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中国读后感1000字
2022-07-08 为什么是中国 读后感1000字 纪实文学读后感1000字 938 浏览
为什么是中国读后感1000字1
近期,机缘巧合之下拜读了金一南教授的《为什么是中国》,翻开片刻便感受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激情澎湃的拳拳爱国之心。作者用酣畅淋漓的文笔,深刻剖析了从百年沧桑到民族复兴的艰难之路,讲述了近代中国百年沧桑的屈辱历史,同时也歌颂了无数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艰苦努力。作者通过讲述一个个中华民族重要历史进程中的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这头被唤醒的东方雄狮是如何一步步打败所有妄想欺凌中国的国家,如何建立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转变。
胜利的关键,在于全体民众团结一心。
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统治,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念深植清朝百姓心中。以血缘和姓氏为核心的封建王朝,无论兴亡,在当时民众心中,均是一家兴亡,王朝的统治者只对家族、姓氏负责,不对国家、民族负责,清朝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时,大多清朝百姓只感觉赔款赔的是皇帝的钱,割地割的是皇帝的地,与己何干?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言:“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
从“一盘散沙”到“团结一心”,中间转变的原因在于“觉醒”二字,正如书中所说,“真正挽救中国人的是觉醒的中国人自身”。
而觉醒的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李鸿章、孙中山等人多试图依托少数精英完成对社会的改造,却忽略了对民众的唤醒和动员。他们认为民众只是被改造的对象,对民众的轻视直接导致变革与革命的一败再败。而在中国共产党眼中,中国民众蕴涵着巨大的能量,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最巨大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届时尚处于弱国地位的中国,要想不被消灭而战胜帝国主义强国日本,必须动员民众、组织民众、武装民众、依靠民众。只有全民动员起来,进行人民战争,才能持久抗战,打败日本侵略者。正如毛泽东所言:“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是顽强拼搏的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中国民众,也是艰难困苦中的中国民众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正如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所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来自中国民众,是中国民众不可分割的一份子,而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就在于紧密联系群众。如今正处世界百年之大变局,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身处百年变局之中,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在党的领导下,全体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奋勇向前。
为什么是中国读后感1000字2
读《为什么是中国》的过程也是我心中充满着震撼与振奋的过程,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百年沧桑到民族复兴这样一部波澜壮阔、悲壮豪迈的中国近现代史,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在国破家亡的生死危机关头前赴后继、奔波求索,最终实现了救国图存、自由解放的伟大理想。
鸦片战争以来,不管是清政府的自我改良,还是民国政府的锐意改革,各方组织团体都在为救中华民族于危亡而流血牺牲但均以失败而终。究其本源是因为缺少一个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党。1921年,一个以苦难大众为基础、以救中华民族于危亡为已任、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初衷的中国共产党横空出世,仅用了28年时间就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了站起来。
为什么是中国,本质上就是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回望百年党史,那简直就是一曲前所未有、史无前例的伟大乐章,悲壮、豪迈、奋进。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所以才有无所畏惧、无往不胜的深厚根源。从红船上诞生的那一刻,他的历史使命便与生俱来,要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于是他艰苦探索从建立根据地出发,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打土豪,分田地,办学校,闹革命,搞建设……团结带领全国各族儿女走遍千山万水、穿越枪林弹雨,前仆后继,只为追索一个属于劳苦大众、自由平等的新中国。从救国到治国,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兢兢业业、砥砺前行,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愿景。中华民族有这样的政党领导,何愁不能复兴!
中国能在大国之林崛起屹立,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今,中国共产党有坚定的组织领导,完善的规划纲要,明确的发展道路,详细的发展计划,站在了最好的时代,正向着伟大、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前进。中国共产党一步步走向成熟,不断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共产党人就是苍穹之上的星光,大地深处的岩浆,势不可挡、照彻未来。
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人民有信仰。中国在这百年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因为中国选择了共产党,一代代优秀的共产党人改变了中国,也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一如既往、矢志不渝的跟紧党的步伐,牢牢团结在党的周围,继续谱写“为什么是中国”这一千年历史课题!
