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2000字
2022-05-18 15:38:13.0 我们仨 读后感2000字 杨绛作品读后感 499 浏览
我们仨读后感2000字1
杨绛先生曾经说过:“我走过一道道驿站,一路上都是离情”。这是对这本书最好的写照,也是对我们人生最好的写照。
杨绛先生的这本《我们仨》,我想读很久了,一直没有找到机会,这次得空读来,才发觉杨绛先生何故得名先生。
《我们仨》讲述了一个温馨的学者家庭,从相识、相爱到相离的经历,几十年来平淡却充满温情。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以梦境开篇,讲述了这个家庭在最后几年的岁月里彼此珍惜的生活;第二部分“我们仨走散了”是虚实相生的写法,讲述了女儿与丈夫先后病重离世;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记录了这个家庭的几十年,从夫妻二人前往牛津求学、女儿出生、回国、参与革命到老年后终于安定的风雨飘摇的几十年。
杨绛先生全文行笔平淡,没有呐喊也没有嘶吼,俨然一副旁观者的模样。但看似波澜不惊,内心却波涛汹涌,字里行间都飘散着淡淡的思念与忧伤。也许经历过生离死别,年华苍苍,看淡了所谓的生死,看破了寥寥红尘,明白了生死由命。一次失去两个至亲,普通人应该承受不了。没有先生强大的心境,也理应学会豁达,而不是为生死之事沉沦,要为他们好好活着。
我一直觉得,从懵懂少女到为人妻再到为人母,这是一个女人的一生。也是杨绛先生的一生。她二十四岁便嫁人为妻,跟随钱钟书求学,但无奈只能做个旁听生。后来有了自己的女儿阿圆,她开始学习怎样做一个母亲。回国之后,她无奈成为“狗耕田”,但有家人陪伴,日子也就能坚持。文化大革命,她虽然受了苦,可在她的文字里,没有一丝抱怨,反倒是对女儿在此期间的作为倍感骄傲。她的一生也许不那么平凡,但她又是那么平凡,跟所有的妻子、母亲一样,是坚强的、令人敬佩的。
书里的钱钟书,是个笨手笨脚的“老小孩”,虽然他很会做学问,但是很不会生活,以至于她的妻子会说女儿像他“呆呆的”。“笨手笨脚”的钱钟书也经常会“做坏事”:把墨洒在床单上,杨绛就告诉他“不要紧,我能洗”、把灯打破了,杨绛就说“不要紧,我能修”。看起来,钟书才是家里最需要被照顾的那个人,没有一点生活技能。可同时,他也有细致的一面,在杨绛先生生阿圆时,他也能把妻女照顾的很好:下厨熬汤都在行,俨然没了平时的“呆”样。这些与我之前所了解的的钱钟书不一样,杨绛先生笔下的钱钟书才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她能看到的是他的全部,而不仅仅是以一个威严的学者。
在杨绛先生的笔下,她的阿圆一直是个小孩童的形象,时时顽皮的与钟书玩闹,而钟书也一直是个顽皮的老小孩。她说“孩子怀在肚里,倒不挂心,孩子不在肚里了,反叫我牵心挂肚”。在她眼里,阿圆一直是那个没长大的孩子,是个让她牵挂的存在。以至于我差点忘记,其实阿圆去世时也大约六十岁了,正是因为有父母常伴左右,才让她保有了童真。如此说来,阿圆其实是幸运的,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父母没法永远陪在我们身边,但这话到阿圆这倒是错了,她一生都有父母的陪伴,只是苦了杨绛与钟书,要承受丧子之痛。在她告诉钟书,阿圆已逝时说以后再也不用牵肠挂肚了,真的令人动容,她好像在安慰钟书,实则是在安慰自己。
最吸引我的就是第二部分了,每每读之,我都难以释怀。我好像融进了他们的生活,我看着杨绛先生如何艰难的度过了跟家人的最后一丝时光,又怎样的不想接受这个现实。她用梦境的写法,讲述了钟书与阿圆先后病重住院的事情。她说钟书是被突然带走了,带到了一个不得不去的地方,她可以在那陪着他,但却不能多问一句,而她也一直把这些视作金科玉律。还有阿圆,阿圆住院后,她说她经常做梦,每每梦见阿圆,都能看到阿圆的情况直至死亡。这些真真假假的写法,很多时候让我茫然,我分不清哪句为真,哪句为假。直到最后才发现,其实每一处都是真的,她只是在委婉的讲述这个事实。她说“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是啊,没有家人的地方怎么能算家呢?我真的难以想象,她要怀着怎样的心情,才能把丈夫与女儿先后离开她的事实一字一句的讲述下来。有人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来到这世上,最后又孤独的离开。我想,从那一刻开始,杨绛先生也是真的孤独了吧。
这本书教会我的就是要珍惜我们与爱的人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要等到失去才后悔。书中的杨绛先生一直在与不同的人告别,与母亲、与亲戚甚至最后与自己的丈夫与女儿告别。这其实也是我们未来或者正在面临的。我们从相遇那天起就已经开始告别了,只是这段时间长短的问题。就像杨绛先生说的那句“我走过一道道驿站,一路上都是离情”。读完这本书,我发现,只有自己能陪伴自己长久,其余人都是过客,所以我们能做到的只有珍惜,珍惜自己与身边人相处的机会,珍惜家人,互相关爱。
