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500字
2023-06-08 16:23:50.0 额尔古纳河右岸 读后感1500字 小说读后感1000字 458 浏览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500字1
迟子建出生在北方边陲一个小村落的作家,虽然生在北方,但是她却少了一份粗犷多了许多细腻,她总是喜欢用笔下的温情和诗意向我们娓娓道来。《额尔古纳河右岸》就是迟子建用自己温暖又诗意的笔触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弱小民族顽强的抗争史。整部作品映射着一个民族变迁的史诗。
《额尔古纳河右岸》充满了丰厚的生态意蕴,这里面有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对生灵的关爱与体贴,对人的自然天性的礼赞与颂扬,对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困境的忧虑与不安。然而更打动我们的还有作家那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首先,独特的叙述视角。小说以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鄂温克民族的发展变迁史。她不仅是鄂温克民族这段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又是整个故事回忆的主体和故事的讲述者。正是因为具有这样多重的身份,才使小说的叙述带有一种亲近的自然状态,就像文章开篇说的那样“我的故事说给谁听呢……那么就让雨和火来听我的故事吧”。故事的讲述者以一种平缓的语气,带着淡淡的忧伤向我们回忆起她的整个生命历程及她所在部落的变迁,这种以一位老人喃喃自语的自我交流的方式拉近了读者的距离,让读者在一位老人缓慢的叙述中感受了鄂温克民族的生存和抗争,感受到了淳朴的感情和神秘的部落文化。因此独特的叙述视角不仅能让读者走近鄂温克民族,还能让读者更真实的感受那段历史。
其次,回忆和现实的交织也是这部小说最具代表性的一点。小说开篇采用倒叙的方式,通过“我”的回忆与讲述来向读者展示鄂温克民的生存历史,立足点是“现在”,所以文中开篇反复强调“我们”部族的大多数人搬到布苏的事情,只有“我”和安草儿不愿跟随他们留在祖先生存的地方继续生活,小说的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的开篇都交代族人搬家后我的生活和心境,“现在”的时间意识被作家反复强调,就连每一部分的命名“清晨、正午、黄昏、半个月亮”都是按照一天的不同的时间段来命名,给人一种“现在”时间凝滞不前之感,仿佛所有的时间都集中在“现在”这一天。作者以“现在”为立足点,回忆往事,回溯过去,以“俯视”的视角向我们展现整个家族的命运,向读者讲述一个已经逝去的故事。现实与回忆交织成一张网,使读者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走近那逝去的故事和一个正在逝去的部落。
最后,古老的部落文化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让读者心生敬畏。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作者将萨满文化与鄂温克文化巧妙融合,展现了鄂温克民族人性的美好、善良和悲悯。每个部落都会诞生一个有着超常能力的萨满,通过萨满跳神来驱赶病魔,但是这种治病的方法却是采用一命换一命的方式,就像小说开篇所描写的那样,“我”的姐姐列娜小时候病危,尼都萨满通过跳神,令一只驯鹿幼崽代她死去,使得姐姐得救。之后的萨满妮浩,每次跳神都可以救活一个濒死的人,但是代价却是她也会相应的失去自己的一个孩子,正像她自己所说的那样“天要那个孩子去,我把他留下来了,我的孩子就要顶替他去那里”。在迟子建的笔下鄂温克人都相信萨满具有这样的神力。作者以文字的力量每次都让这种神力灵验无比,这不仅增加了小说的浪漫主义色彩,更突出了鄂温克民族崇尚自然、敬畏自然的民族精神和他们淳朴善良的民族性格。
一部《额尔古纳河右岸》,不仅是一位耄耋老人的回忆,更是一个部族的变迁史。当我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现代文明的进步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又让我们失去了什么?一个古老文明的消失必须是现代文明进步的代价吗?得到和失去之间我们的心灵终将栖息在哪里?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500字2
