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读后感1500字
2022-05-25 16:39:03.0 悲惨世界 读后感1500字 世界名著读后感1500字 564 浏览
悲惨世界读后感1500字1
一个悲惨的世界,一些麻木的人,一点被唤醒的灵魂。——题记
一个屡教不改的人,真的没救了吗?
或许有救——前提是他可以遇到一个拥有至纯灵魂的人;或许没救——毕竟世界上更多的人不能深入地理解他人。
冉阿让或许是个幸运的人。因为他遇到了米里哀先生,而他改变了他的一生。米里哀大概是当时少有的最纯真最朴实的人了。他很“傻”,傻到可以肆无忌惮地相信别人。“房门大敞”就是一个很典型的表现。他的慈悲,对所有受苦受难的人都是那么和善、自然,就像一块洁白到没有瑕疵的美玉来到满是污垢的人间,有些格格不入,却很受欢迎。他与其他主教不同,不是打着耶稣的名号追求名利,而是真真正正虔诚的基督信徒。
说到米里哀,就不得不提一下他与G代表的辩论。这里,就体现出了好人的区别: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都是为百姓着想,只是方式不同而已。米里哀先生更倾向于在精神上让人们得到解脱,而G则是要直面现实,自强而生。G的一句话我非常认同:“我是说,人类也有个暴君,就是蒙昧。我投票结束了这个暴君的统治。这个暴君产生的王权是伪权威,而科学才是真权威。”真,让我们认识自己,了解世界,而不是一味沉浸在自己的虚无缥缈的幻想中。
冉阿让在走投无路的时候米里哀收留了他,可他却偷走了米里哀的银器。他不是天生就好掠夺,而是在经历了十九年的苦役生活过后,对周围的人都产生了强烈的不信任。他畏惧、愤怒、厌倦,对人的美好情感几乎丧失。这个时候,过度的酷刑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这也是为什么他三番五次地越狱,一看到机会就不顾后果地逃离。他在苦役场里看不到生活的希望,看不到人性的美好,而且还“总是千篇一律的故事”。再刑满释放时,就抱着一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心态。
再回过头去看他入狱的原因,是因为偷了一条面包给十分饥饿的孩子。其实,真正因为饥饿而饿死的不多,但因为饥饿而毁了一生的不在少数。这种急切暴躁,来源于小时候的劳苦。他勤劳,却缺衣少食,与芳汀一天干十七个钟头只挣九苏是一样的,是社会对劳动人民的不公平。这种情况下,再温和的人也会被逼疯的。社会造成了这样一种人,然后这种人再去影响其他人,恶性循环,致使社会黑暗。
可是米里哀净化了他。以德报怨,唤醒了他灵魂深处最真诚的善良。
我很喜欢雨果的一个比喻:“一个人掉进大海!”把冉阿让精神上的颓靡比作掉进大海,更能真切地感受到“迷失、空寂、挣扎”的感受。更真实的是那艘航行的船没有停下——因为“有什么要紧的”!被遗弃、被忘记、被唾骂,大海与天空要埋葬他,这是最美也是最贴切的比喻了。
在他改名换姓后,造福一方百姓,人们说他坏话,直到最后,所有坏话都没有变成真的,人们才相信他的好。他不断做善事,以求偿还自己的罪孽。这已经是最深的忏悔了。虽说如此,可当他去自首后,人们对这个曾经带领他们发家致富的好市长又失去了爱戴,与罪犯并无差别,翻脸比翻书还快。功不抵过,过能盖功,大概是最悲哀的事情了吧。但他挺身而出为无辜的人洗去罪恶,那种姿态是最美的。
现在来说芳汀。爱美、有点虚荣又单纯、真挚。这是她在没有怀上珂赛特的时候。在被情夫抛弃后,她忍辱负重,深爱着孩子却又不得不忍心将她留在德纳第家,让这对好吃懒做、像吸血鬼一样一点点蚕食芳汀幸福的夫妇照看她的珂赛特。芳汀被工厂辞退,不是因为她干得不够出色,而是因为身世问题。这是多么可悲啊!仅仅是因为犯了一点错,就把小姑娘逼得无路可走。最后不得不卖身维持生计。这阴暗社会的人们!
