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读后感2000字

2023-05-26 14:47:31.0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读后感2000字 教育读后感2000字 1207 浏览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读后感2000字1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就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这段利用闲暇时间,认真拜读了《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一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戈登·诺伊费尔德和加博儿·马泰,读完此书我感触颇多。

  近些年原生家庭的概念被很多人反复提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家庭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身体上的生长,更多的还有在心里层面上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的成长需要爱,需要被看见和理解,如果没有得到回应,对孩子来说,那就是最绝望的事情。无回应之地即绝境,身处绝境中的孩子,内心的黑暗是很难被驱散的。戈登博士是加拿大著名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也是国际儿童发展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从事儿童常见行为研究长达四十多年。这是什么概念?想想我们自己,除去孩子的学习时间,满打满算,我们真正陪伴孩子的有效时间,可能一天都不够一个小时。

  而戈登博士面向无数个孩子的行为和心理,研究了四十年,可以说,他是比爸妈更懂孩子的人。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和教育工作者的看见和回应。“回应,像一缕阳光照亮了孩子的世界,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被爱、被理解、被看见”,所有的孩子,都是透过他人的反应来看见自己,根据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通过别人与自己的互动获得存在感。在积极回应和被看见的环境之下,孩子才有机会成长为自己。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情况,在我带过的学生中,有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小孩想和另一个孩子玩时,他会对别人动手动脚。比如拿头去撞人家一下,又比如去拽拽别人的头发和衣服,结果可想而知,他俩不仅没有玩到一起,还可能在班里打起来。那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明明是想接近,却去攻击别人呢?因为爱和攻击是相似的,都是一种本能的生命动力,当一个人在爱上遇到困难时,就会选择另一种表达,那就是攻击。关于是什么让一个人选择攻击?戈登博士说,是爱里的挫败感。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九岁的海伦在镜子前,生气地拿起剪刀,恶狠狠地剪掉了自己的头发。妈妈很不理解,想问问海伦发生了什么,海伦握着剪刀朝着妈妈喊叫。你看啊,虽然这个孩子没有说出具体的话,但剪掉自己头发和恶狠狠地喊叫就是她带有攻击性的表达。是什么让海伦变成这样呢?那段时间,她的爸妈整天吵架,一度闹到离婚,在海伦减掉自己头发之前,爸妈根本顾不上她。这就是依恋不足对孩子攻击行为的影响,他可能不会明确告诉你:“我需要你关心我。”但他会用一些偏激的行为表现出来,可能是攻击自己,可能是攻击别人。所以从这简单的例子中我们就可以明白,爱和攻击看起来是两个极端,但本质都是一种生命力量,当一个人爱里受挫时,就很容易选择攻击。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而孩子因为心智并不成熟,也因为对于父母依赖更多,所以,依恋中的挫败会助长他的攻击行为。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和教育工作者的关切和帮助,也就是先看到孩子,再去解决事情,这也是我们这本书最重要的内容。我们说说有效管教的七法则,它们是:

