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陶行知读后感1000字
2022-10-12 14:42:56.0 重读陶行知 读后感1000字 李镇西作品读后感1000字 550 浏览
陶行知先生拥有大道德、大胸襟、大思想、大学问、大智慧,先生的教育思想至今依然闪烁着光芒。先生博爱,一生推行平民教育,面对大多数人的教育,面向劳苦大众的教育。他一生所推崇的教育之光,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中国之光,即为办理有中国气魄的教育;平民之光,即面向大多数人的教育,面向劳苦大众的教育;儿童之光,即为坚信每一个儿童都是有着无穷创造力的孩子,儿童在教育家的眼里是至高无上的;生活之光,他的教育根植于生活,融入于生活,着眼于生活,从生活出发,最终为了生活;创造之光,他认为教育最终是为了解放人类的创造力,他说创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人不可创造;师范之光,教育的品质取决于教师的品质,只有高品质的教师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他的这些思想无一不是引导着教育事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
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要培养“真善美的活人”。这与当下的“双减”政策不谋而合,我们应该让孩子从单纯的课本中解放出来,将孩子推向大自然、大社会、变成立体、开放且生动的“活人”。他提出“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这在当年还是战乱时代,民不聊生,老百姓还处于水深火热时期的社会背景下陶行知先生都能有这么深刻的体会,他对教育的真挚理解,对人类教育事业的前瞻性是后世没有人能够做到的。
今年教师节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面对全体教师说,“广大教师要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把自己的温情和情感倾注到每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由此可见教师对于学生的深远影响。《重读陶行知》一书,让我更加坚定的认为教师要有一颗博爱之心,爱与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需要有一颗博爱之心。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人”,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维的“人”。人不是一件东西,他是置身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生命体,在生命中的每一时刻,他都在成长。她们所需要的是我们老师无微不至的关爱,无时无刻的教导。社会赋予我们老师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而这些“人”是通过我们的关心,教育使其健康成长,多学知识。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教师的道德天平上每个学生都应该是平等的,我们给于他们的爱也应该是平等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尤为重要的是有一颗博爱之心。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
教育除了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赋予学生美德、技能、和智慧,形成信念、滋养人格。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够真正成为陶行知所说的“活的教育”,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享受到自由和快乐——像鱼儿一样畅游,像鸟儿那般活泼,像花儿那般绽放………
下一篇:白鲸读后感700字
书籍简介
-
重读陶行知
李镇西教育 531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