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书笔记3000字

2023-03-07 14:41:41.0 乡土中国 读书笔记3000字 纪实文学读书笔记3000字 508 浏览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3000字1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家费孝通的代表作,作为一名历史专业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就一直有专业老师推荐读这本书,本着敬畏之心买了这本书,因工作忙碌一直没仔细品读。去年闲暇之余翻看学生的书桌,再次阅读起来。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可以说是在乡土社会中成长起来的人,《乡土中国》勾连起了我诸多的经验和联想,现将我的阅读收获与感悟略说一二。

  《乡土中国》这本书分十四篇的。按照我的理解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篇算是背景,介绍是中国的乡土本色,也就是中国的特殊性。第二三篇主要介绍文字在乡土中的不适应性,第四到七主要介绍差序格局对于私人道德、家族甚至男女关系的影响。第八到十一主要介绍乡土中的政治运作,最后三篇大约介绍是乡村变迁。如果说我通过历史书籍了解到的是中国土地上的兴亡盛衰,那么我通过《乡土中国》了解到的就是中国土地下盘根错节的根须网络。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这本书最开始就写了这样的一句话:“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书中所说的“乡土中国”,并非指的是中国的乡村或者说中国乡村具有乡土性,而是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种乡土性是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受到土地的影响。乡土人重视土地,这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延续,也是因为大地的无私回馈。我的父母就是这样:哥哥时长叫父母去西安和他住在单元楼里,总是被拒绝。他们说道,农村的自建房住起来更舒适方便,吃完饭可以围绕着自家房前屋后散散步,种种菜,住到城里憋得慌。尽管,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出现了许多很发达的城市,中国的乡土社会受到了冲击,但国人大多还是有着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思想,中国社会的文化仍然是乡土性的。

  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差序格局。这篇区别了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与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书中说道:西洋社会就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捆、几扎、几把都是明确的。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而我们的格局好像是把一块石子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愈推愈薄,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这张网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一圈圈波纹间就有了差序的概念,也就是“伦”的概念。纵观中国社会人事,不可否认,中国确实是一个人情色彩浓厚的国家,攀关系、讲交情也是日常所见。找熟人办事是中国人的一种做事风格,见过一面的一起吃过饭的都是熟人。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甚至没见过面的微信好友都可以称为熟人。我有事你帮我,我就欠了你一份人情;你有事我帮你,你的人情我就还了。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自己为中心的圈子也借助互联网得以扩大化、多样化。拼多多帮砍、抢火车票加速等新兴的互联网运营方式都是基于这种差序格局,利用了这种联系所产生的。例如,拼多多砍价需要下载app,无形之中为拼多多挖掘了更多的潜在用户,扩展了用户群。

