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人性的枷锁读后感3000字

2023-07-29 15:21:50.0 人性的枷锁 读后感3000字 毛姆作品读后感3000字 318 浏览

  毛姆在具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人性的枷锁》里,为读者展现了主人公菲利普成长的经历。在成长过程中,他一步一步地打破束缚自己的枷锁,从身体到心灵,从事业到爱情,获得了至高无上的精神自由,身心愉悦。阅读这部小说,在某一部分,你或许会有代入感,菲利普经历的烦恼,遭受的痛苦,是大多数人不可避免的。如果你也有这样那样的枷锁需要打破,那么这本书无疑会给你启发,使你有所收获。


  身体的缺陷带来怎样的人生?

  菲利普天生跛足,俗称瘸子。从到学校上学开始,因为与众不同,受到了同学的欺凌,被恶意孤立。在坎特伯雷学校几年的学习经历,成了他人生中噩梦般的存在。心存歹意的同学们、漠不关心的老师们,让菲利普对这所学校敬而远之。无论什么时候,别人对他最大的侮辱就是恨恨地说出一句“瘸子”!身体的缺陷带来性格的敏感腼腆脆弱。他害怕与人接触,害怕付出真心,将自己藏在一副冷漠的面具之后。可是谁知道,他多么渴望一段真诚美好的友谊啊。所以当与罗斯的友谊破灭,带给他的打击几乎令他崩溃。校长珀金斯曾经与他探讨残疾:“如果你对它心怀抗拒,它只会带给你耻辱。可是,如果你把它当成一个必须背负的十字架,当作上帝对你的恩宠,那它对你来说就不是痛苦的来源,而是幸福的源泉。你要知道,这个十字架让你来背,是因为你的肩膀背付得起。”对于尚不成熟的菲利普来说,显然无法完全领悟这段话的意义。存在即合理。接纳存在的一切,美好的,丑陋的,自身的,外在的,这是通往幸福生活的第一步。越是耿耿于怀的,越会成为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何不既来之则安之呢?年幼的菲利普多年后终于对自己的跛足释然,敞开心胸拥抱生活。

  爱情是激情的还是理性的?

  在小说中,菲利普有几段或主动或被动地与爱情接触的经历。这些爱情的滋味,有的醇美,有的痛苦,无一例外,让菲利普成熟起来。第一段在牧师伯父家与威尔金森小姐的感情,算不上爱情,只是对性的一种好奇,充满了功利和算计。当他离开威尔金森小姐后,这段经历立即像一滴水一样,迅速消失得无影无踪,再也没有在他的脑海里留下一丝印记。因为这段情感经历,破坏了我对主人公的好感,原来他也有如此势利可恨的一面。第二次情感,严格说是另一个女人对菲利普的单相思。在学习绘画时的认识的同学范妮,生活条件极其窘迫,因此产生了畸形刻薄的待人之道。因为菲利普的一点点无心的善意喜欢上了他,最后几乎是在极度饥饿中悲惨死去。无法想象,一个人为了自己热爱的东西,忍饥挨饿,至死不渝地去追求,在这一点上,范妮是值得尊敬的。真正令菲利普痛不欲生、肝肠寸断的是与酒店女招待米尔德里德的情感经历,仿佛是一场我爱你深入骨髓,你视我为空气的爱情游戏。当局者迷抑或人性本色,让菲利普在这段感情中丧失自我,陷入了绝望的深渊。带着某种自虐的快感,他为她不惜一掷千金,忍受她的戏弄、虚荣、轻佻、不忠。对于这段感情的描写,作者大肆泼墨,详详细细地描画人物细致入微的情感、心理变化。个中卑微如尘的心理,狂喜若癫的状态,恨之入骨的愤怒,写尽了深陷爱情泥沼无法自拔的情态。每当菲利普处在清醒状态时,理智就会告诉他,这是一个浅薄无聊冷漠空虚的女人,他们即便在一起也不会拥有幸福,自己只是被情感蒙蔽了双眼。可是,只要这个女人给他一个好脸色,给他一句好言语,他仍然会不顾一切地匍匐在她的脚下。对此,他的解释是,激情到来时,就连上帝也无法阻止。他甚至清醒地知道,这段激情总会熬过去的。难道真的是上帝在他身上施展了什么魔法,单靠理智无法战胜?作者想说明什么呢,人生中总有无法战胜的激情,哪怕明知是万丈悬崖,也必须眼睁睁地跳下去?在这段无法理喻的情感经历中,菲利普仿佛浴火的凤凰,经历了涅槃重生。后来再次遇到米尔德里德,她已经成了妓女,他除了怜悯她的遭遇,给予她作为朋友的帮助,再也掀不起一丝情感的涟漪了。在他感情世界遍体鳞伤时,诺拉带给她母亲般的温暖,相互陪伴的日子温馨快乐。有时候,他们感觉成了一家人。然而,在菲利普心中,这也不是他理想的感情。最后,菲利普的感情归宿交给了患难之交阿瑟尼的女儿萨拉,这是一个年轻健美,能干理智的姑娘,无论何时都带给人一股力量,让人对生活充满希望,是力与美的象征。对于这段感情,作者的描写克制冷静,没有过多的笔触,平静自然,就像作者此刻的心境,厚实稳重,满足愉悦。菲利普的成长史与情感经历相互交织,没有在情感中的沉迷,就没有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一个健全的人,必定有着各色的情感底色,推动着生活的走向。
人性的枷锁
  生活的理想在哪里?

