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读后感2000字
2023-06-25 14:41:27.0 什么是教育 读后感2000字 教育读后感2000字 506 浏览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2000字1
初读《什么是教育》这本书,我读的是童可依翻译的版本,可能是外国专著的原因,加上作者雅斯贝尔斯,是二十世纪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精神病学家和教育思想家,这样的多重特殊身份,让他的思想与文字本身就充满着深邃的哲思。阅读过程中,我对很多概念与思想领会比较吃力,常常是读着读着又要返回去咀嚼,方能继续后面的阅读。继这本书之后,紧跟着阅读了杭州师范大学张华教授关于课标核心理念解析的新作《让学生创造着长大》,今天再翻阅邹进翻译的《什么是教育》,对话我们今天的时代,今日之教育,突然感觉它就是在回答我们核心素养时代教育的价值追求与美好愿景。
“自由、生存、超越”是雅斯贝尔斯哲学思想的核心理念,他的教育核心思想关注人与人之间灵魂的交流和生命的体悟,强调人的主体性的价值和张扬,注重生命信仰与精神陶冶在教育中的作用,揭示了教育对生命本原追问和超越的本真意义。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一、对教育本质的思考——人的灵魂的教育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他在《什么是教育》中反复谈及,“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由此可见,虽然教育离不开知识,但真正的教育是用知识来充盈于人,服务于人,启迪人心,知识只是人在经历教育实践中的副产品,而决非把人变成贯彻某种知识的工具。
我国的《大学》一书开宗明义这样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习的目的,在于彰显内心美善的德性,在于使人自新,在于使人处于真善美的道德境界。
对于教师而言,教育需要有信仰,没有信仰的就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真正的教育是爱的教育,而绝不是教训,甚至也不是“塑造”,更不是任意的“改造”,必须是立足于人与人之间人格平等之上的交流、合作、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分享。只有如此,教育才可能成为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中的启发诱导才有内在的基础与可能。
真正的教育,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真正的教育绝不允许死亡硬背,也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经历是最好的成长,只有在亲身实践中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知识才会在每一个个体生命中转化为生命内在的能量,被灵魂所接受,从而形成独一无二的自我。
二、对教育过程的认识——爱的对话
雅斯贝尔斯关于教育过程的认识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教育是师生之间自由交往的过程。他认为,有了交往,“人就能通过教育既理解他人和历史,也理解自己和现实,就不会成为别人意志的工具”。对话不仅形成了师生交互性的关系,而且也使知识转变为学生个人的认识,使学生的精神受到对话的启迪和引导。
第二,教育是整体精神成长的过程。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不只是获得知识、技能的活动,而且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精神生活。教育作为整体精神成长的过程,是促进人的知、情、意统一发展的过程。
第三,教育是个体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的过程。雅斯贝尔斯十分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教育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
“教育是为了不教育,站在孩子的角度自我教化,一切的教育智慧不请自来。”我很欣赏这个观点。对人的一生而言,教师的“教”显得太短促了,好的学生不是学校教出来的,在学生成功的道路上,老师只是阶段性的领路人而已。因此,我们要用对事业全心的热爱与对孩子赤诚的真爱去思考教育的价值、去探索教育的内涵、去接近教育的本真与本质。尊重每一个生命的存在,最大限度地给予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引领孩子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创新世界。
三、对教育理想的追求——精神的自由
雅斯贝尔斯对于教育理想的追求重点从“大学的观念”与“大学的任务”来反映。如果我们以终为始对照思考今天的教育与教学,会发现其理念与方法对我们基础教育有着同样深远的价值与意义。
1.大学的生命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于教授传递给学生合乎其自身境遇的思想以唤醒他们的自我意识。因此,大学改革既要从大学组织和建设的外部改造,又要以新的形式确立大学之理念而做出内在转变。纯粹以课程实现大量知识的供给将失去大学的本然意义,纯粹的观念构想也不过是不切实际的狂热。因此,大学的理念应以极少数精神贵族为目标,而精神平平的学生则在对高贵精神的憧憬中看到了自身的价值。大学要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与独立人格的人才啊,大学教师与学生就不能被教与学的条条框框所限制,他们在精神生活、创造和研究的领域是自由的,自由是大学赖以生存的空气。
2.大学的任务有四:研究、教育与职业课程;陶冶与教化;充满精神交往的生活;学术的宇宙。每一项任务都是大学理念生命整体的一部分。学生应该学习的是思考活动而不是思考的结果。这就要在精神发展不可避免的困难和试错中披荆斩棘,让善于选择的资质和自我约束的精神指引学生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用哲学之思开启生命之眼。
