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秘密读后感2000字两篇
2023-03-21 19:32:18.0 童年的秘密 读后感2000字 儿童文学读后感2000字 852 浏览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2000字1
《童年的秘密》这本书中详尽地讲述到儿童的成长有其内在的精神驱动和规律,儿童的成长需要依靠他们自身不断有意识地、自主地、独立地与外界环境进行互动来获得。成人要做的是为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安全环境,尊重并理解孩子的行为,尽量少去限制和“指导。”儿童自然会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该如何做。在一次次的探索中,会逐渐成长起来。读了该书籍,我也有了一些简单的思考和感悟。
厌经?念经!
曾经,我也是一名儿童。曾经,我也是低着头聆听我的老师给予我的那些指导教育性语言。“你怎么可以这么做?你今天上课是不是又开小差了?你的作业怎么还没完成呢……”不可否认,儿时的我确实经常能听到这些苦口婆心的教育性言语。那时的我已十十足足成为老师心中那个需要时刻被提点的孩子。可,那时的我却不甘成为那个想时刻被老师提点的孩子。确实,那时的我是多么地忍受不了老师的不停打岔、反复提醒、不断提问、连续絮叨。只要一听到老师的唐僧经,两耳就嗡嗡作响。但,那时的我还算清醒,至少我清楚自己是讨厌念经的人!而如今的我却糊涂了,变成了那个我曾经讨厌的念经之人!
在工作中,我不厌其烦地朝着我的孩子念:“看书要保持安静、上厕所要有序、进餐要不挑食、活动要注意安全……”每个环节总有属于我自己官方的标配语言。日复一日的指导性语言似乎已成为我的口头禅、顺口溜。这些话语令孩子们也记忆深刻,或许我说出前一两个字,他们能给我填充完整我即将要说的一连串话。那如此反复的提醒教育就会有良好的成效?当然不是,阅读时刻不安静的现象依然有;上厕所环节仍旧有人插队;进餐挑食的大有人在;活动期间受伤情况还是会发生……所以,不断地提醒没有太大作用。
原以为如今我是彻彻底底变成了念经的唐僧。但是,我错了,我不仅变成了念经之人,我还依然是那个不愿听无休止经文的人。某日,我开着车,孩子的父亲坐在副驾驶位上,也许是过于担心我的驾驶技术,孩子的父亲全程念着“安全”经。“你压着中间的线了;你跨了两个道;马上绿灯跳黄灯了,要加速才行,你这个速度不行,要过又不过的……”当时的我,怎一个“烦”字了得!我对孩子的父亲怒言:“你就不能安静点么?”话语刚落,后排的女儿弱弱地说:“其实你每次说我的时候,我也想让你安静点。”语毕,车内鸦雀无声,此刻我才深刻体会到了孩子的感受。多少次我的喋喋不休、多少次我的絮絮叨叨,孩子该有多反感啊!
考虑?欠虑
不知道是不是作为一个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都喜欢做那个指导孩子的人?总有千套万套理由去教育,总认为是为孩子考虑才有了长篇大论的教育心得,这些论言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甚至运用谎言来寻求出口。
我自诩在给女儿分析题目的时候经常会说:“不会做的错了就不怪你,会做的错了那就不应该了!”这句话已经根深蒂固进入孩子的内心。当出现大范围错误后,孩子第一时间来告知的是:这些错的我都不会!与老师交流发现并不是如孩子所述。孩子因为怕我责怪,她寻找了这个或许我不会问责的借口。成人的教育言语孩子听到了,但是不是按着成人想的那样发展呢?在工作中,作为教师的我也会冠冕堂皇地对孩子说:“你要怎么怎么做,你不应该怎样怎样做,我这样是为了你好,想让你变得更好,所以老师希望你如何如何……”孩子是否因为你的话而有进步?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老师总喜欢硬性的把这些语言灌输给孩子,这些语言像无形的枷锁套住了孩子,让他们想尽办法要得到解脱,不惜撒谎。所以,看似为孩子好的“指导”语言不仅没有促进孩子进步,反而致使他们走进了误区。成人在说出这些语言之前是欠缺考虑的,到底该不该说?说了有没有用?是不是非说不可?会不会适得其反?这些我们都没有做过多的考虑。
负责?担责!
