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细读读后感1000字
2022-07-09 14:50:55.0 名作细读 读后感1000字 教师读后感1000字 779 浏览
名作细读读后感1000字1
为期一个月的阅读,我终于在这几天啃完了这本书。在我看来,这本的学术性还是比较强,孙老师运用了几种方法并且通过列举相关例子,让我们读者感知到这些方法在平时阅读中的作用。在《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这本书一共有九个章节。第一章是前言,分析回答各地语文教师提出的十个问题。第二章自序,讲了对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语文的担忧和孙先生把生命奉献给了个案研究。第三章主要说了古往今来的诗人对四季的赞美,然而夏天总是白纸一张。第四章从自然现象、作家主观心灵方面切入,展示了艺术的奇观、审美心态奇观。第五章述说了去理解议论性的文章,需要用三种崇高的趣味:情趣、谐趣和智趣。第六章教我们理解真正的童心童趣,介绍还原法分析和关键词解读这两种方法来分析文本。第七章列举了泰戈尔的《金色花》和朱自清的《背影》等向我们阐述亲子之爱的诗意和卑微。第八章的主旨是生命价值和尊严。第九章进入了小说艺术的审美世界的程序。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平时我们在课堂上对于文本内涵的分析如蜻蜓点水,这就导致学生根本体验不到文字的美,对于各事物和人情上的美也体会不到。出于这样的教育背景考虑,孙老师才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撰写了本书籍。
这本书对诗歌、散文、小说这三种文体中,挑选出流传至今的作品,进行个案研究。其中通过分析中国的唐诗宋词,用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错位方法,推敲出诗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审美心灵变化。虽然中国文学对散文的研究一直处于空白,但是孙先生从朱自清写作的意图和伦理的自由这两方面解读《荷塘月色》,那是非常出色的。
本书中对小说的解读最多。从中国古典文学的《聊斋志异》和《西游记》等,到中国现代文学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到西方各国出类拔萃的短篇小说,都进行了一一分析。不管是从主题上的欣赏,还是从美学角度进行审美,孙先生的分析都令人心服口服。其中是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孙先生细细分析,尽管教育体制多么僵化,孩子们活跃的天性总能够找到自己的表现形式。进而得出鲁迅先生对童心的肯定,和对旧教育体制的批判。
最后一章对于真善美的探讨,作者从情节上进行了细致探究,并对“突转”有了新的看法,不是情节的突转,而是人物内心情感的突转。读了这本书,不仅对于小说的欣赏有了更高的情趣,而且对于小说创作有了新的想法。我们自己作为学生,以及现在作为一名教师,都没有给像孙老师这样的分析,以至于我们对于文章的美,文字的感受没有那么强烈,所以我们对于语文的兴趣没有那么浓厚。在现在的语文教育背景下,我们在生活中就接触语文以至于我们学习了十几年的语文,但是真正能把语文学透的又有几人?这可能有一部分责任归于语文教师。孙老师说,语文教师,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作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真希望每位语文教师能做到孙先生的一半,一半就好,让现下的年轻人喜爱自己的母语,这样他们才更加的热爱语文。
名作细读读后感1000字2
这两天把孙绍振教授的《名作细读》全部读完了,从最初的些许畏惧到现在的回味无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本书独有的魅力,犹如美酒,愈品愈香浓。孙教授使用多元解读的方法,以文本主体的和读者主体的历史性结合为基础,赋予文本以新的生命,同时也激发了读者们阅读的灵性。
一、“名作细读”之求真、求实
孙教授在本书的封面上写了一段话,这段话表达出了他在学生时代对于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总是重复一望而知的东西的厌恶之情,继而立志将来做语文教师,为学生们讲出感觉到又讲不出来的东西。从这本书的内容来看,孙教授的确说到做到了,这着实发人深省,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曾经也做过学生的语文教师来说,需要思考的东西太多了。“名作细读”,想要读出读者感觉得到又说不出来的东西,其根本还在于文本和作者,不是凭空捏造,而是求真、求实。以朱自清《荷塘月色》的解读为例,作者提出,一些教师在讲读的时候“无法往深刻的内涵突进,就只好从表面,在字、词、句、段、篇上瞎折腾”,显然生活中确有其事,教参上写什么,就讲什么,教师的讲解是“表面从表面滑行”,学生的理解也是浅显而被动的。