3.大学教育之目标也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同样是为了培养有着高尚道德与个体精神的整全的人。这不由引发了我们对小学教育的思考。基础教育变革正是基于人的发展,从强调知识积累的传统教学到通过知识训练培养技能的现代教学,最终走向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形成素养的崭新时代。而我们每一位从教者都应该以对未来教育的宏大构想,从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人这个最终目标出发,去鸟瞰我们今天的教育,去审视我们今天的课堂,去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在一个个心灵之问与一次次实践之思中,相信改变已经在悄然发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2000字2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每当看到这句话我就对作为哲学家的雅思贝尔斯产生困惑:他到底是哲学家还是诗人?用这样的句子来“诗化”理想的教育,好像不应该是逻辑缜密的西方哲学家所为。因为,用诗来类比或形容美好的教育,诗句本身应该是有内在逻辑和思想的。
其一,学生观存在问题。诗句中用“另一棵树”、“另一朵云”和“另一个灵魂”来比喻学生是不恰当的,因为这种比喻暗示的学生是不愿意行动的或是浑浑噩噩的,所以需要作为教师的“一棵树”去摇他,“一朵云”去推他,“一个灵魂”去唤醒他。而作为哲学家的雅思贝尔斯的学生观不应该是这样的,从他的著作中,他认为每一个个体都有无限性,学生是有主动发展意愿的人。这句诗的暗示与他对人的定义相反。
其二,逻辑似乎存在问题。如果是纯粹的诗句,无关于做教育上的类比和想象,那么想怎么天马行空行文都行。但要类比教育,就多少要有点逻辑的内涵。树是静静生长的,是没办法去摇动另一棵树的,只有风才可以,风可以吹着树一起摇动;云是随风飘动的,当两朵云相遇,会融合一起,而不会保持原样,一朵云推着另一朵云跑。《什么是教育》整本书的行文是理性而未见感性的诗化内容的,这句名言十有八九是被人“嫁接”上去的。裴伟在考证这句名言的文章《一句教育名言的“出口转内销”》(2019年11月7日《南方周末》)一文中溯源,这句诗可能是来自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北京文学》1979年第11期)的启发:“只要一朵白云追逐着另一朵白云;一棵青草傍依着另一棵青草;一层浪花拍打着另一层浪花;一阵清风紧跟着另一阵清风……”。这句诗后被人启发改为那句名言,再后来又被李政涛教授解释雅思贝尔斯“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这句是借用,不断流传而变成了“伪名言”(见李政涛《没有灵魂的教育》,发表于《方法》1998年12期第27-28页)。
讨论至此,想到以下几点。
1.引用名言最好查证原始出处,并在文章中放入引用。这是学术规范的基本要求。人云亦云,不求证来历,可能还会以讹传讹,制造出更多的伪名言。
2.强调某一方面,不要强调过头。教育是艺术,是诗,但奠基于艺术与诗之下的是教育的逻辑、理性和科学。为什么这句伪名言如此招人喜爱,诗化的文字引起人头脑中多巴胺的分泌及良好的情绪,逻辑也好,科学也罢,被置之于脑后了。李政涛教授借诗意发挥:“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实际上,触及灵魂就够了,但一定要“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那可能就过头了。人天然就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天然就有恻隐之心,天然就有真善美的追求,教育是将这些灵魂深处的东西进一步丰富完善,而不是变革。除非人的精神世界尽是些非理性的或阴暗的东西。我们可以强调某个方面,但不能强调过头,这才是理性的教育。艺术和诗是美好的,但理性,通过批判性思维等智力努力后的理性,才能成就诗和远方。
3.强调某一方面,不要忽视了其它方面。强调灵魂的教育,不要忽略了知识技能的培养。雅思贝尔斯反对的是“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而不是反对“理智知识和认识”本身。他还指出:“技能培养只是诸多陶冶过程中的一环,其目的是胜任某一职业”,技能培养也是重要的。他特别担忧的是,“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即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因为这个担忧,他认为,“如果人要想从感性生活转入精神生活,那他就必须学习和获知,但就爱智慧和寻找精神之根而言,所有的学习和知识对他来说却是次要的。”他说的是次要,而不是不要;是“被灵魂接受……成为精神瑰宝”,而不是堆积着不能被理解和进入灵魂,成为怀特海所说的“惰性知识”。
所以,在教育方法上,他特别推崇苏格拉底式的教育,即通过反讽——让那些自以为是的人意思到自己的无知,感到离真理甚远,和催产术——通过问答启发探索,让学生认识到知识,而非像转让货物那样传递。雅思贝尔斯认为这样的苏格拉底式对话是通向真理和自我认识的途径,特别是大学教育,本质上是苏格拉底式的,要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共同追求真理。
从思想到方法,逻辑上是一脉相承的。读教育论著,我们特别要关注这一点。
4.读书的态度。读先哲经典,一定要读原著,再结合着看他人咀嚼后的评述,读出自己的味道;对于翻译和注解的作品,最好多几个版本比对着看,才有利于读明白。读先哲经典,是为了知道山有多高、海有多深,知道自己有多么无知和狭隘;同时也要考察先哲当时的历史的和思想的背景,认识到先哲在当时背景下的局限性,以及思考在现在条件下如何去超越和创新。读先哲经典,不要忘了读当下指向未来的还未成为经典的论著,经典已经成为过去,读经典是对人类曾经的炫丽夕阳的回望,我们不要指望孔子的那种做法能够成功,即“借对古代的复兴以实现对人类的救济”(见雅思贝尔斯著《大哲学家》)。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读经典是为了启发我们去探索新知,开辟新路。这才是读经典的旨趣所在。
上一篇:冯骥才俗世奇人读后感500字
下一篇:夏洛的网读后感500字左右
书籍简介
-
什么是教育
杰克森教育 470人浏览
《什么是教育》是2012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杰克森。该书主要写了作者自己对“教育”的深刻思考。 作者在书中总结了自己对“教育”的思考,主张从第一线的教学实际出发,而不是从理论出发来思考教育的本质,主要教育应该是“道德”的,教育从根本上属于一项道德事业,教师与学生都应当成为“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