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2000字

2023-05-22 17:05:58.0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读书笔记2000字 心理学书籍读书笔记2000字 387 浏览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2000字1


  “最终,活着比自杀需要更大的勇气。”这是一个抑郁患者的自述,像深身处无尽的白色沙滩,干旱夹着一丝燥热,突然坠入深黑的海底,想要追光,却又被缠着拽着无法脱身。心理的创伤很难探究其病因更妄论治愈,他人难为,唯有自渡。

  有幸能读到《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它以童话的形式通俗易懂地呈现了一个抑郁病人通过心理咨询逐渐重拾自信和快乐的过程,使我得以见我,使众生得以见众生。

  恐惧,道歉,责备自己。主人公“蛤蟆先生”的形象,是现实中很多人的缩影,因过于关注外界的评价和他人的看法,所以时常陷入低落的情绪中无法自拔。父亲对它的失望,老獾的指责,更多时候,蛤蟆只能胡说一堆话来掩饰尴尬。不断的道歉,自我批判,每一次都是拿利刃扎向自己,偶尔燃起的愤怒也会很快冷却变成愧疚。不断自己背负,不断自我审判,不断给自我套上面具。或许它被定义为成长,而我定义它为虚妄。蛤蟆先生用“就像小时候受到父亲责骂一样令人绝望”来形容自己的痛苦,而正是这样的“儿童自我状态”成为蛤蟆先生抑郁的根源。“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吗?你能对自己好一些吗?也许最重要的问题是,你能开始爱自己吗?”苍鹭问蛤蟆的这句话,是蛤蟆开始试着了解真正的自我,找回自我的开始——或许蛤蟆并没有为自己而活过,他一次次为他人加注在自己身上的期望而痛苦却又妥协,一次次为自己和他人的过错道歉而打击自己,一次次用口中的笑话和吹牛而隐藏空虚的自己,最终,自我被在时间的磨盘埋没,在精神的风暴中被撕扯,留下残破的躯壳。

  困惑,正视,找寻道路,尝试突破。蛤蟆在苍鹭的引导下,不断接受新的概念,学习如何专业的解释自己的行为,分析是什么情绪在操控自己,不再逃避内心的痛苦,不再逃避自我认知。书中介绍了两套理论——每个成年人都有三种状态:儿童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和成人状态。儿童状态时我们顺从适应他人的想法,往往不经意的讨好他人且更容易陷入无助的感受,无法诚实、理性的看待自己。我们的许多消极的行为模式,常常来源于遥远的童年,孩童时体验的情绪从未消失,根植心底,它们会以各种方式影响我们当下的生活;处于父母自我状态时我们的行为与父母基本一致,这是原生家庭带来的巨大影响;在成人状态,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不再被父母的声音所驱使,也不再为童年的情绪所围困,我们会客观的看待当下,基于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只有处在成人状态时,我们才会吸取新的知识,不再受困于过往的情绪,而是专注当下,努力向理想的自我靠近。剖析自己是痛苦的,但想要摆脱当下的深渊,我们必须直面深埋在时间里的隐痛,只有直面,才能释怀,每个人都是自己最好的心理治疗师。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另一个理论是“人间游戏”,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和自己、和别人玩游戏,比如“可怜弱小的我”,“猜猜我在想什么”,“酗酒”等。这类游戏的发起或许是无意识的,但真实意图往往隐藏在层层实事求是之下,游戏的结果往往不能让人获得积极情绪,而发起的游戏往往受人生坐标影响。在童年,我们就塑造了对世界的独特看法,根据“我好吗?”和“别人好吗?”的核心问题分成四个象限:我好,你不好;我好,你也好;我不好,你也不好;我不好,你好。一旦选择了坐标,我们之后的态度和观点大多以此为底层架构,通过不断确认和支持,从而将人生变成一个“自证预言”。如果不是持续或强烈的刺激,这个框架一般不会波动。当然,这些理念并不是来给人贴标签,它们更多的是用来理解行为,帮助我们理解自己,从而可以治愈自己。

  从古至今,我们从没像今天这样了解物质世界,可我们对情感世界又了解多少?当情绪被按了快进,深陷的沼泽出现漩涡,那些对你来说如此奢侈的空气,对岸上的人来说却触手可得。这种感觉一旦时常占据你的大脑,我们又是否有能力不去伤害别人,甚至拯救自己。岸上的人并不理解在沼泽中的人,甚至觉得他们太过脆弱。这些态度对心理病患者造成的二次伤害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没有人知道他们在与什么抗争,人们从外表看只能看到他们的身体外形,却无法看到他们的内心就像经历过宇宙大爆炸——自我意识化成碎片,飘落进无尽的深渊。即使我们不能理解他们的痛苦,至少也要尊重他们的痛苦,“当众人都大笑时,应该允许有人哭泣。”人生百态,难有相似,一轮明月尚能承载千万种诗情,人又怎能以己之意度他人之心。

  我们的每一步都走在自我认知的道路上,经历过风暴,欣赏过日出,花开花落,一路上起起跌跌。或许你有些走过的路已被淡忘,但每个经历都对自我的塑造有或大或小的影响。自我认知越清晰,就会走的越坚定,在被情绪所困扰甚至碾压时,万不可沉溺于情绪本身,脱离情绪,寻找事情的解决方法,才能最快的让自我恢复。“如果你为自己负责,就会认识到你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因此你知道自己有力量来改变处境,更重要的是,有力量改变你自己。”

