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挑战》读后感3000字

2023-09-28 16:41:36.0 孩子挑战 读后感3000字 教育读后感3000字 261 浏览

  从“独裁的阶级社会”到“人人平等的民主社会”,现代社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思想,也意味着生活方式、育儿方式的改变。如何在尊重孩子、给孩子平等自由的同时,让孩子尊重规则、承担责任、赢得合作,这是现代教育的基础课题,也是现代父母要面对的永恒挑战。——这段赫然印在题词页的话,正是德雷克斯创作《孩子:挑战》这部家庭教育代表作的核心理念。

  《孩子:挑战》中推荐的方法是基于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的生活哲学理念及人类生活观。基于此,德雷克斯在书中倡导:既不建议家长纵容孩子,也不建议家长严惩孩子,家长要学习的是如何成为孩子的合作者,有方法了解他们,有耐心鼓励他们,有原则尊重他们,有能力引导他们,不让他们成了没人管的“野孩子”,也不让他们在家里感到压抑和窒息。

  每一位父母面对自己的孩子时,要赢得的不是挑战,而是爱和尊重,以及相伴中的彼此成长!如今人们总爱强调给孩子自由,但真正的自由是什么?我们往往对“自由”存在太多错误的解读。“为了让每个人都拥有和享受自由,我们需要规则,规则会产生限制和责任”“自由中含有责任”“我们只有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拥有自由”……所以真正的爱是有原则的爱,真正的自由也是有责任的自由。有幸在工作室的带领下读到《孩子:挑战》这本书,它真的带给我很大的启发,不仅能反思自己的育儿方式,还能不断学习科学的心理学知识,了解个体情绪和行为,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行为。尽管这是一本写于1964年的书,但是对于现如今的我们依然受益无穷。这本书一共有三十八个章节,每个章节都结合现实提出问题,找寻原因,给出科学的解决方法,真是育儿路上一剂良药。下面我将从其中的一个章节“鼓励篇”谈谈我的感想。这一章的篇首语是这样写得:

  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

  没有鼓励,

  孩子的性格就不能健康发展,
孩子挑战
  孩子就没有归属感。

  鼓励孩子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重点在于给予孩子自尊和成就感。

  你的教养方式让孩子失望沮丧了吗?

  现如今我们常常提倡正面管教,多鼓励孩子,但真正的鼓励是什么?作者结合几个案例提出了鼓励时我们常常存在的问题:“我们常常无心地通过讲话语气、行为动作,让孩子们觉得自己无能、没用、做不了大事情,并且低我们一等。而即使孩子们面临这样的状况,他们通常还是会通过不断努力,找到自己的定位。我们通常没有给孩子不同的途径和机会,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强项和长处,反而我们常常以大人的偏见——我们不相信孩子有能力——站在他们的对立面。为了让我们的行为和偏见显得有道理,成人还会武断地规定所谓适龄行为的标准。我们的行为阻碍了孩子发掘自己能力和优点的努力。我们高高在上,认为自己更聪明、更厉害、有能力。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我们会以孩子还比较弱小为由拒绝他们——这样的态度和行为让孩子感到气馁。”

  文中案例四岁的彭妮想要帮妈妈把鸡蛋放进蛋托里,却被妈妈以她还很弱小拒绝了,让她感到气馁;三岁的保罗自己准备穿棉衣陪妈妈出门,却被妈妈以动作太慢为理由拒绝了,妈妈快速帮他穿好,让他感到自己真是没用的挫败感。从这些案例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们又何尝不是彭妮妈妈和保罗妈妈呢?我们日常的所作所为就是那个怕孩子打碎盘子而阻止孩子帮忙清理餐具的家长;我们还是那个阻碍孩子自己尝试用勺子吃饭的妈妈;我们还是那个总觉得孩子还小,要手把手扶着她走路的妈妈……我们在孩子成长与探索路上的绊脚石,以爱之名阻碍了孩子们发掘自己能力和优点的努力。

  理解

  事情没成功是可以的!

  然而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而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警醒:当孩子犯了错误或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时,我们要尽量避免使用哪些让孩子觉得他是失败者的言语和行为。我们要学会将事情和人分开——“事情没成功是可以的”“很遗憾结果没像你想象的那么理想。”我们要清楚地知道,每次的“失败”,只是孩子的经验和技巧还不够,完全与孩子的个人价值无关。我们和孩子都要做真正有勇气的人,不害怕犯错误或者有缺点,同时我们要培养孩子不因错误和缺点减少自身勇气的能力。只有大人和孩子都有了“能够接受缺点的勇气”,才不会容易受挫和气馁,也才会越来越坚定和自信。

  给予

  真正的鼓励是什么?

