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观后感1200字

2023-07-17 14:29:13.0 长安三万里 观后感1200字 电影观后感1200字 646 浏览

  周末看了国漫电影《长安三万里》,该片以盛唐为背景,讲述安史之乱后,整个长安因战争而陷入混乱,身处局势之中的高适回忆起自己与李白从相识、成长,到最后各自老去的故事。

  今天这篇小作文暂不讨论电影剧情相关,而是想谈谈作为商人之子的李白为何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倘若李白根正苗红,考公顺利,仕途坦荡,他还会是那个谪仙人吗?当然,历史不容假设。

  在唐朝,科举考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选拔官员的制度。但是,商人在唐朝时期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主要是因为存在着对商人身份的歧视和排斥。

  那商人的地位为何这么低?起初管仲提出"士农工商"是对齐国人口的职业分类,没有贬低商人的意思。到了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崛起,一枝独秀。当时的官僚为了巩固自身地位,很别有用心地把管仲的那句"士农工商"给搬了出来,并且把其中代表士兵的"士"解释成了士卿的"士"。从此,"士"被解释为士大夫阶级,士农工商开始了阶级分类,"士"就是这里面地位最高的存在,而商人地位开始被贬低。此后,士大夫阶级极尽手段CPU商人。士大夫阶级一方面利用商人为自己创造财富,另一方面又贬低商人地位,限制商人权力。商人因具有资金雄厚、善于操纵的特点,被统治者视为潜在威胁。因此,统治阶级故意压制商人,让商人需要依附官员求得政治庇护。商人地位被放在最低等,沦为士大夫阶级剥削的对象。
长安三万里
  从是否允许商人参加科考的角度来说。商人不能参加科考,只限于隋唐。宋朝在国策上重文轻武,且主要税收来自商贸,故商人及其子弟可入学并参加科考。元朝恢复科考后,也没有禁止商人参加科考。至于明朝,商人不仅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为鼓励商人参考,甚至给予商人异地入学或附籍权利。这为流动性很强的商人参加科举提供了便利。到了清朝,非但不禁止商人参考,还允许商人捐官。

  回到唐朝的时代背景。在唐朝的社会阶层结构中,士人地位非常高,而商人的身份则被视为低下和不体面的。商人在唐朝时期虽然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但是在社会地位上却是处于较低的位置。即便商人在学术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也不被看作是合适的士人身份。

  其次,唐朝时期的科举考试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目的是选拔有才学、有能力的人来担任政府官员。而商人在唐朝时期的社会地位和职业特点,使得他们被视为不能成为合适的政府官员。商人的职业特点是以追求利益为主要目的,而政府官员则需要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至少在明面上有如此要求。因此,商人的职业特点和政府官员的职责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和不适配性。

  最后,唐朝时期的科举考试制度也存在着一定的族类歧视和地域歧视。具体来说,唐朝时期的科举考试对于汉族、藩镇和地方士族的选拔更为倾向,而对于其他族类和地区的人则存在一定的限制和排斥。商人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群体,往往被视为来自较低地位和较小地区的人,因此也难以在科举考试中获得公平的机会。

  综上所述,唐朝时期商人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主要是由于社会地位上的歧视、职业特点上的不适应性以及科举制度本身存在的族类和地域歧视等原因。这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不公和偏见。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需要反思是否存在类似的歧视和排斥?

1 2

书籍简介

  • 长安三万里

    长安三万里

    A动画 773人浏览

      安史之乱爆发后数年,吐蕃大军攻打西南。大唐节度使高适交战不利,长安岌岌可危。困守孤城的高适向监军太监回忆起自己与李白的一生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