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中国读后感1500字
2023-09-21 15:17:34.0 城乡中国 读后感1500字 纪实文学读后感1500字 210 浏览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琐碎的工作之余,能有机会读得一本经济学方面的专业著作,难得且珍贵。拜读了周其仁教授的《城乡中国》,感受颇深,思考良多。其中关于中国城乡之间深刻分野的阐述、记录以及对此所提出的想法、对策,让我对这个不熟悉的领域有了新的深刻认识。更多的感悟和启发来自于作者对于学术的热爱与执着,对于城乡中国的思考与情怀。作为一名在县镇工作过的干部,既学书中的知识,也悟背后的道理,既然身在城乡,就应当阅读城乡、思考城乡,并立足岗位建设城乡。城乡“大学问”教给我们,无论做研究还是干工作,都需要走心走深,脚踏实地走好前行路。
感悟“恒心”,走信念坚定之路。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城乡中国》一书,来源于作者及其同仁长达五年多时间的调研,通过深入调查中国大地多个地方的城乡情况,运用经济学分析,为中国的改革与发展进程献计献策。当前,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市政府办公室的一名青年干部,我们肩上担负着服务发展、服务决策、服务落实等重任,干事创业中更要做到不变其心、不移其志。争做奋进者,不负韶华。做行动者不做清谈客,当“苦行僧”不当“泥菩萨”,坚持调查研究求真知、夙夜在公谋实事,逆流而上、奋发图强。勤为开拓者,不负时代。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应当致力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奋进不辍。勇当实干者,不负众望。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只有豁得出去,下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决心,矛盾和困难才可能得到解决。
看见“匠心”,走精益求精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时代发展,需要大国工匠;迈向新征程,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城乡中国》整本书共分为十个部分,每一部分都由数篇专栏文章构成,每一篇文章都是建立在作者考证历史、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给了我们一个感同身受的城乡中国画卷,字里行间尽是其“匠心”精神的生动诠释。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跑好接力赛,需发扬“工匠精神”,才能真正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大国“匠才”。精品质、铸“匠心”。做到在“干一行爱一行”中修“匠心”,以工匠精益求精的意识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做到执着与专注,把初心刻画在爱岗敬业、兢兢业业、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上,以“匠心”寻求事业发展与突破。勤修为、铸“匠技”。以精湛的“匠技”砥砺自身行事作风,保持工作精细化、任务精准化,高标准做好自身,严要求强化能力,积极主动地去应对、破局,披荆斩棘、潜心钻研。求卓越、铸“匠魂”。以敢为人先的勇气、推陈出新的方法和独具匠心的智慧,不断突破自我,乘风破浪。
秉承“真心”,走向下扎根之路。向下扎根,才能汲取向上生长的力量。《城乡中国》一书中对城乡二元结构、农村改革历程等方面的深刻探索,是学术的研究,也是为民情怀的体现。“文革”中10年大兴安岭的猎人生涯让作者有机会亲近东北黑土地,走乡串户在农村调研,使整本书既有理论政策高度,更具温度与情怀。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著书立说还是日常工作,情系人民都应是我们需要恪守的品格。扎根于民。清醒认识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主动融入群众,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真诚沟通、耐心交流。扎根基层。把基层一线作为向群众学习的大课堂,作为磨练意志品质的大熔炉,作为创造工作业绩的大考场,用坚实的脚步丈量大地,用厚重的感情深入群众。扎根岗位。岗位锻炼,是获取实践给养、深化理论认知的重要途径。只有沉下心来用情用力,扑下身子履职尽责,善于总结思考,善于笃定钻研,才能在实践中出真知,在实践中长真才。
读书之乐乐无穷。书中养分的汲取,重在以所学所悟启迪智慧,涤荡灵魂。面对未知未来里的种种,我将始终做到秉真心、持恒心、铸匠心,朝着理想和目标久久为功、勇毅前行。
相关文章
书籍简介
-
城乡中国
周其仁人文 352人浏览
中国虽然大,可以说只有两块地方:一是城市,一是乡村。中国的人口十几亿,也可以说只有两部分人:一部分叫城里人,另外一部分叫乡下人。城乡中国深刻的分野,促使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就写出他著名的《乡土中国》。 今天,虽然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可是城乡之间依然有着巨大的差距,甚至鸿沟越来越大,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