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后感700字

2023-04-26 15:13:58.0 乡土中国 读后感700字 人文书籍读后感700字 452 浏览

乡土中国读后感700字1


  《乡土中国》向我们介绍了中国乡土社会的一些基本特点,论述了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从泥土里来,也离不开泥土。以及中国人的人际关系,道德观念,家庭观念,管理意识,都与那一方泥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从中国乡土社会出发,透过重重叠叠的表象挖掘其所蕴含的规律。

  费孝通开篇以乡土本色为题,简要地介绍了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他认为中国社会基本上属于乡土社会,是乡土性的。以土地为本的乡土社会世代定居是常态,即使有时迫不得已变动,最终也会恢复旧有的生产秩序。而这便导致了人和人在空间排列上的孤立和隔膜。“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由于乡土社会这“地方性”的特点,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中长大,他们的行为由世代相传的社会习俗指导着。在这种社会里,语言足够传递世代的经验,甚至连语言都并不是传情达意的唯一象征体系。据此,费孝通指出文字下乡的困难在于乡土社会的人们没有用字帮助他们社会生活的需要,提出文字下乡的前提是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变化。费孝通还从群己关系上将中国与西方的社会结构进行对比,认为西方社会是团体间是有界限且清楚的,每个人和团体的权利和义务是明确的,不能模糊的,团体成员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而乡土中国社会结构则是一种差序格局。但他并没有给“差序格局”一个清晰的定义,而是用水纹喻之。他说:“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乡土”所蕴含的中华文明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与自然法则,带有一种亲切的质感,这是每个中国人骨子里具有的天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乡土文化与西方文明也将从冲突过渡到包容,再从包容中孕育出具有二者特质,更适合现代社会的文化。

乡土中国读后感700字2


  初看题目,以乡土形容中国,未免让人觉得有些不当,但经过深入研读后发现这里的“乡土”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在乡下,种地是最普遍的谋生方式,如果没有土地,人们在当时根本就没有生活来源,所以“土地”本就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高地位,人们热衷土地、崇尚土地便也理所应当。
乡土中国
  在“文字下乡”一文中,作者说明并阐述了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的社会,乡民们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人们在生活、工作中接触的都是一些熟人,而文字是人与人之间间接接触的工具,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整个社会运行,人们喜于用语言表达并交流,所以文字下乡必定受阻。但文字作为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传播媒介,其推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在乡土社会中广泛使用,就必须使文字渗透到乡土社会中,也就是现只有中国社会的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改变,才真正有可能实现文字下乡。

  差序格局是作者针对中国乡土社会结构与西方社会提出的新概念。中国乡土社会的乡土性与地方性造就了由私人社会关系远近决定社会范围的独特社会结构,进而衍生出了因时因地富于伸缩的社会范围。

  然而,在城镇化刻不容缓、乡材边界一退再退的今天,这种“差序格局”的产生取决于土地。传统农业社会已经不复存在,更多的是由于没有了土地,而转向现代化社会谋生“新农民”。

  随着“旧农民”越来越少,“新农民”越来越多,中国传统社会会改变其“乡土性”,发展成一个现代化社会,或者说被其所取代吗?答案是否定的,中国人民对土地的依赖是深埋于骨子里的,我们无法割舍土地,正如鱼儿无法脱离大海那般。

  读罢全书,书中的乡土社会深深的感染着我,社会在不断的变化,许多的东西都变了,但我们身上的责任,血浓于水的那一份亲情是永远不变的。乡土社会永远存在于我们心中。

乡土中国读后感700字3


  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协调和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行为,而是说社会上的人与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法律还是需要依靠权力来支持,还是依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假若没有人来执行,那么法律就将是一纸空文。由此不难发现,从概念出发,两者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相一致的。从目的上看,礼治与法治的最终目的都是治理社会秩序、协调和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行为;从施行者的角度看,礼治与法治都是依靠人来执行;从出发点与落脚点的角度来看,都是以人为中心,礼治的规范是由人的情感、习惯日积月累凝聚而成的,我们不难看出蕴藏在礼治中的“人”。法律又何曾不是一个大写的“人”呢,法律也是为了保障人们的合理权益。

  社会从礼治转变成法治必然是符合时代的要求,礼治在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避免的消极因素。我们在旧小说里也常读到杀了人来祭旗,那是写礼。有些礼的内容在现代标准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从“一夫多妻”等封建陋习可以看到礼治的标准并不一定是真正合理的,有,就需要法治来进行规范,让法治筑起礼治高墙。

  以礼为纽带治理社会受到历史变化、时代变迁的制约,礼具有相对稳定性,是人们过去所习惯的,但是它与时俱进的能力是相对有限的,当它遇到新问题、新情况时,它的效力似乎就不如当初的强大了。这时就需要以法治的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

  在如今的法制建设中,法与情的碰撞不在少数,其本质也是礼治与法治在时代中的摩擦。对于法与礼的矛盾终究是存在的。而减刑或许是礼法结合的实践。人们需要重视法,同时也需要关注礼,做到以法治筑起礼治高墙、以礼治温暖法治桎梏,让社会多一些礼法结合,让世界拥有更多美好。

乡土中国读后感700字4


  很早便听说了费孝通先生的社会学著作《乡土中国》,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中国农村的主要特征,涵盖了人文环境、社会结构、权力结构等内容。为何要讨论中国的基层社会呢?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初次出版于1948年,正处在我国从乡土社会转向现代化都市社会的过程中,同时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并进行对比和解读。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也许我们现在生活在城市,但上一辈或上几辈定在农村生活过,因此乡土社会是我国的基层社会。正如书中所说,“因为只有直接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简单来说就是乡土社会人口流动性较小,村子里的人祖辈都生活在一处,彼此间很熟悉,甚至是亲戚。就连我这个生在城里的孩子,每次回老家见到任何一个人总能发现我们之间存在着某种亲戚关系。先辈的经验以及礼俗也得以通过语言流传下来,并不需要依附于文字。由此可见,乡土社会的特性决定了文字在乡下的非必要性,我们若是因为多识得几个字而沾沾自喜,那便是肤浅了。

  ……

  其实一直以来有个问题困扰着我,为何我们的文化与西方文化相差如此之大?不敢说我从《乡土中国》中找到了确切答案,但确是汲取了一些想法。我们的乡土社会是依赖于农耕的,所以世世代代居住在同一片土地上,祖辈的礼仪文化通过一代代的言传身教得以延续。因为周围都是熟悉的人甚至亲戚,所以“面子”就显得很重要,也由此衍生出了礼俗。例如向别人借了钱,不仅要及时归还,还要再多送对方些东西以示感谢,否则便是失了礼数。这些礼俗也好,亦或是道德准则也好,可以说都是模糊的共识。并不需要法律的要求,每个人自出生就会从长辈那里了解到这些共识。所以我们可以说,社会格局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文化差异。

1 2

书籍简介

  • 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

    费孝通社会学 781人浏览

      《乡土中国》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创作的社会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48年。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