杨绛先生写作《我们仨》这本书时已经九十二岁高龄,那是她一个人生活的第四年。四年的时间,肯定无法消解她对家人的思念,于是她用这种方式,既是在抒发她的忧伤,也是在完成阿圆的遗志,完成她生前没有完成之事。据我所知,杨绛先生一直活到106岁,我想支持她一直生活的就是坚强了。
书中最后说:“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路在何方,家在何处?愿杨绛先生在这寻寻觅觅中永远怀着我们仨这份曾经的幸福。
我们仨读后感2000字2
《我们仨》是杨绛失去爱女,又失去钱钟书后写的一本散文题材的回忆录,书中她以“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三个章节,记录了三口之家的“平凡”生活,以及在人生最后阶段的那刻骨铭心的情感。虽都是琐碎小事,却有着满满的温情、爱和美好的回忆,尽管有失散的痛和遗憾。
第一次看《我们仨》,感觉没看懂,这两天又重读了一遍,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给我的感触颇多。首先,三口之家均为当代学者,钱钟书和杨绛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仍然笔耕不辍,坚持读书写字和教书育人,对自己要求还很高,这个就是他们这一辈子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钱钟书是一个在学术上智商很高,却不是很通人情世故,而生活还有些“低能”,但他愿意为杨绛学着生煤炉子做早饭,平生第一次学会了划火柴。而杨绛跟了钱钟书,担心他生活不能自理,陪同去英国留学,为他能吃得可口,专门租房子单独做钱钟书爱吃的中国口味。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钱先生是清华的狂才谁都收不住降不了,唯独杨先生的淡定和通透润泽了这份不羁和浪漫”。在此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而作为两位伟大学者的女儿,钱媛从小虽然体弱,但是生活很乐观。她很孝顺,从小就乖巧懂事,始终是父母的安慰和骄傲。作为北师大的教授,她忍着病痛,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也应当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喜欢这对无论何种境遇,一找到机会就恣意读书的学者夫妻;我也喜欢这一家三口,从年轻时的相互扶持,到年老后的相互依偎,正如作者在书中说“我们仨,却不止三人”。钱钟书与杨绛幸福的学者家庭是不少人梦寐的理想生活,而我也不例外。
其次,最让我感触深的是这样一段话:“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自在。”内心的淡定与自在,指的就是心态。我们是应该先追求命运的波澜,然后才让自己淡定与自在,还是应该先让自己淡定与自在,然后再去追求命运的波澜?毫无疑问,后者更有意义。正如杨绛先生的这句话,我们没必要非等到人生走到尽头了才有那样的感悟,我们完全可以在此刻就让自己淡定自在,用这样的心态去对待余生,在淡定自在中追求命运的波澜壮阔,会看到更加绚丽的风景。杨绛先生见的太多太多,钱钟书先生和女儿钱瑗相继离她而去,所有的悲欢离合,所有的潮起潮落,她早已释怀,也正因为如此,她才会有这样一番感言吧。
最后,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要珍惜一家三口在一起走过的每一天。杨绛先生一家人在一起总是有无穷的乐趣,他们非常珍惜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时光。杨绛一家人一起吃饭,钱瑗和钱钟书会发挥“格物致知”的功能,通过听邻座谈话,举止,就能知道他们的故事,所以他们去饭馆是一边吃饭一边看戏。钱钟书和女儿一起会童心大发,给女儿的肚皮画画,晚上在被窝里藏玩具甚至恨不得把扫把,簸箕都藏进去,逗的女儿每晚睡前都使劲找东西,而他们一直玩的乐死不疲。看到这些让我好生羡慕,我们现在的家庭里,相聚时各自玩着手机,甚至给孩子也一个手机,有时待一天一句话都没有。对于我等平凡的人来说,用心体验那些微小的、确切的幸福并不是难事,或许是和家人团聚,或许是和好友快乐的交流,或许是听一首好歌,或许是看一本好书,感知并享受身边小小的幸福点滴,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快乐、充实。