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童年读后感500字作文

2022-12-19 童年 读后感500字 高尔基作品读后感500字 396 浏览

  提起童年,人们往往会想到无忧无虑、幸福快乐。可是在高尔基的《童年》这部作品中,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却十分不幸。阿廖沙三岁丧父,之后便随着母亲投奔外祖父家。在外祖父家的这段日子里,阿廖沙见识了太多人性的丑恶。

  他的外祖父残暴专横、贪婪自私,在家人面前多数时候表现得冷酷无情;两个舅舅眼里只有金钱,为此甚至不惜大打出手,亲情观念极度淡漠。在这个家里,各种战争轮番上演,俨然家常便饭。
童年
  值得庆幸的是,阿廖沙是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孩子,生活的苦难没有使他沉沦,反而促使他成长为一个勇敢、坚强、正直、乐观的人。

  其实,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作者借助阿廖沙这个人物形象回顾了自己苦难的童年生活。在艰难的岁月中,他化苦难为营养,激发了生命的斗志与活力,最终成了一名享誉世界的大文豪。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雨。从这一点来说,生活中的苦难未必是一件坏事,它能丰富我们的人生经历,磨砺我们的意志,让我们成为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相信如果可以选择,没有人会选择苦难。但当苦难到来时,我们一定要选择坚强。因为,苦难不会因为我们的躲避而消失,我们只有勇敢地迎接挑战,才能使自己得到历练,从而使自己变得成熟起来。

1 2

书籍简介

  • 童年

    童年

    高尔基世界名著 816人浏览

      《童年》是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该作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