  书中第六篇讨论乡村社会中的基本社群“家族”。我们中国人,尤其是乡村人家族观念,是十分浓重的,往往一个村落里都是同一个姓氏的聚居而成,以血缘和地域构成利益纽带。所以并不奇怪这样的景象,逢年过节一个年轻人回到老家村里,从村头开始向长辈问好一直回到自己的家中,一路走来都是自己的亲戚。确确实实仔细拉扯一下关系还都是不远也不近的亲戚,同属一个宗族。在乡村地区一个家庭,可以特别小到只有一个孤寡老人,可以特别大到周边几个村落都可以是一家人,他们隔着不远的宗族关系,平日里有需要相互协作的地方和共同利益的守护。所以这也印证了,费孝通先生的观点:乡村是个熟人社会,这里存在着差序格局,如果把一粒石子比作一个人。将一粒石子投入水中,泛起的涟漪水圈,石头落水处为个人;最内最小的水圈是三口或者四口之家;第二圈为上下两代人的父系亲属;第三圈往外逐渐将同宗氏族囊括在内。因此“家”的范畴可大可小,很多人都可以叫上一声“这是自家人”。那么为自家人办起事自然是无可厚非也不遗余力。人情往来—是这里的通行筹码,在小乡村里人情并不难还,今天我帮你家照看一下小孩,明天你去集市里买菜时,帮我捎上那么几斤猪肉;今天你家娶媳妇时我来帮忙做饭招待客人,明天瓢泼大雨,你在外出时,不用招呼,晾晒在道场里的衣物,被褥都会提前有人收好。“远亲不如近邻”的完美诠释。乡村地区的社会关系很大程度上是由你的出生地、宅基地位置所决定的,这期间不需要付出什么努力也无法选择。而城市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城市里的家庭大多是三口之家,更多的社会关系是一些朋友和同学,领导和同事之间,这些是异姓的关系居多,是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建立的联系,是后天的选择与相遇。一个个陌生人的社会里,每天上班,除了办公室里的人熟悉以外,早上出门开车或地铁通勤的路人,中午吃饭的外卖小哥,晚上回家取快递的快递员,甚至是上门协调工作的社区工作人员大多都是不熟悉的。而且这些人每天都会变上一遍,自然也就留不下多少印象,更无需消耗精力来维系相互之间的感情,因为对陌生人太过热情,反而会让彼此感到奇怪。陌生人彼此之间不知对方底细,不信任才需要契约辅助,在熟人社会的乡村里交往甚至连言语都显得多余。过于繁琐的流程就会显得彼此之间缺乏信任,这对乡土中家族村落和泛家族的社会关系而言是一种羞辱。和陌生人打交道有陌生人打交道的方法,熟人之间相处有熟人之间相处的法子。中国人讲究安土重迁与落叶归根,周末节假日我常常想回家,就是单纯和家人待在一起,并非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要做。想一边吃着母亲做的饭菜一边和父亲聊聊天,分享一些有趣的小事。和家人待在家里会有一种非常美好的安全感,与内心的宁静与祥和,一种时间上的充足,感受一个温馨的港湾和天然的疗养所,家庭给了每个在外的家庭成员的好好生活,努力工作的动力。古有王维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节日里无法返乡对家乡的思念。李白《静夜思》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夜深人静,独怆悠然的一般日子里对家乡的思念。春节是中国最盛大的节日,在这一天无论做什么工作,无论一年的收成如何,都要回家与家人吃个团圆饭,哪怕翻山越岭、路遥千里还是要尽一切可能的条件,回家和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倒也不是山珍海味满汉全席,年夜饭只比平时丰盛上那么一些,重要的是在春节这个日子,阖家团圆。和长辈们聊聊天喝喝茶,说着相互祝福的话,对过往一年的总结和来年一切美好发生的期许,这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乡土情,流淌在血液里的基因。哪怕现在直接从事农业和直接在田地里面讨生活的人所占比例越来越少,但是这些习惯与习俗改变的并非那么快。因此,家庭与家乡能给人以力量,家乡与家人是每个人断不了的联系和忘不了的根,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决定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每家每户都是幸福安康的那么国家自然也是强盛和繁荣的。
乡土中国
  卡尔维诺说,对于经典作品“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费孝通先生以深厚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上浓浓的乡土气息,在我读罢顿感一份了然在胸的豁然开朗。那些习以为常的或不可思议的,原来都是几千年乡土生活形成的烙印,正如马克思说:“人改变环境,环境也改变人”。我体会到了乡土所造成的对我们民族的“束缚”:当人与人发现同为老乡时,我们之间没有了距离感;当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持着作为中国人的独特品质;当人与人交流过程中,可能一个动作就心领神会……这就是我们的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3000字2


  乡土,充满着泥土味道的两个字,合在一起便有踏实之感。这也许是深藏在中华民族后代基因里的一种流传,发扬于长江、黄河两河流域的民族与游牧民族或者海洋文明的民族不同,我们的祖先,曾经固守住一片肥沃的土地,狠狠扎根,茁壮发芽。也许,第一代人学会了播种,第二代人学会了灌溉,第三代人学会了驯畜……一代又一代,从着老祖宗留下来的经验教训里,北方人吃着麦、南方人吃着米,一茬茬的长起来。乡土一词,与中国搭配在一起读出来,合该在眼前浮现出一座座炊烟袅袅的村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眼中也会有一千个属于自己的乡土记忆。

  作为一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经历过旧中国的战火纷飞,经历过新中国的神奇蜕变,而在这样剧烈动荡着的社会结构变革里,他将眼光聚焦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一个似乎结构变化有些迟钝的地方。学者,特别是做社会研究的学者,实地调研是他们开展学问的有力工具。不过,费孝通的研究过程有些悲壮。1935年暑假,他和妻子王同惠一同到广西大瑶山进行社会调查,那个年代的广西,应该是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和危险的,两个学者在迷失方向里遭遇不幸事故,费孝通负伤,妻子单独去觅援却溺水身亡。二十五岁的费孝通,在悲痛里,于医院的病床上将二人前期的成果编写成《花篮瑶社会组织》,将一个自然而又平和乡村社区呈现在世人眼前。在此,感谢与悼念那些为研究而付出巨大牺牲的先辈们。

