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后感1500字
2023-03-01 15:44:57.0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读后感1500字 教育读后感1500字 524 浏览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后感1500字1
一些教师看不得学生活得自在,“怕学生骄傲”,“怕进了高一松懈”,“不能不给点颜色看看”,于是要念“紧箍咒”,请他吃一顿“杀威棒”,给他个“下马威”在作业和检测中实行“低分政策”。一盆凉水浇下来,学生从此知道凡事要看教师脸色,知道要“紧跟”,知道教师的“狠抓不放”不是说了玩了的。吴非老师在书中提到这一段话,我印象深刻。
进入学校、也接触了许多老师,他们具有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在教育学生的风格方式上也是迥然不同的,而差异中最大的相同点就是:让学生知道要“紧跟”,知道教师的“狠抓不放”不是说了玩的。
记得第一堂课之前,办公室老师叮嘱我:不要太温和,要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威严,这样才能把握课堂。一直以来,我依照这样的方法去教学,去管理,第一个学期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但进入下半学期,尤其是临近期末,教学难度提升、任务量加大,外加高温天气,昏昏欲睡,许多学生进入了“学习倦怠期”,课堂上,他们不违反纪律,安静地坐着,提问时,也就几只固定的小手会举起来,单独谈话时,他们也只是默默地听着,不辩解不反驳。而一旦班主任或任课老师离开教室,他们就爆发出天性,哄堂大闹。为什么花开的声音总是在教师离开之后才能被听见?
听到一个故事,想说给大家听,更想启迪自己:一学生走错教室后,准备从后门离开,而教师提醒道:进入或是离开教室都应该从前门走。因为这样一句简单的维护课堂纪律的话,那个学生确认为老师要为难他,毅然从后门离开,而也就是这样一个师生间本可以避免的误解,使得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演变成一个教学中的“事故”。
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出的那句“我以为老师要为难我”深深地触动了我,在潜意识里,学生认为教师是手拿“杀威棒”、念着“紧箍咒”、时刻准备给他们“下马威”的一个存在,他们把自己孤立,站在教师的对立面。而也正是由于学生对教师的不信任不依赖,花开的声音总是在教师离开之后才能被听见。
一个做校外培训的朋友提起他的学生:高一,对五角星情有独钟,要求老师在优秀的作业上打上“☆”。在许多人看来,这只是一个幼稚的行为,他们一笑而过,然而透过现象,本质又是什么呢?即便是一个高中生,他也只是一个孩子,他们想要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教师一个真挚的笑容,一个肯定的点头,一句简单的鼓励…种花容易,花开难得,做一米阳光,让花从容绽放。
有人说,一米阳光,满园花朵,如何才能照耀全部?是啊,我们是只是一米阳光,但我们是能动的阳光,你要相信团体的力量,你要相信自己拥有少年爱迪生的镜子,更要相信花开时候的感染力。
然而,你在此岸,学生在彼岸,只有跨过“隔阂”,才能更好地照耀他们。
如果教师认为学生的大脑是一块白板,可以写出最美的文字,画出最美的图画,那么他就会“用心”去做一个画家,按照自己的构想、结合学生的意愿来塑造他们的心灵;而如果教师认为学生的大脑只是一个容器,可以随心所欲地往里面倾倒东西,那么他就会“用心”做一个环卫工人,将各种各样的“垃圾”往学生的大脑里灌,即便已经超过最大容量,也还要再往里压一压。
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决定了师生的位置。学生不是死板的画版、更不是只能装东西的容器,他们是能动的、有意识的白板,他们有喜好、会选择,更会叛逆,作为教师,不要强迫学生去学这学那,应该多想办法引导他们向好的方面发展,多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万事万物持有好奇心,并能乐此不疲地阅读和发问,让学生的神情能恬静美好向上。
我希望自己能成为教室里的那米阳光,照进学生的心里,在他们身边,静听花开的声音。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后感1500字2
成人世界法治意识的淡漠,往往和少年时代“马马虎虎过得去”、“这也行,那也不错”有密切关系。有人认为“一是一,二是二”的规范,限制了人的灵活性,可是那些“灵活性”会让一个民族丧失社会意识,变成一盘散沙。有关德国人“规范”的传说很多,有些被夸大,说成是谨慎、刻板,可是近几个世纪,他们在哲学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巨大成就,令讲究“和”,流行“大概、也许、差不多”的社会难望其项背。
读到此处,深以为然。巧合的是我也同样一直对我的学生说,我的课,作业并不多,但我希望你认真完成,如果现在马马虎虎,以后什么事也认真不起来。是的,社会文明需要规范,经济发展需要规范、创新也需要规范做保障。这类意识,可能源于童年时代的“作业规范”。(字的大小、使用涂改液、卷面整洁、先思后写等等)
在《教师的目光》那一篇章里,主要讲述了在作者的教学生涯中,他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教育就是要润泽鲜活的生命、唤醒学生。字里行间传递给我的就是这样的一份情怀。
其中,这段文字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目光:童年种下的梦,童年播下的种子,有朝一日会萌芽,那时,人们也许会追忆:漫长的童年,究竟是哪一天,谁帮我播下了这粒种子?