  这部小说令人沉醉的地方,还在于追随菲利普的脚步探求他精神成长的历程,旁观着他如何实现生活理想。因为身体残疾,他无法参加许多运动和游戏,书籍成了他的避难所。他对世界的渴望,对自由的向往,从书籍中得到启蒙。在伯父心中,他不可谓不离经叛道。放弃唾手可得进入牛津大学的机会,去德国留学。在德国他认识了海沃德,一个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人,他热爱艺术,为菲利普打开了一扇美轮美奂的艺术之窗,文学、哲学思想纷纷涌入他的脑海,他一再叩问人生的意义。因而当他在伦敦的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单调刻板的工作时,内心充满了抵触,他渴望的是丰富多彩的人生,是如诗如画的生活。他再次不顾伯父的反对,毅然决然地来到法国巴黎学习绘画,想成为享有盛誉的画家。这段学画的经历升华了他对生活的认识,也使他看清了蒙在光环下的理想的真面目。诗人克朗肖是他崇拜的人,他沉浸在穷困潦倒的生活中,却总能一眼看出潜伏在每个人思想深处的念头。有些人对诗歌、绘画、音乐的热爱出自本能,有一种无可控制的强大力量让他们义无反顾地投入,以至于不可避免地把生活的重要性排在艺术之后。而在菲利普看来,生活是用来过的,不是用来当绘画素材的。他既没有足够的天赋,也没有充沛的激情,克朗肖和导师富瓦内给他的建议正与他的思索不谋而合,也许绘画并不适合他。放弃也需要勇气,正确的方向比努力更加重要。经过了这一段对美的体验,菲利普下决心走回父亲的道路,学医,做一名医生。他喜欢与人打交道,喜欢观察各色各样的人,喜欢为别人解除痛苦,获得自身的价值感。这是一条踏踏实实的道路,与生活紧密连接。尽管中途他曾经不名一文,朝不保夕,甚至露宿街头,但是学医的念头从未消失,他做卑微的工作养活自己,用曾经学到的绘画技法和养成的审美能力获得主管青睐。在继承伯父遗产前,他着实经历了人生中最严峻的考验。一个人一旦明确了生活的目标,坚定了前行的道路,那么所有的艰难困苦不过是为起起伏伏的人生增添一点磨砺罢了。击垮一个人的从来不是困难,而是失去方向。

  “美自灰烬出。”菲利普打破了若干枷锁,不再为残疾自卑,不再为情欲俘获,不再渴望遥不可及的梦想,不再为生活的意义烦恼,“美”,在头顶的天空,在足下的大地,在碧绿的田野,在苍茫的群山,在触手可及的亲人,在一份踏踏实实的职业中。克朗肖告诉他,除非你自己找到生活意义的答案,否则答案毫无意义。如今,历经风雨,菲利普找到了答案。只有不断地寻找,生活的意义才会不断凸现。

  这部小说情节的生动性自不待言,作者将对人性的深入思考通过细腻精准深刻的语言表达出来,尤其是刻画人物心理的幽微,让人深深叹服。我觉得一切崇高的、伟大的、低贱的、阴暗的思想都能在其中找到痕迹,我们都是某一时刻的“菲利普”,经典作品的意义就在于此吧。

1 2

书籍简介

  • 人性的枷锁

    人性的枷锁

    毛姆小说 342人浏览

      《人性的枷锁》是英国19世纪知名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长篇半自传体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品,于1915年出版。  这部小说是一部半自传体性的作品。小说通过叙述主人公菲利普从童年时代起的三十年生活经历,反映了一个青年的痛苦、迷惘、失望、挫折和探索,以及逐步摆脱种种枷锁,寻找生命意义,走向成熟,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