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500字

2022-06-21 14:43:36.0 给教师的建议 读后感1500字 教师读后感1500字 474 浏览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500字1


  工作多年,随着家庭工作日渐忙碌,已记不起多久没有沉下心看书了,最近工作室留了读书的任务,我再一次翻出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说实话,起初,我的内心是抗拒的,读不进去,坚持几天下来,我发现自己又把读书的习惯捡起来了,开会的空余时间,午休前,晚上陪儿子写作业时都是我读书的碎片时间。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瓦西里·亚历山德洛维奇·苏霍姆林斯基真不愧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书中用了很多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后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书中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遍地阅读,品味,反思。

  现在我就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和自己的教育经历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阅读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

  读书足以移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因此苏霍姆林斯基也特别注重阅读与教学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唯有阅读才能不断丰富我们教师的知识底蕴,提高我们教师的教学水平。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如此之快,没有不断的学习就没有扎实的知识和开阔的思维,不学习只能是“坐吃山空”,仅仅靠课前准备几个小时已经不足以自如地驾驭课堂。我们说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我们的阅读也不仅仅是为了上好一节课,更重要的是要把人类几千年积累的生活经验和思想精髓传播下去,读书不仅是教师的一种喜好,更是一种责任。我们应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去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读书,使自己所从事的这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成为你所具备的知识海洋的沧海之一粟,这样在教学生活中才能应付面对一切而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不会将工作当成一种负担。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使得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二、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给教师的建议
  对于班上有几个后进生,作为教师,也许你做了很多工作,但在大喊素质教育的今天,你的成绩却被学生的考分所否定。我怀着即使他们不成才也要他们成人的思想,一次一次地给他们补课,鼓励他们学习的欲望。自认为自己做得不错,可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建议》这本书中----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时,我曾经的努力就显得黯然失色。

  书中谈到,对于这些学生,把学习仅仅局限于背诵必修的教材是特别有害的,——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变得更加迟钝。苏霍姆林斯基觉得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应当让这些学生的头脑中尽可能多地产生关于周围世界和现象的疑问,让他们带着疑问来问,在他们所读的书籍里,在他从周围世界里所遇到的事物中,应当经常发现某些使他感到惊奇和赞叹的东西。用惊奇、赞叹可以治疗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萎缩、惰性和虚弱,正像用体育锻炼可以治疗肌肉的萎缩一样。对照我的做法,有一点以前绝没有想到和采用过的手段就是:让学生阅读。而做得最多的方法就是一遍一遍地让学生学会在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这种做法和苏霍姆林斯基所建议的方法恰好是背道而驰的!认为他们连课本上的知识都没掌握,更别说是课外阅读了。

  我永远会记住:学生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你,当教师的人,工作起来就越容易了。

  读完这一节,对我的触动特别大,我扪心自问:我能给学生推荐什么有益的书?这些书籍我了解吗?教会学生阅读,帮助“后进生”进行学习兴趣的激发和维护,教师自身不就是要多阅读吗?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怎样落实在我的教学当中呢?我想,不管学困生还是优生,他们都应该学会阅读,他们都应该在书本中去发现、去惊奇、去赞叹、去进行自我教育。

  教育工作是任重而道远的,我也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不断学习,充实和丰富自我,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工作,呵护与珍爱每一个孩子。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500字2


  年逾不惑,教育生涯过半,涉猎的书籍不少,对我影响最深远的书本之一是2002年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参加培训时教授推荐购买的【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作者是苏联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译者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选择了100条精华部分形成了这本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合编本。我当年暑假细细品读完,感受颇深。直至20年后的今天,我的工作和生活仍深受其影响。

  书里写了100条建议,其中有4条都是关于阅读的,分别讲的是:怎样靠阅读扩充知识,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必须教会少年阅读,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

  我自己的学习成长之路让我一直非常赞同人要终身阅读。

  1994年秋-1997年夏,我毕业分配到江西省崇仁县实验小学,带了一班学生一到三年级。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引导和鼓励这班学生阅读课外书,家长也十分配合。我告诉学生:有不懂的可以问老师,愿意分享的可以申请在班会课上分享。结果,我经常被一年级的学生问得要去找资料,自己也跟着学习和成长了;班会课的时间很多都被学生申请用了,后来我发现他们积累多了,干脆就奖励给一些阅读面广的学生来主持讲某类故事、猜谜语、脑筋急转弯等的主题班会。这班学生彬彬有礼,知识面广,成绩优异,表达力强,到了三年级时被学校选去上江西省的名师展示课了,表现非常出色。

  其实学习困难的多数学生,就是理解能力不够,或者说对这门功课的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动力,所以学习困难。如果通过这个学科相关的课外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阅读过程中也自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学生对这个学科的学习就会轻松和高效很多,成绩自然进步,相应的知识也得到了扩充。

  1998年秋-2002年夏,我在南庄小学把一个三年级的班带到六年级毕业,接手时语文平均分排在镇20间学校的第19名,我从已接收开始就关注学生的阅读。我通过开家长会、召开班会,倡议学生每人捐一本书形成班级的图书角,要求每个学生每个月至少读一本书,同时也指导学生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每周写2篇读书笔记、1篇周记,我也及时认真批改,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享受成功感。这班学生热爱学习,在一个学期后进入镇前15名,一年后进入镇前6名,数学、英语成绩也大有提高,科任老师都非常喜欢到这个班里来上课。毕业时各科成绩都在镇的前3名。在这4年里,学生的读后感、周记修改后参加相关的征文比赛也获奖颇丰,还有的被变成了铅字出版了,这又大大激发了学生们阅读的兴趣,形成了良性循环。

  后来调到吉利小学,了解到所接六年级这个班的特殊情况:因为二年级时老师生病,多次换代课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都很不理想,五年级期末语文成绩就比同级的班相差10几分。于是我带着学生一起读《弟子规》,力行“弟子规”,进行“孝悌、谨信、泛爱众、学文”的优秀行动者的奖励。学生行为等习惯好了以后,再根据课文的内容推荐相关的整本书,也根据学生的理想推荐相应领域的名人传记给学生阅读,及时组织读书分享会。一年之中,从没感觉这班学生有什么“不听话”之处,几个大胆些的班干部还笑着问我:“许老师,你相信我们以前会做些令老师生气、甚至哭泣、辞职不教我们的事情吗?”毕业考试时,这班学生语文的平均分只跟同级最高平均分班级的相差0.1分。这令学校的领导和老师都非常惊喜。

  之后我教的班级,我都特别注重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做行政后,也努力促成学校师生阅读之事。

  阅读也丰富了我的人生,特别是近十五年来阅读的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学经典,如《论语》《道德经》《庄子》《孝经》《菜根谭》等;还有一些身心灵方面的书籍,如《张德芬的身心灵三部曲》等,我的工作、生活等都更加丰富多彩了。我将继续力行并努力影响身边的人享受“终身阅读”带来的多彩和幸福!

1 2

书籍简介

  • 给教师的建议

    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 823人浏览

      《给教师的建议》是前苏联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编著的教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77年。  在该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分条列出了100条建议,这些建议涉及教师具体教学环节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如何处理学生的家庭作业整个教学流程,也包括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把握好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