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不得不知的教育心理学读后感7000字

2022-10-12 14:45:00.0 教师不得不知的教育心理学 读后感7000字 教师读后感7000字 457 浏览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让我们知道阅读对人的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在此之前我是个懒于阅读的人,随着教育教学的变革,让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现有的知识面的狭窄,知识量的不足,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踏上成长的阶梯,所以我必须要坚持阅读。

  工作室主持人黄老师推荐和布置了今年工作室成员必须完成的同读一本书——《教师不得不知的教育心理学》一书并写出读后心得体会。我阅读了这本书。这本书是一个台湾的普通老师,一个“半路出家”学心理学的老师写的。这本书最吸引人的是书中所描述的故事都是真人真事,很有可读性。读着这本书,对照自己的教学实际,我隐约感觉到书中讲得很多的事例就在我身边,我的好多做法、好多尴尬就如同书中说得一样,可我却又无从改变我的现状。我读着这本书,一会儿忽然开朗,一会儿又一头雾水,总感觉好累,这是一种痛苦地阅读。这种痛苦又让我不忍放弃,牵着我一路读下去;这种阅读又是一种快乐的阅读,这种快乐更让我不愿放弃,伴我一路前进。

  “不懂心理学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学生想认真学习,教师想尽力帮助学生学习,家长永远想给孩子最好的,校长、主任也绝对希望学校的教学能够蒸蒸日上,推动教改的专家学者们更是希望能建立一个完善的教育制度。问题是,我们如何确定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是对的呢?直觉上,我们都以为我们是对的,但心理学却告诉我们:人们的想法往往埋藏着许多盲点。看了这本书,相信你会有机会挑战你自己的直觉。

  作为一位教师,必然学习过很多心理学的概念,比如从众、自我实现、自我中心等等。也许毕业多年后你仍然能背出这些概念,然而当你真正面对课堂情景时,你能够用这些概念来判断及应对学生的情况吗?恐怕任何一位教师,没有多年的经验积累,是很难把这些理论的知识和教学的实际经验结合起来,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的,这也许就是我们教育的一大缺憾吧。

  作者唐全腾在教书一段时间后,重新回去读书,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本书分别从学习、关系、决定三个角度,用心理学来解释校园中最常见的现象,总结了23种教育心理现象。并结合教学场景进行了分析,并从教师的角度自己的认识和处理方法。给我们读者很多包括个体的学习、班级的管理等方面的认识和处理方法,是非常有用的一本书,也是一本很适合教师阅读,更是教师不可不读的好书。

  一、从目录中,我了解到文章分为三大类,分别从学习、关系、决定来阐述。学习从从众、单纯曝光效果、模仿、跛足策略、过度辩证效应、恋爱基模、习得无助几个方面来举例说明。

  1.“从众”,在我看来是个很可怕的现象,本质上来说“从众”是个心理学现象,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就学习上来说,它会影响你到底是往上游发展还是往下游行走。文中说到子乔三番几次的内心斗争最后仍然选择了从众,为了能够跟别人成为朋友,为了不被孤立,开始变得跟其他人一样不好好学习,思想上发生了转变。我曾经在大学中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个词的可怕。你要从从众中脱离出来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一个学习氛围是很重要的,当你身边的人都在玩,而你在学习那就是格格不入,别人都会觉得你是个怪人。而在生活也存在的许许多多的从众现象,因为不想与别人不一样或是怕被别人孤立,往往人性的选择就会是从众,遇到一个团体,一个人的信念就很容易会崩塌。

  2.“单纯曝光效果”其实是某事或某物亦或某人长时间出现在你面前,你会慢慢习惯喜欢上它,那么它是有条件的:1.一开始你不厌恶某事物,才可能产生曝光作用。2.如果相互之间已有一些冲突,越相见越会扩大彼此冲突。3.过多的曝光会引起厌烦。在这项举例仿佛在教我们如何去追异性了,但也明白作者本意并非如此。

