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读后感2000字

2023-07-20 14:50:09.0 乌合之众 读后感2000字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2000字 314 浏览

乌合之众读后感2000字1


  《乌合之众》这本由古斯塔夫·勒庞所著的心理学经典,深入研究了人类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书中核心内容涵盖多个方面,首先勒庞着重讨论乌合之众的形成,认为人群中的个体容易被同化为乌合之众,丧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表现出更为情绪化和易受暗示的特点。接着,他深入剖析了群体心理的特征,指出人群中的个体往往失去了个性,变得更加易受感情和意见的影响,从而导致他们的行为在群体中发生剧烈改变。书中还对造成群体行为的动因进行了阐释,探讨了权威、领导者、情感传播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对集体心理的影响。此外,勒庞通过多个历史事件和现实案例的分析,展示了群体行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涵盖宗教运动、政治动乱、暴力事件等不同类型的案例,以说明群体行为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和影响。最后,他提出了集体智慧和集体疯狂的概念,指出群体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产生超越个体的智慧,但也可能陷入疯狂状态,导致暴力和混乱。通过这些深入的研究和案例分析,《乌合之众》为我们揭示了人类群体行为的本质和规律,同时也警示我们在群体中保持独立思考和个性的重要性,以避免集体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

  阅读《乌合之众》这本书,有三点深刻感悟。

  感悟一:群体行为的复杂性与脆弱性

  阅读《乌合之众》使我深刻认识到人类群体行为的复杂性与脆弱性。当个体融入一个群体时,往往会失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易受情感和意见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群体能够产生出集体智慧,做出明智的决策,但在另一些情况下,群体也可能陷入集体疯狂,导致暴力和混乱。这种双重性让我意识到,群体行为是一个复杂而脆弱的现象,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领导者的言论、社会氛围的蔓延以及个体的情感状态。因此,在社会中,我们必须谨慎引导和管理群体行为,避免集体心理的负面影响,同时充分发挥群体智慧,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感悟二:个体的理性思考和责任

  《乌合之众》让我认识到,尽管人类容易在群体中失去独立思考,但作为个体,我们仍然应该保持理性思维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在面对群体舆论和集体行为时,我们必须勇于表达独立的观点,不盲从从众。个体的理性思考是群体行为中的一抹清光,可以避免莫名的暴力和疯狂。同时,我们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随波逐流,不盲目参与可能带来后果的集体行为。在社会中,个体的责任和行为对于整个群体的健康和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

  感悟三:群体行为背后的社会问题

  阅读《乌合之众》让我深刻反思,群体行为背后往往暗藏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集体狂热、暴力事件、社会动乱等群体行为并非单纯的偶然,而是社会结构、价值观和政治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反映。群体行为的爆发往往意味着社会内部存在着紧张的矛盾和不满情绪。因此,要理解和解决群体行为背后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个体行为的叠加,而是需要深入探讨社会结构和文化背后的根本原因。只有解决了这些社会问题,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化解集体行为中的冲突和暴力。
乌合之众
  联想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乌合之众》的理论在许多场景中得到了印证。

  例子一:社交媒体和网络集体行为

  在当今数字时代,社交媒体成为了人们交流、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但随之而来的是社交媒体上的群体行为,很容易受到情绪传染和集体心理的影响。例如,某个网络话题或事件一旦引发了公众关注,群体的意见和情绪往往会迅速扩散,并导致集体狂热或激进行为。这种现象在热门话题引发争议、社会事件爆发时尤为明显。个体很容易加入某一方阵营,失去理性思考,形成所谓的网络乌合之众。这种群体行为也可能导致信息传播的不准确和虚假,加剧社会的分裂和混乱

  例子二:政治集会和社会抗议

  政治集会和社会抗议也是《乌合之众》理论在实际中的体现。在政治集会中,人群往往聚集在一起,追随领导者或共同的政治理念。集会的氛围和领导者的言论会影响到群体的情绪和行为。当情感高涨时,群体可能表现出强烈的热情和决心,但也可能陷入集体暴力和动乱。类似地,社会抗议中的群体行为也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导致抗议活动失控和暴力事件的发生。在这些场景中,个体容易丧失独立思考,成为集体行为的一部分,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例子三:消费群体行为

  在商业领域,消费群体行为也常常展现出《乌合之众》理论的特点。例如,当某个产品或品牌成为热门话题时,人群往往会产生集体的购买热潮,形成所谓的“抢购风潮”。这种现象往往受到社交媒体和广告的影响,人们看到他人的购买行为和评价后,容易产生跟风心理,忽略了个人真正的需求和价值判断。这样的群体行为也可能导致商品短缺、价格上涨,甚至形成投机和虚假营销的局面。消费群体的集体心理对于市场经济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理解和引导这种行为对于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乌合之众》是一本值得深思的著作,它让我对人类群体的心理和行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人群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们作为个体也应该对群体行为保持警醒,并努力发挥个人的智慧和责任,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读这本书,我收获了不少心灵的启示,这些启示将伴随着我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

乌合之众读后感2000字2


  《乌合之众》是法国群体心理学创始人古斯塔夫·勒庞于1895年出版,是一本社会心理学著作。不过作者不是什么社会心理学家,而是一名科班出身的医学博士。这本凭“业余兴趣”搞出来的研究著作,在今天的我们看来里面“没有实验、没有调查、没有数据支撑,逻辑链脆弱”,然而作为一百多年前的书籍,丝毫不影响它成为研究群体心理学的“开山之作”。它影响了很多人,有无数铁杆粉,比较著名的有同时代的心理治疗鼻祖弗洛伊德、第26任美国总统罗斯福、法国的戴高乐将军、以及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书中都讲了什么?