对于引领生命成长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来说,作者更看重的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敬畏生命。”他这样写道:让儿童心里多装一些美好的东西,善良和友爱,诗和梦,这是童年的“底子”。未来或许有诸多不如意,但心里装满童年的梦,即使阴蕴漫天,他心里总能有一片蓝天白云。如果老师课堂教学过于“现实”,灌进了很多伸手可及的“实惠”,“教室”和“集市”就没什么区别,那些梦想的种子也就无处存放了。
让课堂上的光照进学生思维的网。第三辑——《照亮课堂的光》这个部分是我最感兴趣的一个部分。无论是哪一门学科的教学,都要有意识地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敢想”和“会想”的学生不一定是成绩最优的学生,但一定是具有创造精神的学生。爱因斯坦说过:“只有个人才能思考,反映在阅读上,也许只有个体生命体验才能产生阅读价值。”在学习阶段,“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可能比“各申其说,莫衷一是”更为有害。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我更深刻地感受到在禁锢重重的课堂,学生不可能有青春激情与独特见解,自然也就不会有行云流水般自我意志的输出,也不会有奇思妙想的语言构建。在语文课堂上,我便非常注重学生独立意志和思考,甚至不惜牺牲课时进度经历一次”冒险式学习”。“开卷有益”是个值得辨析的命题。尽管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尚不懂得如何把它作为一个辩题进行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举例论证,但在口语交际训练里常常遇见。大部分学生都会不约而同地倒向正面肯定,而忽视它的另一层面——开卷未必有益。凡事都有正反面,凡事皆有多面性。“开卷有益”,“益”在何处?举例谈几个方面。开卷未必有益”,“弊”在哪里?要有理有据。多角度切入问题的研究,就会对事物有更为清晰全面的认识,方得事物本质。事简单,事理不简单。让思考者从无穷无尽的探究与推想中体会到秒不可言的乐趣,逐渐成为有智慧的人,是件幸事以。因此,在课堂上最应该发生的就是擦出思维碰撞的火花和引发最有意义的头脑风暴。
另外,在读到《事理的简单与不简单》一章中作者提出了一种令人尴尬的教育现状。那就是面对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或现象,许多学生的判断比较吃力。“最有价值的学习资料来源于社会生活,却不能充分地利用社会问题作为教学资源;学生生活在社会,教育却沉溺在考试之中;学生在书本中学习思考,却没有能力解析身边发生的事。”对于这样一番思考,我深以为然,也感同身受。因2008年汶川地震最先跑出教室而得网络恶名的“范跑跑”,的确值得引导学生深思,而不是一味地人与亦云,简单思考。就放眼在当下暑假得假期中,防溺水安全教育可以说是“老生常谈”,学校安全教育真可谓是耳提面命。假前与假后,甚至一入夏季就开始的各类防溺水教育宣讲和溺水自救培训。但每年夏天溺水事件屡屡发生,悲剧不断重演。这是学校的教育不够?是社会有责任?还是家庭监护的失职?还是学生对生命的轻视?这些都应该成为一个辩题,值得学生反思求证,最终想出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社会问题都一定有答案,但至少当其成为社会焦点时,成为学生关注点时,我们应该激发学生依据基本规律,结合当下事实,大胆地辩论,多动脑筋去思考。只停留在问题表面,浅层次地重复现成的观点,让人成为重复话语的机器,那就“简单化”了。基于此,我也有过自己的尝试。比如:在空中课堂期间,学生居家生活难免脱离社会和缺少实践求证,对于网络媒体在疫情期间出现的各类造谣事件和伪科学的防疫传播,我会鼓励孩子针对网络传言,找出事实依据和科学研究来大胆驳论,推倒“标题党”,抵制“垃圾情绪”。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又接着试读吴国珍翻译的美国著名教育家帕克的《教学的勇气》这本书,可以说在我原本领悟的基础上,又把我代入对自己的深层剖析,把一线教育者从课堂环境中带入到自身的教育生命之中,更加关注教育者自我意识形态。
是的,用吴老师的话说,你试着把自己变成一个学生,如果你能用学生的眼光揣摩自己的教学,可能就会感觉到课堂的生命力量。只不过要保持这种感受的新奇和生命力的生机勃勃,需要我们教育者每天都有带着这样的心态和眼光,将其内化为自己内在的一种教育生态,如生物钟一般敏感而又自然。
下一篇: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
相关文章
书籍简介
-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吴非教育 231人浏览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是特级教师吴非关于“课堂”的思考笔记。作者以数十年课堂实践为基础,对“课堂”这一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对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师生的互动,课堂教学的任务与价值、教师的修养与学习,等等,皆进行了系统、深入、细致的反思和剖析,探讨“教师为什么要教、怎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