我想,动手动笔将这些小小的感动和幸福记录下来与亲人和朋友分享,也为自己留下一份记忆,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在书的最后,杨绛先生说:“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样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守,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书中她引用了白居易《简简吟》中的两句诗:“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意为: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就如同美丽的彩霞容易吹散,珍贵的琉璃容易碎裂一样,美丽但不长久。这两句恰到好处的总结了全书的精髓,也点透了她一生的遗憾。世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眼看着至亲至爱的人离去而无能为力,那是怎样的痛彻心扉啊,我都能感受到那刻骨铭心的痛,想到杨先生的坚强、隐忍,想到这么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要遭遇这样的痛苦,禁不住让人潸然泪下。在早已肝肠寸断,却极力克制的表达里,我体会到了人生最深的那种悲。她的人生何尝不是每个人的人生,我们终将一个又一个地失去至亲至爱之人,我们注定要不断的告别,注定要一生受尽爱别离之苦。“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二零一六年初夏,杨绛去世。他们仨从此团聚,不再死别,亦无生离。杨绛先生在另一个世界和家人团圆了,《我们仨》的故事划上了句号,但我希望有更多的家庭都能像《我们仨》一样幸福和美满!
我们仨读后感2000字3
这周休假,在家宅了好几天,每天都很闲很闲,闲里偷忙,看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这本书是早有耳闻,早就打算看,但是一直都没有看的书。这次好几天的休息中就觉得不能太堕落,赶紧从书柜里拿出来看了看。
这个书很短,看起来很快,我大概用了两三个小时,所以看书这个事只要耐心去,还是很有效率的。
这个书从一个梦写起,梦长达万里,在梦中杨绛梦到他们仨在古驿道上相聚又相失。
很多段落读起来令人伤感又回肠荡气:“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我睁开眼睛,我正落在往常变了梦歇宿的三里河卧房的床头。不过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这令我想到几句话:“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杨绛先生说的是女儿和丈夫,但意境是一样的,这种牵肠挂肚、感人肺腑的人间至情,到头来都是一样的。一样的喜和一样的悲。
我很难去想,父母子女夫妻之间能有这样的情感,极致的情感,至情至感。我从小经常见到父母因为“贫贱夫妻百事哀”而争执,为了柴米油盐,为了多多少少,为了几斤几两去消磨生活。因此我很难理解钱钟书先生一家的生活,很难理解即使历经各种时事沧桑,爱有增无减的那种生活。我有时候甚至忍不住恶劣地想,这样的是不是将就。但我知道钱先生他们不是。钱钟书虽然“惨遭厄运拨弄,却觉得一家人同甘共苦,胜于别离”,他发愿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这种情感超出我的日常,但没有超出我的想象。
我是中国传统含蓄式父母关系的坚定不自觉的实践者,我和父母也很难去表达那种如胶似漆的我舍不得你的亲昵。钱瑗(钱钟书爱女,1937-1997)小时候和父母间的智慧交流,父母老后钱瑗对他们生活的照顾,在自己确诊为癌症后与病中的父亲通过母亲传递的交流,毫不掩饰的依恋,让今天为人子的我感到汗颜。
所以我看到钱钟书一家之间的这种相处,平等、自由、随和、亲切,我很难去代入。但不妨碍我去羡慕。我想,这个世上是有这样的情感的。
书中的钱钟书随和童真但“笨手拙脚”,而杨绛先生几十年如一日,面对文化天才在生活中笨蛋式的表现,承担起照料钱钟书生活的责任,我想,这个除了耐心,还要有大智慧和包容心。
人在日复一日的平庸生活里,在日渐一日的年岁增长里,暮气越来越重,耐心可能会越来越少。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都爱自己超过爱他人。一方面是在这时代中,人的独立意识在慢慢觉醒,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正在慢慢消弱。所以杨绛和钱钟书一家之间,无论是夫妻情,还是父母子女情,和现在的社会情感比起来,都显得有些梦幻和美好。而他们又实现了那种真的情感。情透纸而出,沁人耳目,非大智慧之人不能为也。
所以当我看到杨先生写道:“我们在一起,随处都能探索到新奇的事。我们还像年轻时那么兴致好,对什么都有兴趣”……你瞧瞧这份童真,这份远离暮气!
