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1550字
2023-04-13 15:35:16.0 文化苦旅 读后感1500字 余秋雨作品读后感1500字 418 浏览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1550字1
如果只带一本书,我要带余秋兩的《文化苦旅》。我井不想在东南亚享受热烈的阳光,不会向往贝加尔湖畔的微风,我不期盼着欧洲宫殿的辉煌,也不渴望去深入最南端的冰川。我只是会默默地想,世界很大,一生很短。如果有幸能用流逝的时、分、秒,于光影之间,用我微小的脚步,一步步经过这万里河山,看大江东去,观古今于须臾,抚沧海于一瞬听着那回荡千年的音韵,激起我骨血里的从未冷却的,名为中华的情结。我不奢求周游世界。我只向往,能在流年的变幻中,窥见一丝历史的遗藏。“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我要带着《文化苦旅》,在历史的千年沉淀之中,领略万古的苍凉雄壮,品味文化背后的秘密。“广漠中有生命的穿行,壮阔中有灵动的游走”。这就是文化苦旅。
读书十余载,但它于我而言并非知心伴侣,而多是被迫无奈。我想不通李白雄奇飘逸、蕴含着奇特瑰丽的想象;弄不懂李清照将人生的清丽明俊和哀愁憔悴融入到一字一词中;看不透博尔赫斯钟情于隽永的语言和深刻的哲学意象;读不尽松尾芭蕉擅写体现平和沖淡之美的俳句……
直到我翻开《文化苦旅》,一切苦恼都如飘絮随风吹散。
向来喜欢旅游,在看到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时,总对这充满诗意的书名,心怀无尽困惑:先生为何称这旅行为苦旅?既是苦旅,又何必踏上呢?
走过先生走过的路,以一颗孤独之心探索无数的未知。封尘千年的兵马俑,光彩照人的颜色在地下岁月的磨砺和出土后加速老化中消失殆尽;大漠深处的月牙泉,水的婉约和沙漠的广袤的碰撞如粗野大汉爱上柔情少女般美丽。借先生的慧眼一看,苦意涌上心头。俑人与我促膝而谈繁华不再的咸阳城,沙子稀疏作响预谋着淹没月牙泉于沙丘环抱之中。俑人叹息,小泉恐惧,苦涩围绕着我,久久意难平。
那些打不倒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我不是一个人,我在走先生走过的路。游敦煌、经兰州、越沙海、历古城,一次次的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终将一苇以航。这是人世间的真谛,虽有苦感,回味仍甜。我想,这大概就是先生,愿一次次苦旅的原因吧!
索雷斯库在他的诗歌《两遍》中写道:“所有的事物我都要看上两遍,一遍让我欢欣,一遍令我忧伤。”《文化苦旅》我看了两遍,一遍归我,一遍还给先生。先生之意不在旅,在乎山水之间也。路漫漫其修远兮,先生行走在尖刀细羽,跋涉千里,也得甘甜。
不久前,网上曾流行过这样一句话:“人的一生注定会遇到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于我而言”,他们应该是书籍和疫情的逆行者。翻阅卷中薄纸,于无景处观四季;品读书中文字,于无声处听惊雷;探索墨中人物,于无人处悟情怀。这书中的星辰大海,于无形处惊艳了时光。“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若前方遍地荆棘,也许你会想:有人陪我就好了。但你一定更希望:有人帮你过去就好了。其实,在疫情期间,那些身着白衣的逆行者,就是斩断荆棘并背我们朝光明于勇往无前的人。在那混沌如麻的境地,竟还有皎洁温润的栖息之所。
人生的绝大多数之时,都是一场苦旅,犹如路边一潭死水,无波无纹。偶尔被石子撩拨,然而“堂皇转眼凋零,喧腾是短命的别名”,涟漪散去,回归平淡。但是我们也可把平淡的人生活出不平凡,或卷入长江大海,见识广阔世界;或滋润花草田禾,贡献人生。璀璨时光转瞬即逝,即使苦不尽,苦中仍有甘常在。
毕淑敏在《在雪原与星空之间》中谈到:“你必得一个人和日月星辰对话,和江河湖海晤谈,和每一棵树握手,和每一株草耳鬂厮磨,你才会顿悟宇宙之大、生命之微、时间之贵、死亡之近。”用心跨越的山河是苦的;用心游览的天地是苦的;用心抚摸的花鸟鱼虫是苦的。但心灵的苦旅,才能让人无限接近思想的天堂。苦不尽,甘常在。慵懒的阳光依旧在树枝上摇摇晃晃,清爽的微风和我撞了个满怀,伴着阵阵书香,我愈加坚定了信心:不管涉世多深,年轻的心会一直跳动,去品味那甘之如饴的苦涩。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1550字2
初识余秋雨,是在高中语文书里选了他的那篇《道士塔》,后来再听余秋雨,是因为国庆大西北旅行会经过敦煌,想着了解一下历史总没有错的,于是出发前就开始读了敦煌的部分。回来之后就没有再碰过这本书了,实在是余秋雨的文字功底深,须得反复阅读才能理解,所以这本书剩下的部分就留到了寒假。
