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打造成梦的样子读后感2000字

2023-08-03 17:40:19.0 把课堂打造成梦的样子 读后感2000字 教育读后感2000字 278 浏览

  暑期,我阅读了沈丽娟老师的《把课堂打造成梦的样子》。在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便深深吸引了我,翻开第一页,看到“幸福之外无教育”这句话时着实被深深震撼!我迫不及待的读下去,感触很深。

  课堂是一种态度,与知识无关。教育分两种,一是关涉幸福的教育,二是无关幸福的教育。当很多家长被问到:你对孩子有什么愿望吗?他们其实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幸福,而在现实生活中,幸福却很少作为教育目的来实践。幸福之外无教育。很多时候我们做了许多与幸福无关的事情,回头看来,似乎没有必要。教育就其本性来说,就是帮助孩子们充分发挥幸福能力。

  书中提到了当今课堂教学的三大问题:一是大量的机械训练仍普遍存在,日益侵蚀着人的创造性;二是不关心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相互联系,使我们丧失了复杂情境下思维灵活性的基础;三是不珍惜新知识带来的新情境,这使我们一次又一次丢失了独立思考和探究新问题的绝好机会。这不得不让我们去深思,课堂教学改革无论采取何种途径和方式,最终必须回到“教育即解放”这一原点上来。课堂教学转型就其方向而言,就是要注重以人为本,把“人”放在中央,给人一种享受,一种共鸣,一种启迪。

  如何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如何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无疑是我们共同的梦想。这本书着眼点在"提升青年教师教学策划力”,它提炼了涉及课堂教学的系列策划策略,包括从教学主张到教学内容,从教学模式到教学环境,从教学方法到教学评价等等环节,旨在帮助教师们在当今课堂转型、教学以人为本的大背景下,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策划力,进而能更好的调控课堂,提高教学品质,打造自己的"梦课堂"。本书创造性地提出了"梦课堂"的八条定律:有涉及教学主张策划的"蓝精灵"定律;有关于教学内容策划的"石榴"定律;有关于教学模式策划的"凹凸"定律;有关于教学活动策划的"涟漪"定律;有关于教学环境策划的"七巧板"定律;有关于教学方法策划的"魔方"定律;有关于教学艺术策划的"维纳斯"定律;有关于教学评价策划的"北斗"定律。将教师的教学梦描述得生动而灵活,不仅从理论层面解释分析,同时也运用大量的真实案例,其中包括一线教师们的思考、设计、实践及反思,让"梦课堂"不仅仅是空洞的想法,而成为真正的实践。
把课堂打造成梦的样子
  那么该如何打造理想课堂呢?现谈几点体会:

  1.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统一的过程。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愉快、平静的时候,接受的信息最多,学习效果最好。有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中,教师应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努力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和动手实践。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学习信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有效参与和主动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法国教育家第惠多斯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不单单只是在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还在于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促进素养提高。我们要满怀一颗诗意的心走进教室,用真善美去感召孩子的时候,课堂教学就不再是简单的传递、机械的接受,而是情感的孕育、智慧的生成,生命的享受。我们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去关注课堂,去探究去学习。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体验、理解和应用过程,才能使课堂涌动着生命的活力。

  3.鼓励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创新意识。

  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学科的学习根本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即培养质疑问难能力。课堂教学中,可以以问题"发现-生成﹣解决"为主线,以任务驱动为问题解决的途径,以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为基础,借助事物的典型现象或过程,利用文字或语言设置疑点或问题,组织学生观察,引导思考,激发争辩,注重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着力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课堂的深处是灵魂,课堂要有灵魂,要有思想。教师是课堂的策划者,梦的编织者。教师要学会脚踏实地,以儿童的视角看待孩子的成长,以哲学的视野策划教学主张。与此同时,我们要关注到课堂的深层结构,以及凹凸定律,时刻秉承“学生会的不教,教也不会的不教”这一思想,将时间尽可能的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要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激发孩子们的灵感,拓宽孩子们的思维,启迪孩子们的智慧,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的吸引学生,更加高效。

1 2

书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