这些悲惨世界里悲惨的人们,无不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困苦,带给读者心灵深处最大的震撼。一个悲惨的世界,一些麻木的人,一点被唤醒的灵魂。那点带着真、善、美的灵魂,是悲惨世界中最可贵的温暖。
悲惨世界读后感1500字2
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雨果的这篇《悲惨世界》在法国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不仅是因为其精妙绝伦的文学手法,和丰富的社会经历,更是因为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问题、抨击了那个时代社会及人的无情与冷漠,并提出了超越那个时代的未来美好世界蓝图。
在《悲惨世界》一书中,雨果通过描写主人公冉阿让的悲惨一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状况,揭露了当时社会中辛勤善良的劳动人民却受尽歧视和压迫的不公平命运;同时雨果还在作品中揭露了当时残酷不公的法典和秩序,谴责了那些安于现状和铁石心肠的市民在面对处于困境中的其他人时的那种袖手旁观的冷漠态度。本书中具有很强的批判性,雨果通过这样的作品来呼吁整个社会能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爱,不要让这个世界在那样悲惨下去了。
小说的主人公本是一位善良正直的市民,然而仅仅是因为生活所迫偷了一块面包,就被判了5年牢狱,倔强的他认为自己不因受到这样的不公正待遇。但申诉无望,反而因多次越狱被改判为19年。最终,无情的现实打破了他对社会的期望。更为可怜的是,在熬过了19年的折磨后,社会的黑暗仍然没有放过他;出狱后因入狱的经历使得他遭受了几乎所有人的歧视,所有人都对他另眼相看。在绝望之时他遇到了一生中的贵人——米里埃主教。在主教的影响下,他改变了自己,拥有了一颗善良、仁慈的心,且在生活上也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在自己得到了救赎后,冉阿让也想去帮助别人,可惜真心实意地帮助别人却都被认为是不怀好意。
这是那个社会的悲哀,冉阿让在经历了19年的牢狱之灾和社会歧视后都能选择原谅、宽容,用仁慈的心去帮助别人,但那些冷漠的市民却因其犯过一次错就否定其的人生。有时候,人犯错不是因为自身的问题,而是因为被逼到了黑暗的角落。
文章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冉阿让背着在身负重伤的青年人马里尤斯在下水道中行走。在途中他遇到了认为他杀人越货的拐子德纳第和奉命捉拿他的警探沙威二人。但他始终坚持镇定,把救人放在第一位,最终成功把马里尤斯送到了其爷爷家。而沙威也终于被其高尚的行为所感动。
以一般人来看,冉阿让完全没有救马里尤斯的必要,因为他不仅是勾引其女儿的不良青年,而且他是自愿参加学生起义。但他毅然地决定扛起这个青年人,在下水道中缓缓前行。在这个过程中,他忘记了自己曾是一个苦刑犯,忘记了当时的环境。一个老人,为了救助一个青年,甚至是一个以往厌恶的年轻人,他义无反顾地深入险境。而且在他帮助别人时,仍受到了别人的误解与鄙夷;他却只是微微一笑,用自己无比宽阔的胸襟包容宽容了所有人,坚持着救人为首位的原则走到了最后。这是一个多么善良、多么伟大的人!做一天的好人容易,做一年的好人也不算难,但在饱受黑暗摧残后仍能恪守本心,坚持做一辈子的好人的难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一个人若能拥有这样高尚的灵魂,回报给他的本应是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可是,社会的黑暗、时代的动荡、人心的冷漠终究是没有让我们看到那个我们想要的结局。在冉阿让晚年,只是因将自己的身世讲出,他便又一次受到了社会的排挤,甚至是他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儿也不愿意相信他而选择远离他,最终抑郁成疾,孤寂而亡。
冉阿让身上的善良与博爱正是雨果所想表达的,身处动乱时代且有着世界最悲惨经历的人都能有这样一颗博爱的心,甘愿舍弃自己安慰而去帮助他人。他难道不应该受到同样关爱吗?倘若我们的世界上能多一份爱,少一份冷漠,未来一定会带给我们更大的回报。
悲惨世界读后感1500字3
