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1500字

2023-07-24 14:02:11.0 麦田里的守望者 读后感1500字 小说读后感1500字 278 浏览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1500字1


  最早听到“守望”这个词,源于我在新教育的学习中多次听到“守望新教育”这一理念。“守望”一词,它的本意是“看守瞭望”,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中:“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从这段文字上来看,我理解的“守望”更多的是一种守卫、盼望、扶持。这个词,每次阅读它,总会给予我一种温暖。

  《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以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第一人称口吻讲述自己被学校开除学籍后在纽约城游荡将近两昼夜,企图逃出虚伪的成人世界、去寻求纯洁与真理的经历与感受。

  主人公霍尔顿这个出身于富裕中产家庭的十六岁少年,在第四次被开除出学校后,不敢贸然回家,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街头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酗酒……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丑恶,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大部分是“假模假式”的伪君子。霍尔顿几乎看不惯周围发生的一切,甚至想要逃离这个现实世界,到穷乡僻壤去假装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但真要这样做,又是不可能的,结果他只能生活在矛盾之中,苦闷、彷徨,用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安慰自己,自欺欺人,最后仍不免对现实社会妥协,成不了真正的叛逆。这可以说是作者赛格林和他笔下人物霍尔顿的悲剧所在。

  《麦田里的守望者》从1951年出版到现在给全世界无数彷徨的年轻人心灵的慰藉。小说一问世,霍尔顿这个对虚伪深恶痛绝的少年形象竟然被千万读者看成是迷人的新英雄,文中的崇尚自由的亲切语言受到热烈欢迎。并且这本小说反映了二战后美国青少年矛盾混乱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代表了当时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和处境。主人公霍尔顿那种没有清楚目的的反抗,是当时学生和青少年的典型病症。《麦田里的守望者》发表后,大中学学生争相阅读,家长和教师也视小说为“必读教材”,把它当作理解当代青少年的钥匙。

  文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霍尔顿见到妹妹菲比时说的一段话:“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明白自我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
  这样的理想也许不远大,可是却能关照出主人公的纯真与善良,让我们更深刻地读懂了主人公内心的那份纯真、原始的美好世界。这也是霍尔顿可爱的地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守护一种美好,这才是真正的大善良,这种大善良让霍尔顿在颓废中也显得那样的可爱,就像在一片沼泽地中让我们看到了闪光的美好的东西。

  守望,的确是个很有意思的词语,显然带有挽救人生挽救灵魂的意义,也就是看护心灵的迷途者,避免其掉入精神的悬崖。这也就是霍尔顿梦想中的“守望”。“我只是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护者”,这不仅是主人公霍尔顿的纯粹梦想,也表达了作者以及千千万万个年轻人内心的希冀与对理想生活的纯真憧憬,。

  守望本是一种难得的情怀,一种勇气,一种姿势,又饱含着一份期待。成长的烦恼、生活的矛盾不仅仅仅是霍尔顿或者是塞林格生活的时代所特有的。生活在现代高速发展社会里面的孩子们,他们的压力和负担一点也不比那个时代的孩子少。现代的教育体制熏陶下的学生们虽然很少像书里面的主人公一样表现的那么极端,但在内心深处却也都聚集了很多的无奈和急需发泄的“愤世”情绪。那么,作为教师、家长、学校和社会上其他人,我们要怎样做呢?

  守望,像守望者一样呵护他们的成长,及时地给予疏导和关怀是最重要的。我们要集中精神看准我们的前方,让那些生活在新时代的孩子们,那些早已习惯了困惑和孤独的孩子们,不要走向悬崖。

  所以,我想,“守望”就应是一种习惯、一种智慧,同时也更应是一种境界,一种态度。这个麦田能够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所学校甚至是一个社会。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社会还需要更多的“麦田守望者”。每个人,都应为他人追求完美生活的理想守望,并在守望中成就单纯而又完美的生活。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1500字2


  捧上此书,并不怎么艰难地跟随作者的笔触,一页一页翻看去。读着读着,一种不屑、厌恶甚至愤怒的情绪渐渐笼罩我。我疑惑,我思虑,满篇粗话脏话的文字何以成为美国畅销小说?

