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后感1000字
2022-05-04 呼兰河传 读后感1000字 小说读后感1000字 528 浏览
呼兰河传读后感1000字1
童年是每个人与众不同的一份回忆,这份回忆也是一段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回忆童年,想必多半都是在美好与幸福中度过的,无忧无虑地玩耍,自由自在地到处乱跑,今天是丰富多彩的,明天也是。每天都在探索和发现中愉快地结束。而有一个人的童年却是孤独和寂寞的,她就是《呼兰河传》的作者——萧红。
萧红是一个心思寂寞的人,但我们又能从她的身上感受到一股非同平常的魅力。就像《呼兰河传》一样,有人说它像自传,又有人说它像小说。萧红写的文章就是这般,在我们的不觉中令人不明其中的所以然。
萧红那喃喃自语般平静的述说将我们带到八十多年前的东北,让我们认识到当时一个衰落的村庄,灰色的背景,落魄的人们。一切都沉默无声,都没了生气,整个村落就像雨前的天空般,乌云蔽日,只有一丝微弱的阳光从浓密的乌云中投射下来,人们也许已经把它抛弃了。那么多交替映入我眼帘的人,我都已经来不及寻找出里面哪些人需要我去帮助,而哪些人又是我该鄙夷的......
他们(呼兰人)都遵循着一种生活规则:“屏息低头,毫不轻举妄动,两眼下视黄泉,看天就是傲慢,满脸装出死相,说笑就是放肆。”但是,其中的小团圆媳妇是这种卑琐低下的生活方式的反抗者。她天性天真善良,活泼好动,不管走到何方,脸上永远都挂着微笑。她打破了呼兰人所遵循的生活态度,所以她被他们认为是“团圆媳妇不像一个团圆媳妇。”
小团圆媳妇的这些被人们看不惯的各种行为,其实都不过只是我们现在社会中的一个普通人很正常的要求和欲望,但是在当时,那个人性扭曲的时代里,小团圆媳妇做的都是不允许的,在那种似人非人的环境下,她的本性从生下来起就始终被压抑着。她那时是多么希望可以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本性,她不愿像别人一样屈服在那卑琐低下的生活。她苦闷、沉默着,但这却被视为“一种病”,她的婆婆请了大神,大神告诉她们,要把小团圆媳妇扔进开水缸之中,用开水烫,这事很快招来了许多人围观,这些人不但不同情,还帮忙,直到挂着笑脸,天真无邪的小团圆媳妇死了。
其实并不是呼兰人恶毒,但他们无知、保守、腐朽、愚昧,尽管他们拥有一个善良的本性,可是愚昧的善良比单纯的恶毒更可怕,令人憎恨的是恶毒,但是恶毒其中的一个分支,其实就是愚昧的善良。所以才有小团圆媳妇的遭遇,从本质上来看,她的遭遇是一个社会的悲剧。
《呼兰河传》给人一种沉郁而哀婉的感觉,如同一位末世的战士,在一段已经逝去的记忆中,有着无尽的落魄与凄凉,但就是这段记忆在萧红的脑海里浮现着,并折射出命运的脆弱和不堪。
呼兰河传读后感1000字2
在寒假时候,我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最开始时,并没有感觉它有多好看。等我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才越来越觉得它的精彩。
作者萧红细腻地表写了旧时代的呼兰河。在她的表述下,我渐渐地走进了80多年前的东北,一个衰落的村庄。村子里面,只有灰色的街道,灰色的人生,灰色的社会……整个村落就像暴风雨前的天空一样,乌云蔽日,没有半点色彩。这里的村民,活着的目的仅仅因为活着,生的普普通通,死的平平淡淡,让人觉得呼兰河的人们,缺少了些什么。
随着小主人的视角——一个生活在呼兰河小镇里性格鲜明的小姑娘萧红,我慢慢体会到呼兰河的生活。小姑娘萧红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在她的童年里,只有:祖父,“我”和后院。在后院里,萧红与祖父一起生活,一起玩耍,一起劳动……“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应该就是这个样子的吧。好羡慕他们的后院,好想跟萧红一起,也让她的爷爷一次次藏起我的遮阳帽,总放在同一个地方逗着我们玩……
读着读着,我不仅会想起自己童年的乐事,一个人呆呆的笑着。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在每个人的童年里,童年像一幅画,像一首诗,像一曲歌……羡慕别人的童年,别人也羡慕着我的童年。
当我读到小团圆媳妇不幸去世了时,我的心很纠结,跟萧红一样愤愤不平。她才只有12岁本该是一个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年龄,而她却被过早地卖给了老胡家做媳妇。旧时的童养媳,在这里我初见端倪。一个健康、活泼的小姑娘,因为穷,因为生活,被卖做童养媳,没有妈妈疼,这已经够可怜了,可她拼命的干活,还是动不动就会遭受到婆婆的打骂,遭受一个说是为了让她更听话、更懂事的婆婆的“教诲”。
一朵还没来得及盛开的鲜花,就此夭折了。小团圆媳妇她没能变得“更听话、更懂事”就去世了,而这一切的一切,难道只是因为她婆婆的残忍、愚昧和无知吗?我隐隐觉得,这也是呼兰河人们生活态度造成的。一个对自己的生、老、病、死都淡得提不起劲的生活,对别人的生死,就更加麻木了。他们对生活的麻木,使他们已经失去了区别于动物的“人”的味道,是消极!是愚昧!怎么连改变的念头都不会有?我震惊,呼兰河的人们怎么了,80多年前的呼兰河人为什么与我知道的生活这么不同?