杨绛身上展现出了中国女性身上既传统又现代的独特品质。
一方面相夫教子,承担家庭妇女在家庭中的责任,并没有因为自己是文化独立女性就嚷嚷着自己要平权,男女要平等。
另一方面,她又不仅仅是钱钟书背后的女人,她同样有着自己的事业,《堂吉诃德》的翻译,晚年文化上的研究等,又显示出她不同于传统女性和丈夫间建立人身依附关系的独特与独立。
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女性。所以杨绛去世后,有人评论说,杨绛是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
这本书的第三部分叫《我一个人想念我们仨》,主要记叙了在钱钟书先生和女儿都双双去世之后杨绛先生对三人日常生活的回忆。
语言很朴实,但处处透着打动人心:“我们三人在一起,总有无穷的趣味”。你仔细想想这句话,和一个人在一起却永远有无穷的趣味,这是多么难得的境界。人是不断追求新鲜感的动物,时间久了难免感到腻,因此我们才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如果人人都生来长情,那大概就会有人说:“新鲜感是最好的告白”了。
在语言的朴实中,又偶出哲理性的小话,表现出长者的智慧:“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所以,再圆满的人生总有遗憾,遗憾的是“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相继两年,夫女双双去世。所以“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杨先生最后结尾处说:“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虽然我这生大概再也没有这样的耐心和智慧体验到这样热烈的情感,但我希望他们仨找到归途。
我们仨读后感2000字4
壹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仨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
“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读到此处,鼻头发酸,眼睛里止不住濡湿一片。心一阵阵颤动,凉意从身体最深处蔓延开来,指尖冰冷,打不了字。
这世间没有永远,无论是谁,终究会散了,该怎么来就怎么回,赤条条的一个人。可最深的痛不是害怕一个人走,而是曾经陪你一起走的人不复存在。不在了就不在了,可偏偏点点滴滴的记忆还在,处以活着的人凌迟之刑。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从前我并不轻易为任何人事流眼泪,认为眼泪是不能轻易暴露的弱点,从小也几乎没有关于眼泪的记忆。
记得高三那年,教室新装了多媒体,我们稀奇得很,有的同学从家里下载了电影,趁晚自习前的时间在教室偷偷放。当时我们的班主任罗老师是十分尽职用心的老师,几乎每天都会来监督我们晚读,那时候专门负责多媒体钥匙的小华同学经不住同学们的“威逼利诱”,把多媒体打开让我们看电影,但她自己却不安心,为我们守在教室走廊。
我们教室在顶楼,可以一眼看到学校后门的小路,只要看到班主任骑小电驴过来,小华同学就赶紧通风报信,同学们手忙脚乱关投影仪,并迅速翻开书朗读,读书声大得一楼都听得见,班主任上来巡视时根本想不到我们刚刚做了“坏事”。
那年高三我们明里暗里偷偷看了许多电影,印象最深的是《婚纱》和《人狗奇缘》,因为这两部电影看哭了班上一半以上的人,但我没掉一滴眼泪。我看着同桌、后桌、左右桌的同学都哭得惨,甚至为此像做错了事的孩子不敢吭声。大概是从小没怎么哭过,竟把哭都忘了,又或者如朋友所说,我就是个没心没肺没烦恼的傻姑娘。
上了大学,为了治我“不流泪”的病,特地看了许多煽情电影,不断酝酿泪点,终于回归了正常人行列。
可是,当我学会了流泪,却学得不该。我在能够随心所欲流泪的年纪不屑落泪,却在想要尽情落泪的时候,不能流泪。
无论是什么事,都有其恰当的时间,过了便没有了。
贰
原要写读后感的,却絮絮叨叨说了一通流泪的琐事,我是个啰嗦的人,每写东西免不了成臭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我们仨》这本书,不长,电子书只有三百多页,比《风雨张居正》短了三分之二。我是个没有耐心的人,看此书正合适,更因为杨绛先生写的一家三口着实有趣有爱又发人深省。