卡夫卡说,上帝欲叫人灭亡,先叫人疯狂。《悲惨世界》里的主人公冉阿让偷了一块面包给自己可怜的侄子,竟然被判了19年苦役,这是一个十分悲惨的世界。这世界之所以悲惨,是因为在给人希望的同时却又让人深陷绝望,在绝望中寻求自我救赎。全书没有提及一个“悲”字。却又被一层似有若无的悲伤笼罩着,看似平静简单的语言却让人心头发凉,这种情感从故事的开篇就有。
故事主人公冉阿让因为偷窃开始了长达19年的苦役生活。当他想着要改过的时候,周围的人们却歧视他、排斥他,感受不到一丝的温暖。甚至有好心人提醒他冬天不要睡在室外的长凳上时,他却冷漠地答道:“我在监狱冷冰冰的地板睡了19年,现在睡这里有什么区别呢?”冉阿让的回答无疑让人感受到冰天雪地般的寒冷。是啊,这个世界给他的爱太少,留在他心里的几乎都是满满的悲伤和愤恨。
所幸的是,这个时候和蔼的神父出现了,神父不仅没有排斥他,而且还把他当朋友,哪怕冉阿让偷走了他挚爱的银器。神父的感化使冉阿让第一次感受到了世间的温暖,仿佛一粒埋藏在冰冷地下的种子感受到了阳光,然后慢慢地开始发芽。
冉阿让心里爱的种子或许就是这样被播种的,当他开始准备过另一段人生的时候,柯赛特出现了。她的出现,无疑是冉阿让人生的转折,从孤零零的一个人变成了形影不离的两个人,从为自己着想到什么事都从柯赛特出发。柯赛特浇灌了冉阿让的心之“种”,滋润着他的成长。
柯赛特的健康成长不仅是冉阿让的功劳,更是她母亲的功劳。母亲芳汀深深地爱着她但却没有能力照顾她,只好独自一人在外工作来供养她。可惜她信错了人,德纳第夫妇根本没有好好对待柯赛特,后来他们更把芳汀逼入绝境。他们的爱是自私的爱,因为他们对柯赛特,对任何别的人都没有一点儿爱心。
同样,大师雨果在创造出冉阿让的同时,也创造出一个缺少“人味儿”的人,一个不问对错捍卫着所谓的法律的尊严而无视人性的警长沙威。正当我们已经对沙威不再抱有奢望的时候,街垒之战时冉阿让放走沙威的片段却让我们看到了曙光,这件事对沙威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长久以来对法律的信仰开始动摇,内心的那个声音开始不断地呼唤着良知的昭显。于是,当沙威再次逮捕冉阿让时,在道德的冲击下这个信仰法律的执法者崩溃了,或者说在道德审判面前尘世间一切的法律判决和权力都失效了。可请记住,一个有着坚定信仰和原则的人,一旦有一天他的信仰基石土崩瓦解,那么他也就离死亡不远了。更何况面对着自己作为一个执法者的“软弱”,释放了一个高贵的苦役犯,他在上帝面前得到了认可,他给良心一个正直的答复,却在法律面前犯了可怕的罪行。于是,这个严于律己的人便投河自尽了。沙威的行为算不上是真正的爱,可他却是直面了自己的良知。
真正的爱是像冉阿让那样的,用自己的力量去爱这个世界,爱这个世界的人,因此他才会拼命救马吕斯,并同意柯赛特和马吕斯的婚事,默默地给予穷人们一些生活资助,在生命的最后时间忍下心不去找珂赛特……
如果说神父当时对冉阿让的爱是一种宽容的爱,马吕斯对柯赛特是一种情恋的爱,那么冉阿让对世界的爱就是一种大爱。世上如果没有了这些感情,就只是一个空壳罢了。所以说,没有爱的世界,是个悲惨世界。
这本书让我明白,所有的苦难终究会过去,所有的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所有善良的人终究会得到好报,所有作恶的终究会接受上帝的审判;正如肖申克的救赎里面,审判长头顶高悬的那张审判图,却是没有想到最终还是审判了他自己;人当然是善良的,所以它就是善善良的。
如今我们身边还有很多需要爱的人,当我们享受别人的关爱时,别忘了用爱去滋润仇恨的心灵,用爱去拥抱本无情的世界。像神父那样,去宽容;像冉阿让那样,去付出。爱的世界不悲惨。
播种爱的种子,让世界成为爱的世界。
悲惨世界读后感1500字4
《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著名作品,它以令人叹为观止的细腻文笔,创造了这样一个悲惨的社会来呈现给读者们:
一个被救赎的中年苦役犯,四对年少轻狂的情侣,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一户丧尽天良的诈骗犯,一位德高望重的市长,一位极端嫉恶的警探,一对四处流亡的爷孙女和一位落魄贫穷的男爵,这些都是《悲惨世界》里的主人公。雨果将这些似乎毫无瓜葛,井水不犯河水的人物的人生像串珠一般错落有序的排起,串出一个“惊世骇俗”的悲惨世界。
而这串珠子,散发着两种光:上帝的救赎之光与社会的狡诈之光。
全书贯穿着一个元素:上帝。即使不信神的人,也能感受到冥冥之中有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在引领着一切:从最开始的米里哀主教的救赎,到最后沙威警探的觉悟与迷茫,上帝都在他们背后推波助澜——上帝创造了悲惨,但在无形中指引人们。
