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的革命读书感悟1500字
2024-01-19 13:40:36.0 静悄悄的革命 读后感1500字 教育读书感悟1500字 226 浏览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感悟1500字1
打开一本好书,能听到花开的声音,看到世界的五彩斑斓;能览到山的连绵起伏,观到海的波澜壮阔。一本教育好书,让我跟着魏书生学习班主任管理,跟着苏姆林斯基学习教育理论。今日,再次跟随大家一起读佐藤学先生的《静悄悄的革命》,跟随他一起打开教育的改革之门。这本书能让自己心灵充实,更能让我眼界开拓。读佐滕学先生的《静悄悄的革命》,就感觉好像一位智者站在面前,给我指点教育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让我拥有温暖胸怀,容纳自己心中的方寸…
《静悄悄的革命》像一道光照进我的心间,作者以高瞻的眼光着眼于平凡的课堂,碰撞出无数的教育机智。在《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中,佐滕学先生对“学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他认为学习是“在教师的介入下,学生自立地、合作地进行的活动,这才是学习的本质”。并且认为学习是人与人的交往。我们现在讲的“自主性学习”绝不等于让学生“自学自习”,是把“学”置于教学的中心,是学生之间相互探究,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是“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是让那种与物与教材的对话,与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与自身与自我对话的学习成为教学的中心。在这种教学中,他把教师的活动形象地比喻为“服装裁剪”和“交响乐团”两类。所以,佐藤学先生谈及的“服装裁剪”和“交响乐团”其实就是两种比较理想的教学活动:“服装裁剪”就是我们古语中的因材施教;“交响乐团”则是主张重视学生的各种看法与交流。
他说:学生的学习乃是不断地从个体出发,又回归到个体的,因此,教师的活动也应当从对应学生个体出发,又回归到学生个体上去。即使在各种声音回响混合的“交晌乐团”式的活动中,“量体裁衣”的意识也是教师必须一直保持的。教师是否能够尊重每个学生微妙的个别差异,是否能够洞察其差异之间相互学习的可能性,是课堂上每个学生之间富有内涵的相互学习能否开展起来的重要因素。
对照我的课堂,有时也安排所谓的自主及探究学习,给孩子留有一定的“自由空间".但学生的基本素质,思辨能力,存在每个个体的差异,同一教材的实施与练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各不相同。读看此书,与此对照,我所缺少的恰恰是“量体裁衣”式的教学,只能与学生群体相呼应,而不能与每一个个体对话,所以真正意义上的“交往互动”还没有开展起来,或许还没有开展好。以后的教学中,怎样做一个“服装裁剪师”式的教师是我应该努力追求和奋斗的目标。
在交响乐团的声音交往中,佐藤学先生认为倾听思路各异的“异向交往”尤其重要。他指出在台上授课时,教师总是容易按教师的思路来听学生的意见,与教师思路岔开的“异向交往由于是教师难以了解的发言,所以特别容易被忽视。
曾几何,我梦想着自己的课堂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快乐园地,学生能全员参与,全心投入,收获知识,增长能力,但理想与现实似乎总隔着干山万水。课堂上不管我有多殷勤切切、长袖善舞,总有部分学生目光涣散,无动于衷。书中佐藤学先生也提到这种现象,他认为这样现象的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一种体现,所以我们要更新教育理念,这样的教学应该是我们孜孜以求的,需要我们去为之奋斗的,当然也是我们目前难以企及的。
可贵的是,温润的教育,却同样让人感受到坚硬与力量。温润如水的品质是完善自我,而后润泽他人,既用不刺眼的光华给予世间温和,又用不温柔的要求精细打磨自己。对于自己的锤炼,也是要经历切磋琢磨、时时修整,在知识中学习与反思、在经验里磨练与光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君子有为,唯有经受住教育革命的磨砺,才能有所作为。《静悄悄的革命》已悄然为我们点燃了理想之灯,既要悄悄地摒弃说教式课堂教学模式,让自己的教室里拥有不一样的风景,又要坚持教育的初心,探索教改的道路上我们且温暖行之。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感悟1500字2
