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1200字
2023-05-19 14:41:43.0 我们仨 读后感1200字 文学读后感1200字 654 浏览
我们仨读后感1200字1
“老人的眼睛是干枯的,只会心上流泪。”读到这样的字句,仿佛是透过那已然些许泛白的瞳孔,直窥到了绽满血泡却仍在奋力跳动的心,是杨绛女士的心,拖着“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的行囊,走上“古驿道”,将这万里长梦掰开揉碎了再细细品味一番。
鼻子被雨水打湿的泥土气味裹挟,在阴沉的天空的映衬下,伴着淅沥的雨声,我翻开了这本书。92岁高龄的老人,对伉俪数十年的丈夫以及独女的回忆,像时间里流出的河流,又像低低的呢喃,渗入心里,我透过杨绛女士的视角,一眼望进了“他们仨”的故事。文章以梦开篇,便深深体现了杨绛女士对丈夫钱钟书的深深依恋,言语动人却夹杂着一丝悲凄气息;第一二部分用整个梦境以虚写实,初读甚至让我有些难懂,好像在迷雾中顺着文字的线渐渐看清全貌,文中用客栈来隐喻住所、船来隐喻医院,含蓄的阐述了丈夫钱钟书与女儿钱媛先后离她而去的过程,字字句句都蕴含着对亲人庞大且深情的思念,令人动容;文章第三部分,也是篇幅占比最大的部分,从三人生活里的点滴小事着笔,细细描绘了三人一同生活的岁月,从青年志气到垂垂老矣,有顺遂无虞也有日暮途远,杨绛女士用细腻平和的字句,揭开了她回忆的一角,也让我短暂的窥视到了这样伟大家庭的相处之道。
杨绛与丈夫钱钟书之间的深情是细水长流、也是互相成就,与女儿钱媛之间的亲密是舐犊情深,也是互相尊重。在文中,我惊叹于他们读书之多、涉猎之广,我想这也是推动他们走向高远超凡的相处境界的重要因素。我们常说,一个人之所以陷于困境,常常是由于认知不足,而读书是拓展认知和视野的捷径。他们之所以能够在多次家国动荡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知识分子人格精神与纯粹的爱国情操,便是在广而深的阅读中修身养性,让精神突破现实和身体的桎梏,让自己变得更加辽阔。同时,我也钦佩他们三人的相处之道,他们将温和谦卑与平和互让展现的淋漓尽致,在面对丈夫在家务琐事上的“笨手笨脚”,更多的是包容和关怀;在面对女儿在工作生活中的选择,更多的是尊重与引导。就如同阿德勒提出的课题分离观点,他们三人充分尊重了他人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不借以亲情之名实施对他人人生的侵占,而是充分掌握自己的人生,由三个独立的个体构建最牢固的整体。杨绛女士在文中说道:“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正是因为他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相伴相助,更可以用志同道来形容,所以杨绛女士也说:“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读完这本书时,雨早已停了,书的前半部分带来的悲伤有所消逝,除了为他深沉的情感而震撼,更惊叹于他们人生的智慧,对于“我们仨”的体悟,已不单是文豪学者的粗浅认识,早已透过这字字句句构建出有血有肉的“生命体”,更是打开了不同的心境,在浮躁功利的快节奏生活中慢慢找寻自己的成长规律,就像一棵树的生命从播种到成材需要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时间一样,我想我的生命也要在不断学习与沉淀中修心,不疾不徐,勇毅前行。
我们仨读后感1200字2
“我们仨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读到这句的时候心里细碎的疼蔓延开来,个人比较自私吧,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我们也是我们仨,很怕最后只留下我一个。
书的开头提到的古驿道、河、船等亦幻亦真,让我无法分清哪些是在梦中,哪些又回归现实?细细往后研读才从懵懂突然顿悟,钱钟书住院直至逝世的那段日子,古驿道就如同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黄泉路,在黄泉路与另一个世界之间,横亘着忘川河,而渐渐漂向下游的船,暗喻了钱钟书的生命在慢慢接近尾声......依我看来,或许杨绛先生希望这是个梦!
杨绛先生在怀念与回忆中,并没有用笔触去诉说沉痛悲伤,也没有将那些令人自豪的往事描绘的激动昂扬,只是将他们一家三口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缓和的语气、朴素的文字融入真挚的情意缓缓诉说,让我觉得平凡且温暖。
从结婚去英国留学到圆圆出生再到回国工作,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夫妇两人经常一起出去“探险”,在“探险”中聊聊工作,家中琐事,看到什么聊什么。很喜欢他们仨的“小石子”,记录彼此的思念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不能在一起的时候用书信分享日常、在一起的时候可以共同“探险”,他们在观察周遭的人与事中找乐子、他们也善于发现大自然的美,生活中的清苦因三人在一起而变成了甘甜,这些“石子”饱含着满满的爱与思念,平淡生活中相濡以沫的感情最是珍贵。回想自己收到的上一封书信,却已是十几年前的事了......“从前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人”,现代社会的发展让信息传递速度、交通工具的的便捷性大幅提升,这让我们更容易产生联系,却也让我们更不愿意袒露心声,感情变得极为难得!
