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000字

2022-10-10 13:09:26.0 乡土中国 读书笔记1000字 人文书籍读书笔记1000字 839 浏览

  坐在火车上,放下手中的《乡土中国》,远眺窗外,聚集的屋舍、四方平整的田野、田地间有几排树,忽想起书中所说的“封建”大约就是如此。

  细细回想书中的内容,中国社会是乡土社会,而乡土社会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人和土地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以及个人的人情。

  人和土地的关系主要强调人们靠土地维生。人们在土地上进行种植、开采、建设等来维持生计或是让生活更充实富裕·。就比如,人们口中常说:衣食住行,哪一个与土地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更深一点,人们家庭的维持,子孙的传承都是与土地紧密联系的。

  在乡土社会中,人和人的关系主要建立在土地的联系上。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当一群人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并且与这片土地紧密联系,那么这群人就会频繁交流交往,变的熟悉,这种熟悉就称为“结构性熟悉”。这也就延伸到《文字下乡》中所提到的,在乡土社会中人们的交往不需要文字,语言甚至是一个动作就可以解决。除此之外,乡土社会中的人们更注重教化的力量,处于礼治秩序中,人们也很看重长幼之序,也就是“长老权力”。
乡土中国
  个人的人情是指熟人间的人际关系。作者费孝通提出了“差序格局”这一概念,指与自己越熟悉的人关系越强越亲密,而随着熟悉程度的下降,关系就越弱。作者有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比喻,他说差序格局就像石子投入水中后水的波纹,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作者举了孔子的例子,在孔子看来,仁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在本书中,作者多次运用对比的手法,有与西方社会、西方的认知概念对比,有中国人之间不同的认知观念的对比,还有将同一事物分不同的时期进行对比。就以下列三点分别举例。

  第一:人与土地的关系。书中提到西方人与土地是契约关系,而中国的乡土社会中人与土地是依靠关系。在西方人看来,土地是可以买卖赠送的,而在乡土社会中土地是人们生活的前提,是人们的根。

  第二:社会的稳定性。西方社会中一个领导阶层如果不能追上社会变迁的速率是极易发生混乱的,而乡土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的变迁不会引起人事的冲突。

  第三:个人的人情,这里主要集中在《差序格局》一篇中。首先是中西方的差异,西方社会呈现的是“团体格局”,作者用捆柴进行比喻,而乡土社会呈现的是“差序格局”,不必赘述。其次,在本篇中,作者列举了三个人物代表进行对比论述。战国初期的杨朱,他对于自我主义认知是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耶稣的理念是他可以牺牲自己去成全天下,要普爱天下,甚至爱他的仇敌,为杀死他的人求上帝的饶恕。前面两位并非作者所推崇的,作者口中的自我主义是孔子的推己及人,尽管放之与四海,中心还是自己,自我主义是有相对性和伸缩性的。

  薄薄的一本书,却凸显出独特的中国意识。回过神来,入目还是四方的田地。

1 2

书籍简介

  • 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

    费孝通社会学 781人浏览

      《乡土中国》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创作的社会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48年。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