  3.“模仿”,中国一直都有“身教重于言教”的说法,实际上是在强调孩子的模仿能力。文中说到了多种模仿案例,我想要单独把注意事项的第五点提出来讨论。是的,当学生开始对楷模进行模仿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提供所谓的增强,但是增强包含外在增强以及自我增强。外在增强就是所谓的奖赏,可能是实物的奖品或是我们精神上的鼓励与肯定。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来说,因为他们比较重视感官的刺激.所以外在的奖赏可能多以实物为主;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实物奖品,转而教导孩子去感受精神上的肯定;更进一步,让孩子能够学会自我肯定,让他在工作的时候,是为了追求自身的成就感,而不是一直停留在外界的酬赏。这绝不是要师长们省下买奖品的钱,而是要鼓励孩子往更成熟的心态发展。最后,不少人担心班上或者学校里的一些行为偏差问题,会有扩展的危险,因为其他学生也会开始模仿。其实在正常的情况下是不会有扩展危险的,因为这些行为通常会得到被惩罚的行为后果,因此不值得学习。除非,行为后果不够明确,让其他人觉得犯错儿乎没事一样。也有可能是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把这些同学塑造成“勇于挑战权威”的英雄,那么就可能会让其他同学起而效尤了,这是值得警惕的现象。此刻也明白身为一名教师定要以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给学生做榜样,模仿对象的好坏无疑影响着学生对学习亦或生活的态度与习惯。
教师不得不知的教育心理学
  4.“跛足策略”一词,通过文中的举例变得更通俗易懂些了,可以这么说,在维持自尊时,正常人不太能接受“失败”的事实,所以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往往会故意设下一些障碍,如果还是成功了,那么表现自己的能力果然很好;万一失败了,就可以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自己所设下的障碍,避免直接承认自己的能力不足。细细回忆会发现自己也曾有过这一策略,现在我会觉得还是直接点比较好也更有利于直视自己的问题。

  5.“过度辩证效应”中的阐述使我醍醐灌顶,让我明白奖励之类的用不好学生也许会变本加厉,为了奖励而去好好做好好学,这是我们都不想看到的结果,以后在这方会更加注意,即使奖励要找对奖励的方向。人性倾向懒惰,所以往往选择曾经用过的方法,或是最简单的方法,而忽略了这个方法现在还适不适用,或是这个方法已经违反了某些大前提(教育原则)。不幸的是,多数老师也未能逃开这一个人性。我认为老师们在实施奖励的时候,不必要求一定要得到回报,或者甚至也不必要求学生一定要懂得感恩,但是至少,一定要让学生知道这个奖励绝对不是所谓的“理所当然”。每一次,我看到学生为了一杯饮料而读书,为了一次嘉奖而出公差,我心里都很替他们感到难过,难道他们的价值就只是一杯饮料、一次嘉奖而已吗?如果他们是真心想做,为什么不懂得去欣赏自己主动做事的喜悦?如果他们并不是真心想做,那么他们也太容易被收买了吧!长远地说,奖赏的效果绝对比惩罚的效果好,但是大家也应该认知,没有什么方法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我不是想要劝大家都不要用奖赏的方式,只是不得不提醒大家奖赏的误用所造成的效果也是很糟糕的,未必不如惩。

  6.“恋爱基模”,看到这我陷入了深思,作为初中的老师面对这个恋爱问题总是棘手,早恋应该阻止还是放任?我认为还是应该鼓励学生要跟异性接触但要有相对的距离,要从培养学生异性间关系的处理,不能去回避这一方面的问题。文中怡文的恋爱过程正是现代初中生的真实写照。我有时听到老师在批评同学谈恋爱的时候会说:“你懂得什么是爱情吗?”这种说法不太好,因为没有人真正懂爱情,而爱情也从来不会只有单一而貌。说这种话的老师往往会被学生在暗地里取笑:“可能老师才是真正不懂爱情的人。”我觉得可以用考试来做说明。如果我们在考前就已经有充分准备,参加考试时就可以拿到八九十分以上的高分,但是完全不准备可不可以应考呢?可以.就算只考了20分,一样是分数。同样地,准备好了才谈恋爱,我们可以有一场值得一生回味的浪漫;若是只因为看别人谈恋爱就想急急忙忙地跟进·这种爱情也会有浪漫,只是时间太短,多半也不够深刻,应该没有人愿意这样的爱情会是我们最珍贵的“初恋”吧!我并不是反对学生谈恋爱,而是希望大家都能有机会经历一段足以“无憾”的爱情;太早谈恋爱往往会使自己永远错失这样的机会。因时代的进步、女性主义的抬头,现在爱情故事的发展可能已经和上述不太一样了。有些女生很勇于追求她们的“真爱”(希望她们真的知道什么是真爱).所以发展出来的爱情故事会是完全不同的情节,但是,在不正确的恋爱基模底下,不管什么样的恋情,都不会是真正的浪漫。

