这些话读着心里不太好受,但事实就是如此,父母尚且无法管理自己的情绪,然而却要求孩子做到心平气和,做到不哭不闹,做到不发脾气,这确实不太合理。父母如果能做到不发脾气,又能坚持多少天呢?一天、两天还是三天?也许我们并未察觉自己的喜怒哀乐,却时常记得孩子的喜怒哀乐。
“我想让他们对我满意,为我骄傲。”“也许这就是我变得爱炫耀的原因。”原来,孩子爱炫耀有这么一层原因,父母极少对孩子满意,极少为孩子骄傲。不过怎样把握其中的度,适时夸赞孩子,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变成我们成年后经常有的感受。”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较大,让孩子度过快乐、轻松、美好的童年,还是悲伤、紧张、害怕的童年,我们成年人可以左右,而孩子却没办法左右,也无从选择。
“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并打破依赖关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很少有人能完全达成这点,有些人能部分达成,而很多人则会依赖一辈子。”“顺从行为可能会导致有些人学会了把依赖当成生活方式。换句话说,这些人永远都没有长大成人。”我们享受着孩子对我们的依赖,也越来越满足孩子对我们的依赖,却忘了成长意味着不再依赖。孩子只有越来越独立自主,脱离对父母的依赖,学会独当一面,才会真正长大。就如,学生只有越来越独立,不再依赖老师和家人,自主规划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才算是真正学会了学习,才算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从当下的你,变成你想成为的自己,必定要经历行为和态度的转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勇气和决心。”变成想成为的自己,也许就是独自前行,独自坚持。怀揣着心底的那份信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哪怕有质疑,哪怕有委屈,哪怕跌倒,哪怕流泪,哪怕自己也质疑自己,但依旧不改初心,也许这样就可以变成想成为的自己,也许还有很长的路,一路上需要自己去寻找芬芳,去汲取力量,去迈步向前。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当我们自我批判时,自我惩罚时,那样的惩罚比任何惩罚都要深刻。当一个人处在“父母自我状态”,他就会时常自我惩罚,时常置身父母和自己相处的情境之中,表现得像父母一样。人有三种自我状态——儿童、成人、父母状态。处在“儿童自我状态”的人,哭闹、放纵的时候较多,总把自己当做儿童一样,表现得像个孩子。而处在“成人自我状态”的人,既不像孩子,也不像父母,更像当下的自己,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因此,孩子不会是父母的复制品,他/她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接受了不同的教育,或许会出现“父母自我状态”,但他/她是独特的自我,思维独特、做法独特的自我。
以前,我听过许多教育相关讲座,许多说法都存在一致,比如:孩子是父母的复制品。这一次,我第一次看到不同的观点,也引发我不同的思考:孩子身上会有父母的影子,也会受到父母好的或不好的影响,但孩子的人生如何选择,终究是父母无法左右的,就像孩子的伴侣如何选择,也不会完全遵循父母的意愿和喜好,他/她总有自己的判断和抉择。孩子的一生,不会复制谁的人生,他/她的一生,是属于自己的一生。
这本书,适合父母阅读,也适合成人阅读,有许多心理专业相关知识,也有许多关于教育、个人成长的见解。心理健康知识总会帮助一个人了解自我,直面自我,学会自我调节,以最好的状态活在当下,迎接未知。正如之前参加培训听到的一句话,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能够面对孤独。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1800字3
第一次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是在同事的推荐下,一口气读下来感觉角度很新颖,把晦涩的心理学知识用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引人入胜;第二次再读这本书,不管是热情、爱冒险的蛤蟆,细心、善良的鼹鼠,还是能干却也招人烦的河鼠以及严苛、权威的长者獾,总能在他们身上找到共鸣,当我开始挑剔指责家人时,脑海中獾的形象就在提醒我反思父母状态下的自己,觉察是改变的开始。
而“感觉整个人都不太好”的蛤蟆先生出现了抑郁状态,在朋友们的督促和帮助下,蛤蟆开始了与咨询师苍鹭的心理咨询。经过与咨询师的十次面谈,蛤蟆先生走出了抑郁的低谷状态,迎来了新生,也迎来了与朋友们的道别,在庆祝蛤蟆康复的午宴上,每个朋友都陈述着自己未来的计划,虽然只有蛤蟆进行了咨询,产生了由内至外的改变,其他三个朋友就像也进行过自我成长与探索的咨询一样,产生了神奇的变化。这样的改变就像润物无声的细雨一样悄然发生。