而社会的狡诈,往往会先占据上风。书中有这么一段话:一八一五年十月,他刑满释放。他是一七九六年入狱的,只为打碎一块玻璃,拿了一个面包。算下来,只因一块玻璃,一个面包,冉·阿让被关了整整十九年。入狱前,他有一个姐姐和她的七个孩子;出狱后,他就只配做一个苦役犯,一张黄色护照抹去了他的过去,像最后一根稻草压死了这只被社会抛弃在沙漠中的骆驼。
还有一例:全书中最让人深痛恶绝的一户人家,就是德纳第一家了。他们“用两个孩子当诱饵”,捕捉了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女。母亲芳汀被用来压榨,直到压榨成一个妓女;只有五岁的小女儿珂赛特做了女仆,美若天仙的她被生活的不甘磨得丑陋,只有一双眼睛来哭诉自己的不公。更有甚者,当芳汀为了女儿剪去她引以为傲的金发,来换一套羊毛裙寄给珂赛特时,十恶不赦的德纳第一家把羊毛裙给了他们的大女儿,让珂赛特继续在冰天雪地里衣不蔽体。为了给珂赛特治所谓的“猩红热”,芳汀拔掉了自己的两个门牙换来两个金路易。这些元素无一不引起了读者对悲惨世界的义愤填膺。
从文笔上来讲,就是雨果那无微不至的心理描写。雨果善于把人物的心理解剖得淋漓尽致,且“一发不可收拾”,宛如作者的灵感如“黄河之水天上来”,隔着时光与纸张都能感受到作者那呼之欲出的强烈情感。这是他刻画人物的最有力的一把武器。通常,雨果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会占到全篇的一半左右,既不繁琐,又有助于刻画人物。最经典的片段之二就是冉·阿让在受到主教救赎后,背道而驰地抢了小瑞尔卫40苏钱,在街道上大喊“我是个无赖!”与沙威放走阿让后的价值崩溃。尤其是后一片段,几乎全由朴素无华的心理描写构成,但不繁琐无味,让人感觉看完了他的一生,且意犹未尽。
读《悲惨世界》最大的乐趣,无非是在于发现一个又一个伏笔与线索之间的关联。看似毫无关联的人,实则环环相扣,紧密相接。谁能想到,一个落魄的苦役犯,能成为万人敬仰的市长;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虽然被命运分开,但最后都流浪到了同一个善人的手中?这本书中有着无数的谜题,随着结局的临近水落石出,这就是《悲惨世界》之所以出名的重要原因之一。
《悲惨世界》描述的是法国大革命后的动荡时期。那黑暗的岁月与我们仿佛是遥不可及。但就在这繁花似锦,大好河山的中国大地上,悲惨顷刻间远道而来,像一堵望不着边的墙,没有尽头,堵住了我们的去路。不久前,“丰县八孩锁链女”的事件刚刚被报道出来,我无法想象在这样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还存在着这样的悲惨。即使是人来人往的大城市,拐卖妇女的事情也能在光天化日,大庭广众之下明目张胆地发生。如果真有上帝的话,为什么要让那些荒唐的事发生呢?那些拐卖妇女的人只要有一秒钟来忏悔,哪怕只是回忆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应该为自己的罪恶而感到钻心剜骨吗?但更让我气愤的是,在网上还有人无厘头的辱骂当地的读书少年无所作为,“都干什么去了”。这个时代,无非不就是两场战争之间的动荡时代罢了。《悲惨世界》,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人们常说“冰山一角”。《悲惨世界》的价值,像一座雄伟的冰山,我所领悟的只是冰山一角。它的成功,像一座不可逾越的巨山,历代作家都在登山之路上磕磕绊绊,且战且退。而我的目标,就是花费一年一岁的时间来走上一步,两步,三步……即使我永远不会登顶,但我在通往山顶的路上,这就很好。
上一篇:悲惨世界读后感2000字
下一篇:悲惨世界读后感800字
相关文章
书籍简介
-
悲惨世界
雨果世界名著 499人浏览
《悲惨世界》是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其内容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 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土伦苦刑犯冉·阿让(Jean Valjean)的个人经历,融进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该作多次被改编演绎成影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