我们常说“一切为了孩子好!”这类关爱性语言,在哪一天这类语言也成为了孩子们效仿的标语。在那时,老师才会发现当时说出这样那样的话是要负起责任,而不是随口一说。每次在班级幼儿进餐时,我的喋喋不休会起始于“小朋友不可以挑食、蔬菜营养多、不浪费粮食的小朋友棒棒哒……”孩子们可谓耳濡目染。某日,我把午餐盒饭里的菜和汤倒进了餐车内,小丁马上说:“老师,你不是和我们说吃饭不可以挑食么?不可以浪费粮食么?你为什么把菜和汤倒了?”自认为已经偷偷地倒,但孩子的眼睛还是太过雪亮。为了让我之前的经常性告诫语言不受到质疑,我解释因汤菜太咸,自己喉咙不适不能吃太咸的食物。单纯的孩子立马从质疑转向关心:“老师喉咙不好是不可以吃太咸的,不然会加重的!”听着孩子们简单的话语,想到当时的我是那么的不纯粹;是如此的不堪;是那般的不为人师表。我无地自容。说过的话不是一个谎言就能抹去的,既然要求孩子言行一致,为什么对自己又要特殊对待?教师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能对自己行为有反思调整的老师,勇于在孩子面前承认错误的老师才能引导孩子点滴积累责任心。
蒙台梭利认为童年的秘密就是生命本身的秘密,了解这种秘密从而进入生命的中心,在此,我们需要摆脱成年人那种无所不知的心理。成人总用自己认为的“都知道”来不断提醒和指导孩子,但这些引导中恰恰多了几分限制。或许,孩子需要的不是这些假性指导,而是在真正意义上能尊重他们,有效助推他们成长的自然引导!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2000字2
《童年的秘密》是由意大利幼儿教育家,玛利娅·蒙台梭利所著。我选择这本书阅读的更多原因是,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迄今都深刻影响着学前教育思想。
在本书中,蒙台梭利对6岁以下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及其特点进行了探讨,并列举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例子,对幼儿心理畸变的种种表现以及成人与儿童的冲突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幼儿教育的原则及教师和父母的职责作了论述。
阅读之后,书中始终贯穿了两个焦点让我记忆深刻:一是认识儿童,二是成人误区。在儿童的生长和发展中,儿童和成人之间往往会发生神突,正如蒙台梭利指出的:“当儿童的发展达到他能够独立行动的阶段时,儿童与成人的冲突也就开始了”。例如在超市里,幼儿对他感兴趣的事物,总喜欢摸来摸去,这个时候父母多会加以阻止,幼儿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是发自内心的,父母处于卫生或安全的考虑,对孩子的阻止也是发自内心的,这样冲突就在不经意间发生了。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冲突?通过阅读本书,我分析为成人与幼儿各自对发展的不同“立场”。
儿童的立场:努力实现自我“造就”
童年时期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时期,除了伴随幼儿正常生理的发展外,幼儿心理的发展其实更需要得到重视。因为幼儿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形成的个性,在某种意义上说,他就是自己的创作者。如果成人忘记自己曾经也是一个儿童,那么,就不能给幼儿提供一个适宜发展的良好环境,就不会去正确对待它自己与环境、与同伴之间的冲突,那么幼儿的心理发展就会产生畸变,并将伴随孩子一生。
成人的“立场”:“压抑”的教育方式
书中第二章说:弗洛伊德用“压抑”这个词描述成人教育儿童的方式,成人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去教育孩子,根本不考虑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一旦孩子受到压抑,他的心理生理就不能坚强独立的成长和发展,而我们成人总觉得自己是过来人,自己给孩子做决定是为了孩子好,可以不走弯路,所以形成了“千古教育名句”: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我走过的桥不你走过的路还多,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儿童的成长有着其内在的规律,需要依靠他们自身不断的有意识的、自主独立的与外界环境进行各种活动来获得,这个时候不是压抑包办,而是给他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安全丰富宽松的环境,尊重并理解孩子的各种行为,让孩子在一次次的探索中,慢慢成长起来。
那么面对“冲突”的存在和发展“立场”的不同,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呢?
