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2000字
2023-03-19 20:48:37.0 给教师的建议 读后感2000字 教师读后感2000字 366 浏览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2000字1
读完《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我内心有许多想法,在这里谈谈自己的读后的感想。
一、把握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首先,作为教师首先要全面了解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在总体目标中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突出表现,注重提升学生基本思想、基础知识、基本活动的经验。发展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要认识到每门学科的教育是大众的每门学科,教育对象是全体学生,因此每门学科课程所设立的阶段目标,是每一位身心发育正常的学生都能够学好的,学好每门学科是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权利。因此,新课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核心价值观,抓住了核心观念,就是抓住了根本矛盾,找准了根本方向。教师的心中只有学生,学生就是教师的一切,要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教学生之所需。
最主要的就是要确立新的教育理念。一种新的理念想要被接受,受众必须要对这种理念有透彻的理解感悟。对于教师来说,面对新课标不能机械地选择接受,这样不会使其变成自身应该具有的一种素质。只有对新课标有了深刻的理解感悟,才能在教学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它,服务于学生,造福于社会。当新课程的实施进入关键阶段时,这种意识尤为重要。
二、培养理解教材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来编写,并不是教学的根本依据,只是一种教学的工具,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需要根据课程标准来使用教材。教材中除了有丰富的知识内容,还蕴藏有大量的思想性内容、教育性内容和科学性内容,这些东西在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着巨大的有益作用,同时教会学生使用正确的方法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不仅要去理解里面的知识内容,同时还要理解其中蕴含地对学生思想内容的教育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把握思想教育的具体步骤,理解思维训练的科学过程。要理解教材的系统性,教材中每一个章节之间都有联系,把它们中间蕴藏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中要循序渐进,融会贯通,才能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要理解教材的逻辑性,“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对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讲述的时候要做到思路条理清晰,语言通俗严谨,才能使学生理解知识逻辑,记忆深刻。要理解教材的实用性,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联系生活实际举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增加学生教学参与感,发散思维。
我们只有全面深入地理解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更加灵活地使用它为我们服务,才能在授课时将知识化繁为简,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不能机械地诵读那些已知的结论,填鸭式教育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认真研究教材,才会合理地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状况,通过其认知心理,向学生解释其中的思想和方法,传授知识。在研究教材的同时,要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才能在讲课时突出重点讲解,用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只有深入了解教材,才能在讲课过程中目的明确,选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才能运用好这个工具。
三、课堂组织教学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最主要的场所,教学实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组织师生共同开展教学活动,在诸多教学技能中,教学实施技能是其他基本技能的基础,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成败。在教学中,实施教学实施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新理念下的教学实施基本功,要重视设计课堂,重视引领学生走进教学,建立学习组织,要有反馈与调控的基本功,要强调合作教学基本功和建设课堂文化基本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使得原有的教学计划无法充分实施或实施。那么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处理这些突发事件的能力也是对教师组织教学能力的考验。还有一些学生有新颖的想法,他们对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案新颖而独特。这时,老师应该对正确的方法及时给予肯定,同时一起比较不同方法的优劣,即使学生方法错误,也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错误,为什么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相反,如果教师否定或扼杀学生的新颖思想,会使学生不敢思考,扼杀学生积极性。当然,这不仅关系到教师的基本知识水平,也关系到教师组织教学的基本功。尤其是新教师应特别重视组织教学能力的培养。
四、学会启发学生思维能力
面对学生,选择不同的方法去教授不同样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会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正确地思考方向,共同解决问题,那么就可以说教师的教学方法是灵活多变的。当学生体会到学习每门学科的乐趣时,他们会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孜孜不倦地学习。这叫做启发式教学。
因为每个学生的性格都不一样,各种表现也会各不相同,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需要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例如,有的学生思维跳跃,他们学习速度快,对新知识接受能力强,但是容易在知识点没有完全掌握时松懈,马虎粗心犯下错误,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停下来仔细思考,认真学习。有的学生思维缜密,他们在学习上思维谨慎,对新知识要想做到面面俱到,但是容易在旁枝末节上花费大量时间,学习效率低下,教师应当告知学生怎样去筛选有用信息,忽略不重要的部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开导调整,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将知识与爱好相结合,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兴趣中思考,这比机械地使用教材去讲解知识要好得多。所以,希望在以后做一个有思想、有道德情操的老师。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2000字2