《我们仨》全文都是平淡的讲述,却又让人心里温暖如春,即便是在经历人生最艰难的时刻,他们也从来没真正去抱怨过,而是一家人相互理解体谅、共同鼓励奋进,他们的日常如同你我:工作、生活、读书,但他们在平淡中能找到属于他们的快乐,如同杨绛先生说的:“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仨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锺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我本不喜欢平淡的生活方式,就像我现在的状态,明天要干什么、后天要干什么都能想到,一眼就能看到头的生活。可是读完这本书,他们的生活、学习以及相处的态度让我学到很多,婚姻是两人心灵的契合,是平淡生活中的自娱自乐,也是遇到困难时的相互扶持。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终将趋于平淡,结婚生子工作,但我们可以一起上班工作,一起享受假期;可以一起买菜做饭,一起悠然散步,偶尔下下馆子换换口味......就这样平平淡淡的家人相守一辈子就是真正的幸福生活。
杨绛先生说过,最好的爱情,并不是风花雪月,也不是甜言蜜语,而是在一季又一季绿肥红瘦的岁月辗转中,在浮光清影走走停停的时光里,两个人能始终携手,有风雨一起面对,有风光一起欣赏。于己而言,这又何尝不是我们向往的那种。也许慢下来,回归生活本身,才能发现——想要的幸福,一直都在。
我们仨读后感1200字3
朋友说过一句很犀利的话:现在网上的追悼会就像在赶场子,一旦哪个名人死了,谁都要来表示下,凑个热闹,哪怕他们对此人根本不了解,一部作品也没看过。我不敢给这话公开点赞,因为相信这种事很多人做过。但我向来是不愿给陌生人悼念的,如果悼念,必要心存一些真实的情感,发自肺腑。但是,前段时间得知杨绛去世,我难过伤感了好久,像被打击了。
我只看过杨绛的《我们仨》一本书,但已经足够我终生记得她。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杨绛在女儿钱媛、丈夫钱钟书相继过世后,写下的大半生经历。没有说教,没讲大道理,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只是行云流水地讲了一家三口这些年的生活。
想象一下杨绛这一辈子的遭遇,出国留学,回国,遭遇战乱后逃亡,经历过反右运动和文革,女儿丈夫周而复始的被病痛折磨最后双双离去,留下她一人对着孤灯一盏写下这本《我们仨》,这是一种怎样复杂的情绪?大概常人无法感同身受吧。但即便如此,杨绛还是以平实温暖的语句完成了这本《我们仨》,以乐观豁达的态度完成了一次对生命的回望,她的这种乐观,我想有很大一部分是传承自钱钟书本人吧。这个标准的知识分子家庭,能在当时那种险恶的政治环境下幸免于难,其原因,也应该归结于他们这一家人共有的警觉和低调。
读完全书再回过头去读第一部分,那种恍惚之后的巨大悲恸才会悠然显现,怎么会不痛呢,只是那种痛不能够明说,那一颗颗包含着泪水的血泡,被反复磨砺结成老茧,从此拂过伤口,在痛的同时,又多了一丝渗透肺腑的酸涩。“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读到诸如此类的句子,鼻子当然是会发酸的,但也仅仅是酸一下,之后有的不过是无限的怅然,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站在岸上的我们,除了将那只小船送过一程又一程,又能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呢?杨绛当然懂,所以在《我们仨》里,很少能看到痛苦或悲伤,我们读到更多的,是平凡快乐的家庭生活,杨绛的眼睛,一直跟随着丈夫和女儿的身影,他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那才是值得永远保留的珍贵回忆。虽然一家三口聚少离多,但是在难得相聚的日子里,三颗紧紧相靠的心感受到的却是无与伦比的温暖,真的很羡慕这样的家庭,三人相互依靠和支撑,形成世界上最最稳定的关系。
我相信好人会有好报,钱钟书一辈子守着满腹的经纶无欲无求,但却总是能够遇见真正懂得赏识他才华的人和能够让他发挥才干的契机。杨绛勤勤恳恳顾家爱子在文学上亦有建树,从钱钟书的背后站到了身旁。钱瑗虽然早逝,但她能够生在这样一个美满健康的家庭,走完一段由家人和朋友陪伴的人生,也算是一种运气了。
读《我们仨》,是一种享受,杨绛的语言,是难得的简单而有力,平实而不枯燥。像在一个冬日的暖阳里,听隔壁老太太,轻躺在摇椅上,讲诉一段被尘封的岁月。“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先生再见。
上一篇:巴菲特的护城河读后感2000字
下一篇:小说人生海海读后感1000字
相关文章
书籍简介
-
我们仨
杨绛散文 453人浏览
《我们仨》是当代作家杨绛创作的散文集。该书讲述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作者杨绛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 作品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杨绛老年时的一个梦境,以“锺书大概是记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