1.不要用传统教育观念对儿童身心进行束缚和压迫,要认真研究儿童的年龄特点,遵循自然,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让儿童在活动中能够根据自己发展的需要自主、自由的参与其中。
2.提供有利的教育环境,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生活经验进行科学环境创设;幼儿操作的教具(材料)要根据幼儿的学段、需要进行有分类、有层次的投放,更有利的支撑儿童的发展,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尤为重要,可以事半功倍、潜移默化起到教育的作用。
3.改变传统教育中对成人的认识和成人主导的地位作用,尤其幼儿园教育当中,教师要学会“退位”,角色定位为合作者、支持者、观察者的作用,而不是主导者。
对于本书的一些收获,我把他运用到幼儿园图书阅览活动当中,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大家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对孩子来说,阅读的过程不但是一次知识摄取的过程,更是一次心灵洗礼和滋润的过程。大量有益的阅读可以让幼儿终身受益。但通过一段时间对幼儿园部分幼儿的观察,孩子对图书室阅读活动的兴趣并不浓烈,有些幼儿去图书室一周左右,甚至就不想再去图书室进行阅读,为什们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针对问题从两方面做了分析。
1.当前书籍投放的情况和特点分析
幼儿园以定期更换图书种类,并且书籍购买以绘本居多,内容图为主、文为辅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这不是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2.幼儿的特性及兴趣分析
幼儿喜欢的是游戏化活动,要多种感官运用进行听说读写活动,而现在的图书室只是单一的进行阅读,没有调动各种感官激发幼儿的兴趣,这便是问题所在。
怎样让幼儿再次“爱上”阅读。我从书中找到了“答案”。
1.让“老师”变成幼儿,让孩子主导自己
问题一:如果我是幼儿,我想要什么样的图书室?
措施:重新将图书按照种类、幼儿年龄段进行分类,有层次的进行投放,购买些具有中国色彩、传统文化的书籍,充分考虑到各年龄段幼儿的需求。
问题二:孩子内心真正的图书室室是什么样子的?
措施:与幼儿探讨想法,让幼儿参与到阅览室改造当中,听听幼儿的想法和要求,请他们设计一下我们的图书阅览室还有要些什么。
2.让阅读“动”起来
就像蒙台梭利说的:“让儿童成为自己的主人,成人需要给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那么就从环境入手,在环境创设中充分考利幼儿的年龄特点、心里特点、兴趣点,将图书室单一的视觉阅读,打造成听、说、读、写动用多种感官的立体阅读。我将图书室分为4个区,分别为阅读区、倾听区、绘画区、表演与分享区。
通过对图书室的完善,我发现孩子对阅读活动更加感兴趣,大班上学期有一个主题叫做“森林探险”,孩子们就是在图书室完成的,让幼儿自主选择区域进行探究,有些孩子在阅读区里找到小兔子的踪影,在倾听区知道了大灰狼说话的声音,在绘画区画出了森林的小溪,在表演区表现三只小猪的可爱模样。森林里的故事就通过孩子们在图书室听一听、读一读、画一画表现出来了。
阅读本书后给了我很多思想启迪,也让我深刻领会到,在幼儿园教育过程当中,一定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只有跟上孩子的步伐,才能真正成为孩子的朋友。
上一篇:弟子规读后感600字
下一篇:流浪地球2观后感1000字
相关文章
书籍简介
-
童年的秘密
蒙台梭利教育学 528人浏览
《童年的秘密》是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创作的教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36年。 《童年的秘密》对6岁以下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及其特点进行了探讨,对幼儿心理畸变的种种表现及成人与儿童的冲突也作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幼儿教育的原则及教师和父母的职责。该书围绕着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主要论述了幼儿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