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归读后感800字

2023-06-13 14:40:17.0 南渡北归 读后感800字 纪实文学读后感800字 323 浏览

南渡北归读后感800字1


  《南渡北归》全书一百七十余万字,共分三部:南渡、北归、离别,主要叙述“卢沟桥事变后”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尔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全景式地展现了从“七七事变”到“文化大革命”的这四十年中,中国最后一批大师剧烈变迁的命运。

  对于南渡,西南联大纪念碑上这样写道:“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吾人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庾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蓟北,此其可纪念者四也。”与之对应,北归则不言而喻。

  《南渡北归》第一部《南渡》,描述了抗战爆发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从敌占区流亡西南的故事。

  《南渡北归》第二部《北归》,着重描述了抗战胜利前后,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的学术追求、思想变化与不同的人生遭际,时间跨度约为抗战中后期至1948年末,国民政府抢运国宝与“抢救学人”计划,在民族危亡的艰难岁月里,颠沛流离,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从不同的角度还原了西南联大学潮与闻一多被刺案真相,对自由知识分子群体于时代大潮中的分化与演变和探究。

  《南渡北归》第三部,描述了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在回归久违的故土家园之后,因内战爆发和各自的政治歧见,不得不忍痛离别,遥天相望,以及在海峡两岸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政治氛围中所遭遇的命运剧变。

  读完《南渡北归》,掩卷而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纵观人类学术历史,恐怕少有一段历史像中国八年抗战这样,国运多舛而学术益盛的。在战乱、野蛮、侵略与杀戮面前,人的毅力、信念、勇气、智慧、操守一一慢慢凸显,并且像群星闪耀那样集中呈现出光芒来,遂成就了大师群体登场的美谈。
南渡北归
  大师虽已去,风范永留存!

南渡北归读后感800字2


  六年读三遍,而且一遍比一遍认真,这是我对《南渡北归》的态度。没敢下笔,因为无处下笔,即使三遍阅读《南渡北归》,给我的震撼与反思程度,强烈于之前所读过的任何一本书。

  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当时的文化气氛,而是我对大环境的迟钝。我理解不了书中释放的信息与内涵,也不能相信大师们在生活如此之艰的情形下对学问、学术所达到的态度和情怀,更不能恰当地表达我随他们命运的起伏或揪心或喜悦或敬佩或同情的心理。我忍不住写下这些文字,不是证明,不为纪念,只为我在阅读中认识了他们,在阅读中知道了他们的存在及存在的意义。

  前两遍阅读文章,我不断地惊讶和疑问,惊疑中认知一次次被颠覆。我是带着崇敬的心情开始第三次阅读的。《南渡北归》三大部1300万余字,虽不是字字珠玑,但终不能忍心带过一字,以至于在阅读过程中,我像个梦游人一样在家里、在单位都不由自主地念叨,感觉那些大师们像生活中的某一个人物一一向我走来,切切实实诉说他们为救国图志留学,冒着烽烟炮火,跋涉西南办学的科学态度。他们是陌生的、遥远的,又是亲近的、熟悉的。“为求知而读书”的陈寅恪,寒风凄雨中为妻子送糖的穆旦,梁思成夫妇、曾昭抡兄妹,李济、陶孟和……相信没有一位读者不为他们所表现的高风亮节不动容!而他们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日常生活中的见闻趣事、文革中的命运遭遇以及在艰难困苦中学术上取得的丰硕成果,更让人对他们所表现出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而敬佩!他们延伸了中国历史又丰富了中国历史,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他们晚年的遭遇,与历史和时代相关,也确实是他们的个人命运、所学知识和奉献精神与国家命运、时代发展相连,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因为国民党出走台湾,又开始了新的南渡......《南渡北归》的封面标题下面有很醒目的八个大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就我的浅见有两点涵义:一是大师们真的离我们远去了,二是相对于今人浮浅的治学态度,大师们的个人风骨、治学态度和贡献精神也远去了。我斗胆更正:他们仍在,身去魂在,一代代影响着有学识、风骨和情怀的读者们!

  罗列好多,还是说不到点子上,最能恰当表达我心意的其实只是一句话:再不也敢看了!无论怎样理解,不得不叹服诗人穆旦在诗歌《冥想》中对生命做出的道白: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过是完成了普通的生活。唉......

南渡北归读后感800字3


  其实《南渡北归》有三本书,第一部《南渡》、第二部《北归》、第三部《别离》。战火纷飞的年代,傅斯年、胡适、陈寅恪、李济、梅贻琦、梁启超、梁思成、童第周、董作宾、郭沫若、王国维等国之大师,为祖国而奔走,为民族崛起而奋发。想当年,他们也曾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精力充沛的想要在各自的领域开创一番事业可在人生最该得意的时刻,却遭受日军侵华带来的国破家亡的痛苦,万里迁徙,在西南一隅忍受贫困疾病,为中华民族保存文化血脉。抗战胜利后,本该欢天喜地继续自己的事业,怎奈又逢国共内战。民国时期的大师们,在他们一生中,遭受了很多的艰难困苦,在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折磨下,依然能够勤于治学,并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做出如此辉煌的成绩,不得不给人以很大的震撼。

  有时为大师的趣事儿逗乐,王国维担任清华四大导师前特意跑到溥仪那里请示。有时为大师的决绝震撼,“思想如不自由,毋宁死耳”的王国维毅然地投湖自尽。童第周的形象也鲜活了起来,他不再只是著名的生物学家,还是在田垄边卷起裤管和妻子一起捉青蛙的李庄人。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那些在李庄生活的知识分子开心的走向街头的描述也令人为之深深感动。也更加深刻地去理解甲骨文的发掘与识别对中国历史的意义。那些大师们不仅仅只是名字印在脑海里了,他们事无巨细的生活呈现了活灵活现的人物。还有一些可能被我们误解的历史在这里也被澄清。

  读这本书的时候思绪万千,却发现写读后感时却无从下手,内容太多,自己功力有限,不知如何讲起,如何总结,说一些感悟吧。我看南渡时是最激情的,虽然战火纷飞,但每个人都是激情四射,眼中充满光芒的,他们为国家保留文明的火种。北归是有些伤感,离别是极度伤感。南渡、北归、离别,人生也就几十载,折腾着、折腾着,人老,发白,曲终人散。也可以说这是一本带有情绪的中国近现代史,三本书看完除了对大师们有了比较形象地理解外,也对真实的历史有了一定的思考。人是活的,思想是自由的,而所有记载下来的东西都变成了死的,固化的,一味地尽信书不如无书。但所有记载下来的书都对我们有所指导,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与审美。

  《阿甘正传》里说:我不觉得人的心智成熟是越来越宽容涵盖,什么都可以接受。相反,我觉得那应该是一个逐渐剔除的过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知道不重要的是什么,而后,做一个简单的人。

1 2

书籍简介

  • 南渡北归

    南渡北归

    岳南纪实 356人浏览

      《南渡北归》为作家岳南2011年出版的最新力作,该作品自出版后便不断加印,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南渡北归》三部曲,是首部全景描述20世纪中国最后一批大师命运的史诗巨著。  《南渡北归》三部曲全景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多样的命运和学术追求,系首部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