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读后感1000字左右
2023-09-26 20:55:12.0 长安的荔枝 读后感1000字 小说读后感1000字 357 浏览
长安的荔枝读后感1000字左右1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的一句诗,让世人羡慕了杨贵妃上千年,这句诗让世人的目光聚焦在“妃子笑”,可谁曾留意后半句中的“荔枝来”。在当时新鲜的荔枝运到长安城,怎么可能保持原有的鲜美,路途遥远,几乎不可能的事却做到了,浪漫背后的真相到底如何?
主人公李善德,一名小小的九品官吏,在醉酒后接下了圣旨——运鲜荔枝入长安;他恍然惊醒,这根本不可能完成,又不能扰了皇帝雅兴,只能硬着头皮接旨。时光中的一粒尘埃,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人人都知荔枝的特性: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当时岭南距离长安五千里有余,断然不可能维持荔枝的新鲜,可见唐玄宗为讨杨贵妃欢心的荒唐举措。面对的是龙颜大怒,李善德只能绝望中等死,在两位好友的鼓励下,他亲自前往岭南。在不懈的坚持下终于找出运送荔枝的方法,他也结识了种荔枝的阿僮和胡商苏琼。
可这种方法仅凭一己之力着实难办,为了尽快抵达长安,只能在“银牌”的权利下摆脱所谓的必要的流程,而这所谓的流程和权利给无辜百姓带去的却是要挟性命的压榨,“流程那种东西,是弱者才要遵循的规矩”,小人物无法避开的流程是大人物手握的强权,但运输的道路途中怎会只有单单这一个流程,层层加码,步步增量,其中的辛酸与无奈,又会有谁关心?但这不就照应了现实社会,我听到过这样一种调侃:一个公司因为大夏天实在难挨想要买个空调,拟好了文件章也盖好了章,正欣喜前往准备购买,却接到通知缺少流程,继续奔走盖章,往往复复,夏天已过去空调却不知踪影,好似白天不懂夜的黑。李善德经计算只需十颗荔枝足已,而砍伐时却接令需近百颗,亲眼见到棵棵树被砍倒自己却无能为力,阿僮父母一夜间变的截然一身。为了在仕途生存就不得已成为自己厌恶的那种人,可见低层官吏的无奈,何况是百姓呢。李善德自以为把这“圣旨”平安送达,从此便可仕途无量,衣食无忧。可渐渐朋友散去,身旁竟无一知己陪伴,内心也越来越愧疚。拖着残躯靠在上好坊的残碑旁,看到那“一骑,两瓮”荔枝飞驰春明门时,只有满心厌恶,不由自主地摇头。
最终李善德顿悟,因批判官场而流放至岭南。因深感抱歉为阿僮重新种荔枝树,不久后安史之乱的爆发也让他因祸得福。他这个人呐,笨拙,胆小,窝囊,可一定会豁出命去守护他所珍视的东西
古时如此,现今也难以避免。李善德身上折射出当今社会的影子,为生活奔波,买房困境,职场博弈。我门不能被利欲熏心,要坚持自己的初心。即使身隔绝境,退无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说不定还能搏出一点微茫希望。
长安的荔枝读后感1000字左右2
这个故事与岭南有关,与荔枝有关,所以引起了我的兴趣。
作者马伯庸把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用周德文式的视角演绎和阐述出来。这种方法很亲切,让我更快地融入到故事里,获得了酣畅的阅读体验。
周德文,是作者在写《显微镜下的大明》时查阅徽州文书时关注到的一个明朝基层小吏,与本书中的主人公李善德担任的荔枝史差不多。永乐七年,朱棣决定迁都北京,于是强迁一批富户负责催办钱粮、采购建材,支持建设。周德文便是其中之一,最后由于东奔西走太过辛劳而病死。之前追了张若昀主演的短剧《显微镜下的大明》,主要是讲一桩源于一府一县甚至一村的人丁丝绢案,逐渐牵扯出各方利益相关者,百姓利益、商业利益以及政治利益之间的周旋博弈,而其中涌现出的小人物置身其中又是如何维护自己所关心的。所以“周德文式”应该是以一个小人物的双眼审视历史中的大事件,作者想刻画史书中不太关注的普通人,想结合底层的呐喊完整地呈现中国古代政治,传达更真实的规律,也启示着伟大的背后离不开劳动者的苦难艰辛。
再说回《长安的荔枝》,在唐朝想要从广州运送一批新鲜荔枝到西安,这个不可能的任务被官员们踢皮球,无人敢接。上林署小吏李善德汲汲营营半生,本为妻儿在长安新置了房产想过安稳的日子,却被人设计担任了荔枝史。在好友杜甫和韩洄的安慰和鼓励下前往岭南拼死一试,在面对岭南以及长安和沿路各级官府的责难与荔枝物性与运送路线、人力、物资等难题中,李善德一次次陷入绝望,又一次次打破死局,寻得生机,最终仅剩一骑两瓮,荔枝成功在贵妃诞辰送入长安。而他为提前排查沿路隐患,早六日便等待在城外石碑中,眼见成功在即,他并没有心生喜悦,而是因为这一路失去的好友,看过的疾苦,耗费的人马而感到疲惫、厌恶。之后他并没有像之前想象的继续担任每年的荔枝史继续克扣百姓、劳民伤财,从而仕途无量。而是公然与右相杨国忠对立,直抒胸臆。最后在高力士“巧计”下才免受斧钺之诛,流放岭南。
虽然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作者给了李善德一个好的结局。他终于可以守诺为侗人阿僮姑娘带去长安的酒,偿还经略府多砍她的荔枝树以求得原谅,给一直资助他却无奈失信而滋生误会的胡商苏谅道歉,为守护他的林邑奴仆刻碑,最主要的是避过了安史之乱,得以居家平安度日,可谓守住了本心,无愧于“善德”。
作者在历史事件和人物框架下构造了一个荒谬而精彩的故事。书中有趣的地方不止李善德运送荔枝的奇思妙想和曲折经历,由荔枝引发的官场现形记和社畜打工记同样令人拍手叫绝。文中的暗讽的语言、诗词“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长安到岭南沿途的山川风物等细节考究、贴切,增加了真实感。我想,以后五六月吃荔枝的时候,不只是想起那句诗,更想起了这个具象的故事,想起了马伯庸笔下的李善德。
上一篇:窗边的小豆豆读书笔记200字
下一篇: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1000字
相关文章
书籍简介
-
长安的荔枝
马伯庸小说 870人浏览
《长安的荔枝》是马伯庸的一部作品,作者从一个九品小吏着手,描绘了荔枝从岭南运往长安途中的种种艰辛,让我看到了另一个不同角度的历史,以及那个时代小人物的顽强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