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鄂温克是鄂温克族的民族自称,其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他们信奉萨满,为驯鹿寻觅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严寒、猛兽、瘟疫的侵害下求繁衍,在日寇的铁蹄下求生存。
作者迟子建从小就与这个古老的民族结下了一份缘。她出生在有鄂温克人活动痕迹的大兴安岭,听着他们的故事长大。鄂温克画家柳芭,带着绚丽才华走出山林,最终满心疲惫回到山林,葬身河流的报道,触发了迟子建的写作灵感。于是她带着对生命、自然、生存的探究,在开头这样写道:“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我有90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
迟子建的笔下,对自然的热爱和乡土情怀,在书中都有生动的体现。城市的繁华会使人感到不真实和孤寂,灰色钢筋水泥铸成的高楼总有令人厌倦的时候,而自然的景象会永远是人们心中的一片净土。鄂温克人生活在这样一片净土之上,“混合着植物清香气息的湿润的空气”是那样宜人,“流水一样的鹿铃声”是多么悦耳,能睡在看见星星的屋子里是多么的惬意。轻柔的风,吹走了心头的烦恼;绵长的雨,安抚了所有的焦躁。过去种种、记忆中家乡的一草一木的自然景观,不再以文字的形式呈现,而是“一群在大森林中歌唱的夜莺”。
鄂温克人以放养驯鹿捕猎为生,他们与动物有着深深的纠葛。“我”的姐姐列娜小时候生过一场重病,尼都萨满为她求“乌麦”,由一头灰色的小鹿代她死去,哀婉可又无可奈何。“我”的父亲林克在林中被雷击而死后,随父出行的小狗伊兰很自责,欲陪他而去……这样动人的故事还有许多。
而她笔下关于自然和生命的思索,让我感慨更多。
鄂温克人与大兴安岭中片片广袤的山林相依为命并,他们来源自然而又回归自然。“我”相信“我”的身体是神灵赐予的,连接人与神灵的则是萨满。神秘的萨满教是鄂温克族的文化代表。萨满教对自然、动物、祖神的崇拜,带有奇幻色彩的求“乌麦”、跳神,更为这鲜为人知的民族蒙上一层面纱。萨满可谓书中最神秘的存在,他们崇拜自然、信奉神灵,拥有神力。但自然是讲究平衡的,有得也有失。妮浩自成为萨满后,每救一人就会有一个自己的孩子殒命,几经命运坎坷,但她依然义无反顾。
死亡与新生常常发生在“我”身边,几代人轮回交替。最终,新时代的发展,使原本寂静的山林被伐木声、修路声打破。动物数量巨减,雨雪变得稀少,鄂温克人原来自由恬静的生活被改变,他们大多定居山下,可现在,必须要告别游牧,在山林中的生活。
这样攫取式破坏的生存真的是人类所求吗?人与自然应当维持着怎样的平衡?我想,书里已经给了我们答案,正如萨满跳神,在得到的同时会失去,失去那些再也回不来的珍宝。
而我们又该如何对待生命呢?李白对生命的感慨豪放洒脱,天地容万物,光阴为古今过客,“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成为千古绝唱。《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我”对生命的感慨,则萦绕着静美与丝丝忧伤,书中这样写道:“起了一阵风,天上的月亮还是老样子,可水中的月亮却起了满脸的皱纹,好像月亮在瞬间老了。也就是在那个时刻,我懂得了长生不老的是天上的东西,水中投影不管多美,都是短命的……”既然是向死而生,那生,就更要会珍惜。正是如此,迟子建笔下那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小人物,用他们一代又一代的爱恨情仇,一代又一代的生死传奇,传承下来的一代又一代的独特民风,诠释了每个个体的的坚持与信仰,诠释了一个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尤喜书中这样一段话:“很多年以后,有一天,喜爱看书的瓦罗加指着书页上的一个符号告诉我,说那是句号,如果书里的人说完了一句话,就要画上那样的符号的时候,我对他说,我迷山的时候,见过那样的符号,它写在森林中,是我看到的那个湖泊。不过那个像句号的湖泊,给我的生活画上的并不是句号。”
这世界,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消亡。我相信,鄂温克族的故事,不会画上句号,它会伴着清脆的鹿铃,以及迟子建温暖的文字,在额尔古纳河畔继续流传……
上一篇:李泽厚美的历程读后感1000字
下一篇:卡耐基人性的弱点读后感600字
相关文章
书籍简介
-
额尔古纳河右岸
迟子建小说 492人浏览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所著的长篇小说,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以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讲述了一个弱小民族顽强的抗争和优美的爱情。小说语言精妙,以简约之美写活了一群鲜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