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读后感1500字
2023-03-03 14:56:01.0 深度学习 读后感1500字 教育读后感1500字 796 浏览
深度学习读后感1500字1
近年来,“深度学习”的风在教育界刮得很大,对于我们一线教师而言,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第一,从重视“教”转向重视“学”的挑战;第二,从“个人学习”转向“协同学习”的挑战;第三,从“教案”转向“学案”的挑战。为了更加适应“深度学习”这一教育指针,我也在不断的提升自己,首先就是增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近期,我读了钟启泉教授《深度学习》这本书,有了很多思考。
深度学习指的是“学习者能动地参与教学的总称”,它要求教师能够把握学习的本质,重视培养学生的素质与能力。这就让我联想到我们学校很多骨干教师的课堂情景:有“发现型”学习,有“问题解决式”学习,有“调查式”学习等,这些好像都属于“深度学习”的范畴。反思自己的课堂:很多时候以讲授为主、以传授教科书中特定知识点为主,着实有些“放不开”,虽然也能把知识点夯实,但老师很累,学生也不快乐。反观能将“深度学习”理念贯穿课堂中来的老师,他们的课堂就显得轻松愉悦了很多,因为“知识”是学生自己摸索来的,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探究中来,有自己的思考,也有在小组合作中思维的碰撞,学生不仅能够学得开心、学得深刻,而且提升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各项能力,而老师在其中起引导作用,对学生进行适时点拨、及时评价。
优质的深度学习既是主体性的,又是对话性的,同时还是协同性的学习。这让我不禁想到翟老师《笔算除法》这一课,以学生熟悉的植树节为情景引入,首先是计算42÷2,我们已经学过口算除法,因此几乎所有学生都可以快速地说出得数,接下来翟老师出示了756÷6,学生们从一开始的跃跃欲试到思考后的鸦雀无声,学生蒙了,坐在下面听课的我也蒙了,直接就要计算这么难的题吗?翟老师看到学生的反应笑着问了一句:“你还能直接口算出结果吗?”学生接连摇头,接着又问了一句:“当不能直接口算时,我们该怎么办呢?”这时,学生有了很大的反应:“可以列竖式计算”。一下子点出了本节课的主题——“笔算除法”,同时激发了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的迫切愿望。但是笔算756÷6还是难呀,怎么办呢?此时,翟老师引导学生:可以“化难为易”,先从简单的问题着手,如果能掌握42÷2的笔算方法,那么大一些的数也用同样的方法就可以计算出来了。42÷2的结果同学们已经知道是21,但如何呈现在列竖式的过程中又是一个挑战。此时翟老师并没有着急在黑板上板书出规范的笔算过程,而是让学生先试着写一写,将学生写出的不同竖式拍照呈现在黑板上,借助机器人小布判断出哪些是错误的,哪个是正确的,让学生初步感知正确的笔算过程。但对于为什么这一种形式才是正确的,学生又有了疑惑。接着就是自主探究的阶段了:翟老师先让说一说42÷2的含义(回忆上学期所学的“平均分”),再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学具——小棒,想办法摆出42÷2,然后引导学生将每一步摆的过程呈现在竖式计算中,经历了“动手操作阶段”,学生对竖式中的每一个数字怎么得来的恍然大悟。在接下来解释每一步的算理的时候,都不需要老师教,学生自己都可以思路清晰的说出来。
虽然整个过程用了近十五分钟时间,但学生经历了质疑——探究——总结的过程,不需要死记硬背就明晰了算理并掌握了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能动性”,同时让学生体悟到“学习”的愉悦,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在此过程中翟老师虽然话不多,但语出便是“引导”、“点拨”,好像一根隐形而有弹性的线,串联起学生的思路,让课堂有了深度。
结合《深度学习》这本书和翟老师的这节课,我认为要想达到“深度课堂”的效果,对老师的备课有很高的要求,写好教案只是基础,重点是要备好“学案”,多思考“学生是怎么想的?”以及“我该如何引导学生?”把“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亟待改进的地方也非常多。今后,我将继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多听专家、名师的课,将理论与实际课堂联系起来,多反思自己的不足,尽快成长起来!