  没有弃读之习惯,我一行一行再读,我的坏情绪慢慢沉静下来。书中“问题孩子”,那个名叫霍尔顿的同学向我一步一步走近,我更多地了解了他。他外表颓废与沉沦,但这不是他真实一面。除了成绩,霍尔顿特长很多,所有球类他都打得很好,多次参加各类联赛。霍尔顿待人也不像常人那么刻薄,他即使讨厌某个人,他也真心承认与佩服某个人身上的优点。还有霍尔顿对世事的看法,聪慧有见地,连我们活了半辈子的中年人都难领悟到。这样的孩子,没有人去接近他,去尊重他,去想办法改变好他。后来因为劣迹斑斑,特别是四门功课不及格而被开除。他所在的学校,是一所贵族学校,而且公认的最好学校,因为升学率高。霍尔顿式的学生必然被放弃。

  霍尔顿让我想到了教学生涯中接触的那些所谓的坏孩子,他们就是霍尔顿的翻版,学习不用功,抽烟,打架,爆粗口,交女友…真实而清晰,似曾相识。他们如霍尔顿一样,看不惯的不去遵循,个性张扬,叛逆使坏,做老师的尤其头疼这样的孩子,一再教育无果后,就只好采取斥责的方式,甚至无视唾弃他们,视他们为渣子,为烂泥,我们再不愿走进他们的心灵,也难以走进。霍尔顿就是这样,同情他的的历史老师和英文老师与霍尔顿交流,试图走进他的内心,正处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抵触一切,特别是同情怜悯,因而终告失败。但是,因为如此,我们就能理直气壮抛弃他们吗?孩子涉世不深,能坏到哪里去呢?只要他们本质不坏,我们就要做孩子心灵的守望者。如何守望?最重要的应该是尊重,在润物细无声中教育他们,从而改变他们。

  人与人之间,是存在着差异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未成年人差异就更突出,最明显的就是问题学生的存在。问题学生,是每个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谈论的话题。大家都为问题学生犯难、头疼,花了很大的力气,吃过不少苦头,甚至流过泪,失过眠。

  我也不例外。当班主任二十几年,碰到的问题学生不计其数,记忆犹新的是我遇到过这样一个女孩子,她见不得别人的好东西,喜欢就要顺手拿走,而且还敢明目张胆地用上。有一次去同学家玩,她偷走人家一百元钱,还拎走一双运动鞋,顺带一些小物件,收获颇丰哦。这是一个成绩还算中等的女孩,我要如何处理?这考验着一个班主任的智慧和素养,还有教育的耐心与良心。

  说实在的,我那时年轻气盛,当时就火了,真想冲到教室把她揪出来狠骂一顿。但我还是压制了怒火,这不光彩的事怎能大肆宣扬,我悄悄找到她,作个具体了解,也联系了她的家长。结果呢,家长袒护她家女儿,反而对我破口大骂,说我冤枉了她家女儿,侮辱了她家女儿。我那个心碎啊,现在想起来都痛。我想放弃她,也放弃自己,不想当这个班主任了。经学校领导、各位前辈和同事的劝导,我静下了心,思考着对策。是啊,他们本质不坏,想要教育好他们最重要的应该是先尊重。作为师长,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先天不足”,尊重他们的人格,耐心观察发现连他们自己都感知不到的闪光点。有问题的孩子也是孩子,爱不是教育的良药吗?只有付出爱,付出真情,定能出成果。爱和责任,让我迈开了坚实的一步。

  我不但没有放弃这个女孩,还加倍关怀她。让她坐到讲台边上,时刻关注着她,从学习入手,做错了题就把她请到办公室教她,并时不时给点小零食作为奖励,满足了她贪吃的毛病,并在交谈中正面引导她。我们的关系原来越好,她很亲近我,信任我。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到期中考试,这个女孩的成绩也飞跃到了班级前15名。得知成绩的那刻,她拥抱我,拉着我的手跳来跳去。过了几天,我找到她谈起那件事,她马上低下头,承认了错误,并告诉我说会跟妈妈去同学家道歉,并归还钱物。我的心终于落定。后来这个女孩考上了重点高中,上了大学,最后去了中国银行上班,做着天天与钱打交道的工作。

  教育战线上,用爱和责任感召了问题孩子的育人故事很多,点点滴滴都浸润着我们的教育情怀,收获着我们的教育职业幸福感。尊重他们,这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他们才不会滑得太深,不变得更坏,这样我们身边的“霍尔顿”就会愈来愈少,这才是教育的成功,是我们教育人的职责。

1 2

书籍简介

  • 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

    塞林格小说 382人浏览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51年。塞林格将故事的起止局限于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从离开学校到纽约游荡的三天时间内,并借鉴了意识流天马行空的写作方法,充分探索了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内心世界。  愤怒与焦虑是此书的两大主题,主人公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