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读后感1500字
2023-07-12 13:48:03.0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读后感1500字 人文书籍读后感1500字 329 浏览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一书是我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进修时所获,收到此书时如获至宝,花了一晚上的时间一口气读完,甚有畅快淋漓之感。
楼宇烈先生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享誉海内外的资深学者。楼宇烈先生几十年如一日穿行于儒释道,探究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取精用弘,阐述国学传统的当代价值,以谦谦君子的风度襟怀,体悟、反省、阐明中华文明精神特质,为当今社会的信仰问题寻找出路。
二十世纪以来,中西文化比重的严重失衡之势,直至今日尚未根本扭转。在强势的西方文化面前,如何树立中国的文化自信,在当下愈显紧迫。中华文明最根本的精神特质是什么?中国人有自己的信仰吗?对于这些时代性问题,楼宇烈先生在《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中华书局,2016年)一书中均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并从解读中国文化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这一视角出发,深刻论证了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科技文化的纠治之用,为当下中国文化自信的树立提供了有力依据。
在《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一书中,楼宇烈先生明确指出: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最重要的特征。中国文化中没有一个外在的神或造物主,中国家庭社会秩序的维护都是靠道德的自觉自律,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
首先,在天人关系上,中国人文精神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一方面强调人不能做神或自然的奴隶,而要做人自己,要保持人的主体性、独立性与能动性;另一方面,也强调人不能狂妄自大、不要做天地万物的主宰,而要虚心向天地万物学习,尊重、顺应自然,这就保证了中国的人本主义不会在“科学万能”“科学主义”等思想的影响下异化为“人类中心主义”。其次,以中国的人文精神看待世间万物,就不会局限于物用多寡的贪恋上,而是更注重在厚用万物时将道德价值作为优先性的考虑,从而免于对物用的单纯索取。这种不为物累、勿为物役的思想,在中国传统儒教、佛教、道教中俯拾即是。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学智慧的文化,而不是单纯的学知识的文化;中国文化的创造性体现在实践中,并不追求理论上的日新月异。
楼宇烈先生在书中花很大篇幅讲述读书做人的道理,让人获益颇多。比如,关于读书的目的,作者认为有三:一是通晓人道,明白事理;二是变化气质,完善人格;三是拓展知识,学习技能。
作者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集于一身的,读书是为了更好地做人。作者以禅宗的智慧为例阐述做人的道理,提出要“做本份事、持平常心、成自在人,行慈悲愿、启般若慧、证菩提道。”直指修行的真谛是平静地对待每天都要碰到的事情,做好自己的本份。又以中医为例阐述心态的重要,指出中医讲究的中正平和是和中国文化的生命观相一致的,国医用“中”的概念来调整人体各种的不平衡、不中正、不平和。例举曾国藩曾在家书中告诫儿子的“治心病以广大二字为药”,和《黄帝内经》中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作者还特别强调中国知识分子的天下情怀和忧患意识,引用《大学》观点,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作为人生“三纲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八条目”。“八条目”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其中心环节是修身,最高理想是至善,“自爱爱人被人爱,自知知人被人知”,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造社会,这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天下情怀。
通过跟着楼宇烈先生梳理中国传统文化中读书做人道理的经典论述,使我们更加清醒地看到“文化化人”的力量,感受到中华“行天下之大道”的正能量,对于在当今纷繁浮躁的世界中迷失道路方向者来讲,不啻于一味正本清源的良药。
正如楼宇烈先生在《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中所指出的:“当下我们需要热情大胆地认同自己的传统文化,建立一种自觉的文化主体意识,这才是迫切需要做的。所谓自觉的文化主体意识,就是对传统的认同、尊重,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有自信,我们才有可能平等地跟其他的文化比较、交流,才能比较清楚地看到自己文化的不足和其他文化的长处,反之亦然。”
上一篇:深度学习读书感悟1500字
下一篇:园丁与木匠读书心得体会1500字
相关文章
书籍简介
-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楼宇烈人文 221人浏览
北京大学国学研修班最受欢迎的讲座教授楼宇烈先生的最新讲座实录。作者围绕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中华传统文化智慧等主题,引经据典,又增加了很多生活中的实例,让读者在轻松氛围中,领略到传统文化之美,中华智慧之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