深度学习读后感1500字2
这个寒假,我阅读的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组织编写《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读本)。本书主要回答了为什么要开展深度学习、什么是深度学习、如何开展深度学习、如何保障深度学习的实施等问题。本书主要分为三讲:第一讲“为什么要推进深度学习”,第二讲“什么是深度学习”,第三讲“怎么样实现深度学习”。
什么是深度学习?书中是这样定义的:“所谓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简单来说,深度学习就是指在课堂学习中,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学情境,学生通过深度探究,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通过活动培养他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品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读到这里,我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著名的德国数学家F·克莱因把中学生比作一门炮,十年中往里装知识,然后发射,发射后,炮膛里就空空荡荡,一无所有了。”这应该是对传统“填鸭式”教育非常确切的形容了。被动地接受、呆板的抄写、死记硬背是我学生时代的缩影。社会发展到5G时代,网络全球覆盖,线上线下教育无缝衔接,当死记硬背所获得的知识“百度”一下即知即得时,传统的教育模式显然要被时代所抛弃。在深度学习教育模式下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勇于思考、积极探索,畅快交流,把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核心技能的过程,不需要等到踏入社会才能用到自身所学,而是每一天、每一堂课都能运用已有知识实现自身价值,这是一种多么美好、又令人充满向往的教育模式。
联系到我的日常教学,研读教参、精心备课、力求充满精彩和活力的上完每堂课,但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和自己想象中他们应该达到的水平似乎颇有差距。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为什么会这样?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好像有些想明白了,“仅仅知道并不意味着你理解它”。学生在课堂上听完确实是明白了,该会背的也背会了,唯独缺少了最重要的一步:理解并运用。知识内化的过程没有,解决问题的技能没有培养,学生没有行使学习的主动权,这种情况下学会的知识永远不可能是他自己的。我想这可能就是由于我对学习材料没有处理恰当,发问、指导没有到位,留给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太过短暂,匆匆几句话一带而过,所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本质没有把握好,不能很好的内化所学知识,在知识迁移的过程中就出了问题。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说:“如果我们仍用昨天的教育培养今天的儿童,那么我们就是在剥夺他们的明天。”如何让深度学习在自己的课堂上真实发生,确实是一件急需要解决的事情。
我认为,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让我们的学生简单的记住了,会背了,而是应该让学生从不同的维度目标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深度的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就要为深度学习而展开教学。教师要在教学设计的起点就转变自己的观念,不要单纯停留在只教会学生知识表面。教师要多钻钻研教材,挖掘教材,联系生活,结合学生实况,寻找最好的设计,牵动学生的学习细胞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应该达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层面。教师必须能够清晰把握本学科对于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和贡献,以明确教学的终极目标;必须准确认知本学科的体系结构、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核心概念,以选择和确定教学的内容载体;必须熟练掌握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独特途径和方法,以确立适宜的教学过程与方法;必须掌握基本的评价方法和手段,以便开展恰当的教学评价,进而帮助我们反思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各个环节。回顾我的教学经历,仔细回味着深度学习的含义,才发现,学生的深度学习与教师的教学形式有着很大的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如果具有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鲜艳色彩,那它就能成为孩子们深感兴趣和富有吸引力的事情。”深度学习,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场智慧之旅。旅程的终点不是让学生获得一些零散、呆板、无用的知识,而是让他们能够积极、充分、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去理解世界、解决问题、学以致用,并获得人格的健全和精神的成长。真诚的希望这样的美好能早点发生!
上一篇:生死疲劳读后感600字
下一篇:铁杵成针读后感500字
书籍简介
-
深度学习
A管理 266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