第一次改变:蛤蟆反抗獾
蛤蟆拒绝了獾提出的辞去校董位子的要求,不再像一个孩子一样不敢反抗“父母状态”的獾,虽然他也只是争取到推迟一天答复獾,最后的结果是蛤蟆决定不辞职并用便条的方式告知了獾。蛤蟆开始用理性而非情绪化的方式来处理这件事,处于成人自我状态的蛤蟆,不再被脑子里的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能够计划、考虑、自己做决定并采取行动。纪念蛤蟆康复的午宴上,蛤蟆获得了獾的理解、肯定和赞许,而在温情的氛围下,一贯威严的獾也收获了大家发自内心的敬重和支持。
第二次改变:蛤蟆倾听鼹鼠和河鼠
在蛤蟆拒绝獾的一周后,他收到了河鼠和鼹鼠的午餐邀请。午餐上,蛤蟆真诚的赞许和回应让彼此能够畅所欲言,蛤蟆还讲述了自己拒绝獾的决定和过程。变得理性、平和的蛤蟆能够和大家友善相处。蛤蟆的变化也在无形中鼓励着他的朋友们:做自己。
生活在河鼠影子下的鼹鼠决定回鼹鼠幽居开餐厅,总是被照顾的鼹鼠在这段关系中的感受并不是全然放松和享受的,不只有感恩,也有焦躁和烦闷,甚至因为这些想法带来的内疚。想想生活中的我们,可能也有打着爱的名义却让对方透不过气来、想要逃离的行为,尤其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就像总是想要照顾和帮助别人的河鼠还在感叹鼹鼠怎么会有这么多绝妙的想法,学着适度的放手,给彼此成长的时间和空间。鼹鼠在蛤蟆身上看到了勇气和改变,也终于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尝试和生活。
而河鼠,由衷地赞赏蛤蟆在处理拒绝獾这件事情上的态度和方法,在这之后也开始刻意练习如何把离乡的爆炸消息告诉朋友们,河鼠的慎重思考、深情的语气深深打动着朋友们。很多时候,面对让我们为难的行为或情景,需要刻意的准备和练习,在刻意练习的过程中我们能形成对生活的掌控感,而这种掌控感能让我们更淡定从容地生活。
第三次改变:獾被推选为议会候选人
最初,獾想通过说服蛤蟆放弃校董的位置,由自己来增补为学校董事会成员,在蛤蟆拒绝后,相信獾也会进行了反思,獾在成为教区议员、野树林乡区议员、野树林医院董事长以及本地议员主席的这一系列职务中,为民众奉献确实是獾一直以来坚持在做的事情。对他来说,学校董事会成员的职务并不是唯一的寄托,也不是最能体显他能力的职务,而蛤蟆喜欢学校董事会的工作,能为学校活动提供蛤蟆庄园的草坪,有用武之地。终于,獾也可以放下家长式的权威,尊重支持蛤蟆的决定。
其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面对他人的要求而难以拒绝的情况,然而他们在提出要求的同时也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提出要求的人还会有其他的解决方法或者选择,允许自己拒绝他人。
在每一次的咨询面谈过程中,蛤蟆在咨询师苍鹭的陪伴下,尝试去寻找自己抑郁的原因,每一次咨询过后,蛤蟆都在发生着一些改变,这些改变体现在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敏锐感知,或者是能全神贯注地倾听他人,更多的是对自我的深度思考和觉察,当然,这个过程和改变并不是总是直线上升,而是螺旋式的成长和变化,有段时间可能是停滞不前或者倒退,和现实世界的心理咨询一样。
我们会发现,生活的环境、身边的朋友其实并没有改变,改变的是蛤蟆的内心世界或者看待世界的信念:我好你也好。跟着蛤蟆先生一起,我们试着学习用“我好你也好”、“我不好你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不好”这样的人生坐标来理解我们自己的行为。
就像生活中的我们,不管是在夫妻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或者朋友同事之间,期待对方先改变都很难,当自己开始朝积极的方向调整和改变时,也可以带动身边整个系统的改变。在聆听蛤蟆先生童年经历以及人生故事的讲述中,我们总能看到人生坐标四象限下自己的身影,一本书读下来,听的是蛤蟆的故事,流的是自己的眼泪。
下一篇:做幸福的老师读后感800字
相关文章
书籍简介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罗伯特·戴博德心理学 669人浏览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创作的心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97年。 该书借用《柳林风声》的故事主角蛤蟆先生,讲述了他接受心理咨询的故事。作者通过陷入抑郁的蛤蟆先生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互动,探索蛤蟆先生爱炫耀、自卑性格和抑郁情绪的来源,指出童年经历会对人格产生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