那个扎花店的工人年复一年给祭祀的纸人穿上亮丽的衣裳,怎么就不会想到打理一下自己,难道不可以跟手中的纸人一样整洁亮丽吗?也许,那里的人们,已经觉着,生不如死,死后,就可以有漂亮的房子、花园、大马、仆人、一年四季不同时期盛开的鲜花……正是这种消极的生活态度,扼杀了小团圆媳妇。
读这本书时,愉悦陪着沉痛,随着小主人公萧红的脚步,我清醒看到旧社会历史背景一角,很庆幸那只是萧红的童年。
呼兰河留给萧红的,正是萧红想要告诉我们的吧,让我们了解过去,了解历史,永远不要重蹈覆辙。
呼兰河传读后感1000字3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趁阳光正好,微风不燥,网课之余,我便开启了读书之旅,追寻萧红笔下的“呼兰河”。
萧红以诗性化的笔调描写了“呼兰河”,刻画了性格各异的人物:健康活泼却受虐惨死的小团圆媳妇、性情古怪的有二伯、坚强乐观的冯歪嘴子……她用小城中的人和事告诉我们:“呼兰河”并不是祥和的天堂,那里充满了无知与愚昧,弥漫着痛苦和绝望。但那里的人们乐观勇敢,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对命运的不屈抗争。
写《呼兰河传》时,萧红被迫离乡,漂泊天涯。回想家乡时,作者不禁有“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苦闷与悲伤,同时也在回味着童年的快乐,书写着温暖的回忆。
故乡是时空的阻隔,“我”在这头,童年在那头。祖父的园子就是萧红童年的乐园,萧红一生坎坷,正是这段美好的童年时光慰藉着她孤独的灵魂,给了她生存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祖父是真正带给萧红快乐的人。他给了儿时的萧红足够的自由,允许她随便玩闹,对她倾尽了爱心和耐心。在祖父的园子里,她把白菜种踢飞,她将韭菜当作野草割掉,她丢下黄瓜去追蜻蜓,她把水扬向天空,名曰:“下雨!”调皮的她可以在园子里随意的捣乱,绝不担心祖父的责骂,迎面而来的却是祖父的哈哈大笑……
我心中也有这样一个“园子”。那是姥爷的菜园,是我和姥爷共同的乐园。齐整的菜畦,水灵灵的小白菜,火红的辣椒,绿莹莹的韭菜,地头前还有两棵高大的老榆树,默默守护着我们的菜园。那时,姥爷铲地,我也铲地;姥爷种菜,我也种菜;姥爷洒水,我也洒水……
正值夏日傍晚,蚊虫就多了,大花蚊子把我叮得满身是包,我成了“逃兵”,跑回了屋里。过了一会儿,因为心头挂念,我又来到了蚊子纷飞的“战场”。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天空,姥爷扛起锄头,拉着我的小手,一边向家走,一边问我:“种地辛苦吗?”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辛苦!”姥爷弯下腰,用温和的目光望着我,慈祥地说:“和学习比呢?”“种地辛苦!”姥爷挺直了腰,凝望着远方,语重心长地说:“是啊!种地辛苦,学习轻松,那你可要认真学习,不许偷懒!”起风了,路旁的狗尾草在风中摇曳着……我陶醉在这一片温暖的夕阳里,和姥爷一起。
每当我学习偷懒时,总会想起姥爷的话;当我学习辛苦时,眼前就会浮现姥爷的菜园。因为心中有爱,我的脚步越走越有力量。
美好的童年就像一首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婉转的歌,治愈一切悲伤。萧红有祖父的园子,我有姥爷的菜园。
童年时的乐园,便是我们心灵的归宿……
呼兰河传读后感1000字4
美和追求美人类固有的天性,人们欣赏自然的美,创造生活的美。而艺术家们开垦出人类美的艺苑,以自己的才华和心血培植出一株株千姿百态的艺术之花,为人类生活增添无比绚丽的色彩。下面我们就走进萧红的呼兰河世界。
“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大作家茅盾先生对《呼兰河传》这部作品的评价。这部书是著名女作家萧红后期的重要作品。
在这部温婉如诗的小说里,萧红笔下的“我”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满怀着对于广阔世界的好奇和烂漫的童真,用一双清澈的眼打量着四周的一切。祖父、后园和她自己,就成了全部的天地在小说的开篇,作者细细的描绘了小城呼兰河的风俗人情,在她的眼里,这个小小的县城里,有着心智未开的居民和乡村应有的纯净生活,虽然不如大城市的繁华,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作者描写童年时的爱玩的小菜园: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飞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作者在童年里的几乎所有快乐都来自那片菜园。当然在这其中也有我对祖父的无限追思:祖父在菜园里是我的玩伴,就是祖父不跟我玩,在自顾自地干活,我也要“捉弄”他。“我”无时无刻不在惦念着那菜园,冬天万物被雪藏,就连那菜园地们也推不开。到了春末夏初,一切都活了起来,万物复苏。我也开始了新一年的玩耍。
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小团圆媳妇那一章,看得简直让人透不过气来!和萧红同样大的一个女孩,就刚12岁。12岁那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年龄,却千里迢迢到这里当童养媳,因为活泼,凡事大大咧咧,不像媳妇,所以受到婆婆的打,叫她变得更懂事更听话,这打持续一个冬天,不管白天黑夜,“一天打八顿,有几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叫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了她几回。我也用烧红过的烙铁烙她的脚心……”她婆婆这样说,打她是为了让她懂规矩!其实文章中婆婆也说:打其他的东西会造成损失,打那小媳妇没什么损失。后来女孩子给他们折磨得快发疯了,他们就听跳大神的话请人给她洗热水澡,滚水,昏过去用冷水浇醒再洗,洗了三回,就这样活活把人折磨死了!愚昧,可悲!
