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1800字

2023-08-17 14:44:24.0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 读后感1800字 教师读后感1800字 276 浏览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1800字1


  对于教师而言,读书不仅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专业发展的一条捷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是常生龙先生根据多年的阅读,精选50部教育类著作,阐述从中得到的诸多收获,对于从事教育的我们有着非凡的指导意义,书中涉及的内容于我而言实乃博大精深,而我只窥得冰山一角。

  一、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自己先变成孩子,是于永正老师的第一个法宝。于永正老师说:“教了47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这句话反映出他对教育本质的把握。于永正老师教了一辈子书,致力于对孩子的研究,研究孩子的天性,研究怎样把自己融入孩子的群体,以至于自己就成为了“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老师是他们中的一员。一个童心未泯,一个具有好奇心,孩子气的教师是一个真正能理解和宽容学生的教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知道学生真正需要什么?学生只有认同教师,信服教师了,才会效仿教师的做法,才会接纳教师的建议。

  遵循教育的规律,是于永正老师的第二个法宝。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人们的语言能力的提高,很多时候不是靠语言规则而靠语感。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渠道。于永正老师在教学生涯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训练自己,提高朗读的水平。孩子们正是在他的朗读之中,学会了语言,培养语感,产生了情感,掌握了表达的方式。

  以身示范,是于永正老师的第三个法宝。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于永正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以身示范,充分发挥榜样的影响力。他在学生面前总是穿戴整齐,从不随意;批改作业,课堂板书,字都写的工整认真,没有丝毫的潦草;跟孩子们一起活动时,和孩子们一起做,而不仅仅是做一名指挥者。大德无形,大教无痕。于永正老师总是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相信当我们学会运用于永正老师的三个法宝时,一定能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

  二、做一个挺直腰板的教师。

  中国的汉字很有意思,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例如“人”字,虽然只有简单的一撤一捺,但它所包含的意思却并不简单。“人”字的外形像极了一个左右脚分开,稳稳当当,站立于天地之间的人。他挺直了腰板不卑不亢,堂堂正正。作为教师,怎样培养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呢?有人说:“跪着的教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和职责,要担起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并不容易。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一书告诉我们,教师只有挺直了腰板做一个站直的人,一个大写的人,才能够真正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1.教师要善于独立思考。生活中以讹传讹,人云亦云的现象非常普遍。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平时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吴非说,“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精神,他的学生就很难有独立思考的意识,面对教参,不敢说不;面对外行领导的错误指责他会立刻匍匐在地;教师丧失独立思考精神乃至丧失尊严,能靠他去立人吗?”教师自己不迷信专家,不迷信书本,才能够在教学中对所教内容提出新的见解,才能启发学生更多的思考,有独立思考的学生才会慢慢多起来。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
  2.教师要有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艺术上取成熟的标志,是教师的教育思想,个性特点,教学技巧在教学过程中独特的、和谐的结合和经常性的表现。只有成为一个具有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挺直腰板,让自己的课堂熠熠生辉,在这样的课堂成长的学生,自然也就容易成长为一个站直的人,一个大写的人。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互相影响的伙伴,是一对共同成长的朋友。教师蹲下身子,就像一堵墙,为学生遮风挡雨;教师弯下腰来,就像一座桥,引领学生走向智慧的彼岸;教师挺直腰板,就像一把梯子,引导学生攀登科学高峰。

  三、做一个爱阅读的教师。

  大量的,广泛的,坚持不懈的阅读是教师成长为名师的秘诀。苏霍姆林斯基提倡的名师捷径是“阅读一一反思一一实践”。王崧舟告诉大家,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实际上是两个转化的过程,即“读书一底蕴一教学”,从读书到底蕴是积淀的过程,从底蕴到教学的转化是创新的过程。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阅读对教师的成长如此重要,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坚持不懈地阅读,就是与最美景致一次次地邂逅。

  作为教师,唯有孜孜不倦的读书,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知识源泉,才能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才能用自己的智慧点亮学生的智慧。在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养成阅读的习惯,可以让自己始终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来思考和筹划,可以让自己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在教育探索的道路上,获得更多的成功。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1800字2


  在学校的传统文化中,教育信念趋向于先教基本内容,再建立关系。但是在《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这本书里提到这样一个观点:关系第一,教学内容次之。主要是指“如果一个学生没有良好的情绪状态,如果他对所学的课程没有兴趣,如果他对任教的教师没有信任的感觉,如果他对班集体没有认同感,他在课堂里肯定不会学得好。”这个观点提醒我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建立关系,为什么要将关系放在比知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呢?书中提到很重要的几点:人总是生活在自己、他人以及世界所建构起来的关系之中,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关系;而学习是从对关系的认同开始的;只有各种关系和谐时,学习才能自发进行。

  相似的观点,我在若干年前读李中莹老师《重塑心灵》这本书时也遇到过,书中这样描述:亲子关系大于亲子教育。只有和孩子的关系融洽时,父母的很多教育观点和教育行为才容易被孩子们所接受和践行。

  两本书中都提到的“教育和关系”问题,引起我的好奇和思考:不管是“关系第一,教学内容次之”还是“亲子关系大于亲子教育”,其实都是把“建立关系”放在了首要的位置。那么我们作为家长,如何和孩子建立和谐亲子关系?作为教师又如何和睦师生关系呢?普遍存在的大概率情况:教师也会是家长,学生也只是一个孩子。要想和孩子建立和谐关系、和班级学生关系融洽,一定要注意沟通的问题。