  俗话说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我们只有坦然接受这一点,才能正视失败,接受不完美,从而迎接更多的挑战。真正的鼓励孩子,一半指的是避免羞辱或过度保护的行为,从而不令他们气馁。另外一半指的是学会鼓励孩子。只要我们表达出对孩子勇气和自我认知信念的支持,就是对孩子的鼓励。鼓励孩子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重点在于给孩子自尊和成就感。班里有一个小女孩,有一天我发现别的小朋友都在写《小学语文写字》,就她坐在那里发呆,一个字不写。怎么跟她沟通,她就是不肯动。后来私下找她妈妈了解了下情况,原来她有畏难情绪,只要碰到一点困难,就不愿意进行下一步了。找到原因后,我就想到了对策。再下一次碰到这种情况时,我就鼓励她先写简单的,并且时不时地关注着她,见她写好一个字了,就赶紧表扬她写得快又工整,她很开心,也很有信心地去写难一点的字。就这样她在课上再也没有出现不动笔的字了。有时候孩子缺少的不是挑战新事物的信心,而是面对失败和迎接挑战的勇气。

  当然所有的鼓励不是千篇一律的,我们也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自己的这个方式,对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行为改变有什么影响?我们家的小宝才10个多月,自从他会扶着围栏走时,我就发现了一个现象,只要他摔倒了或者头磕着了,我们大声惊呼着去抱她哄时,他就立马放声大哭起来,而且会越哭越委屈,要安抚好长一段时间才会好。有一次我在不远处又听到他头“砰”的一声磕在毯子上,我还没来得及抱他,却发现他自己望了望周围,看没人关注他,自己又一声不吭地爬起来接着玩了。这时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并且也在书中找到了答案,我们可能在他摔跤或者磕着时过于关注和保护他了,而原本他是具有面对受伤和痛苦的勇气的,也有提高自己应对危险情况的能力。我们之前不经意的过分关心和安抚导致孩子一发生伤害,只要有人关注就立即需要安慰,从而一点疼痛都不能忍受,这个时候他越来越依赖大人,时刻需要别人的保护。

  正如书中所说:“成人的生活里充满不适合痛苦,这正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孩子们学不会忍受痛苦、挫折、伤害和不适,那么他们今后的生活将会阻力重重,我们无法将孩子保护在真实生活之外,因此,帮助孩子为真实生活做好准备,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给予孩子的可能就是一句云淡风轻的安慰“宝贝,你会没事的,这只是个小小的伤”就可以了。

  结语

  此外书中鼓励篇里还提到了“我们要讲注意力放在长处而不是短处上面“的观点。”例如当两个孩子一个优秀一个略微落后时,我们该如何鼓励孩子不跟他人对比,跟自己对比,多看优点,不断努力,获得进步增加信心;还有当孩子在学习一些新技能时,他可能做的不太好时,我们可以教孩子一些新的技能,同时赞美他的作品的有用之处,并表达对他的作品的喜爱,通过肯定孩子的行为鼓励孩子继续;当孩子有勇气尝试一些新事物时,作为家长我们也要适时放手,克服心里的恐惧,对孩子的能力表现出信心,给予孩子独立的机会,让孩子变得更加独立……当然这本书中还有很多章节都值得深入阅读,接下来我还会继续细细品读。

  鼓励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不能寄希望于一次鼓励就可以产生终生的效果。鼓励是一种持续的行为,就像植物需要水的浇灌,大海需要小溪的汇聚,花儿需要阳光的补给,育儿之路是一条漫长的修行路漫漫其修远矣,吾辈将从“心”出发,不断探索。

1 2

书籍简介

  • 孩子挑战

    孩子挑战

    鲁道夫•德雷克管理 271人浏览

      从“独裁的阶级社会”到“人人平等的民主社会”,现代社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思想,也意味着生活方式、育儿方式的改变。如何在尊重孩子、给孩子平等自由的同时,让孩子尊重规则、承担责任、赢得合作,这是现代教育的基础课题,也是现代父母要面对的永恒挑战。——这段赫然印在题词页的话,正是德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