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中庸之道读后感1500字

2024-07-03 13:35:40.0 大学之道中庸之道 读后感1500字 国学读后感1500字 95 浏览

简介《大学之道中庸之道》是由何伟俊编著的文学类书籍,出版以来广受读者好评。以下范文由读书感悟小编为大家整理,内容涵盖"大学之道中庸之道读后感1500字-大学之道和中庸之道对自己的启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大学》、《中庸》这两本书以一种奇妙的缘分进入了我的生活,我相信,我们的遇见绝非偶然,一定是因为某种气场的契合,才会相遇。在何伟俊老师的笔下,这两本经典之作慢慢地从水面之下显现出来,让我能沉浸其中,细细欣赏它们的美。或许它们在别人眼中是另一种形式的样子,但在我的眼中,这两本书在何老师的阐述下,像是迷人又独特的风景,看之,品之,心愈之平静,愈之自由,愈之勇敢。

  一、心诚则灵——寻风

  《中庸》中写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之一字,文中着墨很多。此诚可以说是先天的诚,也可以是后天的诚,可以说是内心的诚,也可以说是行动上外显的成。诚是到达我们理想之境的必须携带品,也是我们行动途中可以自动修正的标尺。诚之一字,我觉得必须先反问自己的内心,我是否诚,若诚,那我的诚想要带我去的方向是哪里;若不诚,那我可以往哪里找寻到我的诚。诚之一字,就像我的灯塔、导航台一样,无论我是遨游,还是飞行,风雨也不会让我觉得心里慌乱,有它在,心里是平静的。所以我想到了那四个字,心诚则灵。心台平静,对我想要到达的远方有清晰的想法,有正确的态度,我的世界不会颠倒、不会混乱,灵才会呈现出来,灵,不是某种愿望的实现,而是眼前视野的开阔,身心脱离错误航线的舒适。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我想,诚,如同某棵想要发芽的种子,终于寻到合适的媒介进行远航,一切都开始有了方向。
大学之道中庸之道
  二、心正则行——乘风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怠慢,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我们在往前行走的途中,必然存在着情绪出现的时候,就像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必然会因为各式各样的教学现状而牵动着自己的情绪,但情绪往往就像定时炸弹一样,如果自身不够端正,不自觉地会扯开引线,从而出现很多不可控的结果。在学生上课走神的时候,作为教师,可以转换一下平常的思维,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为什么会走神,或许是因为身体原因,或许是因为某只不小心飞进教室欣赏的蝴蝶,我们更多的是去思考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发现解决的路径,往往会比情绪的展露更加合适。在思考我们每一个教学行为时,在研究学生每一个行为举止产生的原因时,这被我们自己打乱的教育风景,在一点点地被拨正。教育原来也是一场风景,它不是风暴,当我进入其中,乘着风飞行,一路会有惹人喜欢的鲜花,会有让人驻足思考的怪石……这阵风,让我觉得教育不是一种框架,而是一片广大而又神奇的世界,心会起伏,那是对将要到达的地方的一种新奇与期待;心会自由,那是对于这场正进行的一种旅行的不抗拒,真正与之的融合、顺应。

  三、心定而修——御风

  修身在何老师对《大学》、《中庸》的注解中都存在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知其所止,则可止于至善。所以修身,便是我们具体的行动。如何修,说出做出,做出再内化说出。这一实现的过程,是走向外、再转而向内、再向外的螺旋式成长过程。所以在教育这条路上,我们追寻着方向,在不时迷住眼睛的风沙中,要修正着方向。御风,并非是我掌控着风,而是我与风之间一起努力,找到适合两者一同存在的特定航线。与学生的相处,我们并非要高高在上地批判、控制、决定,教育也是,我们不能高高在上地看着它、评判它,我们与之是融合在一起的。贴近,了解它,熟悉它,才能更好地与之相处。所以在教学时,日日自省,时时自省,并不是无效地消耗时间,而是为了更好地向最适合的沃土前进。我需要做的是,安定好我的心,时时思考自己与学生、自己与课本、自己与课堂……从课内到课外,再从课外到课内。着小事,思而行。这样的生长之旅,是向阳而生,温暖而又令人充满动力,前路是阳光,我心会注满力量,勇敢地往前飞行。

  一本好书,会给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每一处细细斟酌的语句,会成为我们前行的底气,每一次晦暗不明之后的清醒,会铸就前路的闪闪发光。让风吹散混乱的心,且读,且思,且行,一路随阳而生。

1 2

书籍简介

  • 大学之道中庸之道

    大学之道中庸之道

    何伟俊文学 87人浏览

      本书作者在一线从事小学语文教学30多年,作为一名教科研工作者,他在阅读过程中,除了理解文本的基本含义、理解《大学》《中庸》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智慧,还通过自己的阅读重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学之道”“中庸之道”。  书稿分为大学之道、中庸之道两部分。其中大学之道有《大学》概读、《大学》细读两大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