  对于村庄里种地的人来说,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就像书中所言: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如果说,我们心智未开的鸿蒙时期算是纯粹的以生物意义存在着的“生物人”,那么,长期的在固定的地区生活的生物人,必将会逐渐被地理环境和居住风格影响,依着不同的生存环境发展出不同风格的人物气质与社会关系,变成可以被从社会学上划分的“社会人”。以美国作比,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有屋沿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而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大多数的农民都是聚村而居。聚居而成社会,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以术语来讲,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从生物角度来看,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且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油然而生的亲密感觉,叫做“熟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无亲密感觉的要依靠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而在乡土社会里最常听到的“大家都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不是见外了么?”诸如此类,在现代社会却是罕见,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人际关系和连结脆弱而单薄,所以才发生了法律,需要白纸黑字、签字画押以弥补无亲密感觉而生的不信任。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土气”“愚”“文盲”,这些词语想必能在诸君眼前投射出一个行动迟钝的农村“土包子”形象。然而,土气确实可以承认,且并非暗含贬义之词,但“愚”与“文盲”作为农村人的标签,实在是太过委屈他们。在城市里,城市人调侃农村人“老坎儿进城”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在乡村里,城市人分不清玉米和麦子的样子又何尝不是如此。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但从文字和语言的角度去批判一个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了解程度是浅薄的,无论是华丽的词藻还是艰涩的文字,都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而非唯一工具。在乡土熟人社会里,他们不必多说些什么,自有代代相传的耕种甚至医疗技巧,自有因熟悉感而能“眉目传情”,这种直接的情绪上的相通充分说明文字的苍白无力,文字作为一种工具自然在乡下变得不具实用价值,就像锄头砍刀在你我家中光滑的大理石瓷砖上无用一样。

  在一个村庄里,由于世代定居,不断繁衍出一个大家族。世代定居又使得“家”成为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轴:在村里,我见过许多年纪四十以上的夫妻,彼此之间没有什么交流,只是各自完成各自的任务,俗称“搭伙过日子”。现代生活里所谓的罗曼蒂克在这里溅不起一点水花。这样的配轴,虽和主轴一样并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这是把生育之外的许多功能拉入了这社群中去之后所引起的结果。中国人在感情上,尤其是在两性间的矜持和保留,不肯像西洋人一般的在表面上流露,也是在这种社会圜局中养成的性格。其实,这种感情的淡漠,也是维持固定的社会关系所必须的前提。就人的感情波动来说,乡土社会是阿波罗式的,而现代社会是浮士德式的。阿波罗式的文化认定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善的秩序,这个秩序超于人力的创造,人不过是去接受它,安于其位,维持它。浮士德是感情的象征,是把感情的激动,不断的变,作为生命的主脉,以体味人生为生而为人的证据。感情的激动会改变原有的关系,而在这样的一个“礼俗”社会里,需要的是绵延稳定,不需要罗密欧与朱丽叶。

  这种礼俗社会的稳定,若非老子所期待的“老死不相往来”的迷你社会,也需依靠治理,也就是所谓的“礼治”。这里需要说明,礼治社会并非文质彬彬,礼并不带有“文明”“慈善”“和煦”等如沐春风等意思,礼也可以杀人。譬如在旧小说里读到的浸猪笼,以现代标准去看礼可能是很残酷的。但是,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所谓“偏方治大病”,是先人以身试之得以总结出的妙方,这类传统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我们说“灵验”,就是说含有一种不可知的魔力在后面。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于传统也就渐渐有了敬畏之感了。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这是中国从古至今一种无形却强大的力量,是渊渊历史长河里不断裹挟而下的实践成果。凡事长在这片土地上,被两条河流滋养的华夏儿女,都受同一种社会道德教育,也享同一种经验成果带来的好处。于是一种对此社会风俗的认同感,一种面对未知面对难题时被先人智慧轻松破解的崇拜感信服感便因此油然而生。只要我们在这片土地上,这些线索便能一代代串下去,愿意或者不愿意,我们都被吸附在绳索周围。

  对于中国来说,无论城市发展有多快,农村似乎都是一个值得花精力去研究的地方。我们从这里走出来,我们借助这里取得胜利,我们在遇到危机时可以借助这里软着陆。农村就像一个默默被索取精神与力量的老母亲,哺育着这个新时代的茁壮青年不断长大。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这里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如今我在这里,也能在脚踩泥土时汲取到这难以名状的滋养,我想,这也许就是世代流传的坚韧朴实,纯粹单纯的力量吧。

1 2

书籍简介

  • 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

    费孝通社会学 781人浏览

      《乡土中国》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创作的社会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48年。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