  ①用联系法而不是分离法。

  ②关系比问题更重要。

  ③允许并鼓励孩子流泪。

  ④孩子的积极意愿比行为更重要。

  ⑤给孩子体验情绪的机会。

  ⑥正面引导,不要错误示范。

  ⑦留意孩子的周围环境。

  内向的、叛逆的、具有攻击性的孩子,可能往往是被教师和家长忽略的一个群体,他们内心渴望被关注,不过大张旗鼓的过分关注会让他们害羞甚至不知所措,他们更喜欢温和的、具体的方式来回应她们的期待。身为教师我们应该因材施教,粗化“标准线”,内向性格的孩子本身就对自己标准高、要求严,孩子是细线条,教师就要“粗线条”一点,高关注会容易增加心理压力,一旦关注度降低,则导致心理产生较大的落差,从而影响情绪等等。同时教师应主动、耐心地关照他们、走近他们,多花时间在他们身上,在陪伴的过程中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被人关注和在乎的。他们在获得安全感后便会更加大胆地参与游戏,更愿意表达,会越来越开放自己与其他小伙伴的相处。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独特而珍贵的种子,需要得到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正确、细心的浇灌和呵护,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心理学家朱利叶斯·西格尔说过:“亲子之间如果没有一条坚不可摧的关怀纽带,那么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而身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因材施教,还要看到孩子们内心的需求,如果只一味地对孩子们的错误行为进行教育和纠正,可能会导致师生关系变得紧张而疏远,而课堂上的行为问题却得不到解决,所以,作为师者,我们肩负的责任,任重而道远,我会一直坚定不移地探索与发现,努力学习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助力孩子成为生命的一束光,照亮自己前行的道路!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读后感2000字2


  这两天发生了两件事,让我对《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这本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指引我在实践当中努力和学生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

  第一件事是有一天晚上将近11点了,我们班的李轩同学给我打电话,哭着说他的父母只想控制他,从来不知道理解他,知道他喜欢玩手机,就天天拿着手机说事儿,给他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让他感觉到父母根本不是爱他,而是想拿他喜欢的东西达到控制他的目的。他哭着跟我说他爸爸还不如班级里的好朋友,而他的好朋友是一个小混混一般的糟糕孩子。

  我和他分析父母话语背后的焦虑和心情。我告诉他,父母愿意在你身上花钱,愿意陪伴你做任何事,对你提学习的要求,对你手机进行管控,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不是为了你能够顺利地考上高中,将来拥有一份比较好的工作,从而更好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呢?当我慢慢引导他去理解父母的时候,他也意识到,自己确实在对父母的理解上有误解,同时当他把电话打给我的时候,我就知道,在他心目当中,他觉得我比他父母更懂他。

  正是因为我和小轩同学建立了彼此信任的依恋关系,所以当他和家庭、同学闹矛盾的时候,他会找我来排解苦闷,让我帮他想对策,解开他心中的心结,从而引导他不断地从懈怠、偏执、痛苦的路上走向乐观、上进,并能正确地看待同学、家长和老师。所以,彼此信任的依恋关系是教育的基础,就像书中所说的一样在抱怨孩子的不当行为时,父母完全没有看见孩子已经开始依赖同伴,不再指望父母的养育、安慰和帮助,不再寻求父母的爱护、认可或者丧失。他们更乐意从同伴那里寻找支持、爱护、联系和归属感。相应地,教养权力也会从父母那里转移到同伴那里。但是,同伴其实是看不到孩子的需求的,孩子也不会从其身上获得安全感。教养发挥作用需要有三个条件,有需求的依赖者、愿意承担责任的成年人和孩子对成年人的正常依恋。三个要素中,最关键也是最经常被轻视和忽略的,是孩子对成年人的依恋。

  当父母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应该做什么的时候,就会忽视和孩子之间的依恋关系。然而,教养首先是一种关系,而不是一项需要习得的技能。要想夺回教养权威,父母必须跟孩子重新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不仅是身体上的亲密,还要有心理上和情感上的亲密。一旦孩子心中没有了排序意识,就不会认为父母比其他人重要,对父母也就没有了敬畏。

  第二件事是今天早晨发生的,当我七点到达教室的时候,我发现小杰在补作业,而且是在抄作业,然后我就问小杰,你为什么昨天晚上不完成,而今天早晨来抄作业呢?小杰说他的课本找不到了,我说课本找不到了,可以借,他说借不到,那我说,如果你借不到,你可以给我说,我给你把那一页课本,我可以拍照传给你,他说家长不让用手机,他父母对他管控得死死的,不相信他有使用手机的能力和控制手机的能力。而且他每天回家都和父母吵架,因为父母对他这样不满意,那样不满意。吵得轻了,就用语言暴力来斥责他;吵得重了,抓起棍子就是一顿猛打。有的时候,胳膊和腿上都打得青一块紫一块的,有时候走路都一瘸一拐的。他的父母打完他之后,有时候还再打自己,来让孩子愧疚,来让孩子服从,所以亲子关系非常糟糕。