这本书里模模糊糊能够窥见那几十年的社会,我了解得少,许多地方看不明白,但我关注点也不在此,不明白也就算了。
我十分羡慕钱钟书与杨绛先生相濡以沫的日常一生,他们的一生磨难不少,快乐却很简单。
他们如痴如醉地阅读学习,他们玩着学做饭,他们学业上互进生活中互补,他们坎坎坷坷却相依相随,他们分离得多,牵挂不少,为彼此记下许许多多“小石子”。
整本书看下来,他们所遇的鸡毛蒜皮的事不少,但从未见他们红过脸,似乎所有的问题在他们的眼中都不必在意。
杨绛生钱媛住院期间,对生活一窍不通的钱钟书犯了许多的错。每天到产房探望,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
“我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
“不要紧,我会洗。”
“我把台灯砸了”
“不要紧,我会修”
“我把门轴弄坏了”
“不要紧,我会修”
她总说“不要紧”,他真的就放心了。因为他很相信她所说的“不要紧”。他们在伦敦“探险”时,他颧骨上生了一个疔,她也安慰着“不要紧,我会治”。
一句“不要紧”温柔了生活中所有的不如意。
回顾我们自己,类似以上的“坏事”想必不少,你是否有给予他人一句“不要紧”,亦或者有人对你说过“不要紧”。或许,大多数时候都是抱怨多于包容。
这也就是为什么钱钟书与杨绛能够相携到老的相处之道吧!
但愿生活中的我们能够多一点理解与包容,少一些抱怨与责备。
叁
其实,这本书里,我最心心念念的便是他们的女儿钱媛。
从出生到去世,杨绛先生用寥寥数笔就为我们勾画了她生平杰作,是丈夫认为的“可造之材”,是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是亲家一眼相中的“好媳妇”。
书中并未描写钱钟书与杨绛如何教育过女儿,可女儿却乖巧得让人又爱又怜,成长得出类拔萃。我想,这归根结底就在于钱钟书与杨绛二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教育也不必费尽心思的,父母做好自己,儿女自然相随。
“我们两人每天在起居室静静地各据一书桌,静静地读书工作。我们工作之余,就在附近各处‘探险’,或在院子里来回散步。”
“醒来看见一个女孩子在他脚头,为他掖掖夹被,盖上脚,然后坐着看书。满地都是书。院子里一群孩子都在吵吵闹闹地玩,这女孩子却在静静地看书。”
“她那时候十一周岁,已读过《西游记》、《水浒》等小说,正在爸爸的引诱、妈妈的教导下读文言的林译小说。她和钟书有同样的习性,到哪里,就找书看。”
钱媛因为身体原因,经常休学,许多的课业都是杨绛和钱钟书教授的,但这并不影响她成为人人尊敬的北师大教授。
钱媛确是钱钟书与杨绛二人生平杰作。我竟找不到一个词来形容这个想象中的小女孩。
犹记得小时候,没有电视的夜晚,我从村图书室借了许多故事书回来,爸爸坐沙发上,妈妈坐在门边的小凳子,我和妹妹趴在饭桌前,四个人就这样静静地各自看书。爸爸妈妈只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仅读过几年书,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他们总会用书中看到的道理来教育我们。外人总夸我和妹妹乖巧懂事,却不知,这是父母为我们作了榜样。
我的父母用尽了一生培养三个女儿,虽不是十分出色,他们已心满意足。
将来某一天,我也会为人妻、为人母,但愿能学到《我们仨》里一星半点的智慧,不断努力做好自己,扮演好生活赋予的每一个角色。
上一篇:我们仨读后感1500字
下一篇:我与地坛读后感400字
相关文章
书籍简介
-
我们仨
杨绛散文 431人浏览
《我们仨》是当代作家杨绛创作的散文集。该书讲述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作者杨绛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 作品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杨绛老年时的一个梦境,以“锺书大概是记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