对此,作者运用了“还原”的方法,抓住了矛盾,分析到深层去。由“独处的妙处”,发现了文章矛盾的深层是“自由”,但就这种自由究竟是伦理的“自由”还是政治的自由,作者在书中做了一番阐释:纵使政治自由的观点在长时间段内占据主要地位,但结合朱自清先生在同时间段的信中叙述以及朱自清夫人的回忆,加以各家研究《荷塘月色》之取长补短,作者更倾向于“文章强调的是离开了妻子和孩子时获得的一种心灵的解脱。”在这里,孙教授并没有全盘接受各大家们的研究成果,而是有自己深刻的理解,从朱自清先生人性的角度去分析,仿佛朱自清先生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个人,顿时觉得理解得更加真实和深刻。因此,我认为,我们读名作,分析名作,理解名作的第一要点就是求真、求实,否则脱离了这一点,所有的分析都是虚浮的,不到位的。
二、“名作细读”之情与理
有时候教师在语文课堂上会特别强调文章的“理”,也就是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而这道理往往只有一个答案,殊不知每个人对于同一篇文章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纵使道理是多么深刻与明显,我们同样不能忽视的是文章中存在的“富有情感的感觉”,“由于审美价值普遍存在着盲目或者朦胧的状态,许多终生研究文学的教师,不能摆脱实用价值的强在优势,总是情不自禁地用实用价值观念去联想。”以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上曾经的一篇课文《项链》为例,《项链》讲述了主人公骆塞尔太太因为误以为丢失了朋友的一串价值连城的项链,所以付出十年青春代价的故事,骆塞尔太太由一个爱慕虚荣的女人变成了一个讲究实际的女人,这里富含情与理的冲突:小说写到主人公发现项链是假货时戛然而止了。如果作者接着写主人公把真的项链取回来去市场上卖好多钱,那就与作者的主旨相违背,反而达不到要表达的效果了。很多文章中都存在着情和理,它们互相交织,而我们常常重“理”,忽视其中“情感和感觉”,这一点也是我们在名作细读时需要细究的方面。
名作细读读后感1000字3
孙绍振教授在《名作细读》一书中,以独特的视角、丰厚的文化底蕴,解读了大量文学作品。读完这本书不知不觉学到了不少分析文本的方法:比较法、还原法、替换法等。这些方法帮助我在“细读”中品味“经典”所在。
一、通过“比较”细读
在这本书中,运用比较多的方法是比较。比较有两种,一是同类比较,二是异类比较。同类比较将两篇或两篇以上的,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或语段)对照着阅读,通过辨析其异同,发现其共性和个性特征,以加深认识和理解的阅读方法。对于内容和形式都相同或相近的课文,不妨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获得新的思维视角,以加深认识、彰显特点,从而收到触类旁通的功效。孙教授在解读杨朔的《荔枝蜜》和罗隐的《蜂》就是运用了这一方法;《故都的秋》与老舍的《济南的秋天》也是用了同类比较的方法。异类比较需要的抽象力度要高的多。如《荔枝蜜》和《背影》,本来好像没有可比性,但是把抽象的层次提高,把具体的成分排除掉,一个是写对社会的奉献精神,一个是写对儿子无条件的爱,有了这一点相通就可以进入比较深入的分析。比较阅读法是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方法之一。我认为如同拍摄电影使用的蒙太奇剪辑手法那样,找准切入的最佳角度,我们便能够避免阅读的盲目性、随意性,使思维变得明确。为此,选准对比点是比较阅读的关键所在。
二、通过“还原”细读
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让学生透过跃动于文本的鲜活文字,了解背后所赋予的含义,感受语文的魅力。“语言文字”就是阅读教学中需要揣摩品读的内涵所在,而对语言文字的探究品味离不开文本细读。著名教师王崧舟这样诠释“文本细读”:“文本细读,就是对言语的此在的细读。它从字、词、句等言语材料的诠读入手,细致分析言语的表达手法、修辞手法,层层解剖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全力开掘言语的多侧面内涵。”这种细读不是断章取义,不是套用语言分析的空话,而是将文字放置在整个语境之中品味,对文本意义进行深度构建。针对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落实“文本细读”,学者孙绍振认为:“许多文本分析之所以无效,原因在于空谈分析,实际上根本没有进入分析这一层次。”要真正在文本细读上有章可循,则可以借鉴西方现象学的理念:“一切经过陈述的现象都是主观的,是观念化、价值化了的,因而要进行自由的研究,就得把它‘悬搁’起来,在想象中‘去蔽’,把它的原生状态‘还原’出来。”孙绍振提出的“还原法”将西方现象学理论运用到文本解读中。孙教授列举了《荷塘月色》和《背影》讲述了还原方法的具体运用,告诉读者要关注作者的省略和回避。“还原法”作为一种阅读教学策略,以矛盾点为着眼点,切入语境,专注文字细节,以小见大,旨在主动构建文本,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也容易激发学生通过自读学习,主动发现文本的矛盾之处。