  一、什么是群体

  群体毫无疑问是由普通人组成的,它有一定组织性,群体具有鲜明特点,被群体精神所统一支配,即拥有相同的心理诉求。较少时候,5、6个人就能够组成一个群体,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有显著区别,作者发现群体更多表现出一种无意识状态,个体才智会被削弱,无意识人格的强势、有意识人格的消失,让群体表现出愚蠢的叠加,而不是智慧的加权。基于此,作者将群体称之为“乌合之众”。

  二、群体的普遍特征

  本书讲到三点:群体受无意识支配;群体智力低于个体;感情和思想朝既定方向发展。

  《乌合之众》的最基本的观点就是“个人”是有意识的,而“群体”是无意识的。

  群体情绪

  俗话说“法不责众”,个体独处时可能会约束自身,如果是群体行为,个体往往没有负罪感、责任感,因此会表现出原始人的冲动,那些群体暴力、犯罪和破坏在各种游行活动中屡见不鲜,特别是当前网络舆论暴力,这种特点表现更明显。

  群体无意识

  群体缺乏理性思考和逻辑推演的能力,作者发现群体智力表现出低于个体智力特征,因此群体对领袖、名人的暗示特别敏感,甚至不假思索地相信。例如,我们某个项目评审会上,评委们都会非常关注意见领袖的看法,可能是领导或评审组长一个小小暗示,一群有着高学历和经验丰富的专家就像变成无脑一样,不假思索地赞同。为什么会这样?作者认为:理性对群体毫无影响力,群体只受无意识情感的影响。你即便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在一种被仪式化的群体性行为中,你会成为这个群体中的一份子。那么这一份子所形成的价值观和瞬间所呼唤出来的情感,跟你作为一个个体,一个人在书房里,一个人在田野上所形成的情感能力是不一样的。群体之中的每个人都变成了无名氏,所有人都共享一个名字“群体”。个人再也无需为自己的行为承担道德和法律上的责任。所以,群体表现出来的,就是最为原始的本能表达和情感宣泄,作者把它叫作“集体无意识”。

  群体道德

  群体更多表现出一种个体的本能,“法不责众”给予个体逃避责任借口。

  群体观念

  作者发现群体能够接受两种观念,一是临时性、短暂性、流行性的观念;二是传统基础性观念。由于个体本能惰性,群体智力下降,因此群体能认可的观念必须是简单明了和通俗易懂的,而且一种观念要想被群体彻底接受和抛弃,往往要花费很长时间。群体对于观念的态度很极端,要么全部接受,要么全部否定。

  群体推理

  作者认为群体几乎没有推理能力,群体没有办法辨别是非,我给予的解释则是个体惰性的本能导致。

  群体想象

  作者认为群体想象力异常活跃,甚至是过度敏感。

  三、影响群体的因素

  作者认为群体意见和信念形成的决定因素有两种,一是间接因素:观念思想的长期渗透;二是直接因素:激发群体情绪的突发事件。

  作者着重探讨种族、传统、时间、政治和社会制度、教育等5种形成群体意见和信念的间接因素,赋予群体心理特定属性,使某些情感和观念得以发展。归纳起来,这些因素都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它们对群体意见和信念的影响是长期性、持久性的。

  作者也探讨形象、词语和口号,幻觉,经验和理性等4种形成群体意见和信念的直接因素,能够解释群体心理的一般规律。这些因素是短暂性、刺激性的,容易煽动群体全盘接受一种观念。社会管理,某种程度上就是群体观念的管理,所以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标语、口号,恰恰是这种朗朗上口的口号,最能让群体所接受。

  四、关于群体的分类

  群体的领袖:只要有生物聚集在一起,那么不管这些生物是人还是动物,它们总会有一个统领,并且让自己一直处于统领的统治下。作者发现群体对自己领袖的要求很低,领袖可以不是思想家、也可以没有敏捷的头脑,恰恰是“哪些有精神问题、处于疯狂边缘的人,变成领袖更容易些”。读到这句话时,我不由自主想到纳粹元首希特勒,我曾读二战期间德国名将隆美尔《战时文件》、古德里安《闪击英雄》和曼施坦因《失去的胜利》,发现他们听命的元首,其实是一个精神偏执狂,希特勒特别善于演讲,善于调动群体的情绪,并把自己的政治主张轻松让大家认可,结果没有一个人去质疑,即便是这些拥有傲人战绩的名将。

  作者把群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异质性群体(例如街头群体、议会、陪审团);另一类是同质性群体(政治派别、宗教派别、军人、僧侣、劳工、中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紧接着,作者着重探讨了“所谓的犯罪群体”、“刑事案件的陪审团”、“选民群体”、“议会群体”等4个群体,相当于就具体情境给出了案例分析。

  五、写于结尾

  书籍是思想的磨刀石。

  回看这本百年著作,虽然作者夹带着大量偏见和留待商榷的言论,却同时以其前所未有的风格和直觉性的判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对于群体心理的研究在今天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在今天这个信息多变的互联网时代,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而且各互联网公司精妙的算法可以让我们不再思考。我们每个人都是群体的一部分,又自动归属这样那样不同的群体。作为个体该如何选择和自处?或许我们应清楚手中的力量,理性的看待自己,清醒和慎行如同生命一样重要,切莫随便加入“乌合之众”的狂欢。如果你在群体中迷路,也请回归自我,只有这样真正的你才会回来。

1 2

书籍简介

  • 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

    古斯塔夫·勒庞心理学 551人浏览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一本研究大众心理学的著作。在书中,勒庞阐述了群体以及群体心理的特征,指出了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而当一个群体存在时,他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