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读后感3000字

2024-09-23 15:08:36.0 变形记 读后感3000字 小说读后感3000字 40 浏览

  我于是哀伤地学会了弃绝,言语破碎处,无物存在。——德国诗人·格奥尔格

  《变形记》是卡夫卡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享誉世界的经典文学著作。这是一部半自传体小说,有着强烈的卡夫卡短暂且不幸的一生的隐喻与精神投射。作为一个经历了一些人生风雨的中年人来说,读这样的作品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看透人性,看透世界的本质。在小说中,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作为一个成年男子,单身,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就如他的名字“格里高尔”的涵义——“守护者”,他勤奋工作,任劳任怨,怀着最真诚的爱意、温情与责任,竭尽全力做着自己厌恶的工作——旅行销售员,忍受着经常出差的辛劳疲惫,忍受着同事的愚蠢无能,忍受着老板的趾高气昂,只为了承担着保护和供养父母与妹妹的角色,为给父母还清巨额欠债,为送妹妹上音乐学院。尽管身体变异,尽管身体与内心无比痛苦,但依然全力地想要去赶火车,乞求秘书主任给他继续工作的机会,这一切都只是为了家人。

  为何会变成甲虫

  初读故事,可能会觉得一觉醒来变成甲虫,是一个极为荒诞的情节设置。然而,现实的生活与命运,也许比小说更加荒诞。当格里高尔每日艰难的工作挣钱时,在各地与家庭之间来回穿梭,身体疲倦却不能休息,精神压抑却不能解脱,家人对他的付出表现得习以为常理所应当,情感上冷漠隔膜毫无温情。沉默压抑,疏离冰冷,无法靠近,却又无法逃离。这样的一种日复一日的生存状态,也许无论处在任何一个时代下的许许多多的中年人,都会有深切地体会。疲惫、沉重、压抑、忧虑、孤独、痛苦、挣扎、绝望……心底的千丝万缕的感受,不被理解,不被看见,不被温暖,不被关爱,这样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已然在时间与冷漠的刀锋下,日渐磋磨与变异。变化是一个一点一滴累积的过程,就像我们身心生病的过程,悄然无息地在内部酝酿,而终于有一天成为外显的巨大的不容再忽视的重疾。所以,是作者像个顽皮的孩子,突发奇想想要通过某种实验来检测家人对他的爱吗?不是的。是长期的冷漠的缺乏爱的荒原般的家庭,致使一个生命一点一点地异化为成了一只可怜的孤独的虫子。亲人的冷漠是一把利刃,一剂毒药,就如卡夫卡在另一篇小说《判决》里,刻画了一个专制、武断的父亲,在一场无法沟通的冲突中,直接判决儿子去投河淹死。这样的情节就如卡夫卡本人的经历。卡夫卡于1883年出生,1924年6月年仅41岁因病去世。卡夫卡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他父亲赫尔曼·卡夫卡是一个犹太商人,性情暴烈、专横,对儿子一味的嘲讽、鄙视,一直以来卡夫卡生活在孤独与恐惧之中。家里还有三个妹妹。他在父亲的意愿下学习法学,后来去了工伤保险公司做法律顾问。34岁时患上肺结核,一直疗养,后不幸病死。卡夫卡是奥地利作家,但他出生在捷克的布拉格,还是一个说德语的犹太人。有学者曾这样评价卡夫卡:“作为犹太人,卡夫卡在基督徒里面不是自己人。作为不参加犹太教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当中也不是自己人。而作为德语的母语者,他在捷克人当中不是自己人。作为捷克人,他又不完全属于奥地利人。作为工伤事故保险公司的职员,他不完全属于资产者。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劳动者。但他也不是公务员,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作家。而就作家而言,他也不是,因为他把主要精力耗费在了家庭方面。可是在家庭里面呢,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比陌生人还要陌生。”因此,卡夫卡对于“自己到底是谁”这样一个问题是有困惑的。在这个冰冷的、残酷的、灰色的世界里,他像是偶然闯入的漂泊者,在世人尤其是家人的无情的、歧视的、厌弃的眼神里,他早已是一只没有灵魂的悲哀的虫子。
变形记
  变成甲虫的不幸