这本书的背景是在20多年前,余秋雨毅然决然地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踏访公元七世纪的唐朝,乃至中华文明被埋没的重要遗址。后来又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了埃及、印度等世界上一些重要的文化遗址。他白天走访,晚上记录,对当代世界文明做出了全新的思考和紧迫提醒。他把稿件投往武康路113号巴金家大门口的一个信箱,这些稿件经过他的初中同学李小林,也就是巴金女儿的编辑,终于成了大家熟知的《文化苦旅》中的“中国之旅”和“世界之旅”。
文化苦旅,不仅仅是穿梭在各种名胜古迹、田园山水的感慨旅行,更是一种穿越千年、探索中国历史文化与文化灵魂的时间之旅。之所以是苦旅,是因为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正在逐渐地沦陷和丧失,作者在感慨和惋惜之余,也将自己满腔的悲愤和不满寄于笔下。在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流失的批判和思索中,重拾人类精神文明发展所缺失的东西。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开篇,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一直读到两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涵盖了太多,承受了太多。
从一开始的《道士塔》、《莫高窟》到《废墟》、《笔墨祭》等等无一例外,都是写人类的精神文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于物质文明。人类物质文明的极大发展并没有给精神文明提供更好的土壤和环境,反而会破坏精神文明原有的物质基础,使之不断的流失、散落,甚至走向灭亡。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的蚕食,就如王道士对敦煌文化的破坏那样,进程缓慢,却极具破坏性。20世纪初,莫高窟的当家人王圆箓用藏金洞的大量文物,经蒋孝琬推荐从英国人斯坦因手里换取了极少的钱。
作者是这样写的:有一天,王圆箓觉得斯坦因实在要得太多了。就把部分挑出的文物又搬回到藏经洞。斯坦因要蒋孝琬去谈判。用40块马蹄银换回那些文物,蒋孝琬谈判的结果,居然只花了四块就解决了问题。斯坦因立即赞扬他说,这是又一场“中英外交谈判”的胜利。再读这些文字,便能感受到作者字里行间的愤怒、遗憾、残缺、无力感,恰如圆明园前的十二生肖兽首又一个个用高价从殖民者手中买回来。作者把毫不起眼的道士塔列为全书的第一篇,其实在告诫我们,中国文化正在被许多像王道士一样不起眼的人吞噬着、破坏着。
朝政的腐败,人民的无知,在那个年代,造成了巨大的民族悲剧,敦煌惊现了大量的文物与经卷,它将把中国考古界带向一个新的里程碑。我们为历史喝彩,可他却与我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落在了一个农民的手中,外国友人的不客气、王圆箓的傻笑,使它流落他乡,让他们大摇大摆的将这些珍贵文物搬进他们的博物馆,并信口雌黄与我们争夺它的归属。悲痛欲绝,恨我们落后,我们弱小,套用一句话就是:落后就要挨打!这些国耻怎会忘记?但只能苦于心中,却无法吐出。遗忘,也许也是一种对中国文化的破坏。此前在《为什么是中国》里也提到,那时候的人们,愚昧无知,没有家国观念,当侵略者来临的时候,他们充当的角色并不是保护者,而是引路人。
文化苦旅,如今我才明白这个苦意为路途艰辛实在太过肤浅,苦于心才实在为苦,我没有目睹种种擦肩而过的辛酸与血泪,但作者笔下的一幕幕清晰可见的中国文化悲剧,让人体会到了他刻骨铭心的痛.不过,苦后留下的是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甚至是对人生的思索。每个人的旅途不会一样,在这样的旅途中,产生的自身对世界的探索就会不一样,留在历史中的,总是那些创造文化的人。剩下的人,只有不断的循环,企图用好的品质,让下一代人继续创造。文化苦旅,这是一条人生的道路,每个人必须走,只是走的方式不一样。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1550字3
《文化苦旅》是当代作家余秋雨的一部关于中国文化遗迹的散文集,不管是其内容或是题材,还是语言的应用,还有所透露的精神内涵,都有别于传统散文,为当代散文开拓了新的视野。通过平淡的语言、抒情的文字,将中国文化的兴衰娓娓道来。
这是一本述说一个建筑、一个地域由兴盛走向衰竭的历史,再走向永恒的作品,这一点可从一个“苦”字品味出来。余秋雨将自己的情感添加到语言中,当我刚才还认为自己在读一本历史传记,这会又变成了一个倾听者被带入古迹幻境之中,感叹了古迹的瑰丽,最后又只能同作者一样,为衰败发出深深的长叹。
