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读书心得3000字

2023-07-07 13:28:35.0 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 读书心得3000字 教育读书心得3000字 340 浏览

  2023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从那一天起到五一期间,我再次仔细阅读了王维审的教育专著《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

  王维审何许人也?王维审,我多年的博友!现供职于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教育体育局,“叙事教育”倡导者和实践者,“叙事者”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发起人。一个很好的贴地而行的草根教师。之前,看过王维审老师的《做有故事的教育》《寻找不一样的教育》《教育叙事理论与写作》《成为更好的教师》,感觉很接地气。其实,王老师几本书中的内容我在他的博客里都看过,当文字付梓成书后,我又毫不犹豫地买来认真研读,细细品味,这源于我对王老师的敬仰与崇拜。

  《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分为六章:成为好教师的第一步、你有抬高一厘米的权力、用什么样的眼睛看学生、我们应该怎样爱学生、教育不仅仅是拯救、教育的另一种力量、从教书匠到教育家,共110篇教育叙事文章。每篇千字文娓娓道出教育的真谛,读着读着,有时一不小心便走进王老师书写的情境中,身临其境,难以自拔。掩卷沉思,感想颇深。

  读书,让教育不断丰盈。王维审老师的头衔很多:“国培计划”中小学班主任研修项目授课专家,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功勋指导老师”,等等。他的名声,可能不及北魏南李(魏书生与李镇西),但他成功背后的经历,与北魏南李相比可能更为艰辛,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王老师高中毕业之后,在某校办厂干了很久的杂活,一个偶然的机会,学校让他接手了烫手的“差班”。面对这样的差班,王老师没有退却,没有懈怠,而是十分珍惜这次机会,信心百倍,在过度在意和紧张之余,在课堂上容不得任何一个学生分心或走神,但事与愿违,学生开始与他软对抗起来。这时,他读到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他搞成不注意听讲、做不安稳的坏典型。我劝你轻轻走到他眼前,握住他的双手,把他从他那童年的美妙的独木舟上,引渡到全班学生乘坐的认识的快艇上来。”从此以后,王老师爱上了读书,改变了教书育人的方法,学生慢慢地与王老师亲近起来,王老师所教的班级英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学校领导从此对他刮目相看,王老师的教学经验在全县迅速被推广。

  王老师的经历我感同身受。读书,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长期的阅读,能让我们的教育实践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生长出了人性的味道,也让我们有了这样一种情怀:无论所处的教育环境多么不如意,无论面对的教育现实多么令人焦虑,我们都会坚决地、深深地沉入到阅读中去,让作为教师的自己丰盈起来、温润起来、强大起来的同时,也帮助学生丰盈起来、温润起来、强大起来。
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
  我有20多年做班主任的经历,若问起我或者我的学生,三年的中职生活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可能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说班级的读书活动。以前,班级没有书橱,我们自己动手,在教室的一角设计简陋但不失吸引力的图书角;现在,班级有了书橱,里面放了许多专业书籍杂志,有学生爱读的《读者》《萌芽》《青年文摘》《意林》等,有中外名著,还有与专业课相关的《旅游》《旅游摄影》《餐饮经理人》等杂志。每次买回的书和杂志,学生都会一抢而光,潜心阅读。读书过程中,学生或摘抄,或写读书笔记,这已成为一种习惯。每期的校报,我班学生都会踊跃投稿,校报出版之日,学生都会争着看有没有自己的作品被录用。

  学者易中天说:“读书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谋生的,一种是谋心的。谋生的书你去看它,可以获得利益,是有用的,谋心的书是无用的,但可养心。现在很多时髦的书是养生书,但养生之道首在养心。”

  读书,于我,专业得到了成长;于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师生读书养心,一抹书卷文艺气息让教育的内涵不断地丰盈。

  “精神职称”,给心灵一个柔软的着陆点。现实中,好多职称到顶的老师想参加学校的一些赛课等活动时,往往会听到“不要挡着我们前进的步伐”“干啥呢?”等闲言碎语,更有甚者,学校在评优评先中,直接将指标转向了需要晋级的老师,你高级再优秀还是靠边站,这样,挫伤了职称到顶老师的进取心、积极性。许多职称到顶的教师就此鸣锣收兵,心生倦怠,于是开始有了安享“晚年”的想法。还有部分老师会因无法企及或者评选中的不公平选择仇视和对峙,同样也会带来心理上的懈怠。