  格里高尔在终于变成甲虫之后,失去了作为人的形体,也失去了作为人的语言,然而,他始终没有的失去的,是作为人的一颗敏感、善良且哀伤的心灵。在我们人类普遍认为最可靠、最温暖、最安全的港湾——家庭里面,在一个默默为这个家庭一直努力付出竭力供养全家的家庭成员遭遇异变不幸的时候,这个不幸的生命所遭遇的更大的不幸,其实是来自家人,家人们对他并未有一丝的同情、一缕的担忧、一点的难过。父亲的驱赶,母亲的恐惧,17岁的妹妹很快便消失了作为孩子仅剩的浅薄的善良与爱心,很快就成为了一个同样冷漠、无情、决绝的大人。小说中,那些充满了想象却又极为逼真的动人的细节,淋漓尽致地刻画着一个善良生命的细腻感情与世人的冰冷灵魂。在格里高尔的心里,他总是那般为着家人着想,面对父亲的无情驱赶,他努力地学习转身,艰难地爬行,顺从父亲意愿;身体卡在门框上弄伤了腿与腰,被父亲暴力地推进去之后,汩汩流淌鲜血;有一次他怀着想要帮助妹妹的心意爬出房门之后,最终被回家的父亲用苹果轰炸他砸伤了他的背;为了家人的脸面,他从不在白天趴在窗口张望世界;为了不让妹妹看见他而觉得恶心,他总把自己藏在沙发下面的黑暗角落里;为了想要表达自己对妹妹的爱对妹妹拉小提琴的欣赏,他又一次勇敢地爬出房门爬进起居室,想要守护妹妹,想要向她倾吐自己愿意送她去音乐学院的决心,然而,却是换来了家人们想要抛弃他把他赶走的决心。家人们无视他变异的痛苦,无视他身体的受伤,无视他彻夜的失眠,无视他艰难爬行的挣扎,无视他靠近亲情的渴望,无视他越来越差的胃口,甚至很多天来都不吃任何东西,更是无感于他满心的温柔和爱意,满心的自责和忧虑,满心的悲哀与绝望。他的这间屋子,似乎没有空间位置,没有时间流动,像是一座漂浮在无边暗海上的孤岛。他的那扇窗,外面的世界永远都是灰色的天地,弥漫的浓雾,荒原般的存在。他的那扇门,偶尔会打开,沟通着他与家人的消息,透进一点家庭的光亮,然而更多的却是无情地被关闭,让他陷入无止无尽的黑暗之中。他的所有承载他过去记忆的家具用品都被全部搬走,房间彻底变成了一个洞窟。而后又被随意地扔进来的家里所有的废弃杂物填满以致于几乎没有空间爬行,直至他终于在饥饿与黑暗中死去,被老妈子当做垃圾清扫干净。格里高尔,作为一个家庭的守护者,如果还能挣钱养家,还有其存在的价值,那么,他就应该默默地任劳任怨地理所应当地付出;如果异变不能做事,不能产生任何的价值,那么他就应该自觉地走开或者自行消灭自己,而决不能成为家人的累赘,决不能拖累家人正常的生活。所以,在格里高尔被仆人清扫之后,他的家人们未曾想着去看一眼,倒是觉得满心欢喜,彻底摆脱,心情大好地筹划了一场旅行,父母喜悦地规划着为女儿找个好女婿,憧憬着崭新的梦想和美好的未来。这个故事悲凉而现实,即便是亲人之间,都丧失了爱与温情,那么,周围的世界,真实的人性,所能带给世人的,还会剩下些什么呢?变成了甲虫的格里高尔,不是死于变异,不是死于饥饿,而是死于孤独与绝望。处于黑暗里的他依然保存着人性中的善良与爱意,而处于光明里的人们早已丧失了亲情与温暖,他们才是真正的人性变异,才是真正的有害的虫子。

  读罢小说,我们应从悲哀中生出一种力量,无论这时代这世界怎样,无论我们自己能够得到些什么,作为中年人,一个家庭的支柱,我们应该勇敢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热情地珍爱我们的生活,深情地关爱父母与孩子。强大自己,满怀深爱,让自己本身成为光,走一隅照亮一隅。就如英国作家珍妮特·温特森写道:我们穿着铠甲走在人世间,常常觉得所爱之人近在咫尺却又无法触及。然而不管我们经历着怎样的命运,只要心中有爱,就会有希望。

1 2

书籍简介

  • 变形记

    变形记

    卡夫卡小说 383人浏览

      《变形记》是奥地利作家弗兰兹·卡夫卡创作的中篇小说。《变形记》完成于1912年,1915年首次发表在月刊《白色书刊》10月号上。  《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在一家公司任旅行推销员,长年奔波在外,辛苦支撑着整个家庭的花销。当萨姆沙还能以微薄的薪金供养他那薄情寡义的家人时,他是家中受到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