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书感悟600字
2023-09-29 16:50:40.0 水浒传 读后感600字 四大名著读书感悟600字 328 浏览
水浒传读书感悟600字1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它成书于元末明初,是一部描写和歌颂农民起义的书。
它是由我国元末明初文学家施耐庵所写,一共有一百二十回,前七十回讲述各个好汉上梁山,后五十回主要为宋江全伙受招安为朝廷效力以及被奸臣所害的故事。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和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故事来反映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的全过程,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罪恶。而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书中的代表人物有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行者武松、花和尚鲁智深等。他们都各有各的性格特点。宋江,他仗义友善、忠孝两全、有正义感、知人善任,他在一百零八将中排名第一;而吴用沉着冷静、足智多谋、广纳人才、知人善用、忠义两全;林冲安分守己、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机智果断、谨小慎微;武松,勇敢又好面子;鲁智深勇而有谋、胆大心细、见义勇为、爱憎分明、慷慨大方。
《水浒传》是一曲“忠义”的悲歌,在描述农民起义的过程中也体现了古代人民的通俗小说语言艺术的成熟。这部书的语言生动活泼,明快洗练生动,色彩浓烈,造型力强,充满生活气息。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水浒传》是运用日常口语达到炉火纯青艺术境界的典范。而这本书的结构特色是具有相对立体与整体一致相结合的特点。
《水浒传》不仅是农民起义的壮丽史诗,而且是中国古代英雄传奇的光辉典范。
水浒传读书感悟600字2
一百零八好汉因为义而聚集在梁山泊之上,一百零八好汉因为忠而下山招安,亡于腐败的时代,从此天下再无这堂堂正正的一百零八好汉。
梁山顶上,一面旗帜随风扬起,荡起涟漪。旗杆的根基深深地扎入土壤,刚直挺拔,旗面上印着几个大字——替天行道。他们是被逼上绝路的好汉,却守一份初心,登上梁山,在昏庸的时代里闯出一片正义,同心,他们齐上梁山,开垦出一片天地,却始终忠于国。因义,他们共赴生死,打赢了无数胜仗,最终却败在时代的脚下。
他们反对贪官,却不反对天子,他们忠于国家。忠心,使他们下山招安。也同是忠心,他们为国拼下座座城池。他们虽身为别人口中的强盗,但他们渴望的,不过是安稳的生活,他们一次次坚定地为祖国赴死,却眼睁睁地迎来了一场血洗的谋杀,梁山满门一百零八好汉,余二十七人。就像做了一场大梦,梦境已块块碎裂,在那个昏庸的时代里,忠,似是个谎言与笑话。
义气,在如此局面,显得格外可贵。宋江忠心报国,下山招安,其他好汉便同生死,共患难,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因义,浩浩荡荡一百零八好汉下了梁山,共同拼杀,为国争荣。因忠,他们手握手,肩并肩,从未退缩,用生命换生命。梁山泊上,那面迎风飘扬的旗面上的字顿时变了,“顺天护国”印在旧旧的布面上,却不起半点生机,仿佛那面旗已染上了血色,不见昔日风采。梁山的好汉,成于义,而败于忠。
他们为义相聚,为忠散亡,却留下了一道光晕,抹向了那昏庸的贪官,为这个黑暗的时代撑起一丝丝的光明。
水浒传读书感悟600字3
伴随着骄阳沉入大地,我读完了小说最后一个字,久久不能脱离那个豪爽侠义的故事。
《水浒传》,众所周知是明朝的施耐庵所著,讲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汉的起义故事,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此书人物描写生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每位好汉的上山过程及形象,揭露了当时君主的昏庸以及政治、军事的腐败。
本人印象最深的便是“武松打虎”的部分。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武松上山他的豪迈、洒脱、武功高强。武松吃肉喝酒毫不迟疑,吃喝量是别人的几倍,足以见证他的豪放。上山前虽说店小二提醒了他山中有虎,但他却毫不在意。当他遇到老虎后与其搏杀,手中的哨棒都被打成两半儿,徒手活生生将老虎打死。当地人得知后将其视为了英雄,武松甚至得以当上了都头。
《水浒传》虽说有很多虚构的部分,但却又是真实的——在北宋统治者的昏庸统治下,人民的生活何尝不是如此呢?众好汉虽性情洒脱,但他们只反贪官,忠于朝廷,身上背负着造反的罪名,纵然最后接受了招安,成为了官员,但却逃脱不了朝堂中的勾心斗角,落得个悲惨的结局。想必这就是作者的向往——在统治者压迫下勇于反抗,活的潇洒快活。
我从这本书中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世要像吴用一样聪明,要像武松一样勇敢,要像好汉们一样忠义。但要成为他们那样,学习必不可少。于是我要学会开动脑筋,发散思维,勇敢尝试。虽说宋江他们已成为历史,但我的未来还尚未可知,有无限可能。
《水浒传》让我找到了以后努力的方向。
上一篇:浪潮之巅读后感1000字
下一篇:脑袋里的小矮人读后感600字
相关文章
书籍简介
-
水浒传
施耐庵名著 1970人浏览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