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语文教学之门读书笔记1200字

2022-09-10 走进语文教学之门 读书笔记1200字 教师读书笔记1200字 449 浏览

  “如果你正快乐着,请你继续快乐;如果你正忧伤着,就让文学来慰藉你吧。”文学作品,有被称为“苦闷的象征”的说法。可也就像书中所说,从事文学写作的人总是要经历情感和心智的锻炼以及回报的快乐。他们的生活尽管狼狈,却能够坚持在文学创作之路上,获得精神上的幸福,在生命之路上点缀上一朵朵紫色的牵牛花。莫言也在最近的五四青年演说中说到:“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文学作品能够发挥它的直达人的心灵作用的时候。”因此,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写作,学会用文字去慰藉自己的心灵显得尤为重要。

  可是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也不难发现,对于学生们来说,文学作品有多美好,写作就有多“残酷”。面对写作,很多学生无从下笔,就像郑渊洁所说:“孩子们写作就像孩子生娘一样”难于上青天。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让孩子们爱上写作也成为一大难题。王荣生教授《走进语文教学之门》这本书对“语文写作教学”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门的指导,看后获益匪浅。
走进语文教学之门
  一是写作教学的生活化。“从根本上说,我们写作就是在表明态度,交流情感。”这是王老师在第三章关于汉语写作教学中的一个观点。在他的观点中凡是真诚的写作都是进行着精神旅行,享受精神快乐。这一点让我深有感触。古人说:言为心声。巴金也说“我写作不是因为我有天赋,而是我有情感。”的确,写作,尤其是记叙文写作,只有发自内心的真诚写作,才会使习文具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心,才能使作者与读者都达到精神上的补偿与回报。此外王老师还指出写作教学的生活化,首先是指写作意图的真诚性。让学生有真实的任务,有真诚的目的,是真正为了对话,是为了实现意图而写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注意学生写作的动机。巧妙地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点,利用兴趣点去引导他们细心观察,引导学生去做一个平凡生活的有心人,引导他们敢于勇于直面内心,敢于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不顾动机,没有兴趣与情感,只抓表达,即使是华丽的辞藻,丰富的修辞也不能达到写作教学的真正目的。

  二是写作要置于学生的发展。好的写作教学内容应该是对学生生活的挖掘,它是学生作为一个正常人的情感、思想、心情、观点的表达。通过表达,他更成熟,更加纯真,进而他的表达更加完善。王老师说:“教育是一种向善的行为,具有显著的伦理性。”写作教学也一样。我们在引导学生写作时一定要注意利用身边的教学情境,不断地去引导学生向善,向美。

  三是注意技巧指导。第四章《关于文学写作教学》基本内容中指导写作教学要注意:形式感、技巧感、创造性。我们要教学生学会用文字去书写自己的精神世界,更要教他们如何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真挚情感。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写作技巧的适时补充尤为重要。让学生有表达的欲望,更有会表达的能力。

  写作教学任总而道远,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不断的探索中不断改进,在不断地改进中引导孩子们成为一个个向善、向美,精神世界丰盈,会表达更爱表达的中学生。

1 2

书籍简介

  • 走进语文教学之门

    走进语文教学之门

    王尚文教育 392人浏览

      《走进语文教学之门》是2007年5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尚文。本书较为系统深入地探讨了汉语教学与文学教学不同的教学理念、目标、原则、内容、方法等,初步构建了一个新的语文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