  前央视主持人王小骞老师在《妈妈知道怎么办》一书中谈到了一条“55387沟通定律”,很启发人:孩子是情绪的俘虏。大人在和孩子说话时一定要注意自己当时的态度、动作、表情、语气等细节,以免引起孩子的显性或隐性对抗,而导致沟通的终止。因为在“55387沟通定律”中55%是沟通中的态度,包括动作、表情等;38%是讲话时的语气;7%是说话的内容。如果沟通中没有注意态度、动作、表情、语气这93%,那么7%的内容能发挥的作用会极其有限。因此用好“55387定律”,可以帮助父母管理好,让说话的7%被孩子接收到。但是和孩子沟通,仅仅关注“55387定律”就够了吗?回忆一下,面对某个事件或某个孩子,你是否经常会存在先入为主的看法?孩子之间发生矛盾,在处理时,你是不是又会因为先入为主的看法而轻易做出鲁莽的判断?我们作为家长和师者在孩子面前是不是总不自觉地端着架子去沟通和解决问题?以上几种情况其实聚焦了心理层面和教育观念方面的问题,因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除了超强的情绪感知能力,家长和教师的心理状态也很容易被孩子捕获到,稍感不妥他们就会因为丧失安全感而关闭彼此之间沟通的大门。这时候,再想和孩子开展深层次的沟通,再想了解孩子心中真实的想法,就难上加难了。

  在孩子面前,家长和教师,首先不能抱有偏见。除了摒弃“偏见”,在处理孩子犯错或孩子之间矛盾时,作为家长和教师,无论场面多糟糕,一定要第一时间压住火气,冷静处理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要在没有彻底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内在因素的基础上轻易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草率地判断。因为草率判断,极有可能导致学生内心不服而引发反抗。作为教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屡见不鲜,我自己就遇见过这样一件事:语文课上全班学生正群情激昂地讨论着关于理想的话题,轮到小强时,他竟然站起来说:“我没有理想,啥也不想干……”对于这样一番“奇谈怪论”,不仅同学们惊讶,我更是目瞪口呆。为了消除他这番话的负面影响,我当即在班里对他话中隐含的消极意义进行了修正。但观看他的脸色,我觉得他并没有受到触动,心有不甘的我在课间把他叫到身边想问问他为什么会有如此消极的想法,谁知他张嘴就是:“我妈不要我了,我爸把我妈气走了…”一番深入交谈才知道:他的爸爸虽然大学毕业,但没有正当职业,父母经常吵架。这次吵架时妈妈甩下一句:“大学毕业有什么用,不还是惹我生气…”就赌气回了娘家,妈妈的离开让小强的不安全感增强到了极点,他用不学习的方式来报复爸爸,宣泄心中的不满。

  课堂上学生反常的行为背后原来隐藏的是父母不和的问题--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原来是受害者。了解了事件真相,我很庆幸当时课堂上他发表消极言论时,我压制住了火气,冷静对待,没有轻易做出判断。后来和小强相处的过程中,发现他内心深处对自己的父亲有很深的成见,但因为自己的弱小反抗起来又很有无力感,这导致他的脾气很怪,动不动就摔东西发火,是班里一个标准的“刺头”。

  和“刺头”进行沟通,只要不端架子,怀着诚恳和坦诚的心态,学生才会放下心里的包袱,接受老师或家长的建议。看到小强外强中干的样子我感到很难过,这本不该是他这个年龄所应该承受的啊!为了安抚他,我轻声细语和他说了很多,我告诉他:“即使妈妈离开了,她也一定是爱你的。爸爸有他做得不好的地方,但那是爸爸的事,而你目前的事情就是好好做自己,让妈妈从自己孩子的身上能看到希望,这样她就一定会回来…”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话起了作用,那一刻小强的眉头舒展了,紧咬的嘴唇也松弛下来,后来的一段时间他确实又开始正常努力学习了。

  有一次他把他妈妈给他买的一套书拿给我和同学们看,交谈中我发现他的内心很看重来自妈妈的爱。趁此机会,我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和她的妈妈整整进行了一个小时的电话沟通,我对他妈妈说:“父母的爱对孩子来说是他最为看重和需要的情感滋养,也是他健康成长的动力!你买的这套书非常适合他,我们要一起鼓励他多看几遍,内在消化理解后,对他的帮助会很大,我们反而会省心很多!”而我也收到了他妈妈积极的回应:“谢谢老师对孩子无私的教导和包容,张老师的一个电话让我恍然大悟,感激之情无法言语,我以后会更加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小强在取得妈妈的关注后,在班里确实阳光积极了很多。一次碰到他妈妈,他妈妈拉住我的手激动地对我说,以前早餐做得不合他口味时,他会生气,现在他不会了,问不生气的原因他直接说理解妈妈早起为他准备早餐的辛苦。看着他妈妈自豪的样子,我欣慰地点点头,这一刻,我觉得我似乎做对了些什么,一种职业成就感油然而生…现在我已经不教小强两年了,但每次在校园远远碰见他,他总会跑过来微笑着和我打招呼......今年春天,他还代表班级主持了周一的升旗仪式,看着国旗下自信的他,我更加信服“关系第一,教学内容次之”这句话,这点应该成为所有教师共同的教育信念。

  为人父母应该关注亲子关系大于亲子教育;为人师者应该关注师生关系决定学生学习效果--关系大于教育!

1 2

书籍简介

  •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

    常生龙教育 321人浏览

      对于教师而言,读书不仅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专业发展的一条捷径。漫长的阅读之旅,是一段艰苦而欢喜的修行。本书作者根据多年的阅读经验,精选了50余部教育类著作,阐述从中得到的诸多收获,带领读者领略阅读之美,汲取教育智慧。《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适合中小学幼儿教师阅读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