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观影心得体会1000字

2023-07-16 长安三万里 读书心得1000字 电影观影心得体会1000字 401 浏览

  在盛唐时期,才华出众的人不胜枚举,诗人李白和杜甫在众多才子中独领风骚,取得卓越的成就。然而,他们却被官场所排斥,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更何况资质平庸的高适呢?电影中许多场景触动了人们的情感,比如高适的上司哥舒翰战死的一幕。高适骑着快马返回长安报信,但却看到整个国家已经遭受战乱的摧残,他曾经繁华的长安变成了一片废墟。内心世界瞬间崩塌,然而高适并没有被这样的打击击垮。他塑造了坚强的内心,不到半年时间,他就成为节度使,掌握了三镇兵权。

  在讨伐定王的战役中,高适回忆起与李白一起游玩扬州的场景,将之与眼前的战场对比,曾经烟雨朦胧的江南也变成了废墟,宛如当年的长安...这种内心的落差对一般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然而高适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没有像其他人一样选择逃避一切,他做出了积极的调整。如果没有国家的混乱不安,逃的逃,死的死,他也不会有机会拯救苍生。直至今日,长安一直代表着盛世的象征,是李白、高适、杜甫等理想抱负之人实现梦想的舞台。然而,由于“士农工商”的阶级歧视,李白需要通过入赘来改变阶层,而高适则靠卖艺来讨好权贵获得举荐……这本身就是对盛世的讽刺。
长安三万里
  李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直到最后他写下“轻舟已过万重山”,他才真正放下了一生的执念。而高适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在有生之年做出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选择,那就是将理想和浪漫深藏于内心。他接受了世道的不公,却还能一直保持初心。这就是他成为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之一的原因。高适值得我们的尊敬,而长安更是值得我们向往和守护的地方。

  长安,这三万里的血气方刚,是我们奔向梦想的旅途。它也象征着卸下盔甲、衣锦还乡的归程。长安不仅仅是唐朝的都城,更是文人的理想之地。高适说“来,为了长安”,并不是完全为了功名利禄,而是为了捍卫自己内心深处的梦想之地。我觉得,这才是一个文人最极致的浪漫追求。

  电影中所展现的,是一段由怀才不遇到最终实现理想的历程。高适在岁月之中,经历了内心的蜕变和成长。他选择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取得平衡,将理想和浪漫融入内心深处,同时尽力适应世俗的规则。这是他成就卓越的诗人生涯的重要原因。他不仅仅是个平凡人,更是个能够在逆境中坚持初心的英雄。无论是高适还是长安,都值得我们的敬仰与留恋。这部电影给我们带来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启发,让我们明白了怀才不遇并不意味着绝望,而是需要我们在逆境中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为之奋斗。因为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光荣与梦想的道路上追逐自己的人生价值,继续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

1 2

书籍简介

  • 长安三万里

    长安三万里

    A动画 795人浏览

      安史之乱爆发后数年,吐蕃大军攻打西南。大唐节度使高适交战不利,长安岌岌可危。困守孤城的高适向监军太监回忆起自己与李白的一生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