初识苏霍姆林斯基,是在两年前。那时,学校正在开展“教师共读一本书”的活动,在教师大会上,我教学生涯的引路人——吴校长拿着一本《给教师的建议》,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特别是小语人,都不能不去了解这位教育家的思想,也不能不去读《给教师的建议》这部教育宝典,在教学实践中你遇到的很多迷茫或困惑,都可以在这部百科全书中找到答案。”这就是我与这位教育实践家的第一次会面。轻轻地翻开这本书,我开始与这位智者对话,他痴心教育、永葆初心与情怀,他闪光的思想,他对每一个孩子诚挚的爱,他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真知灼见,无不让我深深折服。与这位教育家交谈,让我不仅拥有了很多全新的收获与体验,还化解了教学上的不少苦恼与困惑。
“语文课应该教给孩子们什么”,现在的我对于这个问题的见解已与入职时有所不同。刚走上三尺讲台时,我对语文教学的认识是狭隘和肤浅的。那时我争分夺秒,只为教给孩子们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我以升学率为个人奋斗目标,也曾费尽心思去琢磨和思考如何让孩子们拥有更实用的应试技巧。而今,当我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语文教师,如果说对教学生涯有什么感悟的话,那就是我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教会学生阅读”的重要性。拿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说,就是“必须教会少年阅读”,小学时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而阅读能力的培养,会为孩子们打下一生的精神底色,将让学生终身受益。
苏霍姆林斯基在第60条建议中强调:“那种只知记忆、背诵的学生,可能记住了许多东西,可是当需要他在记忆里查寻出一条基本原理的时候,他脑子里的一切东西都混杂成一团,以致他在一项很基本的智力作业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学生如果不会挑选最必要的东西去记忆,他也就不会思考。”这种现象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遇见很多。例如,在做练习题时,很多学生只会机械地填写死记硬背得来的答案,而只要把表达的方式改变一下,他们就束手无策了。究其原因,就是他们不会阅读。“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他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由此,可见智力的培养其实就是阅读能力的培养。怎样培养阅读能力呢?我有以下三点思考:
首先,我们应该借力课堂阅读教学,因为它是学生学习最直接的载体。一堂生动有趣的阅读课,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与作者发生思想碰撞,并擦出智慧火花的时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徜徉在文字的王国中,领略文字带给学生的情感美、语言美,并由此生发出自己的感悟、思考,形成独特的思维逻辑关系,这些都是其他阅读方式无法替代的。因此,我们在备课时一定要关注“我的语文课可以给学生带去怎样的思考”这个点,只有关注了,学生的阅读才能真正地发生,也才能产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生动局面,要不然就只能是“千人一面”了。
其次,我们应该尽力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因为“得语文者得天下”。所谓语文者,就是善于阅读者。“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学校推行“课前三分钟”讲故事,以及课后阅读拓展等读书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的目的。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取得了什么收效呢?说真的,现在说收效还为时过早,但只要老师们不要被分数束缚住手脚,我想,时间会是最好的证明。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到的“有些少年学生在家庭作业上下的功夫并不大,但他们的学业成绩却不差。”在我们的学生中也有类似现象。当我们深入了解之后会发现这些学生的阅读量都比其他学生大,他们已和书籍成了好朋友,而且能表达自己的一些主观看法。可见他们都有较好的阅读能力,“而好的阅读能力又反过来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
再次,我们还应该利用校园文化这块沃土,因为它是学生学习生活待的时间最长的场所。如果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设有图书角,让学生每天一走进校园就如同走进书的海洋,再顽劣的学生待久了也书香萦身,因为他们是在书的世界中成长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当学生走出学校,把老师传授的知识技能都忘记了之后,所剩下的东西,不就是语文素养和学习品质了吗?而阅读能力正是语文素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拜读了《给教师的建议》,我豁然开朗,知识长期不用是会忘记的,但是能力却可以沉淀下来;灌输想法是很容易忘记的,但是教育对一个人的熏陶却可以长久沉淀下来。唯有教会孩子们阅读、点亮孩子们阅读的心灯,唯有培养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唯有让孩子们拥有良好的阅读品质,才是一位语文教师的立身和使命。如果能在语文课上与孩子们开心阅读,从而激发更多的孩子爱上阅读,那么我们就挤出时间来开展读书活动;如果学校有条件为孩子们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那么我们就带上孩子们尽情遨游书海;如果学校的条件不尽人意,那么我们就挑选一本本好书,想方设法“读书给孩子们听”吧!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坚信,只要脚踏实地,努力践行,坚持读书给孩子们听,坚持与孩子们结伴阅读,总有一天,我们播下的阅读种子,会在春风春雨的召唤下,破土而出!
上一篇:铁杵成针读后感600字左右
下一篇:一地鸡毛读后感600字
相关文章
书籍简介
-
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 853人浏览
《给教师的建议》是前苏联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编著的教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77年。 在该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分条列出了100条建议,这些建议涉及教师具体教学环节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如何处理学生的家庭作业整个教学流程,也包括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把握好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