  二、从“关系”这一块让我清楚了万物之间都有关联。一个班级的好坏取决于全体,文中的事例也提醒了我不能只顾成绩优异表现好的学生,不能对较调皮的学生放之任之,过分关照亦或是放任更可能适得其反。文中两位老师的做法无法去评断谁对谁错,只能说面对考学吕婉玉老师采取的是更为保守的手段,也是大多数老师会选择的做法,保优舍良。而徐雅欣老师就较为大胆了,不看眼前的成绩。她的出发点就是不管即将到来的考学成绩如何,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她从处于中间段的学生下手,他们的进步能让本身较优异的同学感受到压力同时又能让调皮的学生意识到其实自己很无趣,自然时间久了大家就会在无形中共同进步着。这一系列说白了跟心理学中的联结与强化是有一定关联的,两位老师的两种不同的做法其实会让学生的心理会有不同的变化,那么往往这个时候老师的做法是很重要的,你的一个选择会让学生到底是越来越好还是从此破罐子破摔一蹶不振。看到这里,我觉得作为一名老师身上的责任至为重要,但往往付诸实际老是遇到棘手的学生也是无力管教,随着教育的大多数老师现在经常说这么一句话“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了”,也确实,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我们时常会束手无策,那么扪心自问我们自身真的做到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了吗,我想适当的时候我们应该先要思考下自己。

  还想要强调“办公室的功用”。办公室有什么用呢?其实不是我们说了就算,而是看我们怎么使用它,也就是说学生对办公室的联结,不是建立在什么白纸黑字的使用手册,而是来自学生内心真实的感受。办公室当然是老师办公的地方,此外,有许多老师会利用办公室来处罚同学的违规行为,例如:打架、作业不写、考试考差等;另外一些老师会把办公室当成辅导学生感情、课业、生涯的场所。这两个不同的任务能不能并存呢?或许可以吧!然而这些工作不见得一定是落在当事老师与当事学生之间的互动,环境本身也可能有加分或减分的作用.以“处罚”的功用来说,如果叫学生到办公室读书是一种处罚,就应该注意不可以让他们在办公室里聊天、嬉回,在无形中塑造办公室严由的气氛,就好像我们到了图书馆,自然面然地就会肥音量压低一样,若是能让学生一听到要去办公室读书.心里会紧张,担心,那么处罚的功用也就完成了一大半,相反地,若是到办公室读书还可以聊天,嬉间,那么这种处罚一点意义也没有,学生反而还可以到办公室观察老师们“都在干什么”,回去还可以作为八卦中心,提高在同伴间的吸引力,本来想处罚,结果却成子奖励,岂不荒谬!以“辅导”的功用来说,如果叫学生到办公室是为了生活上的辅导,其实也应该注意气氛的营造,您不会想要在谈到很感动的时候,旁边却有老师在大骂学生无耻,这样的辅导成效岂不是会大打折扣?其实,不管我们打算怎么定位办公室,都是通过我们的使用情形,一点一滴地强化出来的;强化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开始建立联结,形成刻板印象。办公室到底要怎么用,当然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是我诚挚地希望办公室一定要“有用”。若是我们没有去思考办公室的定位问题,一团乱的结果只是让办公室变成一个没有用的空间,岂不可惜。

  我觉得做事真的不能只是贪图眼前的方便,更应该思考我们的一举一动,长期下来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本文谈到联结与强化,原本考虑把它分为两篇文章,却觉得这两个观念其实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很难做明显的切割。最大的相同点是:它们往往都是慢慢地发生在无形之中,等到我们察觉时,现象已经造成。这一点很值得警惕。

  三、“决定”一系列中似乎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在说分班一事,资优班和普通班在我们体育老师眼中似乎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我们只要在教学的基础上提高学生体质,保证良好的身体素质,似乎无法深刻体会的各主课老师的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感受,那么对于分班一事我的看法其实持反对意见。我不认为分班能给到学生最好的教育,相反会造成学生心理的压力以及普通班学生的堕落,那么将资优的学生和普通的学生均匀分配在各个班级我觉得是能够互相促进相互成长的,也有利各任课老师的教学,以上仅为个人看法,并非对学校亦或领导的安排有所怀疑。

  给我感触最深、触动最大的是第七种教育心理现象——习得无助(learned-helplessness)。本章通过场景—:描述A学生上课无精打采及这类学生对课堂、考试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场景二:描述B老师对上班无奈的心情,两个场景给我们展现出的是一幅令人头痛的教育现状——学生无心,老师无奈。之后通过塞利格曼的“小狗逃脱实验”得到了这个“习得无助”的现象。当个体认知自己的能力无法解决困难,对目前的环境变化无法控制,或是对未来发生的事情无法预测时,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延续,个体将会丧失斗志,继而陷入绝望的心理困境。