《文化苦旅》是一种浓重的人文气息。余秋雨自西北东南出发,通过一个“旅”字,体会不同的人文情怀。这与游记有所不同,“旅”不仅是写出了所见所闻,还在这里是论述了从古至今的人文所在。开篇的《牌坊》,建立起的是如牌坊那样高大的贞洁女性社会角色,同时也铸造了一座用“三纲五常”束缚女性的牢笼。作者透过历史古迹的恢宏或者败落,再用心写下“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的感悟。在这样的自然与人文之间,建立起一致的精神步调。
《文化苦旅》是一种感悟历史的哲学。这里讲一篇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小学课文--《莫高窟》,就摘自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只是语文课本中摘录的是小部分,是对莫高窟精美壁画、和栩栩如生的壁画的描写,而其中的精神哲学,也是在我真正读完《文化苦旅》之后才能感悟。如作者所说:“千年的光阴之后,莫高窟依旧活着,他的血脉、他的呼吸、这是何等强大与壮阔的生命力。”供养人将精神寄托在这尊尊佛像之中,是古人生活哲学;壁画中的胡人,是古人对外邦事物互融共通的精神哲学。余秋雨在许多篇章中都提到了历史文化等许多内容,借助历史遗迹来感悟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与惋惜。在这些感悟惋惜中,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巨大魅力。除了去理解历史本身,更多的是对当时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的理解,从中反思文化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影响,引起对民族精神与对未来命运的关切。
以往认为要了解历史,就要走进博物馆中,与文物面对面才能感悟古人精神交流的玄妙。而从《文化苦旅》里可体会生活,可窥视古人的精神世界。犹如《江南小镇》《沙原隐泉》所展现的宁静,都让人远离城市的喧闹,呈现出意蕴悠久的江南景象,让人梦寐以求、心驰神往;跨过静默的沙丘,背后的碧绿泉水才能呈现,在那时鸣沙山不是现在的人声喧闹,耐住寂寞,一步步的往上,终于无意获取泉水真容。他所描述的这种宁静审美,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克己复礼、淡泊名利的宁静观是一致的。在我们的生活苦旅之中,在探寻文化灵魂的过程中,保持这样的人生观,让自己的精神得以真正的升华。
“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是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这无端的感动和喟叹总是出现在每一篇章之后,因为唐朝时与城市生态和谐共处的杭州,因为范钦家族世代守护的天一阁,因为不计其数文人墨客感叹的庐山......这些文化宝地发展至今,以至于我们随时都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这也就印证了余秋雨所说的“沉重的历史气压”。从历史走来,阳关的城墙已经塌陷,渤海国的废井只是冷眼凝望。我们是否能知道他们曾经存在过也辉煌过?这份沉重的气压,不仅仅是气压,还有的是对文化的传承、历史遗迹保护的沉重包袱。多少的经书卷轴,被王道士这些无知之人倾销海外;多少的经书卷轴,在天一阁中一部部被盗贼掳掠......这种文化实体被毁时,我们无能为力,借着《文化苦旅》这书,只能无声的嘶喊“不要”。时至今日,我们不应该再让这种叹息持续,我们应该接起这份“包袱”,去护好我们的中国文化。
文化是滋养民族的灵魂源泉,文化始终是民族素质的纽带。余秋雨通过《文化苦旅》一书告知文化经历的沧桑,唤醒我们对文化重建苦难意识。中国文化体现的苦,是一种艰苦的传承,这样的苦,最能激发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敬爱,宣扬中国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上一篇:朱自清背影读后感600字
下一篇:鲁迅狂人日记读后感1500字
相关文章
书籍简介
-
文化苦旅
余秋雨散文集 350人浏览
《文化苦旅》是当代学者、作家余秋雨的一部散文集。于1992年首次出版,是余秋雨先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主要包括四部分,分别为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 全书凭借山水风物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