《名作细读》是孙绍振教授关于经典文本的微观解读,在肤浅的对话、豪华的多媒体包装充斥课堂的今天,他采用了“还原”“比较”可操作的方法,把阅读的鲜活体悟上升到理性的层次。这本书,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名作细读读后感1000字4
风轻朗月之夜,煮一壶香茗,捧一本《名作细读》,跟着孙绍振教授的笔触思绪飞扬,飞扬……从唐诗到宋词,从散文到小说,从国内到国外,从古典到现代,孙教授用他特有的——清晰,锐利的视域深度地如抽丝剥茧般地解读着一篇篇名作。随着文字的缓缓流淌,有如清澈透亮的秋光流泻千里,让我思接千载,心旷神怡,带给我别样的快乐。
《名作细读》让我再次体会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所拥有的独特的快乐。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个案细读式的研究才是语文教师应当忠于的本命。我乐于在有着细微差异的个体文本中看到更具体、更特殊的表达,从中体验到更丰富的人性元素。孙教授说:“数理化教师的解释,往往是现成的,全世界公认的,而语文教师,却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作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不能胜任这样任务的人,往往把人家的当作未知,视其未知如不存在,反复在文本以外打游击,将人所共知的、现成的、无需理解的、没有生命的知识反复唠叨,甚至人为地制造难点。”是啊,反观我们现在的课堂,缺乏微观根底的空话、套话、大话、胡话乃至黑话不绝于耳;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所问浅薄,所答弱智,外表上热热闹闹,实质上空空洞洞,糊里糊涂;在处理课文的方法上作秀,多媒体豪华包装,花里胡哨,然而对于文本内涵的分析却有时如蜻蜓点水,有时如木偶探海。
我每读一段文字,不禁掩卷沉思: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是否也存在孙绍振教授所提及到的那种情况?我最赞同的是孙教授所说的,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无论是怎样的解读,对文本的解读是最为本质的,也是最根底最重要的。
我甚爱秋,所以尤其爱读孙教授关于秋的解读。从“秋天:六种不同的古典诗情”到“秋天:一种现代散文美”,从43页到72页的文字,读得我心有戚戚焉!《山行》《渔家傲》《苏幕遮》《天净沙》《秋词》《登高》《采桑子》《故都的秋》,每一篇都有孙教授微观分析的独到之处。从杜牧的《山行》的细读里,我知道了比喻分为近取譬,远取譬,“霜叶”与“二月花”之间的那点儿似有还无的联系,被细细咀嚼之后,真的是恍然大悟!读着读着,我思绪纷飞,由“霜叶红于二月花”,想到“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由“层林尽染,漫江碧透”想到“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马致远的《秋思》之所以经典在于全文没一句提及“秋”,却又处处在言“秋”!枯藤、老树、昏鸦、是一种愁,小桥、流水、人家,是一种美,这样的矛盾就在那秋的况味中纠结着。古道、西风、瘦马,镜头由远而近,情感也由浅入深地流露出来。大气如《登高》,杜老先生把小我和宇宙联系起来,成就浑厚深沉的宏大境界。不过,我更钟情于郁郁寡欢的情调,所以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总是莫名地吸引着我。
窗外月光如水,我依然沉浸在《名作细读》带给我的精神愉悦之中。思绪缓缓流淌,我的笔尖缓缓地滑过这份别样的快乐。
上一篇: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300字
下一篇:名作细读读后感2000字
相关文章
书籍简介
-
名作细读
孙绍振教育 407人浏览
《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第2版)》讲述了:福建师大孙绍振教授是《语文学习》杂志的老作者,也是全国知名的文学批评家。在文学批评领域,自成一家,对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课文解读颇有独到之处。书中应用的阅读分析方法,就像一种简单好用的工具,方便老师和学生掌握,并推广应用到更大范围的阅读实践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