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呐喊读后感700字

2023-06-16 16:13:22.0 呐喊 读后感700字 鲁迅作品读后感700字 311 浏览

鲁迅呐喊读后感700字1


  初识《呐喊》,约在我小学的四、五年级。咬文嚼字,一路读来,满是晦涩难懂,凹凸别扭,认为也不过如此罢了。

  到了初中开了历史课,简略了解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重拾《呐喊》再读,竟使我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心潮澎湃,深为一代文豪鲁迅所折服。今天,我眼里的《呐喊》,篇篇皆为经典,句句都是真谛,字字珠玑,一字一词都写满了鲁迅对黑暗制度的控诉和对整个社会的呼吁呐喊!

  《狂人日记》这部中国第一部白话小说,以狂人的自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也是“吃人”。在小说的最后作者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人民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

  《药》以秋瑾就义为背景,描写了革命者流血牺牲而不被理解,他们的鲜血被做成人血馒头去医治痨病,这样一个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悲剧,深刻地剖析了革命之所以不成功的历史原因。

  《明天》以现实主义的笔调为读者塑造了单四嫂子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通过描写她失去赖以生存的独子的过程,展示了封建制度及共道德体系对人尤其是底层劳动妇女的残害与迫害,抨击了黑暗的封建社会的人情冷漠与世态炎凉。

  《孔乙己》和《白光》将矛头直接指向科举制度,揭示了旧社会知识分子的辛酸与悲哀;《阿Q正传》和《端午节》将麻木民众的自欺欺人和欺软怕硬公之于众。还有《头发的故事》《故乡》《风波》......每一篇小说都像一部影片,饱含着一个觉醒者对现实的无奈与苦楚、心酸与哭诉。
呐喊
  在《呐喊》里,我读到了鲁迅作为一个革命者真实的内心世界——他也有犹疑不决,但毫不掩饰而又善于克服。所以,他要饱含泪水地控诉旧民主制度的黑暗,以笔作枪投向恶势力,更要充满热血呐喊催醒麻木的国人!

鲁迅呐喊读后感700字2


  自从上了四年级,妈妈帮我买了许多书,而且都不错,但是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自然是鲁迅的《呐喊》。

  从前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总觉得晦涩难懂,可如今再看,却不由得发现:鲁迅先生早在90多年前就已经道出了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国民劣根性。虽然他后期不再写那些意味深长的小说,而打起了笔仗,让人觉得尤为偏激,人总会有梦,但醒来后却大半都忘了,但是,鲁迅却不以为可惜,他常常会回忆起那些事,可鲁迅常常也回忆着寂寞的时光,他又苦于不能全忘却,所以,鲁迅把它编成了《呐喊》。但他早期的《呐喊》、《彷徨》等小说集实为中国现今仍然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呐喊》这本书包含了许多对于当时社会的讽刺,批评,例如:狂人日记、药、白光等;还包含了对于当今的人们的看法,例如:孔乙己、阿Q正传、兔和猫等;不但如此,鲁迅还写了许多关于自己童年时的回忆,例如:故乡、端午节、社戏等;最后,还有一些鲁迅记载的故事,例如:明天、一件小事、鸭的喜剧等。总之,当你看了《呐喊》这本书,自己就好像看到了当时社会的残酷、悲凄、幽默、有趣,就好像看到了给孩子们吃茴香豆的孔乙己,好像看到了从前的有趣社戏,又好像看到了日益繁忙的咸亨酒店……

  故事从华小栓得了痨病开始,他的父亲华老栓为了治好小栓的病,和别人交易买下了一个血馒头。这个人血馒头就是用革命烈士夏瑜的鲜血浸染的。愚昧的华老栓夫妇以为用人血馒头当药,就可以治好当时几乎要人命的痨病,最后自然无法阻止华小栓病情的恶化。因为巧合,小栓的墓与夏瑜的墓仅隔了一条小路,华大妈与夏四奶奶狭路相逢。可更令人痛心的是,夏四奶奶居然连来上坟都要偷偷摸摸,“羞愧”,“踌躇”,国民的愚昧无知可见。结尾“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是无尽的凄凉与悲哀。

鲁迅呐喊读后感700字3


  一提到思想大家最先想到什么呢?于我,我一下子就想到那令人深恶痛绝的社会——黑暗社会。想到这,鲁迅出现在脑海中,《呐喊》出现在眼前。

  《呐喊》记录了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写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各种矛盾,对旧思想旧道德的批判。而在那个混乱的时期,唯有呐喊,唯有唤醒几个较为清醒的人,中国才有希望!

  《呐喊》记录了鲁迅的十四篇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小说通过各种人物的各个事件来影射当时一个黑暗的、混乱的、封建的社会。

  《狂人日记》以一个将要被吃的狂人为口吻写出了封建礼教的危害和社会“吃人”的本质;《孔乙己》《白光》通过写孔乙己、陈士成两个知识分子因科举考试失利又被社会吞噬来写出科举考试带给知识分子的危害及社会的冷漠;《端午节》写了一个披着新衣的旧式文人。《明天》讲述了一个母亲将希望全部寄托于明天,但全部事与愿违的悲剧故事;《故乡》写了闰土从活泼到封建,这两则小说的结局都是悲惨的,但这些结局在当时社会是必然的。《药》《头发的故事《风波》《阿Q正传》都以不同环境的不同特点的人物写出了人民的麻木、愚昧、无知。《一件小事》《社戏》写出了人心善良、社会淳朴的一面。《兔和猫》《鸭的喜剧》都以动物间的弱肉强食来影射现实。总得来讲,这些小说大多都以悲剧结尾,而这些悲剧是必然的,是社会的必然,是人心的必然。当时,谁有新思想呢?谁能呐喊呢?

  这本书启示我们无时无刻无不应保持着新思想,不能一直守着旧道德。要改革、要创新:改革的是人心,创新的是社会。今天,仍有一些固有思想、刻板印象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所以《呐喊》一书永不过时,人民思想仍需改革。在那时:要呐喊;在这时:仍需呐喊!

  《呐喊》一书,一言以蔽之:黑暗社会针对人民思想的药,当今社会警示人民思想的针,古往今来对于人民思想的定心丸。

1 2

书籍简介

  • 呐喊

    呐喊

    鲁迅小说 319人浏览

      小说集《呐喊》收录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等14篇小说,反映从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中国古老农村和市镇的面貌;它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的中国社会现实,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和虚伪,痛苦地解剖了中国沉默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