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觉醒读后感1200字

2023-11-20 15:38:33.0 家庭的觉醒 读后感1200字 教育读后感1200字 273 浏览

  现在的家长普遍焦虑,明明为孩子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孩子就是不按自己希望的成长,当我反复读了《家庭的觉醒》这本书后,内心渐渐归于平静。

  《家庭的觉醒》的作者是印度裔的美国籍人士沙法丽·萨巴瑞,她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了临床心理学的博士学位,是家庭动力和个人发展方面的专家。她结合自己的从业经验,深入分析了传统教育存在的误区,引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冲突案例,让我们更直观地看到亲子之间的纠结矛盾,引导我们寻找到最佳解决途径。

  书中主要观点是我们总想花很大的力气去改变孩子,但孩子来到我们身边是为了唤醒我们,让我们对自己有重新的认识。孩子不需要我们带领他们觉醒,因为他们本身就是觉醒的,重要的是成人自己内心的觉醒,我们越觉醒,离孩子的心便越近,也越能给孩子温柔而有力量的教养。
家庭的觉醒
  为什么我们会经常表现出带有控制欲的、苛刻的、愤怒的情绪?这个情绪的“自我”来自哪儿?这个自我取决于我们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自我的反应根植于恐惧之上。我们在恐惧什么呢?我们恐惧环境,恐惧周围的人,恐惧未来。所以,当我们内心充满着对周围世界各种各样的恐惧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愤怒,恐惧与愤怒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

  有一种恐惧是“对平凡的恐惧”。不能接受平凡,不希望自己平凡,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凡。如果孩子将来是一个平凡的人,会觉得“天哪,太可怕了”。所以,我们会拼命地督促孩子在某些领域超人一等;如果孩子不够优秀,我们就会羞辱他们;我们对他们多加管束,害怕他们失败;我们过分强调竞赛的重要性,教育孩子活着就是要赢。

  有一种恐惧是“对短缺的恐惧”。我们觉得这个社会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你不拿,被别人拿走了,你就没有了。所以,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就开始恐慌;孩子长胖了,马上就要他们节食;被老师批评或被朋友排挤了,就感到不开心。

  书中给我们提供了解决“迷思、恐惧”的七个方法,主要介绍其中的第七个方法,叫“从批判到共情”。家长遇到孩子问题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的反应是批判,觉得孩子不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而事实上,孩子其实真正需要的是共情。真正的共情,是放下期待、操纵,接纳对方的情绪。真正出于共情的回应,是马上认识到他人的处境与我们的处境有极大的不同;认识到要想与他们建立联系,必须完全抛弃自己的期望。要做到迅速放下自己的期望,要求我们专注当下,明白与他人相连是一种双方每时每刻能量的交换,但并不保证事情会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所以,我们应该培养出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一个我们控制之下标准的人。什么是真正的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不能剥夺孩子的经历,即使有些经历是痛苦的,他们也有权利去感受。孩子有自己的人生路,而不是我们的。我们没有权利对孩子如何表达他们的人性发号施令。相反,我们却有幸可以通过肯定他们拥有的是何等宝贵,来向他们展示忠实于自我的重要意义。随着孩子生命历程的展开,我们的职责是拥抱他们,为他们的生命喝彩。

  通过孩子,反观自己的内心,不断的觉醒自己,活好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所有的亲子问题就消失了!

1 2

书籍简介

  • 家庭的觉醒

    家庭的觉醒

    沙法丽•萨巴瑞教育 220人浏览

      "我们越觉醒,离孩子的心便越近,也越能给孩子温柔而有力的教养。  从控制孩子,转向培养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带领整个家庭走上觉醒之路。  觉醒的教养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游戏规则: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自身。  每一位父母都有能力培养出具有高度适应能力并在情感上与父母保持深度联结的孩子。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