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1000字

2023-11-21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读书心得1000字 教育读书心得1000字 304 浏览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1000字1


  近期,我阅读了教育专家王晓春老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全书汇总了100个小学老师和班主任碰到的棘手问题。该书从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问题、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等角度来指导一线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帮助教师自我剖析:如何在爱心教育中获得教育智慧,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

  王晓春老师在这本书中,总是帮助我们摒弃固有的惯性思维,另寻一条更加高效、有意义的教育之路,大力提倡教师的科学精神和研究精神。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该帮助学生学会探究的思路,而非记住现成的结论。对于一年级孩子的常规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常规口令的师生互动,必不可少的是将常规口令应用于教学开展,让二者更好地融合,让孩子更快地适应学校生活,让孩子养成更优良的行为习惯。在常规口令落实中,可以师生共定,一定程度上减少孩子因为口令的复杂性而产生不理解,同时口令也可以带有趣味性。

  本书还反复强调培养反思型教师,反思型教师旨在更进一步解决深层次的问题,提高工作方法开展的弹性,以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提高自身素质,对自我冷静观察和分析。“两种教育方式”的点评中所提到的两种教育方式,以“帮助式教育”取代“干涉式教育”值得深思,“帮助式教育”注重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而“干涉式教育”会让孩子对他人产生过多的依赖,从而忽略自己在做成一件事时的能力发挥。在与学生们相处时,教师应该激发孩子的潜能,鼓励孩子自己思考,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生活中独立思维的养成,能促进学习上独立思考的自主性。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刚入一年级的孩子们常常因为地上不知是谁掉落的一支铅笔,没带课本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呼唤”老师。我常常告诉他们,当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你一样,并且你能够独立完成时,尝试着自己动手解决。长此以往,他们确实能够独立去应对并解决很多小事情,并且将他们安排得井然有序。这样不仅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思考能力,还能一定程度上培养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学生们的潜能无限,而我们教师的作用就是把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爱心对于教育而言不是万能的,智慧和教育同样重要。用爱心教育,用耐心等待,期待小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

  教育就是一场人生的修炼,尽力而为才有小欢喜。在不断学习知识,汲取能量的过程中,让教育走向科学,才不至满怀着可爱而盲目的热情。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1000字2


  这几天,终于读完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作者王晓春积40余年教学经验,从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部分这五个问题,就当前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案例进行点评和剖析。给读者以深深的思考,我从中获益颇多。

  一、教育要有科学的方法。

  教育离不开爱。但是爱,不能改变一切。“爱是唤醒”“爱心能战胜困难”“爱能解决一切问题”,这样的论调我们听得太多了。爱,谁不会?高尔基甚至挖苦说:“爱孩子,这是母鸡都会的。”家长对孩子的爱远超老师对于孩子的爱,可是家长们常常请求老师好好教育他们的孩子。难道父母的爱会比老师少吗?他们缺少的不是爱,而是理智,是智慧,是科学的教育方法和观念。在教育问题上,爱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更多的时候需要的是科学的教育思路和教育方法。让爱与智慧同行,才能更有效地教书育人。而这些正是我们作为教师的专业本领,是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研究的。

  二、先问为什么,再谈怎么办。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问题,老师问题,管理问题,家校关系,师生关系等等。当出现问题时,首先要去研究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分析原因时要多做几种假设,避免思维僵化,出现失误。把问题背后的原因搞清楚了,再去想办法解决。没有研究的教育是盲目的、情绪化的教育,是教师素质提高最大的障碍。传统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辨证施治”,教育同理。

  三、要指导家庭教育。

  其实很多学生的问题,都是家庭的问题。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一年级的孩子是一张白纸。”这是错误的。别说一年级孩子了,就算是刚出生的孩子都不是白纸。在胎儿时期,受基因遗传,母体营养,母亲情绪等的一些影响,刚出生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个性。那么学龄前这六年,孩子的性格和习惯形成主要来自家庭的影响。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在校学习的这五天,大部分学生都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习惯良好,可是一到周末,作业要么不写,要么写个乱七八糟,老师一周的努力化为乌有,5+2=0了。特别是关于孩子性格和习惯培养上,学校教育是治标不治本。如果不从家庭教育入手,教师疲惫不堪,教育效果也甚微。但是,很多家长是不懂教育的,所以我们的家校联系的目的不能是告状,而是要给家长“出招”,教会家长教育管理孩子的方法,这样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要做研究性的教师,而不是教书匠。

  当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出现问题时,多数老师会焦虑,苦恼,有时还感觉愤怒,无助。可是,如果你把这个问题当做一项教育案例来研究,那么那些负面情绪就会烟消云散,事情变得有意思起来。我反思自己,教书多年,习惯了很多思维方式,很多时候只想简单粗暴的让学生变得听话,比如威胁,比如惩罚,却很少去探究孩子犯错的根源。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自己也只能是变成一个教书匠,而研究能力,教育教学水平不会有丝毫的进步。要搞好教育,必须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的心态。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也许是我们穷尽一生也不能全面回答的问题。但是,走进《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使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和积极向上的动力,更坚定了我成为智慧型教师的信心。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在工作实践中用心思考,深入研究,教育智慧将从中汩汩生成。

1 2

书籍简介

  •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王晓春教育 279人浏览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小学)主要是写给小学教师的,所选案例都是小学发生的事情,但是也有若干案例虽然是发生在中学,本书所选的案例,凡是没有注明出处,只注明作者名字(一般都是网名)的,均出自“教育在线”各栏目。本书将告诉你如何做好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