  职称晋升制度,是一种给予物质奖励的刺激手段。无论是职称的受益者或者受挫者,王维审老师建议建立一套自己的“精神职称”,并将“精神职称”定义为:教师依据自己的内心,把个人的某一特长或者爱好进行层级式的经营,在逐步获得精神成就的同时,赢得一份能够持续、持久存在的成长力量。安享“晚年”的教师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但也有那么一些人却从将此作为人生的“拐点”,另辟蹊径,做起了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来,慢慢地,他从一名“高级教师”华丽转身成为“靠智慧行走的研究型教师”,完成了教育生命中一次完美蜕变,转型为专家、学者。浙江温州有一位叫林志超的老师,他喜欢将平时处理问题学生的事例加以分析,写成文字,投稿到相关杂志社,并被录用,于是,他渐渐地喜欢上了处理问题学生的工作,在当初分析的基础上,加以系统的概括总结与研究,渐渐地,林老师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最终,林志超老师成为这领域的专家,林老师坦言,“这个领域博大精深,永远没有尽头,值得用一生去研究。”

  “精神职称”虽不像职称晋级那样给当事人及时受益,或者当事人对个人特长与爱好的研究无果而终,但他给当事人在精神层面上给予了莫大的期望,是给当事人失落心灵的一个柔软的着陆点。学校如果从层面上加以引导,或者老师自己挑战一下自己,相信还有更多的“林志超”涌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就会得到更快更好的解决。

  教育的诗和远方,就是让我们看到一个美好的人。当今的教育有点急功近利,当今的职业教育有点茫然无措。我们的职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的对象给予什么样的定位,不少人可能一下子就能说出是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其实,这带有一定的功利性。教育的顶层设计愿望是美好的,但就教育的基层单位或直接参与者方面而言,教育就是一个获取利益的工具,教育的参与者懂得获得好的教育成果能够顺利评职称、能够得到奖励、甚至能够得到提拔使用等的现实。因此,教育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是为了得到什么,没有实现收益的教育是无人肯做的。而“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博大胸怀、“兼济天下”“金钩铁马”的凌云壮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爱国情怀在当下学生的思想意识里越来越淡薄,这就是我要说的素质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素质教育不是一句空话,应该很现实地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现实中的低头一族令人心寒,沉湎于没完没了的网游、无厘头的青春剧等,更甚者,当课堂上的老师再三提醒学生不要在玩手机后想收学生手机时,发生的学生与老师争抢乃至打斗行为令人寒心。

  哈佛大学50周年校庆时,曾有人问学校最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长的一席话语令人回味:“哈佛最引以为自豪的不是培养了6位总统、36位诺贝尔获得者,而是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这才是教育的本源,教育的真谛,这便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更是教育的灵魂,它让教育多了一份诗性与美好。

  因此,请做一个美好的人,成为我们教育参与者的目标,更是我们培养的教育对象成长的目标。一个人最终能够走多远,映衬出的是内心的宽度与广度。你的人生,就会是你格局的样子。所以,请您做一个美好的人。很欣赏那句话,交朋友,一定要交结这几类人:出世的智者,入世的强者,正常又阳光的普通人。希望你能够结识这样内心丰盈的人,彼此传递善意与温度。如果没有遇上,请你做这样的人!做一个美好的人,首先把自己做成一棵开花的树。用我们花开的芬芳温润成长的心灵,用我们花开的色彩映衬成长的步伐。

  也许,我们还都记得四分钟的微电影《另一只鞋子》,它感动了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人们。故事很简单:一位贫穷的小男孩一只凉鞋破了,坐在路边无助的他,看到一位衣衫体面、皮鞋崭新的男孩从面前走过,他满眼的羡慕,那位穿着新鞋的男孩上火车时竟被拥挤的人群挤掉了一只鞋,路边的男孩毫不犹豫地捡起那只鞋,急切地追向启动的列车,但没有追上,而车上的男孩竟然脱下了另一只鞋扔向了无助的小男孩。一双皮鞋串起两颗最纯美的童心。我们的教育,就是从孩子教起,从细节教起,将“做一个美好的人”教给孩子,孩子对于教育的诗性与美好就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于是,我们就成了教育的诗性与美好的桥梁,成了教育的诗性与美好的传播者。

  《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多了些沉静和理性的思考。整本书,没有宏大的理论探讨,而是在娓娓道来中消解了一线教师普遍存在的困惑。无论是从引领成长的“内功”上,还是从文章可读性的“外在”上来说,都是一本难得的教师心灵读本。《德育报》社社长、总编辑张国宏如是说。我赞同!

1 2

书籍简介

  • 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

    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

    王维审教育 265人浏览

      一个温暖的思考者带给教师的一束光。“国培计划”中小学班主任研修项目授课专家王维审老师“觉者为师”系列书的第二本,与第一本《寻找不一样的教育——我的教育叙事》相比,更多了些沉静和理性的思考,它以案例解读和教育叙事的笔法解答了教师群体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惑和疑虑,解读了从新教师到杰出教师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