  希望大家都能看到自己,真实的真诚的回应当下的需求,纷纷杂杂自十方而来必将向十方散去,留下的只是质朴的生命本质。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2000字2


  其实遇到这本书,纯粹是一个意外。有一段时间闹书荒,不知道自己应该看什么,就在当当找图书的畅销榜,好评榜。发现这是一个很经典,同时也很畅销的书籍,我想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太难得了,肯定是一本好书,就来了阅读的兴趣,马上下单。

  这本书的简介中写道,这是一个心理学的入门书籍,我也做好了看艰涩理论的准备,结果却出乎意料,这是一个用童话故事形式写的专业书籍,虽然有的地方一知半解,仍然兴趣盎然一口气读下去。阅读的过程中很有代入感。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就是那个抑郁的蛤蟆,有时候又感觉自己就是那个打着对孩子好的旗号,又很强势的家长。

  这就让我想起了《苏菲的世界》,很严肃枯燥的哲学,同样是用轻松易懂的形式表达出来。现在很多文化界爆品节目,也是这样的思路。比如说《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考古大会》等,都是把观众带入情景当中,和几千年前的人同喜同悲,感觉他们就在我们身边。这种表达方式,让沉浸在历史长河里的古籍鲜活起来。

  对于教学而言,不也是如此吗。我们总感觉课堂是神圣的,教学同样应该是严肃的。却忘记了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群最具生命活力的孩子。每节课45分钟把他们关在教室里,已经是很束缚他们了。如果再用干巴巴的说教,填鸭式地灌输一些死知识,肯定不受学生欢迎。我们也可以通过情景剧的形式,把孩子们带入到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我们引领着方向,关注着安全,为他们保驾护航就可以了。

  是的,就是保驾护航。我们平时经常把这四个字送给自己,送给神圣的教师职业。可是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越俎代庖,牵着孩子走,甚至绑架着孩子必须按照同样的方式,往一个注定的方向去走,还一边抱怨累极了,孩子们也不领情。

  所以,时刻要牢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改变也是自己的事情。

  蛤蟆第一次见到苍鹭医生的时候,医生很长时间都没有说话。蛤蟆哀怨地问:你不打算告诉我该做什么吗?告诉我怎么做才能觉得好受一些?

  苍鹭医生回答:你感觉不好受?

  蛤蟆说:是的,不好受。他们(带它来看医生的朋友)肯定把关于我的所有事情都跟你说了吧?

  苍鹭医生:他们是谁?

  蛤蟆说:我的朋友们,是他们让我来的。

  苍鹭医生:那么,谁是我的来访者?是你,还是他们?

  接下来的谈话,苍鹭医生一直强调,心理咨询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都得出于自愿。而不是为了取悦于朋友。为咨询负责的只能是自己,而不是其他人。

  当第一次咨询结束,蛤蟆又问: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

  苍鹭医生说: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但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取决于你。

  这是蛤蟆和苍鹭医生的第一次谈话。这次谈话我看了很多次,反复阅读这几句话:为咨询负责的只能是自己;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但一切都取决于你。

  我把蛤蟆变成学生的角色,自己是苍鹭医生的角色,想象了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对话。

  我站在讲台上,长时间什么都没有说话。学生疑惑地问:老师,我们今天学什么啊?

  我说:额,你们是来学习的。

  学生:是的啊,家人让我来的,课程表安排的这节课是语文。

  我说:那么,谁是我的学生?你的家长还是你自己?

  学生很疑惑。

  我说:学习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老师和学生都得出于自愿。而不是为了取悦于家长或者是完成课程表规定的任务。为学习负责的只能是自己,而不是其他人。

  学生问:老师,我能学好吗?

  我说: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但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取决于你。

  想到这里,自己不禁打了个寒颤。天啊,自己平时都是怎么教学的啊。

  同学们,你们爸爸妈妈每天辛辛苦苦给你们做饭,接送你们,老师备课改作业,都是为了谁呀?你们不好好学习,对得起我们吗。快!五分钟把这些背下来,记不下来给你家长打电话,回家给我接着背。

  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背得很焦虑,学不会就是对不起家长和老师。学生为了不挨批,为了让妈妈高兴,蹲坐在课桌前死记硬背。

  可是这些,是真正有效的教育吗?

  中招后,初中课本撕成碎片漫天飞舞;高考后,恨不得把所有书籍付之一炬。一旦考上了大学,完成了家长老师定下来的目标,能给周围人一个交代以后,报复性玩耍,白白浪费了大好的青春时光。

  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改变也是自己的事情。不是发自内心的改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之后蛤蟆的咨询中,苍鹭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倾听和询问,在这个过程中,蛤蟆渐渐发现了真实的自己,学会和自己对话。我也好像又走了一趟自己的童年,和自己对话。慢慢地,无须苍鹭提醒,我们就好像拥有了更多发自内心的力量。

  这一本心理学书籍,让我发现了自己性格和教育方式方面的缺陷。它也好像有无穷魅力,吸引我不断去翻看。需要解决问题方案时,它是一个工具书。消遣时,它又给我审美的愉悦。相信,因为我真正喜欢它,也肯定会因为它变得更快乐。

  加油!一起向未来!

1 2

书籍简介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罗伯特·戴博德心理学 647人浏览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创作的心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97年。  该书借用《柳林风声》的故事主角蛤蟆先生,讲述了他接受心理咨询的故事。作者通过陷入抑郁的蛤蟆先生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互动,探索蛤蟆先生爱炫耀、自卑性格和抑郁情绪的来源,指出童年经历会对人格产生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