日本著名教育学家佐藤学有一本书叫《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还有一个副标题叫--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我想这就是各所学校要进行教研教学改革的目标及措施,我们的目标就是改变学校,而我们的措施就是改变课堂。读完这本书后,我对“学习”“学生”“课堂”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一、关于“学习”
大家应该都知道“学”字的繁体字。首先看学字的上部其中间有个“爻”,表示交往的意思,上面的“乂”表示祖先的灵,也就是和祖先的文化遗产的交往,下面一个“乂”表示学生之间交往的样子。那包着“爻”的俩侧,形为大人的手,意味着大人的手千方百计地向儿童的交往伸出双手,或者说,表示大人想尽办法支持学生在交往中成长。因此,可以说,在“学”这个字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状况被表现到了极致。在教室里就是要构筑这样一种关系,即学生在相互交往中共同成长的关系。这种交往不仅是学生与学生的交往,也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在课堂中,老师们在授课过程中设置不同环节,组织和指导有任务的学习,有小组活动的学习,有学生将自己理解的东西表现出来与同伴共享,相互欣赏的活动。也可以说是,从个体出发,经过与同伴的合作,又回到个体的学习。但在课堂上可以看到,部分同学对人对物对事不关心,相互交往的关系非常淡漠。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想办法调动这部分同学交往的兴趣,而教师个人在引发、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己实实在在的追求。
二、关于“学生”
一提到“学生”,我们首先会把他当成一个集体名词来对待,然而,实际上我们在课堂上面对的是一个个拥有不同成长经历,不同认知能力的鲜活的孩子。
我叫张艳,非常大众化的一个名字,前一段时间,有个朋友拿着手机给我看了下他的手机通讯录,我看到存了五个张艳,为了区分这五个张艳,以使自己不打错电话或发错信息,我朋友在每个张艳的前面分别加上了不同的地址,这样做就避免了拨错号或发错信息。
就像我朋友手机通讯录里的那五个张艳,虽然我们都叫张艳但是我们却各不相同,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性格。所以我朋友在对待我们五个“张艳”的时候肯定是会区别对待的。今天我们的教学形态基本成了大一统的天下,学生不过是作为“集体”而进入老师的意识。我们应该在课堂上去关注学生在理解上,感受上的差异。无论那个教室里都有需要帮助的学生,在进行集体性的思考或探究活动时,我们应该努力去看清识别每个学生的学习是怎样通过活动与其他人相互作用,哪些教材内容在活动中得以深入并正在发展。我想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教学与教研能力又迈进了一大步。我们应该时刻记着:在教室并不存在“大家”,存在的只是有自己名字和容貌的一个一个学生,及时在以教室中的全体学生为对象讲话时,我们必须从心底意识到,存在的是与每个学生个体的关系。
三、关于“课堂”
1.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努力营造一种无论什么时候学生都能向别人求助的人际关系,这是一种学生能够安心学习的氛围,他能使教室里的关系变得融洽。在感到放心、安全的氛围中进行有意义的交流的时候,人们通常是在思考的同时把自己的心声慢慢地讲出来。
2.我们应该追求的不仅仅是发言热闹的的教室,而且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的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话,那么与其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能力,这看起来离得远,其实却是一条捷径,在教室里,倾听的能力培养起来的话,课堂的语言表达才会变得丰富起来。
3.我们现在好多老师面对的是,总是有些学生扯着嗓门喊叫,自我为中心盛行,仅仅有部分能够发言,而有部分同学几乎从来都不发言,整个教室笼罩在自由放任或自暴自弃的气氛里,进行自立、合作的学习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能让教室的空气远离浮躁,让学生自然平静的声音回到教室,并且每位教师能够对每位学生的言行做恰当的对应,那么无论使用怎样的教材,都能实现与其内容相对应的自立、合作的学习。
上一篇:巴黎圣母院读书心得1600字
下一篇:卷毛漫游世界历史读后感400字
相关文章
书籍简介
-
静悄悄的革命
佐藤学教育 480人浏览
本书是国际著名课程专家佐藤学教授从事教育研究工作20年,在日本、美国近万间教室进行实践观察研究的总结。 作为行动的研究者,作者拜访了世界各地的幼儿园、中小学和护理学校,和老师们一道,探讨对课堂和学校进行改革。他推动着教室里活动的、协同的、反思的学习的实现,促进着学校里老师们互相成长、同事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