整篇小说朴素流畅,宛如你与作者在一个美丽的繁星当空的夜晚,听她娓娓讲述着呼兰河—她美丽的家乡。尽管凄婉,尽管忧郁,却仍然美丽得动人。恰如茅盾所言,比一部小说更为诱人。
看完这本书,我在想,每个人的童年竟然如此的不一样,作者童年生活的地方尽管那里充满着无知、愚昧、苦难、悲凉,甚至绝望。但是她还是用最平和的语气描述着一切,以一颗包容的心将一切的不美好都包容了,让我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将来再来回味这份属于自己的美好童年。
呼兰河传读后感1000字5
呼兰河,一个北方的小城,城里的人们过着简单而平凡的生活,他们是寂寞的,而且十分迷信。萧红就在这样的一个小城里度过了她的童年。萧红的童年是多姿多彩的,她经历过许多事,有时悲伤,有时快乐。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和她的祖父在园子里度过的快乐时光。
萧红的家里有一个后花园,花园里有毛茸茸的蜜蜂,金色的蜻蜓,绿色的蚂蚱和满身金粉的蝴蝶,还有鲜艳的花朵,翠绿的树和小草。一读到这些文字,我的脑海中立马浮现出这鸟语花香的情景,美丽极了。萧红就在这个生机勃勃的花园里,与他的祖父一起度过了一个美好的童年。当我读到萧红跟在她的祖父身后,祖父干什么,她就干什么。就连萧红做出踢走菜籽;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等一些淘气的事时,她的祖父都没有批评她,只是哈哈大笑,这更加写出了萧红的祖父对萧红的宠爱,也写出了萧红的天真可爱。
每当我读到这篇文章,就总是想起我那已经逝去的祖父,总是泪流满面。我的祖父也很爱我,他什么东西也舍不得吃,总是给我留着,祖父还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如做事要诚实、守信用等。还记得小时候我很淘气。有一次我翻柜子的时候动作太大了,结果把放在柜子上的一个玻璃杯碰到了地上,给摔碎了。祖父听到声响赶紧跑过来,他看到了地上的碎玻璃片,但是并没有批评我,反而把我抱起来,摸摸我的头,安慰我道:“没事,没事,摔碎了也没关系,再买一个就是了,你没扎到吧?”看到我摇了摇头,祖父这才放下心来,把我放在床上。然后祖父小心翼翼地把碎片打扫起来,生怕遗漏了一个碎片扎到我。祖父还给我买了一个棒棒糖。看到糖,我开心地笑了起来,祖父看到我笑了,就用那满是扎人的胡须的脸蹭了蹭我,然后也笑了。
每当我想起这些美好的回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总是忍不住哭起来,常常一个人躲在被子里哭。我好想念我的祖父啊!想念他那张总是面带微笑的脸,想念他那温暖的大手和那总是扎我的胡须。同学们,我们一定要珍惜和家人们在一起的每分每秒,尽我们所能好好陪伴他们,多关心、孝顺他们,不要让我们的人生留下遗憾。
童年时光是我们内心深处最美好的记忆,正如冰心奶奶说的:“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辛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我们应该把这份最美好,最珍贵,最深刻的记忆永远记在心中。
上一篇: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读后感300字
下一篇:呼兰河传读后感500字
相关文章
书籍简介
-
呼兰河传
萧红小说 549人浏览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于1940年9月1日见载于香港《星岛日报》,1940年12月20日,萧红于香港完成《呼兰河传》书稿创作,12月27日全稿连载完。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年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