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陶行知研究读书心得体会2000字

2022-10-27 15:12:51.0 教育家陶行知研究 读书心得2000字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2000字 602 浏览

  “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生活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新时期如何创新性继承、创造性发展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呢?我希望像先生一样建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

  一、开阔“眼睛”的广度,让他们有理想

  眼睛无围墙才能决定发展的高度。这个学校的课程不能只停留在国家课程层面,要尝试打破壁垒,将基础类课程、学科拓展类课程、发展类课程和综合实践类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体系。

  基础类课程着重在于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拓展类课程是对基础课程的进一步延伸开发实施,重点是基于真实情境知识的创造与运用;发展类课程主要适用于课后延时服务,重心在于满足每一位学生生活和兴趣需求,多方面构建课程内容,兼顾文学鉴赏、中外风情、家乡人文、特长培养、艺术塑造等各个方面;综合实践类课程的重点在于学科整合,通过跨学科学习和超学科学习,增强他们综合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用活的人去教活的人,拿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拿活的书籍去教小孩子。”四类课程协同共生,引领他们拥有中国灵魂和国际视野,拥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

教育家陶行知研究  二、打破“心脑”的藩篱,让他们敢思考

  思考无围墙才能学有深度。背诵、理解不应该成为唯一的学习方式,教与学方式的改变重点在课堂,可以尝试三种课堂的实践:打造“高阶思维课堂”,让分析、鉴赏、创造等高阶思维方式成为学习的主流;建设“生本思辩”课堂,融“问、思、行”为一体,融“教学做”为一体;构建整合类课堂,让课堂成为思考的主阵地,让课堂成为综合解决生活实际真实问题、改进学生生活的一种方式……

  总之,教材内容和材料的选择来源于生活,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是生活的方法,我们的教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真实问题而存在……这样,学生的学习才可能不仅仅停留在重复的层面,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展开的思考。

  三、打碎“双手”的桎梏,让他们会创造

  “手无围墙”才会创有新度。“唯分数”论评价下的内卷失调让做题备考成为了双手的唯一职责,而我们要做的应该是树立三种理念,完善三个体系:1.创造来源于生活,开设系列劳动课程,引领学生在各种劳动中学习并创造;2.创造改变生活,建立系列科学制作创新课程,激励学生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实践创新;3.创造成就美好,通过科技节、项目展示等系列活动促使学生在展示中展现自我价值,感受生活的美好。而打破双手的桎梏,才能促进每一次美好的产生。

  四、解放“嘴巴”的束缚,让他们善表达

  改变嘴巴的束缚,做到没有围墙,需要构建五个系统:1.表达进阶系统,依托生活训练素材、进阶策略、进阶标准建立的学生表达进阶系统;2.少年创作系统,将阅读、书面表达、口语展示、书本创作融为一体的提升体系;3.社会参与系统,将社会志愿服务和综合实践融为一体的融入体系;4.小先生体系,将学生互教互学、学生自主管理融合的参与体系;5.毕业论述体系,通过毕业论文答辩的方式进行评价体系。五个体系打破传统的壁垒,让每一个孩子善表达。

  五、拆除“空间”的围墙,让他们乐实践

  “空间无围墙”才会增加知识的宽度。这就需要我们打通家校社的联系,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尝试建立六个实践场域:1.生活农场,利用租借或承包相应责任田的方式构建劳动场域;2.实践工厂,和相关工厂、实践基地签订合同,构建创造场域;3.社区义工,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进行帮扶实践的社区场域;4.家庭作坊,利用家庭条件开展劳动教育的家庭场域;5.研学基地,组织学生利用身边资源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构建无围墙场域;6.家长成长学院,组建家长成长培训系统,构筑家长成长场域。

  总之,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六个场域拆除围墙,实现了学校空间的无限扩大,引领他们爱上实践。

  六、超越“时间”的限制,让他们有担当

  “没有界限”更需超越时间的限制,实现四个超越:1.超越历史的时间,用历史的知识武装学生,建立科学的主题学习系统,如党建、爱国、人文等;2.超越课堂的时间,改变课程整合的方式,以大小课时改变原有课时相同的现状;3.超越自我的时间,改变学生时间全部用来作业的现状,实现作业、活动、实践、学习等时间的合理分配;4.超越未来的时间,开展职业规划及职业实践课程,引领学生为未来生活而学习,为未来更好的生活做准备。

  “到社会中去接受教育,普及教育,意味着要拆除学校的围墙,将学校与社会打成一片,使生活的场所成为教育的场所。”如今,践行先生的理念,延续先生的光,打开生活的边界,拆除围墙,践行教学做合一、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让他们爱上生活,去点亮学生心中的亮。从此在知与行之间,我们便重温陶行知。

1 2

书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