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1500字

2023-05-18 19:53:34.0 少有人走的路 读后感1500字 管理书籍读后感1500字 389 浏览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1500字1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系列心理书籍,我阅读的是《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这一本书。

  我有幸遇到它,我阅读很多很多遍,每一次阅读本书都会让我收获很多,心智变得成熟。

  这本书一共有四部分,分别是自律、爱、成长与信仰、恩典。每一部分都精彩纷呈。值得一个字一个字细读细品。因为每句话都浸透着作者在心理治疗和咨询的过程中的的经验和体悟。

  关于自律这一部分的感悟。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最主要方法。

  在问题和痛苦这一节,我的收获很大。比如作者说:“你不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这句话敲打了无数个心理有问题的人。

  在学校做学生咨询的过程中,我看到太多的学生在逃避责任和问题,有太多的家长在养育子女中明明有许多问题却不解决,左闪右躲。

  在生活中有太多的人没有边界,不能延迟满足,不承担责任,不能享受孤独,不接受死亡的事实,每一天在焦虑彷徨中度日。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解决了与父母相处过程中的责任归属问题,我大学毕业把父母接到我的身边二十三年。期间有很多牵绊困扰我很多年。通过读这本书我得以解决自己的困惑。

  父母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关系。赡养父母是子女的义务,但子女和父母的精神是彼此独立的。

  子女的可以给老人经济支持,买衣送药,嘘寒问暖,但代替不了他们的恐惧焦虑。

  我的母亲是一个能干要强的女人,年轻时养育了我们三个子女,并供养我们上大学,老了要依靠我们养老送终,这没有问题。但她经常用亲情或道德来绑架我,把她的焦虑传给我。

  以前我不能能觉察到被传染的焦虑情绪。随着心智的成熟,我觉察到了她把焦虑传递给我。所以每次母亲内心的小孩又开始焦虑不安时,我及时止损。与她谈她遇到的问题,要学会自己面对。因为我不属于她,她要对自己的痛苦、恐惧、担心、忧虑负责。

  推而广之我们与伴侣、子女、朋友等关系也都是责任明确的,彼此有界线的,如果界线不清就会相互羁绊。
少有人走的路
  在忠于事实这一节,我觉得忠于事实是解除痛苦的重要工具,因为实事求是比金子还珍贵,我们人类的很多痛苦都来源于不能忠于事实的攀比和不切合实际的欲望。

  比如:有的家长在0到12岁之前忙于工作,或者因为年轻不懂得陪伴和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忽略了前12年的陪伴,到初中和高中却和孩子要成绩,要好习惯,要自律。这怎么可能。

  比如:有的成年人看见自己身边的人升官发财生活热气腾腾,羡慕嫉妒恨,可是他忽略了自己没有努力,没有规划,没有付出的事实。所以痛苦。这种情况只有臣服他人的成功,也接纳自己的平凡才能减少痛苦。

  在爱的这一节我明白了爱是动词,爱是最需要努力的。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和有效的监督。

  我看到很多的父母,他们含辛茹苦的把儿子培养成人,帮助儿子买房成家立业,同时还帮助儿子带孙子。他们省吃俭用贴补儿子的家庭生活,结果孩子并不感恩父母,认为这理所当然。

  这样的局面是怎么造成的呢?是责任归属不清晰造成,父母帮衬子女是可以,但子女要明白要孩子是他们的选择,是他们的课题,既然选择要孩子就要负起这份养育孩子的责任。

  父母帮你带孩子是情份,不是本份。如果子女需要父母帮忙的话,内心要充满感恩而不是理所应当。如果父母提前说好这些界线问题,就不会出现彼此怨怼现象。

  真正的爱不是忘乎所以,而是深思熟虑,是奉献全部身心的重大决定。爱不仅仅是花前月下,爱是责任,因为生活就如杨绛先生所说:“岁月静好是片刻,一地鸡毛是日常。”学会爱就可以有如下心态:“即使世界偶尔凉薄,内心也要繁花似锦,浅浅喜,静静爱,深深懂得,淡淡释怀。”

  爱的目的是拓展自我界线和实现自我完善,爱是努力促进自己和他人成熟,爱是一种勇气,也是深深地关注。百分之百学会倾听你所爱的人的所说,倾听她的言谈举止。

  行使爱的权力,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有时会冒很大奉献,因为我们常常以爱的名义去批评和评价孩子、伴侣、朋友。只有真正的爱才会带来谦逊和诚实,才能让我们的勇气倍增,行使权力游刃有余,也更接近我们心中的信仰。