为什么是中国读后感1000字3
为什么是中国呢?读完这本书我找到了答案:
(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历史充分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运所在,是全国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如果没有我们党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无从谈起。
中国共产党作为有着百年历史的世界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始终保持活力,在于一直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为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为人民的幸福而努力。
(二)爱国主义精神的强大激励
在和平年代,我们能感受到的爱国主义精神可能是奥运赛场为国拼搏的体育健儿,可能是抗洪抗震救灾的解放军战士,可能是新冠疫情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但翻开历史,近代以来,有成千上万的革命烈士、热血青年,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时,赴汤蹈火、从容就义,表现出无私无畏的崇高精神。中国社会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离不开爱国主义的强力推动。金一南教授也是在书中大力歌颂了那些为了民族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先烈们,没有他们的前仆后继、流血牺牲、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就没有现在的盛世繁华。
在如今的和平年代,同样需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在国家利益受到威胁、民族尊严受到挑衅的时刻,爱国主义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正义力量,这股力量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
(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是实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现了人民民主专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就目前来看,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改革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一制度既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精髓,又切合中国的发展实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再一次深刻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繁荣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就一定能创造更大的辉煌,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明天。
为什么是中国读后感1000字4
《苦难辉煌》我没有看完,《解放军为什么能赢》我看了大半。终于,《为什么是中国》,心潮澎湃地看完了。
金一南将军是国防大学的教授,曾赴美学习国家安全战略。这本书从甲午战争讲起,将近代中国的屈辱与蜕变一一道来。
是在这本书中,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当年八国联军侵华,1.8万八国联军队伍背后跟着的,是推着小车、送着物资、通风报信的中国民众。读完这本书的晚上,又意外刷到了真实的资料,“外国军队排着散兵队形,一个一个顺着土坡往上攀爬时,两侧有一群又一群留辫子的中国群众揣着手站着,事不关己,麻木地观看,看洋人怎么跟皇帝打仗”。
“八国联军包围故宫,包围皇宫,民众帮着填平壕沟,帮着架梯、扶梯,还有不少民众坐在城头、墙头上,帮着联军瞭望。”文字与让历史的事实赤裸裸地摆放在面前,令我不寒而栗。
中学课本上只告诉我们八国联军侵华,哪些参与国,做了哪些事,可是没有一字在课本上提到中国民众的作为,“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这种冷漠与事不关己,理性地说,知道是“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家国理念埋下的祸根,但是感性地说,是不忍深想的。
“以血缘和姓氏为核心的封建王朝,其兴,是一家的兴,其亡,是一家的亡。”
所以下至平民百姓,上至党政精英,心中无国,但为自家。所以只有当中国共产党人站出来的时候,一个民族的脊梁,才就此在废墟中站立起来。
这根脊梁站得没那么容易。因为一开始,一个共产党人身边围着的,是一群以自我家庭的得失为中心的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陆军总司令杨靖宇,被出卖、围捕、打死,做这些的,都是中国人——“没有灵魂、没有血性、跟着谁干都是干、只要能活命就行的中国人”。
我不知道金一南将军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心中有多少愤慨,和无力。
我在读这些文字的时候,心中悲恸,却没有资格站在国泰民安的当下指责这些没有国家大义的人,没有资格评判他们的功过是非。但是我多么庆幸,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麻木不仁。我们这个国家,时时刻刻都有这么一群人,不肯坐以待毙,不肯委曲求全。
中国共产党能够从历史中走到现在,真的不易。中共一大参会的13个人,在之后,有7个人出问题,当汉奸的、做军统特务的、脱党的……另有4位同志牺牲,走到最后的,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这13个人的走向,便无声诉说着党的艰难。
跟随着金一南将军的文字,一步步看党的蜕变与成长,看中共执政能力与中国军队实力的提升,自豪,又心酸。
“看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种劣根性,明哲保身,忍气吞声,为了一己之利或苟活一世,什么都可以不顾,人的尊严、社会价值、是非曲直、真理道义都在活命保命的前提下,变得无足轻重。”但是这个一盘散沙的、有着劣根性的民族,在党的指引下,或者说,是启迪下,涅槃般觉醒、再生。让这个民族的青年人、少年人,在面对敌人的引诱时,闭紧牙关,攒紧手心,深深刻刻得铭记着;“不能拿,拿了,就是汉奸。”
从历史的洪流中走出来,看着我身处的当下的这个中国,满心欢喜。“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现在的这个民族,国人互助,陌生人也不吝于伸出援手。国家危难之时,可以毅然舍小家为大家,会为冷漠的人愤怒,为可爱的人献上一切美好。
虽然偶尔,还是有一些残忍的、令人心寒、费解、愤怒的事情发生,一些高高在上,一些过度的个人主义。但是万千世界,总要允许黑暗存在。
不求世事皆好,但求山河国家之下,此地安康。
上一篇:为什么是中国读后感800字
下一篇:为什么是中国读后感2000字
相关文章
书籍简介
-
为什么是中国
金一南纪实文学 1017人浏览
《为什么是中国》是金一南30年创作生涯集大成之作。从百年沧桑到民族复兴,解读中国道路、书写中国力量、彰显中国自信,完整呈现金一南历史观,回答“为什么是中国”这一历史之问。 该书于2020年6月由联合读创(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2022年5月,《为什么是中国》英文版由......
热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