  而且孩子很小的时候是爷爷奶奶娇生惯养长大的,等到上学的时候,又是父母棍棒威胁教育下长大的,所以孩子和父母之间没有多么深厚的情感。因为没有形成良好的信任依恋关系。所以,小杰从小对父母没有依恋,所以小杰长大后对父母是毫不惧怕,他父母只有通过狠狠的毒打才能使他屈服。所以说,没有良好的依恋关系,那么小杰的教育就更谈不上了。

  当这个小杰从父母那里找不到这种依恋关系的时候,他就转而去寻求同伴作为他的依恋对象,所以同伴的一言一行,都是他去模仿和跟从的对象,所以小杰也就失去了自己,也就失去自控能力。他在学校里是一个彷徨、恐惧的孩子,时刻跟着一帮比较强势的同学后面接受同伴的各种各样的指使命令、甚至是嘲笑,所以小杰也是非常痛苦的、迷惘的一个孩子。这也让我想起书中所讲的当孩子感觉父母无法主导自己时,就会自动依赖期待关系,不再相信父母,而是转向了并不具备教育能力的群体同伴,却从不成熟的同龄人那里接受教育。而自己都不成熟的人,必然无法教育出成熟的孩子。一旦孩子与同伴在彼此的教育中长大,会更不愿听从父母的教养。变成管不住、教不会、长不大的孩子。同伴导向,会削弱父母的权威,让父母不得不依据各种手册、专家建议及社会期望来教养孩子。导向是一种帮助人们明确方向、熟悉环境的动力,是人类的原始本能和需求。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是无法忍受没有标杆人物的,他们无法忍受导向缺失,因为这会让他们自己迷失方向。因此,一旦有同伴进入自己的内心,很容易产生依恋同伴的念头。在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成年人的引导,他们也会朝离自己最近的人寻求定向,接受对方的教育和引导。同伴感情才开始取代亲子感情,同伴成为孩子的主导,而原本很正常的同伴关系也随着孩子们成为彼此成长的主导而变得不正常了。令人震惊的是,绝大多数孩子自杀并不是因为父母,而是因为受不了同伴对待自己的方式。

  孩子受同伴的影响越大,当他遭遇同伴的冷漠、排斥和孤立时,受到的伤害也越大。几乎所有研究都表明,父母才是最重要的。卡尔荣格说过,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最大,亲子关系一旦有缺失,会对孩子的性格造成最为严重的创伤,有力的关系必须具备。无条件的爱与接纳。一方对另一方有着养育的欲望,有为对方拼尽全力的能力,有为对方的成长牺牲一切的意愿。亲子关系中的父母尽管并非完美,但他们更像是圣人。没有这样的圣人,对很多孩子而言,意味着灾难。

  这就更让我警醒到,当我和小杰对话的时候,他这种恶劣的态度,其实是源于背后这种对家长依恋关系根本没有建立,就像书中所说的那样,当这个和家长没有建立起良好的信任、依恋关系的时候,那么他和外界一切关系的基础就没有建立起来,当他又把同伴作为自己的导向的时候,那么他就彻底失去了自己,也就成为了一个百毒不侵的孩子。在学校里,老师也难以管教,在家里父母也管教不了,成为了一个所谓的问题孩子。

  那么通过读完这本书我就明白了,对于小杰的教育,应该慢慢的和他建立起这种信任依恋关系,让小杰重新找到正确的依恋对象,而不是处在同伴导向当中。

1 2

书籍简介

  •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戈登·诺伊费尔德教育 524人浏览

      很多父母常说:“我的孩子我还能不了解?”但事实是,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未曾真正感受孩子的内心,看见孩子深层的渴望。  儿童行为心理学家戈登·诺伊费尔德博士,通过40余年研究发现:父母看到的是孩子逆反、攻击、欺凌等行为问题,但却并未看见行为隐藏下的内心渴求、方向迷失。内心意愿被深藏、被漠视,得不到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