  愿我们都带着真爱向着光和希望的放下前行。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1500字2


  这个月的第二本书是[美]M.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这是一本关于心灵成熟的书,分析了生活中很多问题的成因。不知为什么,现在不管读什么书都会思考和教育的关系。

  感受1:控制等行为带来不安全感,不能带来好品质

  书中提到了这个内容“子不教谁之过”。曾经听过一些父母的困扰。“孩子脾气太暴躁,稍不顺心就向大人发脾气”,“孩子不知道关心妹妹,对妹妹说发脾气就发脾气,不体贴”,“孩子想尽办法偷懒,做事不认真”……

  了解后发现脾气暴躁的孩子家里有脾气暴躁的父母,偷懒的孩子家里有偷懒的父母,不关爱妹妹的孩子家里有不注意关爱孩子的父母。

  这本书读完以后让我更理解了一些事情,比如有些人在没支付能力时也要贷款买最新的电子产品;有些孩子明知道好好写作业然后在玩可能会更好,但就是做不到。

  作者说很多人都是缺乏安全感对未来充满恐惧的,所以他们宁可透支未来的快乐和满足,也不愿意先苦后甜。在他们眼里,将来太遥远,太迷茫,太不可靠。

  为什么会缺乏安全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孩子时期成人的不信任、控制、威胁等粗暴行为,让孩子对外界充满恐惧和不信任,并一直带到成年。

  如果想让孩子有好品质,请给孩子安全感、信任和爱,让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好的人,认同自己的价值,只有自我认同的人才会更自律更有力量面对挫折。

  突然想起有这样一种想法“社会那么复杂,在家里就得让孩子多体会挫折,多些痛苦和批评,这样孩子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不知道大家有何想法,我是不同意的。一个从小没有得到爱,没有安全感,总是自我批判的孩子怎么可能有勇气有能量面对社会。

  感受2:敢于直面问题才是勇士

  一些大学生选择继续读研,是因为不想面临毕业找工作的压力;

  一些人不想结婚,是因为担心婚后的生活和平时见到的那样,鸡毛蒜皮没有爱;

  一些人明知道自己存在问题却不改,是因为不敢面对别人的指责,面对自己的不好。

  很多时候我们知道问题在哪,但最后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直面问题。暂时的躲避确实可以让自己舒服,但没办法让自己成长。敢于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勇士。试着想一下,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有没有不妥当的做法?有没有直面问题的勇气?

  这让我想到了原生家庭这个词。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原生家庭,有很多人会把锅甩给原生家庭,都是因为小时候……所以我才这样的。不可否认原生家庭的影响确实很大,但作为成年人其实还有另一条路可以走,直面问题,自我成长,去修复以前的影响。现实中能做到逆风翻盘的是少数,大部分人是不敢面对的。

  所以父母能做到正确的教育,孩子会成长的很好;父母做不到正确的教育,孩子也会有小概率成长的很好。

  感受3:神经官能症和人格失调症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俩个心理学名词。仔细阅读后发现对应的现象自己早就关注过,只是不知道名字,这两种现象的本质原因都是责任感出现问题。

  神经官能症:为自己强加责任,认为错在自己。就像有些人总会陷入内疚自责中,认为都是自己的责任,自己活得很累。

  人格失调症:不愿意承担本是自己的责任,把责任向外推。就像有些人从来没错过,错的都是别人,别人活的很累。

  这两种父母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呢?

  人格失调症父母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认为孩子的情况都是孩子的问题,所以不会进行反思调整,只会对孩子指责,抱怨。所以孩子大概率会认为所有的不好都是自己引起的,是自己不好,把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揽,形成神经官能症。当然也会有这样的可能,由于父母的压制,孩子进行反抗,并且学会了父母的行为,一切都是别人的错,就会形成人格失调症。

  神经官能症父母会更多的去多做事,承担过多责任。很可能会大包大揽,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没办法做到体验、成长和自我负责,因为事情都是别人做的。

1 2

书籍简介

  • 少有人走的路

    少有人走的路

    斯科特·派克管理 366人浏览

      《少有人走的路》是2007年1月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美】斯科特·派克,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该书讲述了作者如何灵活运用传统心理分析方法去解决人生的冲突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