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向日葵地读后感1200字

2022-11-01 遥远的向日葵地 读后感1200字 文学读后感1200字 459 浏览

  李娟的文字是淌出来的,从心底,自然而然地,轻轻地,缓缓地,哀而不伤,恬淡悠扬,也流淌进我的心里……

  她写坐车来看她的妈妈“冒雪而来,背后背一个大包,左右肩膀各挎一个大包,双手还各拎一只大包。像一个被各种包劫持的人。一见面,顾不上别的,她先从所有包中绑架中拼命脱身。气都没喘匀,就催我和她去拿剩下的东西。我跟她走到楼下,看到单元门外还有两倍之多的行李。我妈为我带来的行李五花八门,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两根长棍,……难以想象她是怎么把这两根树干带上班车的。要知道,在当时,所有班车都不允许在车顶装货了。放进行李仓?不可能。放到过道里,更不可能。况且她还倒了三趟车。总之这成了千古之谜”寥寥数语,都是短句,没有说妈妈怎么不容易,从家里如何去的车站,在荒漠的风中如何等车,如何倒车,毕竟那么多的行李,毕竟还有两根树棍,细节全都没讲,只用了一个‘劫持’,两个不可能,各种艰辛和满满的母爱便跃然纸上,一下子就击中了我,让我想到,每每回农村娘家返程时的后备箱,也是一样的五花八门,也是一样的谜之操作,有的放在编制袋里,有的是纸箱,有的是塑料袋,有长有短,有圆有方,有怕碎的土鸡蛋,有刚炸出来的藕盒,还有自制的樱桃罐头……形状不同,材质不同,种类繁多,码得整整齐齐还妥妥当当……
遥远的向日葵地
  她写牧民不会养鸡,历经寒冬,伤亡惨重,妈妈收购回来用破床单烂窗帘,给这些残兵败将做衣裳。“每天早上一打开鸡圈,红黄蓝紫一窝蜂涌出。那情景蔚为壮观。这支队伍被我妈命名为丐帮,太形象了,一个个缺冠子少眼的,一瘸一拐,左摇右晃,还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画面感超强,仿佛这丐帮就在眼前,让人忍俊不禁,笑过之后,又在感叹妈妈的善良和生命的粗砺与顽强。

  她写葵花即将盛开,“大地前所未有的寂静,妈妈是唯一的观众,不着寸缕,铁锹是最贵重的权杖,脚踩雨靴,无所不至。像女王般自由,光荣,权利鼎盛”劳动的荣光,生命的坚韧,人和葵花在大地上,奔腾不息,恣意生长。

  她写高寿却命运多舛的姥姥,写能背诵上溯九代祖先名字的哈萨克人,写名字和人不符,但相处之后会觉得这个名字只属于她的大红花,写那两只狗,长得一点都不丑的丑丑和只会虚张声势的赛虎,写常常迷路的兔兔,写闲庭信步靠灵感就能回家的鸡,还有那群旱鸭子,,写被现实抛弃很久的永红公社,蜜蜂,沙枣,她还写有着比世上任何一个凡人都壮阔崎岖经历的石头……李娟像是大自然中的精灵,她眼里的一切都如向日葵一般,自己点亮自己的无奈和宿命感,倔强生长,等待怒放,灿若朝阳……

  主持人一如既往的用心,用赏析的方式展开本次线下分享,有人自嘲说读出了自己的潦草和倔强,有人谈到了阎连科的厚重,有人分析了李娟成名前后文风的变化及原因,有人读出了悲悯和哲思……

  我呢,我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北方隆冬的夜里,在火炉上烤馍馍片儿,掰开金黄的外皮儿,露出洁白柔软的内瓤,那时我还很小,那时奶奶还在,那个梦很长,很甜,很香……

1 2

书籍简介

  • 遥远的向日葵地

    遥远的向日葵地

    李娟散文 319人浏览

      《遥远的向日葵地》是当代作家李娟创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于2017年11月。  该书讲述了李娟一家在乌伦古河岸的戈壁,定居在葵花地边的地窝子时,那一段充满艰辛与奇遇的耕种生活:荒漠上开辟的百亩葵花地,经历鹅喉羚啃食、三次补种,又接连遭遇干旱、虫害,直至收获。此外,作者还记录了劳作在向日葵地的人和他......