  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每当学生考了一个不太理想的成绩时,很多人的反应是“你看你,考这么点分,怎么这么不仔细?你看谁谁,人家怎么就能考一百?”更有甚者狠狠地瞪着孩子“你笨死了,气死我了”,这会让孩子心情坏到极点,心想:“我完了,我这么笨,学不好了,再怎么学也学不好了。”孩子在体验成功的美好之前,首先体验到了失败,研究表明,“成功经验”、“失败经验”会影响人们日后遭遇困难之后的表现。自己虽然已有17年的教学经历,但是有时候,有些孩子的分数真的令人惨不忍睹,也真的是很生气。说实话,10分,20分又如何?现在差不代表未来会差。就算未来的考试还是差,也仍然不代表这个学生不会有成就。真正令我不忍心的是看到有的学生呆呆的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浪费时间。为什么他们会变成这样不在乎学习呢?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长时间,通过阅读,我终于把脑子里那个空洞的心理学概念“习得无助”和这种现象画上了等号。

  不仅仅是学生会产生“习得无助”现象,其实老师也会“习得无助”,有时面对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错误,有时面对乱哄哄的课堂纪律……我也会产生消极的心理:这个学生实在是无可救药了,随他去吧;这个班级我已经费尽心思了,可就是不见效果,算了,我已经尽力,我实在是没办法了……但我是老师,作为老师我要有坚定的信念,了解了这种心理现象后,我要主动地克服,面对暂时的困难要积极地应对,树立信心。作为教师,绝对不能走进自己的精神误区,要相信有些感觉都是暂时的,只要努力了,结果总是会很明朗的,一定会与孩子们一起度过最无奈最煎熬的日子。

  作为一名教师,真的很有必要学一些有关心理学方法的知识,或许纯理论的东西,学起来会有些累。像《教师不得不知的心理学》就是一本不错的好书,值得每个教师好好品尝。像书中提到的“破窗户理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个现象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抛,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破窗效应最为成功的例子,应该是纽约市交通警察局局长布拉顿治理交通的过程。纽约的地铁被认为是“可以为所欲为、无法无天的场所”。针对纽约地铁犯罪率的飙升,布拉顿采取的措施是号召所有的交警认真推进有关“生活质量”的法律,他以“破窗理论”为师,虽然地铁站的重大刑案不断增加,他却全力打击逃票。结果发现,每七名逃票者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每二十名逃票者中,就有一名携带凶器。结果,从抓逃票开始,地铁站的犯罪率竟然下降,治安大幅好转。他的做法显示出,小奸小恶正是暴力犯罪的温床。因为针对这些看似微小、却有象征意义的违章行为大力整顿,却大大减少了刑事犯罪。

  破窗效应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心理现象,它让我想起了一个笑话:一个人站在街头看着天空,过了一会儿第2个人,第3个人也加入了队伍,几分钟后加入的人越来越多,并相互询问你看到了什么?后来才知道第一个人是因为流鼻血所以抬头。

  仔细观察,其实这种心理现象还广泛存在于我们教育教学中,如我们在从事班级管理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如果教室中只有一两个学生是积极主动参与班级活动那是不够的,但当主动参与的人数到一个关键点时,整个班级忽然动了起来。我们也能经常发现班主任经常为自己的班级制定班级公约,但有效执行的少,因此经常可以看到或听到学生明知违反纪律,但依旧我行我素。自从有了这样深刻的认识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究竟因为自己此前的“无知”让多少孩子失去了学习兴趣,变得对学习不关心、不在乎。想着想着悄然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增加了许多。在课堂上我不再无视那些孩子们的存在,开始理解、宽容他们,帮助他们降低学习的难度,让他们体会到学习上小小的成功和简单的快乐;课下,我开始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在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原因及学习上的困惑,倾听他们的想法,试着帮他们找回自信,迎接挑战。即便自己有了这样的认识以及想要改变的愿望之后,我知道我更应该尊重孩子们,只有孩子们准备好要接受挑战时,这个挑战才会有意义。

  仔细想想,不止孩子们,我们成人在生活中也是常常会出现习得无助的现象。当面对困难时,我们曾经努力过几次?又真的尽力了吗?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难会遭遇到那种让我们真的无法摆脱的困境,真正绑住我们的,往往是心底那种懦弱、不愿努力的心态。我们都听过一句话:“如果不能改变环境,就应该试着去接受它。”然而我们会不会太容易就承认环境是无法改变,而委屈自己接受呢?相信只要我们转变心态,战胜自己,便会柳暗花明!

  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痛苦也好,快乐也好,轻松也好,艰难也罢,我们都要阅读,起码做一些必要的阅读。阅读,让我们有更多的自信去面对工作,面对生活。

1 2

书籍简介

  • 教师不得不知的教育心理学

    教师不得不知的教育心理学

    孙媛教育 212人浏览

      教书育人,育人为先。"教书"只是教育的直接任务,而"育人"才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育人"的根本任务下,现代教育不仅要面对"培养什么人"的目标性问题,更要解决好"怎样培养人"这一过程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